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从离散到整合  区域精神复合塑造模式研究

从离散到整合 区域精神复合塑造模式研究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购买点数:9
  • 作 者:郭建民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1548494
  • 标注页数:196 页
  • PDF页数:209 页
图书介绍

引论 1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意义 2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意义 7

第二节 文献综述 9

一、相关基础理论问题研究 10

二、相关实践问题研究 14

三、对目前研究的综合评析 22

第三节 研究理论基础和方法 24

一、研究理论基础 24

二、研究思路 26

三、研究方法 30

第一章 区域精神的特征、功能和典型塑造模式 31

第一节 区域精神的特征 32

一、时代发展动态性与内涵相对稳定性的统一 32

二、内容多元性与表述凝练性的统一 34

三、文化传统继承性与区域特点鲜明性的统一 35

第二节 区域精神的功能 37

一、社会整合功能 37

二、精神导向功能 39

三、经济促进功能 40

四、政治服务功能 41

第三节 区域精神塑造的典型模式 42

一、地域特点主导型 43

二、经济发展主导型 45

三、意识形态主导型 46

四、文化传统主导型 49

第二章 山西省区域精神塑造的实践探索 52

第一节 山西省区域精神塑造的历史发展 53

一、山西省历史传统中形成的区域精神 53

二、革命战争时期的区域精神塑造 58

三、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区域精神塑造 63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精神塑造 66

第二节 新时期山西省区域精神塑造的特点 70

一、区域精神塑造内涵的深刻性 70

二、区域精神塑造层次的分明性 73

三、区域精神塑造形式的多样性 74

四、区域精神塑造特色的鲜明性 76

五、区域精神塑造底蕴的深厚性 77

第三节 区域精神塑造的实践成效 79

一、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80

二、改进了地方政治文明建设 82

三、推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 83

四、推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85

五、改善了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86

第四节 山西省区域精神塑造实践的发展趋向 87

一、塑造内涵:从单一偏重到多元包容 87

二、塑造主体:从党政主导到社会参与 88

三、塑造功能作用:从意识形态灌输到构建社会共识 90

四、塑造态度行为:从离散自发到主动自觉 91

五、塑造方式:从传统继承到创造转化 92

第三章 区域精神塑造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分析 95

第一节 区域精神塑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95

一、塑造目标同质化的问题 96

二、塑造内容空洞化的问题 100

三、塑造方法简单化的问题 103

第二节 区域精神塑造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07

一、区域精神塑造过程中科学化与民主化不足 108

二、区域精神塑造过程中顶层设计不完善 114

三、区域精神塑造过程中区域整合不够通畅 118

第四章 区域精神塑造的理性选择:复合塑造模式 123

第一节 国内外区域精神塑造的经验借鉴 124

一、国内区域精神塑造的经验借鉴 124

二、国外区域精神塑造的经验借鉴 131

第二节 区域精神复合塑造模式的基本内涵 136

一、区域精神塑造内容取向的复合 136

二、区域精神塑造过程的复合 138

三、区域精神塑造影响因素的复合 140

四、区域精神塑造根本价值功能的复合 142

五、区域精神塑造主体的复合 144

第三节 区域精神塑造模式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原则 146

一、区域精神塑造必须坚持的基本价值取向 146

二、区域精神塑造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150

第四节 从离散到整合:构建区域精神复合塑造模式的对策措施 155

一、整合文化资源 156

二、整合区域精神塑造机制 160

三、区域精神复合塑造要保持差异并存 163

结语 169

参考文献 180

附录 190

后记 194

查看更多关于从离散到整合 区域精神复合塑造模式研究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