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胃肠病

胃肠病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医药卫生

图书介绍:本书为古今名医临证实录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篇,分别为古代医家和近现代医家,主要介绍各位医家对胃肠病的认识体会、学术经验、验方效方,并列举了大量医案。全书内容翔实,实用性强,适合广大中医学生、中医临床医生、中医爱好者参考。

查看更多关于胃肠病的内容

图书介绍

上篇 古代医家 2

嘈杂 2

朱丹溪(滋阴为法,辨病施治,药到病除) 2

薛己(注重先后二天,温补为治) 4

叶天士(采诸家之长创温病之新) 5

吴鞠通(弃儒学医,温病名家,三焦辨证) 7

马培之(医术精良,内外兼治) 9

陈莲舫(推仲景,宗东垣,兼卫气营血辨而治) 9

张聿青(弃儒从医,方药创新,药露滋阴,辨病施治) 11

胃痛 13

叶天士(采诸家之长 创温病之新) 13

费伯雄(持脉知病,师古而不拘泥) 14

王孟英(温病名家,新感伏邪,经纬治验) 15

王堉(醉花窗边,梦得一草,血崩见愁) 17

张聿青(弃儒从医,方药创新,药露滋阴,辨病施治) 19

胃痞 20

李东垣(金元名医,倡导脾胃为本) 20

罗天益(采众家之长,创罗氏思想) 21

滑寿(无问贫富皆往治,报不报弗较也) 22

汪机(世代行医,著书立说,综合施治) 23

薛己(注重先后二天,温补为治) 24

叶天士(采诸家之长 创温病之新) 25

王堉(醉花窗边,梦得一草,血崩见愁) 26

蒋宝素(十补一清,剿抚互用,妙手治痰) 27

血证 29

薛己(博学多才,先后二天,温补为治) 29

李用粹(博学钻研,医贵能详) 30

叶天士(辨证求因,温病大家) 31

徐大椿(文武精通,用药如兵) 34

黄元御(良相之心为良医,所治危症有神效) 36

王九峰(治以虚,重调理) 37

吴鞠通(弃儒学医,温病名家,三焦辨证) 38

程文囿(擅潘陆之诗名,工俞扁之道术) 39

王旭高(爱人好生为之仁;聪明权变为之智) 41

王士雄(乱世名医,屡起沉疴) 43

王堉(博极群书,医德高尚) 45

张聿青(弃儒从医,方药创新,药露滋阴,辨病施治) 46

泄泻 50

叶天士(谦恭好学,首辨瘟疫,贯彻古今) 50

王孟英(医德高尚,不辞艰辛,聪慧勤学,善采众长) 51

痢疾 53

薛己(博学多才,先后二天,温补为治) 53

叶天士(温病名家,卫气营血,辨舌验齿) 54

程文囿(古人为师,医不蔑古,亦不泥古) 55

王旭高(白马医生,内外兼修,专于温病) 57

王堉(醉花窗边,梦得一草,血崩见愁) 58

蒋宝素(十补一清,剿抚互用,妙手治痰) 60

便秘 62

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德高医精) 62

江瓘(学医自治,阅尽医案,忠诚名医) 63

秦昌遇(自病学医,自通方脉,尤善儿科) 63

叶天士(谦恭好学,首辨瘟疫,贯彻古今) 64

王孟英(医德高尚,不辞艰辛,聪慧勤学,善采众长) 65

王堉(为母学医,醉花留世) 67

曹颖甫(先举孝廉,学文后医,尤善经方) 68

下篇 近现代医家 72

嘈杂 72

张锡纯(抛弃泥古,衷中参西,汇通中西) 72

丁甘仁(倡教育精辨证,因证处方) 73

胃痛 75

张锡纯(抛弃泥古,衷中参西,汇通中西) 75

丁甘仁(倡教育精辨证因证处方) 76

血证 78

方仁渊(倚云轩士,五种伤寒,两感温病) 78

曹元恒(上溯仲圣,直造轩岐,洞恒一方) 80

张锡纯(衷中参西,注重用药) 81

丁甘仁(一统寒温,活用经方) 84

