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作物学

作物学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农业科学

  • 购买点数:14
  • 作 者:苏广达主编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36124945
  • 标注页数:407 页
  • PDF页数:421 页
图书介绍
标签:作物 主编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作物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内容 1

第二节 作物学研究发展近况与学习重点 1

第三节 作物的概念和分类 3

第四节 东南沿海地区作物生产特点 4

第二章 作物布局 6

第一节 生产条件与作物布局 7

一、作物的生育特性 7

二、生态条件与作物布局 12

第二节 作物布局的经济学原则 16

一、生产地点与区域化 16

二、专业化与多种经营 18

第三节 作物布局与农业产业化 19

一、作物布局的选择步骤 19

二、合理布局,发展农业产业化 22

第三章 作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25

第一节 我国的作物资源 25

一、作物资源的内容和特点 25

二、农作物种质资源 25

三、主要作物资源 26

第二节 作物种类和品种的开发利用 30

一、作物种类的分布 30

二、作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32

第三节 作物生产技术的开发利用 34

一、科技对作物“三高”生产的作用和潜力 34

二、作物“三高”生产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35

第四章 作物生产的规划与实施 39

第一节 作物生产信息 39

一、作物生产信息的概念和特点 39

二、作物生产信息的作用 40

三、作物生产信息的搜集 41

四、作物生产信息的分析与利用 42

第二节 作物生产规划 44

一、作物生产的物资规划 44

二、作物生产的土地规划 46

三、作物种植结构的规划 48

四、土壤耕作 50

五、作物生产技术的确定 53

第五章 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55

第一节 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概念 55

一、作物产量的概念 55

二、作物品质的概念和品质性状分类 56

三、作物产量与质量的关系 57

第二节 作物产量的构成与形成 58

一、作物产量的构成 58

二、作物产量的形成 58

第三节 提高作物产量与质量的途径 59

一、作物高产稳产是各项生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59

二、各项生活因素的调节 62

三、各类作物对质量的要求 63

四、提高作物质量的途径与措施 67

第六章 水稻 72

第一节 生产概况与区域分布 72

一、国内外生产概况 72

二、我国稻作分区 73

第二节 稻种起源与演变 74

一、栽培稻种的起源 74

二、栽培稻种的演变 75

第三节 水稻的生长发育特性 79

一、生育期的划分及判别方法 79

二、稻株生长与器官建成 82

三、水稻生育型 98

四、水稻光温反应特性及其应用 101

五、稻田需水特点及田间水分管理 107

六、水稻需肥特性 111

第四节 水稻产量构成与调节 114

一、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与影响因素 114

二、水稻产量构成及其调节对策 116

三、稻田增穗、增粒、增加粒重的技术措施 118

第五节 水稻常规育秧移栽栽培技术 125

一、水稻安全生长期、用种量及秧龄的确定 125

二、育秧技术 127

三、大田管理工作要点 131

第六节 杂交水稻栽培技术 133

一、杂交水稻产量形成与生长发育特点 133

二、杂交早稻高产栽培技术 134

三、杂交晚稻栽培技术 136

第七节 水稻直播 139

一、直播发展概况 139

二、直播稻的优点和存在问题 139

三、直播稻类型 140

四、直播稻生长发育特点 140

五、直播稻栽培技术要点 141

第八节 水稻抛秧栽培 142

一、技术引进概况 142

二、抛秧栽培技术的优点和存在问题 143

三、抛秧栽培稻的生长发育特点 143

四、抛秧栽培技术要点 144

第九节 稻谷的贮藏 146

一、影响稻谷安全贮藏的环境因素 146

二、稻谷理化性质与稻谷安全贮藏 147

三、贮藏期间稻谷生理变化 147

四、稻谷贮藏应急措施 148

五、稻谷简易贮藏工作要点 149

第七章 玉米 150

第一节 概述 150

一、玉米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150

二、玉米生产概况 151

第二节 玉米的起源与分类 151

一、玉米的起源和传播 151

二、玉米的分类 152

三、华南地区主要的优良品种 154

第三节 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155

一、玉米器官的生长发育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55

二、玉米的生育期 163

三、玉米的产量构成 164

第四节 玉米的栽培技术 165

一、玉米高产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与整地 165

二、播种 165

三、施肥与排灌 167

四、玉米的田间管理 169

第五节 玉米的收获、干燥与贮藏 171

一、收获 171

二、干燥 171

三、贮藏 171

第八章 甘薯 172

第一节 概述 172

一、甘薯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72

二、甘薯生产概况 172

第二节 甘薯的起源与分类 173

一、甘薯的起源与分类 173

二、华南地区主要优良品种 173

第三节 甘薯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175

一、形态特征 175

二、甘薯的生育特性 177

三、甘薯的生育期 180

四、甘薯的产量形成与构成 181

第四节 甘薯的栽培技术 183

一、甘薯的繁殖 183

二、薯块育苗 184

三、大田栽培技术 186

第五节 收获与贮藏 193

一、收获 193

二、贮藏 194

第九章 甘蔗 196

第一节 概述 196

一、甘蔗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96

二、甘蔗生产概况 197

三、我国的蔗区 198

第二节 甘蔗的起源与分类 199

