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清末民初旗民生存状态研究

清末民初旗民生存状态研究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政治法律

  • 购买点数:11
  • 作 者:戴迎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10097138
  • 标注页数:285 页
  • PDF页数:29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属于教育部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以清末民初的旗民社会生存状态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对自晚清至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旗民社会生存状态的考察,讨论近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对旗民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揭示影响清末民初旗民生计的种种历史原因,为现实民生提供历史的观照。本书从19世纪中期以前的旗民社会生活、清末社会变迁与旗民社会生存状态的变化、辛亥革命与旗民社会身份的变化、北洋时期的八旗组织与旗民社会发展、旗民生计的贫困与北洋时期的旗民生计筹划、八旗组织的最终消亡与旗民社会的现代转向等维度对清末民初旗民生存状态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不仅推进了人们对社会转型时期旗民群体问题的深入研究,也有利于人们从民生的视角对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诸多领域的进一步认识。

查看更多关于清末民初旗民生存状态研究的内容

图书介绍

导论 1

第一章 19世纪中期以前的旗民社会生活 14

第一节 八旗制度与清代旗民社会的形成 14

一、八旗制度的形成与旗民社会群体的出现 14

二、八旗兵布防与旗民分布 16

三、八旗等级制度与旗民社会构成 18

第二节 旗民特权与旗民社会地位 21

一、旗民特权 21

二、旗、民分治与旗民社会生活 25

第三节 旗民生计问题的出现 32

一、八旗体制对旗民社会发展的制约 32

二、旗民生计问题的出现 34

三、解决旗民生计问题的尝试 45

第二章 清末社会变迁与旗民社会生存状态的变化 51

第一节 旗民社会发展的转折——近代内外战争的打击 51

一、两次鸦片战争对八旗社会的初步打击 51

二、太平天国运动对八旗社会的沉重打击 55

第二节 近代化因素的生长与旗民群体边缘化趋势的出现 60

一、满汉关系的调整对旗民社会生存的影响 60

二、近代军事变革与八旗军队的名存实亡 63

三、新的社会群体的出现与旗民社会边缘化的开始 65

第三节 晚清旗民生计的恶化与清末八旗制度改革 68

一、晚清旗民生计的恶化 68

二、清末旗制改革的尝试 73

三、清末旗民生计的筹划 80

第四节 清末旗民社会群体的挣扎与生存方式的变化 87

一、旗民社会群体的挣扎 87

二、旗民生存方式的变化 91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旗民社会身份的变化 96

第一节 辛亥革命时期的旗民社会 96

一、排满风潮的出现 96

二、光复时期的旗民伤亡状况 100

三、旗民对于辛亥革命的两种不同态度 107

第二节 旗民社会生活的失序 110

一、原有生活秩序被打破 111

二、旗饷的开始愆期与南方旗产的初步清理 115

三、旗民生计的困厄 119

第三节 旗民社会身份的变化 122

一、《清室优待条件》的签订与“五族共和”思想的确立 123

二、旗民政治地位的变化 125

三、姓名与籍贯的变化 131

第四章 北洋时期的八旗组织与旗民社会发展 137

第一节 北洋时期八旗组织的残留 137

一、八旗组织残留的原因 137

二、北洋时期的八旗组织 139

三、北洋时期八旗组织的特点 152

第二节 北洋时期的涉旗事务 155

一、八旗官员的任职、升补与世职接袭 155

二、八旗俸饷的支放 160

三、旗地纠葛的处置与旗地的全面整理 163

第三节 八旗组织的残留对旗民社会生存的影响 171

一、积极影响 171

二、负面作用 174

第五章 旗民生计的贫困与北洋时期的旗民生计筹划 181

第一节 北洋时期旗民生计普遍贫困 181

一、北洋时期旗民生计普遍贫困 181

二、北洋时期旗民生计贫困的原因 186

第二节 北洋时期的旗民生计筹划 193

一、筹办八旗生计处的设立 193

二、社会各阶层对于旗民生计的多种考量 198

三、各地旗民生计救济与筹划活动 202

第三节 影响旗民生计筹划的多重因素 210

一、相关政策稳定性的缺乏与财政的支绌 210

二、旗民工厂及救济机关的收效甚微 213

三、旗产纠葛与旗民问题上的利益之争 219

第六章 八旗组织的最终消亡与旗民社会的现代转向 223

第一节 《清室优待条件》的修正和旗产的彻底清理 223

一、《清室优待条件》的修正 223

二、旗产的彻底清理 225

三、旗产清理中的利益争夺 232

第二节 旗营的相继消亡 238

一、南方旗营的裁撤 239

二、部分北方旗营的裁撤 241

三、京旗的消亡 245

四、东三省驻防的消亡 247

第三节 旗民社会群体的现代转向 250

一、旗民社会团体的出现 250

二、旗民流动与人口变化 253

三、旗民职业的多元化 257

四、居住方式和婚姻观念的变化 266

余论 269

参考文献 276

查看更多关于清末民初旗民生存状态研究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