泄泻 88

周小农(精勤不倦,虚心切磋,护卫中医,著作甚丰) 88

王仲奇(医家之后,首重望诊,内外均卓) 89

朱卓夫(曾祖患疾,悲而学医,熟读经典,善用附子) 90

黄一峰(自学中医,悬壶济世,心系劳苦) 91

华廷芳(谨遵古训,博采众长,医德可颂) 94

俞长荣(医承家传,创泻效方) 97

痢疾 99

曹元恒(上溯仲圣,直造轩岐,洞恒一方) 99

陈廷儒(世代名医,体质辨证,医理治案) 102

张锡纯(抛弃泥古,衷中参西,汇通中西) 103

便秘 105

华廷芳(谨遵古训,博采众长,医德可颂) 105

朱古亭(家学渊源,学识渊博) 107

陆永昌(初出医庐,妙手医病,精技两全) 108

贺季衡(幼读医书,孜孜不倦,妙手回春) 108

胃食管反流病 111

叶熙春(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 111

施金墨(辨证灵活,思路开阔,汤证一体,证治呼应) 114

宋爱人(见微知著,辨析真假,防患未然) 117

秦伯未(辨证施治,承古创新,用药灵活) 121

赵棻(重视元气,脾胃为先,辨证结合) 123

王文彦(辨证施治为先,健脾疏肝为法) 131

万友生(寒温统一,自创验方,辨证论治,急证效佳) 133

丁光迪(同中求异,脾胃兼论,斡旋升降,曲尽传变) 136

董建华(承前启后,精术济民,弘扬国粹) 140

单健民(重视脾胃,兼以固肾,病势有别,针药并施) 143

慢性浅表性胃炎 146

施金墨(辨证灵活,思路开阔,汤证一体,证治呼应) 146

孔伯华(整体观念,注重胃气) 150

徐恕甫(守其常达其变 师古而不泥古) 152

张梦侬(配伍灵活,随证制方,用药独特) 156

王乐亭(整体观念,治病求本,重视预防) 158

魏长春(治疗脾胃,毋忘升降,兼顾疏肝) 161

刘炳凡(经验古今,善于总结,治病救人,方法创新) 166

杨继荪(治病求本,审证求因,宏观微观,综合辨证) 169

万友生(茅庐初出起沉疴,名燥筠阳慑病魔) 172

丁光迪(同中求异,脾胃兼论,斡旋升降,曲尽传变) 176

周仲瑛(辨证施治,注重预防) 178

慢性萎缩性胃炎 181

施金墨(辨证灵活,思路开阔,汤证一体,证治呼应) 181

张梦侬(配伍灵活,随证制方,用药独特) 182

宋爱人(见微知著,辨析真假,防患未然) 183

黄文东(见病参详,分清寒热虚实气血,灵活用药) 185

杨继荪(治病求本,审证求因,宏观微观,综合辨证。) 188

万友生(茅庐初出起沉疴,名燥筠阳慑病魔) 191

朱良春(温中化湿,益气化瘀,清养胃阴,以制木横) 195

丁光迪(同中求异,脾胃兼论,斡旋升降,曲尽传变) 200

董建华(治胃肠病,调气和血,恒求通降) 204

张镜人(平衡中焦,寒温兼顾,调气和胃,固守病机) 206

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10

袁鹤侪(审慎求实 宗古创新) 210

施今墨(精通医理,专于用药) 213

宋爱人(见微知著,辨析真假,防患未然) 215

胡希恕(广拜名师,勤求明训) 217

林沛湘(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病必求于理) 219

邢子亨(苦修经典,推陈出新) 223

潘澄濂(坚持中西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结合) 225

邱茂良(针药并举,承前启后) 227

王文彦(德高艺精,笔下有神) 230

王任之(博览广涉,独辟路径,与时俱进) 232

万友生(茅庐初出起沉疴,名燥筠阳慑病魔) 234

董建华(承前启后,精术济民,弘扬国粹) 237

