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唐代诉讼制度研究

唐代诉讼制度研究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政治法律

  • 购买点数:12
  • 作 者:陈玺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100090117
  • 标注页数:304 页
  • PDF页数:519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梳理唐朝诉讼诸项制度,填补部门法专史空白。本书系统介绍起诉、拘捕、强制措施、庭审、审判、证据、审级、司法权分掌……等诉讼法具体制度。

查看更多关于唐代诉讼制度研究的内容

图书介绍

引论 1

一、选题理由与研究意义 1

二、学术史简要回顾 2

三、研究方法 9

第一章 起诉制度 12

第一节 起诉途径 12

一、唐代起诉途径概说 12

二、私人追诉在起诉方式中的地位 15

第二节 起诉的程式要件 18

一、唐代律令关于起诉程式之一般规定 18

二、出土文书所见唐代诉牒之格式规范 21

三、据状论诉习惯在唐稗传奇中的反映 25

第三节 立案处置 28

一、法司立案批示的文本表述方式 29

二、原告变更诉讼请求之处理程序 31

三、卷宗之管理规范 33

第二章 拘捕制度 37

第一节 拘捕机关概述 37

一、拘捕机关的类型 37

二、拘捕官吏之地位 41

三、拘捕官吏之责任 44

第二节 拘捕行为实施原则 50

一、属地拘捕原则 50

二、联防拘捕原则 51

三、协作拘捕原则 52

第三节 拘捕程序运行状况 54

一、控制移送嫌犯 56

二、拘传被告候审 56

三、拘传证人到庭 57

四、拘捕被执行人 58

第四节 拘捕程序 59

一、长官批捕 59

二、法司派员 60

三、持帖拘系 63

第三章 强制措施 65

第一节 械系制度 65

一、械系之概说 65

二、拘捕械具之适用 67

三、囚禁械具的适用 69

第二节 褫夺巾带制度 71

一、唐稗传奇中褫夺巾带之描述 71

二、巾带制度所蕴涵之身份因素 72

三、唐代褫夺巾带制度成因考析 73

第三节 保释制度 75

一、唐律规定之保释条件 75

二、诏敕对于保释条件之修订 76

三、唐代保释制度之实施 77

第四章 庭审制度 79

第一节 唐代法庭之格局 81

第二节 冥讼故事与唐代庭审程序 85

第三节 唐代庭审程序之个案考察 87

一、原告陈诉,县司受案 88

二、被告到庭,依实谨辩 89

三、查明案情,据法科断 90

四、保辜结案,责保释出 91

第五章 同职连署审判制度 93

第一节“四等官”与连署审判制度 93

第二节 出土文书所见连署审判制度 95

第三节 冥司官吏连署审判职能解析 99

一、冥司审判程序的一般表述 99

二、冥司连署审判人员之职守 102

第四节 冥讼故事所见连署审判制度 107

第六章 证据制度 112

第一节 证据的主要类型 112

一、口供 112

二、物证 113

三、书证 114

四、证人证言 116

第二节 证据取得途径 117

一、讯问 117

二、侦查 118

三、勘验、检验 119

四、搜查 120

五、推断 121

第三节 刑讯制度 123

一、唐代律令典制规定之刑讯制度 123

二、唐前期法吏对刑讯制度之破坏 125

三、开天以后非法刑讯现象之蔓延 128

第七章 诉讼审级制度 130

第一节 法定诉讼审级 130

一、奏报复审程序 131

二、逐级上诉程序 135

第二节 亲属代诉现象 140

一、亲属代诉的类型 141

二、亲属代诉的原因 145

三、亲属代诉的特征 151

第三节 直诉制度考论 153

一、直诉形式及其审级位阶 154

二、直诉中的挝鼓诉冤制度 156

三、直诉制度中的自刑现象 162

第八章 司法权力诸司分掌制度 169

第一节 御史台受讼权力的获得和扩张 170

一、御史台受理词讼权力的获得 170

二、御史台受事推案制度的完善 173

三、台使外赴地方推案制度述略 174

四、唐御史台诉讼审级地位检讨 177

第二节 军司审判权能对诉讼审级的影响 180

一、唐律关于审判管辖的一般规定 180

二、安史乱后军司审判权能的获得 182

三、军司对于府县诉讼权力的侵夺 186

四、元和以后军司司法权力之限制 189

五、府县对于军司犯罪行为之惩治 191

六、军司御史台司法权分配之博弈 194

第三节 唐代司法“三司”的诉讼职能 196

一、“三司理事”制度 197

二、“三司推事”制度 200

三、“三司”之使职化 203

四、中、晚唐“三司受事”传统之恢复 206

五、两“三司”关系及大小“三司使” 208

六、唐代三省体制与“三司”的关系 211

第九章 司法监督制度 214

第一节“虑囚”称谓嬗变及原因考察 214

第二节 京畿地区的司法监督 219

一、唐代君主对京畿地区的司法监察 219

二、中书门下对京畿地区的司法监察 220

三、御史台对京畿地区的司法监察 223

四、京师百司“自录式”司法监察 225

第三节 虑囚使职的司法监督 231

一、刑部覆囚使虑囚 231

二、御史出巡虑囚 233

三、臣僚充使虑囚 235

四、唐代虑囚使职的特征与社会功能分析 238

第四节 分道遣使司法监督 241

一、分道遣使虑囚制度初创阶段 242

二、分道遣使虑囚制度发展阶段 242

三、分道遣使虑囚制度定型阶段 243

四、分道遣使虑囚制度变异阶段 244

第五节 州县司法监督 247

一、州县常规司法监督 247

二、州县临时司法监督 252

第十章 死刑覆奏制度 260

第一节 死刑覆奏制度的确立 260

第二节 死刑覆奏制度的完善 264

第三节 唐前期死刑覆奏制度的实施 266

第四节 中晚唐死刑覆奏制度的废弛 271

结论 275

附 录 冥讼冥判故事与唐代诉讼制度 279

一、阳判冥事 279

二、法官徇私 282

三、法吏贪赃 283

四、余论 287

参考文献 289

一、历史文献 289

二、今人论著 293

三、学术论文 297

四、学位论文 300

后记 302

查看更多关于唐代诉讼制度研究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