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展开中医原创的翅膀  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与未来

展开中医原创的翅膀 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与未来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医药卫生

  • 购买点数:12
  • 作 者:王省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06771658
  • 标注页数:344 页
  • PDF页数:36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中医学术专著,系“中医原创学术文丛”系列丛书。全书基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专项“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体系内涵与框架构建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报告,从中医政策、中医基础理论、中药资源和产业、中医临床与保健康复、中医信息化、中医高等教育与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阐述如何继承古代中医原创知识和现代中医如何创新。是制定我国未来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划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科学严谨,极具权威性。

查看更多关于展开中医原创的翅膀 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与未来的内容

图书介绍

第一章 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概述 1

第一节 中医科技创新的含义与背景 2

一、科技创新的内涵、要素与体系 2

二、中医药科技创新的背景与面临的挑战 4

第二节 中医药科技创新的特点与规律 5

一、哲学成为推动中医学理论建构的带头学科 5

二、演绎逻辑发展的中国套箱 6

三、中医知识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系统集成发展 8

四、细致的临床观察和生活智慧的协同推进 8

第三节 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 9

第四节 中医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原则 13

一、建设中医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路 13

二、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基本原则 13

第五节 中医药科技创新的问题与原因 14

一、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主体与动力 15

二、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平台与基地 24

三、中医药科技创新产学研与转化 29

四、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标准与评价 32

五、中医药原创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34

六、中医药新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 36

七、中医药区域创新的特色与优势 40

八、中药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开发 49

九、中医药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与机制 52

十、中医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人力资源 56

十一、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文化与环境 59

第六节 建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任务 61

一、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调动创新主体积极性 61

二、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立法,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64

三、建全中医药科技创新评价标准与方法学体系 67

四、夯实中医药科技创新基地与转化平台 69

五、加强中医原创理论的集成研究 71

六、用科技与服务创新促进中医临床服务的转型升级 74

七、推动中药资源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77

八、推动区域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 81

九、优化中医药科技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83

十、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国际交流合作 85

十一、加快完善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87

第二章 中医药的科学研究 95

第一节 中医科研投入与获奖情况 96

一、科研经费的投入 96

二、人力资源的投入 97

三、中医科技创新获奖情况 98

第二节 中医药课题立项情况 99

一、课题立项总体情况 100

二、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102

第三节 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 103

一、我国中医药专利总体发展趋势 103

二、我国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 116

三、我国现行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117

四、我国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落后的原因分析 120

五、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策略 121

第四节 中医药科技论文发表情况 125

一、论文基本情况 125

二、结果分析 128

第五节 中医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130

一、科研体制滞后 130

二、科研意识不强 130

三、科研投入不足 131

四、科研创新能力不强 131

五、研究方向存在偏差 132

六、研究内容不足 133

七、跨学科学术交流合作不多 133

八、优势领域待加强 134

九、评价体系不完善 134

第六节 未来的发展对策 135

一、着眼长远,制定中医科研的整体发展规划 135

二、明确中西医区别,优化科研模式 135

三、理论研究注重与临床相结合 136

四、加大中医特色领域研究的力度 137

五、加强多学科交叉配合攻关 137

六、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学风 137

七、创建中医药科研管理学科 138

第三章 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 141

第一节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现状 142

一、研究概况 142

二、研究的主要领域 144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47

一、主要问题 147

二、原因分析 150

第三节 发展对策与保障措施 153

一、发展对策 154

二、保障措施 158

第四章 中医药临床研究 163

第一节 中医服务机构建设与服务的现状 164

一、中医医疗机构建设与服务量 164

二、中医药应对传染病的优势 167

第二节 中医临床研究的进展 168

一、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168

二、临床研究基地和重点研究室建设 169

三、重点学科、专科建设 171

四、中医治疗常见病的研究 172

五、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研究 175

第三节 中医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76

一、中医诊断欠统一标准 176

二、中医疗效评价欠规范 177

三、临床研究设计的方法学问题突出 177

四、中医临床研究体系与组织管理不完善 180

五、临床适宜技术推广不理想 181

第四节 如何更好发展中医临床的建议与举措 182

一、加强临床研究的顶层设计 182

二、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中心整合资源 183

三、建立中医临床研究疗效评价体系与提升研究方法学水平 185

四、以转化医学理念推动中医药成果转化应用 187

五、加大力度培育中医临床研究人才队伍 188

第五章 中药基础研究与产业研究 193

第一节 中药基础与产业发展的现状 194

一、中药基础研究 194

二、中药创新药物的研发 196

三、中药产业的发展 199

四、中药科技创新平台与基地建设 202

五、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205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207