高辉远(摘自张文康,家传师承,德高医精,出奇制胜) 240

李济仁(继承传统,开拓创新) 241

上消化道出血 245

袁鹤侪(审慎求实 宗古创新) 245

徐恕甫(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46

孔伯华(潜心致学,勇于探索) 248

李斯炽(治学严谨,求实创新) 249

宋爱人(见微知著,辨析真假,防患未然) 251

龚去非(活用时方,屡起沉疴) 254

张耀卿(审症求因,辨证论治) 255

许玉山(宗古贤,起沉疴) 257

李仲愚(深求古训,博采新知) 259

颜德馨(取经活用,用药如神) 261

李今庸(中西合参,病证结合) 262

慢性结肠炎 265

王合三(儒医名流,伤寒求实) 265

施今墨(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266

孔伯华(重整体 强辨证 善石膏) 269

李斯炽(诸家兼采,推陈致新) 270

史沛棠(善集众长,融会新知) 272

胡希恕(推崇仲景 擅用经方) 274

程门雪(融汇寒温,方简药巧) 276

黄文东(幼承庭训,熟读经典,顾重脾胃) 278

林沛湘(治病求理,善用经方) 281

姜春华(发扬传统 截断扭转) 283

李克绍(临证灵活,一代良师) 285

俞慎初(老翁八秩复何求,济世救人慰白头) 286

杨继荪(善集众长,融会新知) 288

马新云(勤求古训,博采新知) 291

功能性便秘 293

王合三(儒医名流,伤寒求实) 293

施今墨(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295

孔伯华(重整体 强辨证 善石膏) 296

李斯炽(诸家兼采,推陈致新) 298

史沛棠(善集众长,融会新知) 299

黄文东(幼承庭训,熟读经典,顾重脾胃) 301

李克绍(临证灵活,一代良师) 302

丁光迪(继承祖业,抗击疫病) 303

路志正(幼继家学,精通典籍,针药并用,因证而施) 306

欧阳锜(疑难杂病,执简驭繁,见解独到) 307

李今庸(幼承家业,悬壶济世) 308

炎症性肠病 310

叶熙春(问苍山房,尤善望诊,亦常变法) 310

施今墨(弃政从医,医宗东垣,创制十法) 312

孔伯华(中医卫士,阴虚阳亢,理随丹溪) 314

史沛棠(继承创新,中西名士,肿瘤专家) 316

张梦侬(广读医书,病人为先,针药并施) 318

宋爱人(翼庐爱人,虚实杂病,手举春回) 320

胡希恕(经典名士,文医相随,理法相通) 323

魏长春(首重望诊,善辨体质,乐于创新) 325

赵心波(儿科圣手,针灸捏痧,药到病除) 327

陈苏生(苏生治病,辨人论治,首创四煨) 329

万友生(急症专家,寒温并用,内外统一) 330

董建华(承前启后,精术济民,弘扬国粹) 332

赵绍琴(御医之后,温病名家,脉诊新秀) 334

下消化道出血 336

叶熙春(问苍山房,柔肝温脾,摄血为先) 336

施今墨(弃政从医,医宗东垣,创制十法) 337

张子琳(坐底方中,调治阴阳,独尊脾阴) 339

宋爱人(翼庐爱人,虚实杂病,手举春回) 341

胡希恕(经典名士,文医相随,理法相通) 343

魏长春(首重望诊,善辨体质,乐于创新) 344

赵心波(儿科圣手,针灸捏痧,药到病除) 347

林沛湘(自学医经,内伤杂病,善从肝治) 348

龚去非(医文并茂,辨证辨病,治人治心) 350

杨继荪(扶正理瘀,虚瘀相关,虚瘀并理) 352

赵绍琴(御医世家,观点独到,营血辨证) 354

李今庸(今庸治血,不收不敛,擅用胶艾) 356

查看更多关于胃肠病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