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跃动的青春  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二十年的工作与思考

跃动的青春 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二十年的工作与思考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图书介绍

理论篇 1

目 录实践的脚步,跃动的青春(代序) 强卫 1

理论篇综述:实践出真知,实践育人才 2

第一章 大厦之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哲学基础 4

第一节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 4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基础 4

专栏目录理论篇第一章观点:实践:社会发展和发展哲学的历史与逻辑起点 5

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在中国的创新性发展 7

文摘:《实践论》摘录 8

观点:三个代表的实践性 1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社会实践的哲学基础 13

第二节 行动之源: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定义及其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13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是社会实践的理论依据 15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社会实践的理论基础 18

第三节领袖与实践:透视社会实践意义的独特视角 20

主义的诞生:马、恩、列青年时代的社会实践 20

深入工农:青年毛泽东的社会实践 21

诗歌:《赠父诗》 22

文摘:《学生之工作》节选 25

文摘:《〈兴国调查〉前言》(1931年1月26日)节选 27

文摘:《寻乌调查》第四章目录 28

文摘:《整顿党的作风》节选 30

事件:毛岸英“补课” 32

赴法勤工俭学:青年周恩来、邓小平的社会实践 32

事件:孔子周游列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35

第四节知行之间:中国传统哲学与教育思想中的社会实践观 35

人物:爱国诗人陆游 38

人物:破万卷书,行万里路 39

趣话:陶行知改名 41

第二章 实践育人:大学生修身成才与社会实践 43

高等教育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 43

第一节总论:大学生与社会 43

高校与社会 44

社会与学生社会实践的互动关系 45

大学生社会化 46

第二章访谈:访青少年研究中心黄志坚教授 49

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 51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54

第二节修身与社会实践 56

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 57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任务 58

文摘:教育部1998年12月24日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节选) 59

高校德育工作必须面向社会 61

文摘:关于颁布试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通知(节选) 63

思想政治素质 64

名言 64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修身 64

良好道德情操 67

第三节成才与社会实践 72

文件:《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的通知》(国发〔1993〕4号文件节选) 74

完善知识结构与社会实践 74

学术评论:珀瑞发展模型 79

健全心理素质与社会实践 80

提高社交能力与社会实践 82

第四节创新与社会实践 83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总则》节选 84

创新能力的内涵 84

创新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 86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89

历程篇 93

历程篇综述:实践的脚步,跃动的青春 94

第一节 实践教育传统的历史溯源 98

第三章 扬帆启航:改革开放前期的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 98

注重实践教育是党培养和教育青年的重要传统 99

历程篇第三章人物:毛泽东在抗战期间对青年的定位 100

观点:毛泽东谈减轻青年学生的学习负担 101

观点:毛泽东谈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教育 102

“文革”十年对共青团工作的冲击 105

新时代对青年的要求和青年的思想状况 107

第二节大学生社会实践产生的历史背景及萌芽 107

观点:邓小平谈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108

文摘: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 109

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萌芽 113

访谈:访原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现任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袁纯清 114

第三节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启动和推广 116

讲话:《立足改革、大胆突破、为开创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胡锦涛同志在全国高校共青团工作观摩座谈会上的讲话》节选 118

北京师范学院在中学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121

活动:北京师范学院在高中建立基地 122

首都大学生赴上海宝钢考察 123

活动:首都大学生赴宝钢参观调研,座谈时提出的问题 124

城乡联谊、智力支农 126

第四节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全面展开 130

文件:《共青团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校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节选) 131

宣传法律,认识国情——首都大学生上街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132

活动:宣传法律,认识国情 132

“百乡挂职,智力支农” 134

文摘:在大兴挂职的大学生致全县人民一封信 134

百乡千厂挂职智力支农 137

首都大学生“社会主义在中国”主题社会实践 138

观点:青年与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前景 138

观点: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 139

访谈:访中国青年报李学谦总编辑 142

讲话:李克强同志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节选) 14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148

