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历史地理

图书介绍:本选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史研究室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最终成果。作者皆为该室长期从事民族史研究、具有精深造诣的学者。作者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基于长期交流与交融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联合共同体,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内在力量。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自强不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一脉相承、绵延连续,是由于中华民族自身有一种强大而坚韧的凝聚力,书稿揭示这种凝聚力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分析形成的原因和历史内涵。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如下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地理因素、经济因素、传统文化因素、共同的心理状态、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以及团结御侮、共同抵抗外来侵略等。由八章组成,分别是:中华民族的居住环境与多源多流;各民族的经济交流;各民族文化上的相互交融;各民族迁徙杂居,相互融合;历代民族政策的作用;主体民族的历史作用;大一统思想和中华整体观念的形成;各族人民在反帝斗争中形成更加团结。本书坚持历史唯物史观,依据丰富史料,阐述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突出。

查看更多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的内容

图书介绍

第一章 中华各族的居住环境与多源多流 1

第一节 中华地域 1

一、半封闭型地理环境 2

二、黄河、长江流域——中华大地的腹心 5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多源多流 11

一、汉民族的多源多流 12

二、诸少数民族的多源多流 18

第二章 各民族的经济交流,相互促进,彼此依存 31

第一节 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的民族形成不同的经济类型 32

一、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的形成与分布 32

二、我国古代农业民族的形成和农业区域的分布格局 35

三、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的经济结构及彼此相互需求 39

第二节 先秦时期中原华夏族与周边民族的经济交往 41

一、尧舜时期及夏商周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各族的经济交流 41

二、春秋战国时期各族的经济交流 45

第三节 秦汉统一把各族经济交流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48

一、秦朝的统一为各族经济交流创造有利条件 48

二、两汉时期把各族经济交流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50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分裂时期各族经济相互依存 61

