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宋代政治与文学研究

宋代政治与文学研究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文学

  • 购买点数:15
  • 作 者:沈松勤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00069373
  • 标注页数:485 页
  • PDF页数:49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作者关于宋代政治与文学研究的18篇文章之结集。深入研究宋代各体裁文学与当时政治的密切关系。

查看更多关于宋代政治与文学研究的内容

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史学观照(代自序) 1

上篇 13

北宋台谏制度与党争 13

一、北宋台谏的新特点与政治品格 13

二、台谏在党争中的性能与作用 21

三、台谏与北宋文字狱 34

四、结束语 41

南宋“国是”与朋党之争 43

一、“国是”的形成及其党争性能 43

二、“国是”在党争中的运作 55

三、“国是”下的君权与相权 74

“元祐学术”与“元祐叙事” 82

一、“元祐学术”的形成与内涵 82

二、“元祐叙事”的模式与价值取向 95

三、由“元祐叙事”引起的几点思考 109

从南北对峙到南北融合:宋初近百年文坛的演变历程 119

一、南北文坛的差异与对峙 119

二、南文北移与南北交汇 128

三、南北文坛的冲突与整合 138

四、余论 148

宋体四六的功能与价值 152

一、问题的提出 152

二、“以文为骈”与宋体四六 154

三、宋体四六的功能与价值 163

北宋党争与“荆公体” 174

一、“荆公体”形成的党争因素 174

二、化解经世之悲与“荆公体”的意境 179

三、“荆公体”在艺术上的取径 186

王安石与新党作家群 189

一、政治集团与文学群体的双重角色 190

二、文学实践的“经术化” 195

三、结论 201

“崇宁党禁”下的文学创作趋向 204

一、“救时行道”精神的消失与创作主体的沉沦 204

二、“丰亨豫大”与谄诗谀文的盛行 211

三、“转喉都是讳”与内倾化趋向 220

两宋党争与“江西诗派” 229

一、引言 229

二、《江西诗社宗派图》的党争烙印 232

三、朋党之争与“江西”诗人群的形成 238

四、余论 252

高压政治与“文丐奔竞”:“绍兴和议”期间的文学生态 255

一、残酷的“绍兴党禁” 255

二、歌功颂德的政治文化运动 265

三、适应性变异的文化“基因” 274

杨万里“诚斋体”新解 283

一、“诚斋体”的主体特征 283

二、“诚斋体”的生命意识 291

三、“诚斋体”的审美意境 298

下篇 309

宋室南渡后的“崇苏热”与词学命运 309

一、“崇苏热”的成因 309

二、“崇苏热”的“元祐情结” 313

三、“崇苏热”推进了宋词的发展 319

四、“崇苏热”对词学的负面影响 325

宋词本体的多元特征 337

一、功能结构的多样性 337

二、风格流变的多向性 345

三、创作主体的多重性 355

唐宋词社会文化学论纲 362

一、词是一种“文学—文化现象” 362

二、风俗使词化合成为“文学—文化现象” 368

三、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的范围与任务 372

唐宋词体的文化功能与运行系统 380

一、唐宋词的文化功能 380

二、唐宋词的运行系统 389

三、运行系统的局限与突破 402

“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 408

一、“一代之胜说”的成因 408

二、“一代之胜说”不符合文学史实 414

三、“一代之胜说”的“非历史化”特征 420

张先生平仕履二题 427

一、张先为何称“张安陆” 427

二、张先知渝离渝年代补正 436

苏轼词编年补证 440

参考文献 468

后记 484

查看更多关于宋代政治与文学研究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