处于深化发展阶段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背景 148

第一节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深化发展阶段(1992—1998年) 148

第四章 繁花似锦:走向新时代的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 148

第四章回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的三个阶段 149

重大事件激发民族自豪感 150

事件:“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151

资料:朱镕基深情寄语香港同胞 152

事件:九八抗洪 153

教育体制改革 154

经济改革压力下的就业彷徨 154

大学生思想观念趋向多元化 155

数字: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心态调查 156

社会实践的转折 157

转变:从“受教育”到“作贡献” 157

“改革百点”实践营 158

改革开放与当代大学生使命 159

报道:清华科技服务团大别山首战告捷 160

大学生百县千乡科技文化服务工程 161

访谈:李克强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162

“两大工程”的推出与“万支大中专学生志愿服务队暑期科技文化行动” 163

在实践中汲取营养,在奉献中锻炼才干 165

扫盲与科技文化服务行动 167

资料:首都大学生扫盲与科技文化服务活动纪实 168

以史为镜,爱国成才 168

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169

报道:4万彩虹志愿者受到海内外的广泛赞誉 170

活动:世妇会志愿活动 171

这一时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 172

第二节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 173

走向新世纪 173

“四个统一”与“五点希望” 173

著作:《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 174

名词:“四个统一”和“五点希望” 175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76

观点:周强谈素质教育与社会实践 177

名词:“三个代表”重要论断 178

三个代表精神指引下 178

资料: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栋梁——首都大学生学习十六大精神报告会侧记 18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80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 181