一、甘蔗起源及甘蔗糖业的发展及传播 199

二、甘蔗的分类 200

三、华南蔗区甘蔗主要优良品种 201

第三节 甘蔗的生物学基础 203

一、甘蔗的形态解剖特征 203

二、甘蔗生育特性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206

三、甘蔗产量形成和构成 221

第四节 甘蔗栽培技术 223

一、选地与整地 223

二、种植 226

三、甘蔗的营养特点与施肥 232

四、甘蔗的需水规律与水分管理 236

五、田间管理 239

第五节 甘蔗收获与贮运 243

一、甘蔗收获的原则 243

二、原料蔗茎收获质量 244

三、蔗种贮藏 244

四、原料蔗的贮存 245

五、原料蔗的运输 246

第六节 甘蔗地膜覆盖栽培 246

一、甘蔗地膜覆盖栽培的意义 246

二、甘蔗地膜覆盖的增产增糖增收效果 247

三、地膜覆盖栽培甘蔗的增产增糖原因 247

四、甘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249

第七节 宿根甘蔗 250

一、宿根甘蔗的概念和意义 250

二、宿根甘蔗的生长特性 251

三、宿根甘蔗的营养特点与施肥 254

四、宿根甘蔗的栽培技术 255

第八节 甘蔗的植期类型 257

一、春植甘蔗 257

二、秋植甘蔗 258

三、冬植甘蔗 259

四、夏植甘蔗 260

第九节 果蔗 261

一、果蔗概述 261

二、果蔗的栽培特性 261

三、果蔗的栽培要点 262

第十章 花生 265

第一节 概述 265

一、花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65

二、花生的生产概况 266

第二节 花生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266

一、花生的分类 266

二、花生器官的形态构造 268

三、花生的生育特性 272

四、花生产量的形成 278

第三节 花生的栽培技术 279

一、轮作 279

二、花生的整地 279

三、花生的播种 280

四、花生的田间管理 282

五、花生的收获与贮藏 285

第十一章 烟草 286

第一节 概述 286

一、烟草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286

二、烟草的分布和生产概况 286

三、烟草的类型 287

第二节 烟草的生物学基础 287

一、烟草器官的形态特征与生长特点 288

二、烟草的生育特性 290

三、生态因子与烟草生长发育的关系 291

四、烟草起源和传播及主要栽培品种 293

第三节 烟草的产量与质量 293

一、烟草的产量构成 293

二、评定烟草质量的品质因素 294

三、优质烟叶的涵义及其类型的划分 295

四、烟草产量与质量关系的协调 295

第四节 烤烟的栽培技术 296

一、种植制度 296

二、优质适产烤烟的烟株长相 296

三、育苗和移栽 297

四、烤烟的营养与施肥 300

五、田间管理 302

第五节 晒、晾烟栽培特点 305

一、晒烟 305

二、白肋烟 306

三、香料烟 308

第六节 烟草的调制 309

一、烤烟的调制 309

二、晒烟的调制 314

三、白肋烟的调制 316

四、香料烟的调制 317

第十二章 其他作物 318

第一节 大豆 318

一、概述 318

二、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320

三、大豆栽培技术 324

四、收获和贮藏 328

第二节 蚕豆、豌豆 328

一、蚕豆 328

二、豌豆 330

第三节 木薯 331

一、生产发展概况 331

二、生物学特性与品种 332

三、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与轮作制度 334

四、栽培技术 334

第四节 黄麻、红麻 336

一、黄、红麻的利用价值 336

二、黄、红麻的生产概况 336

三、黄、红麻的生物学基础 336

四、黄、红麻的栽培技术 341

第五节 芝麻 343

一、概述 343

二、芝麻的生物学特性 343

三、芝麻的栽培技术要点 345

第六节 油菜 347

一、概述 347

二、油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348

三、油菜的栽培技术要点 350

第七节 绿肥饲料作物 353

一、概述 353

二、南方主要绿肥饲料作物栽培技术 354

第十三章 作物主产品的加工和综合利用 360

第一节 玉米的加工和综合利用 360

一、玉米的营养价值 360

二、玉米籽粒的加工和综合利用 360

第二节 甘薯块根的加工与综合利用 363

一、加工薯干 363

二、提制淀粉 363

三、薯块酿酒 364

四、制薯粉丝 365

五、薯块制糖 366

六、加工果脯 367

第三节 大豆加工与综合利用 368

一、大豆的组成成分 368

二、全脂大豆制品 369

三、脱脂大豆制品 370

四、豆油 371

第四节 甘蔗的加工与综合利用 371

一、制糖 371

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374

三、蔗糖的综合利用 376

第五节 花生加工与综合利用 377

一、花生制油 377

二、水溶法提取花生油和花生蛋白质 378

三、花生饼粕的利用 380

四、花生壳的利用 381

第十四章 农产品贸易 383

第一节 概述 383

一、农产品贸易的概念和意义 383

二、农产品在贸易上的特性 383

三、商品经济与农产品贸易 384

第二节 农产品市场 385

一、农产品市场的概念和类型 385

二、农产品市场的内部结构 386

三、农产品需求与供给 387

四、提高农产品的效益和竞争力 388

五、农产品价格 389

第三节 农产品包装 389

一、农产品包装的意义和类型 389

二、农产品包装的原则 390

三、农产品包装的内容 391

四、农产品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 392

第四节 农产品贮运 393

一、农产品贮运的概念 393

二、商品的贮藏和保护 393

三、商品的运输 394

第五节 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396

一、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概念 396

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政策 396

三、进出口农产品的要求 398

四、进出口农产品的检疫 399

五、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体系和管理 400

主要参考文献 402

查看更多关于作物学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