一、三国两晋时期各族的经济交流 61

二、南北朝时期各族的经济交流 65

第五节 隋唐时期各族经济交流的大发展 67

一、隋唐时期中原与东北及北方各族的经济交流 68

二、唐代中原与西域诸族的经济交流 73

三、隋唐时期中原与南方及西南各族的经济交流 76

第六节 宋辽金对峙时期各族经济交往不断 83

一、北宋与辽、西夏对峙时期各族经济相互依存 83

二、南宋与金分立时期各族经济交往不断 88

三、两宋时期回鹘、吐蕃及其他周边民族与内地的经济交流 89

第七节 元明清时期各族经济交流空前繁荣 93

一、元代各族经济交流 93

二、明代各族经济交流 101

三、清代各族经济交流 110

第三章 各民族文化上的相互交融 119

第一节 中华远古人类及其文化 120

第二节 先秦时期各民族的文化交融 125

一、华夏民族的形成 125

二、华夏文化与四夷文化的混融 126

第三节 秦汉时期大一统文化格局的形成 129

一、秦汉大统一与汉族的形成 129

二、新儒学的建立与汉文化的传播 131

三、汉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吸收 135

四、佛教传入与道教创建 137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胡文化交汇 140

一、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及“汉化” 140

二、汉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吸收 145

三、“三教同源说”与儒、释、道相互融会 148

第五节 盛极一时的隋唐中华文化 153

一、中原汉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154

二、隋唐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吸纳 161

三、各少数民族之间文化上的相互影响 168

四、唐代“三教共弘”的发展大势 170

第六节 宋辽夏金元时期文化的冲突与融会 175

一、中原汉文化的播散 175

二、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文化的补益 186

三、宋辽夏金元时期的儒释道 191

第七节 明清时期多民族文化的融合 202

一、少数民族对汉族传统文化的吸收 202

二、明清时期宗教文化的流变 217

第四章 各民族迁徙杂居,相互融合 227

第一节 先秦各族的迁徙与融合 227

一、三苗西北徙和西戎内迁后的变化 227

二、周人、秦人由戎狄认同华夏 229

三、东夷、北狄的华化 231

第二节 匈奴、鲜卑等族的大迁徙与大融合 234

一、匈奴的迁徙与消失 234

二、乌桓南下、西迁及去向 238

三、鲜卑西迁、南下及演变 240

四、氐、羌西迁、东徙、南下及去向 244

五、百越的迁徙与流向 248

六、柔然的迁徙与解体 251

第三节 回纥、女真诸族的迁徙和流向 254

一、突厥族的迁徙与解体 254

二、回纥、沙陀的迁徙及演变 257

三、吐谷浑、党项的迁徙与流向 264

四、高句骊、渤海人的迁徙与消失 270

五、契丹族的迁徙与去向 277

六、辽金时期女真人的迁徙及与汉等族的融合 282

第四节 蒙古、回、满诸族的迁徙与变化 287

一、蒙古族的迁徙及元明清时期的分布 287

二、回族的迁徙与分布 292

三、满族的迁徙与分布变化 297

第五节 汉族迁居周边地区和融入诸少数民族 302

一、汉人被俘掠至周边地区 302

二、避乱世、天灾或反叛等逃入少数民族境内的汉人 304

三、驻防、实边、流放周边地区的汉人 306

四、战斗中降没少数民族中的汉人 308

第五章 历代民族政策日臻完善 310

第一节 民族政策的实质和两重性 311

一、阶级关系和民族观决定民族政策的性质 311

二、民族政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14

三、“中华民族”的整体思想是民族政策的精髓 318

第二节 增进国家统一的羁縻州制 322

一、羁縻州制的形成和演变 322

二、羁縻州的特征 328

三、改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的开明政策 332

第三节 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土司制度 339

一、元代土官制维护了大一统局面 340

二、完善于明代的土司制度 349

三、改土归流使土司辖区纳入国家统一发展轨道 357

第四节 有利于民族交流和发展的和亲政策 374

一、和亲是历朝民族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375

二、和亲增进国家的统一和民族间的交流 386

第六章 主体民族的历史作用 400

第一节 主体民族的来源 401

一、主体民族先世——华夏族起源 401

二、夏族的兴衰 405

三、华夏族的兴盛 408

第二节 华夏族的聚合与主体民族汉族的形成 416

一、华夏族的分裂与统一 416

二、汉民族的形成 425

第三节 汉民族的发展 432

一、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汉族 433

二、宋辽金元明清时期的汉族 441

第四节 汉民族成为中华各民族的凝聚核心 445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稳定的共同地域 445

二、强大的国家政权和发达的社会制度 447

三、人口众多,经济先进 450

四、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457

第五节 汉民族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462

一、在开发祖国边疆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 462

二、在国家分裂时期起稳定作用 465

三、对周边兄弟民族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466

四、在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斗争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475

第七章 大一统思想和中华整体观念的形成 480

第一节 夏商周大一统思想的萌芽 480

一、中华文明的多元起源与夏商周的兴起 480

二、大一统思想的萌芽 483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大一统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489

一、春秋“尊王”与“华夷之辨” 489

二、战国大一统理论的发展 492

第三节 秦汉大一统政治的实现与大一统思想的确立 498

一、秦汉大一统 498

二、汉代公羊学说的发展与大一统思想的确立 502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正统之争与文化认同 508

一、政权兴替与正统之争 508

二、北族的汉化与南北文化认同 513

第五节 隋唐宋辽金大一统思想的发展 520

一、隋唐大一统与“华夷一体”思想 520

二、两宋“春秋学”与“正统论” 526

三、辽夏金北族王朝的汉化与认同 529

第六节 元明清大一统思想的发挥与中华整体观念的形成 536

一、元朝大一统与中华整体观念 536

二、明代的“天下一统”、“华夷一家” 540

三、清代大一统思想的总结与中华整体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543

第八章 各族人民在反帝斗争中形成血肉相连的关系 551

第一节 各族同胞早期反抗殖民者的斗争 552

一、台湾与大陆同胞联合反抗荷兰殖民者的统治 552

二、东北人民抵抗沙俄入侵 555

第二节 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发端 556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557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560

第三节 各族同胞共御外侮、生死相依 561

一、西北各族人民保卫新疆的斗争 562

二、各族同胞共同保卫台湾的英勇斗争 563

三、西南各族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565

第四节 在反分裂斗争中中华一体观念进一步升华 569

一、新疆各族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570

二、各族人民反对英帝国主义分裂西藏的斗争 572

第五节 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生存浴血奋战 574

一、东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斗争 575

二、内蒙古人民的抗日斗争 578

三、为保卫祖国独立而战的回族人民 580

四、南方和西南地区各族人民的抗日斗争和救亡运动 581

后记 585

查看更多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