观点:WTO对大学生就业有何影响? 182

申奥成功与 入WTO 182

资料:高科技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184

高新技术突飞猛进 184

“三下乡”正式定名 186

访谈:团中央学校部大学处处长陈光浩谈“三下乡” 186

大学生社会实践进入创新发展新时期 186

活动:我们的爱心放飞的希望——北京科技大学“希望工程”社会实践团 190

抗洪救灾募捐小分队 191

投身西部大开发 192

资料: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报名情况最终统计表 193

博士生服务团 195

报道:百万学子三下乡——博士团志愿服务供求两旺 196

活动:博士团“绿色服务”西部行 197

成就:团十四大以来社会实践重要成果 198

报道:大运会志愿服务总团在清华誓师 200

北京彩虹志愿者 200

实践“三个代表” 202

报道:博士走出校园实践“三个代表” 205

“十六大”精神宣讲团 207

报道:首都大学生十六大精神宣讲团走进社区 208

抗击“非典” 209

首都党员大学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讲团 210

报道:首都大学生老区行赴延安地区进行暑期社会实践 212

青春奥运,活力北京 213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特点 214

第五章 蓦然回首: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20年经验谈 221

第一节 20年来社会实践发展的特点 221

社会实践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紧密结合 221

社会实践的萌芽阶段(1980—1983年) 222

社会实践的启动推广阶段(1983—1987年) 222

社会实践的全面展开阶段(1987—1991年) 223

社会实践的深化发展阶段(1992—1997年) 224

社会实践的创新服务阶段(1998年至今) 225

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不断改进和丰富 227

社会实践的规模和覆盖面不断扩大 227

社会实践主体的多元化 228

社会实践的形式不断改进和丰富 229

社会实践的运行机制不断完善 231

社会实践运行机制不断探索 232

社会实践由分散开展到分散和组织相结合 232

第二节20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235

从战略高度缺乏对社会实践工作的深层次认识 236

社会实践运行机制不够科学规范 238

实践内容有待丰富,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241

社会化程度有待提高,进一步推进社会实践的深化和完善 242

社会实践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社会、高校、学生自身等限制因素制约 243

整合高校资源、打造品牌方面存在欠缺 244

社会实践的资源意识、创新精神有待加强 245

特色篇 247

特色篇综述:八仙过海,各展其长 248

社会实践从自发到自觉的、有组织的发展 251

第六章 姹紫嫣红:各有特色的高校社会实践 251

一、理论宣讲 251

1.以专长服务社会,用热情谱写青春 251

2.大学生“文明使者”宣讲活动 254

3.与时代并进,让青春闪光 256

二、科技扶贫 258

1.爱心万里行 258

2.’99清华希望营 258

3.河北涞源支教扶贫实践 260

4. “手拉手”扶贫支教活动 262

5.情系西部,共享母爱 265

6.裁云作衣赠万家 266

三、社会调查 268

1.车协远征创神奇 268

2.军工之行 271

3.走进潇湘,走近入世后的国有企业 273

4.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村的新关系调研 274

5.希望工程大型实践考察——百县考察 276

1.爱心奉献扬正气——志愿者法律援助 278

四、法律宣传 278

2.心系农村——全国农村法治发展状况调查团 280

五、文艺宣传 282

1.以艺术实践为载体,加强大学生的国防教育 282

2.高雅艺术进校园 283

六、医疗服务 285

1.“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85

2. “爱心家园”关爱活动 287

七、环境保护 289

1.绿色北京——首都贡献行动 289

2.珍爱我们的家园——纪念“世界地球日”活动 291

1.百名大学生基层挂职锻炼 293

八、首都贡献行动 293

2.彩虹工程 295

3.心系弱势群体弘扬雷锋精神 298

4.参与毛主席纪念堂的群众接待工作 299

5.参与重要外事活动中的语言服务 301

九、博士团 302

1.博士生报告团 302

2.博士团石油行 305

1.民工学校 306

十、区校共建 306

2.科普进社区 308

3.区校共建实践团 311

1. “我的祖国”京港交流营 313

十一、对外交流 313

2.中美英语夏令营 314

展望篇 317

展望篇综述:新的起点,新的飞扬 318

第七章 他山之石: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引发的思考 320

第一节 国外大学生实践活动综合解析 320

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背景 320

社会环境 321

政策导向 323

目前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模式 327

以思想教育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开展模式 327

以社会服务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开展模式 329

校园扩展式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模式 331

产、学、研结合方式实践活动开展模式 332

第二节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引发的思考 335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335

大学生社会实践拓展方向的思考 336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模式的综合化 336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目标的战略化 338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拓展渠道的思考 339

结构日趋网络化 339

状态日趋稳定化 340

第一节高校对社会实践的组织和领导 342

第八章 众志成城:社会实践的组织依托 342

建立组织机构,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统一协调 343

制定政策制度,保障社会实践活动的持久开展 344

加强宏观指导,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 344

提供智力支持,使社会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 345

提供资金保障,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345

高校共青团受党的委托,为社会实践提供思想上的指导 346

第二节共青团对社会实践的组织和实施 346

展望篇第八章文摘:胡锦涛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 348

高校共青团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组织者,为社会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50

高校共青团通过社会实践成为青年、学校和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351

高校共青团承担着社会实践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353

访谈:共青团北京市委书记关成华展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 354

第三节 社会对高校社会实践的支持和协调 356

建立协调机构,畅通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渠道 356

访谈:访《中国青年》杂志常务副总编成晓明 357

提供政策支持,调动了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59

建立社会实践示范基地,使社会实践能够长期有效地开展 360

提供物质保障,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 360

提供实践和教育素材,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361

配备相应的指导力量,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 361

第一节大学生社会实践面临的新形势 362

第九章走向未来: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展望 362

深入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新世纪的起点上建功立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363

第九章新闻:北京高校将开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 365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社会实践提出新的要求 366

在新世纪的起点上,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高校社会实践 366

深化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367

知识经济对社会实践的挑战 368

第二节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走向 371

制约因素及今后推进社会实践工作的基本思路 371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走向预测 372

网站:中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网址 376

第三节 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性发展 379

社会实践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潮流,按照价值规律和教育规律运作 379

高校社会实践应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379

社会实践要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380

社会实践与经济建设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不断推进社会实践市场化 383

社会实践必须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383

促进社会实践创新性发展的运作机制 384

加强组织体系的设置与管理是推进社会实践创新发展的可靠保证 385

完善管理机制,促进高校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386

组织手段多样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389

实践主体多元化,注重发挥不同层次的主体的作用 395

实践内容注重实效,保证大学生和社会双向受益 399

实践方式灵活多样,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 401

社会实践活动应坚持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 402

充分利用高校与社会资源的互补性 403

高校优化自身资源配置 406

影响高校与社会优势互补的因素 407

创新的战略,建立社会实践的品牌效应 407

访谈:青年问题专家刘庆龙谈新世纪、新青年 408

附 录 411

高度重视、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20年之际的思考 教育部社政司 411

共青团中央及共青团北京市委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关的事件 416

参考文献 433

后 记 436

查看更多关于跃动的青春 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二十年的工作与思考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