一、中药基础研究方面 207

二、中药产业研究方面 210

第三节 发展对策与举措 212

一、保障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12

二、加速中药质量标准化建设 213

三、建立药物开发利用的全国性中医病例登记信息系统 213

四、贯通中药行业创新链,提高中药企业的市场集中程度 214

五、以科技创新引领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 215

六、建立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网状国家中药创新系统 216

第六章 中医药保健与康复的研究 221

第一节 中医药保健服务产品与产业发展的现状 222

一、中医药保健品的概念 222

二、保健品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市场结构 223

三、保健品产业的规模和产值 224

四、中医药保健服务的国际化进程 225

第二节 中医药保健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227

一、行业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管理体制机制不顺 228

二、行业准入标准低、伪劣产品现象严重 229

三、研发科技投入不足,基础研究薄弱 230

四、诚信危机不容忽视 231

五、创新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低 231

六、中药保健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 232

第三节 中医药保健康复服务和产品的发展对策与举措 233

一、准确把握世界保健产品发展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233

二、积极推广中医药保健康复技术的国际化 235

三、加大中医药保健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236

四、加快培养国际化的中医药保健康复人才 236

五、加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中医药保健产品与产业化标准 237

六、实施名牌战略,占领中医药保健产品市场的制高点 237

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广中医药文化 237

第七章 中医药科技创新信息化研究 241

第一节 中医药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242

一、四诊客观化以及仪器开发 242

二、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与数据挖掘 244

三、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 245

四、中医电子病历 246

五、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 247

六、中医药信息人才培养 248

第二节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249

一、临床术语不规范,信息化采集标准亟待统一 249

二、全国各地中医药数据库建设标准不尽统一 250

三、跨学科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平台尚未健全 250

四、中医电子病历标准化、结构化和集成化亟待完善 251

五、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仍需进一步优化 252

六、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人才需求不平衡 252

第三节 加快发展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举措 253

一、加快四诊客观化以及仪器开发 253

二、增加中医药文献数据库数量,提高文献数据库质量 254

三、加大搭建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的力度 254

四、进一步规范中医电子病历 255

五、制定和完善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 256

六、培养中医药信息人才 256

第八章 中医药科技管理与政策的研究 261

第一节 中医药科技管理政策的回溯分析 263

一、关于促进中医药成果转化的政策 263

二、关于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 265

三、关于中医药创新研究与平台建设的政策 266

四、关于中医药科技财政投入的政策 267

五、关于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政策 268

六、关于中医药国际合作的政策 268

第二节 中医药科技管理研究概况 269

一、政府部门发表的科技管理类论文情况 269

二、中医药科技管理政策研究论文的分类 270

第三节 中医科技财政投入、机构建制与人力资源情况 270

一、中医药科技财政投入情况分析 270

二、全国中医药科研机构建制情况 272

三、全国中医科研队伍人力资源情况 273

四、中医科技产出与重点学科发展情况 274

五、全国中医药科研机构重点发展学科情况 275

第四节 中医药科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275

一、纲领性文件出台后,配套实施细则不完善 275

二、中医药科技成果概念界定不清晰 276

三、中医药科技管理理论研究薄弱 276

四、科研机构结构不合理,企业尚未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277

五、R&D经费投入不足 277

六、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278

七、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科研人员研发积极性低 279

八、中医科技创新标准亟待改进 279

第五节 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发展对策 280

一、完善中医药科技管理配套政策,保障指导性文件的实施 280

二、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立法,引导企业成为科研创新主体 280

三、规范中医药企业并购,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281

四、完善知识产权激励制度,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 281

五、完善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评价制度 282

六、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医药科技管理理论研究 283

七、加强部门协调,优化政策环境 283

第九章 中医药创新人才的培养与人力资源 287

第一节 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从业人员现状 288

一、人力资源的总体情况 288

二、中医药人力资源的职称、年龄、学历构成情况 289

三、获得重大科技创新奖励的中医药人才情况 290

四、中医药科技人员的增减与流动情况 290

第二节 中医药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291

一、人力资源总量不足,高层次和高水平领军人才缺乏 291

二、中医药人力资源流失与浪费并存,人才激励机制不力 292

三、中医药人力资源分布不均匀、配置不合理 292

第三节 促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对策 293

一、完善人才培养的配套措施,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 293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293

三、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培养高层次的中医药科技人才 294

第四节 中医药教育的现状 294

一、中医药教育的总体情况 294

二、中医药相关专业毕业生的流失情况 296

第五节 中医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297

一、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中医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297

二、中医药院校缺乏创新教育,毕业生创新能力不足 297

三、专业设置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出现供需矛盾与人才浪费现象 298

第六节 改革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对策 299

一、改革与优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299

二、结合发挥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的最大效能 299

三、以科研项目和研究团队为引领加快培养创新人才 300

第十章 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303

第一节 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 304

一、中医药在世界各国的现状 304

二、中医教育现状 306

三、中医药科研现状 308

四、中医药产品在国外获得专利情况 309

五、中药产品市场 310

第二节 中医药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311

一、文化差异造成理解和认同困难 311

二、政策和技术壁垒 311

三、中医自身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311

四、高层次的科技合作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312

第三节 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对策与举措 312

一、搭建中医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交流与转化的平台 312

二、拓展中医药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的方式与渠道 312

三、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与管理理念 313

四、建立国际传统医药科技合作协调机制 313

五、积极探索与国外药企联合研发中医药科技产品 314

六、建构中医药文化世界传播体系,宣传中医药健康文化 314

七、加速培养中医药国际化人才队伍 314

八、鼓励中药企业积极拓展国际中医药科技市场 314

第十一章 中医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317

第一节 中医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 318

一、中医哲学研究 318

二、中医逻辑学研究 320

三、中医伦理学研究 322

四、中医药法律研究 324

五、中医语言学研究 326

六、中医药文献翻译研究 328

七、中医人类学研究 331

第二节 中医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332

一、中医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 332

二、中医药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定位模糊 332

三、中医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滞后 333

四、中医药人文社会科学集成研究不够 334

五、中医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面向现实问题不够 334

六、中医药人文社科学对外学术合作与交流不足 335

七、中医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视度不够 335

第三节 加快中医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对策与举措 336

一、增强中医药人文社会科学认同度 336

二、推进中医药人文社会学科研究自主创新 337

三、加强学科建设,提升中医药人文社会科学建制化水平 338

四、加强中医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339

五、加大对中医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资源投入 339

查看更多关于展开中医原创的翅膀 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与未来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