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现代真菌病学

现代真菌病学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医药卫生

  • 购买点数:11
  • 作 者:贾杰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10483757
  • 标注页数:267 页
  • PDF页数:283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真菌的基础知识,包括真菌结构、生长繁殖、致病机制等,并详细介绍了实验基础及技巧,全面详尽介绍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包括病原、病理、临床、组织病理、免疫、诊断及治疗等;介绍了一些特定宿主如艾滋病、器官移植等病人真菌感染的特点。合理应用抗真菌约物等。全书图文并茂,通过形象加深思维与理解。每一章节,除一般叙述外,多包含带有综述性内容,力争纳入20世纪末期的国内、外重要文献,使读者能较全面了解每一领域当前及未来的发展动向。本书主要为临床医生编写,无疑对内、外、妇、儿、传染,以及皮肤、五官等各科医生均可起参考作用,对检验人员亦是一本与等量齐观床沟通的参考工具书。

查看更多关于现代真菌病学的内容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真菌的结构与形态 1

一、真菌的基本形态与构造 1

二、真菌的繁殖 4

第二节 真菌的分类:病原真菌 8

一、浅表真菌病及病原菌 10

二、皮肤真菌病及病原菌 10

三、皮下组织真菌病及病原菌 12

四、深部真菌病及病原菌 13

五、诺卡菌病及病原菌 15

六、链霉菌病及病原菌 15

七、嗜皮菌病及病原菌 15

八、其他 15

第三节 真菌病的发病机制 16

一、致病真菌的毒力 16

二、宿主细胞免疫 16

第四节 真菌病的诊断 17

一、真菌的直接检查 17

二、真菌的培养检查 19

三、真菌的病理检查 25

四、真菌的染色 26

五、真菌的动物接种 29

六、聚合酶链反应在检查深部真菌病中的应用 31

第二章 浅部真菌病 34

第一节 概论 34

第二节 癣 35

一、头癣 35

二、体股癣 37

三、手足癣 39

四、甲真菌病 41

五、花斑癣 43

六、叠瓦癣 44

七、掌黑癣 45

第三节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46

第四节 毛结节病 48

第五节 癣菌疹 49

第六节 浅部真菌的实验室检查 50

一、直接镜检 50

二、培养 51

三、Wood灯检查(滤过紫外线灯检查) 51

四、组织病理 51

第三章 深部真菌病 54

第一节 概论 54

第二节 念珠菌病 57

一、病原学 57

二、临床表现 58

三、实验室检查 60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60

五、治疗 61

第三节 隐球菌病 61

一、病原学 62

二、流行病学 62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 63

四、临床表现 63

五、实验室检查 65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67

七、治疗 68

第四节 组织胞浆菌病 71

一、病原学 71

二、流行病学 72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 72

四、临床表现 73

五、实验室诊断 76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77

七、治疗 78

八、预后 79

第五节 曲霉病 80

一、病原学 81

二、流行病学 82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 82

四、临床表现 83

五、实验室检查 87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89

七、预后 92

第六节 毛霉菌病 95

一、病原学 95

二、流行病学 96

三、病理及发病机制 97

四、临床表现 98

五、实验室检查 99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00

七、治疗 100

八、预后 103

第七节 皮炎芽生菌病 105

一、病原学 105

二、流行病学 106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 106

四、临床表现 107

五、实验室检查 108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09

七、治疗 110

八、预防 111

九、预后 111

第八节 孢子丝菌病 113

一、病原学 113

二、流行病学 114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 114

四、临床表现 115

五、实验室检查 117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18

七、治疗 119

八、预后 120

第九节 球孢子菌病 122

一、病原学 122

二、流行病学 123

三、病理 124

四、临床表现 125

五、实验室检查 127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28

七、治疗 128

八、预后 129

第十节 副球孢子菌病 130

一、病原学 130

二、流行病学 131

三、病理 131

四、临床表现 132

五、实验室检查 133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35

七、治疗 135

八、预后 135

第十一节 球拟酵母菌病 136

一、病原学 136

二、流行病学 137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 137

四、临床表现 138

五、实验室检查 139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40

七、治疗 140

八、预防 140

九、预后 141

第十二节 假霉样真菌病 142

一、病原学 142

二、流行病学 142

三、病理 143

四、临床表现 143

五、实验室检查 144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45

七、治疗 145

八、预后 145

第十三节 足菌肿 147

一、病原学 147

二、流行病学 147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 148

四、临床表现 149

五、实验室检查 149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150

七、治疗 150

八、预防 151

九、预后 151

第十四节 着色真菌病 153

一、病原学 153

二、流行病学 153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 155

四、临床表现 156

五、实验室检查 158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158

七、治疗 158

八、预防 159

九、预后 159

第十五节 真菌败血症 161

一、病原学 161

二、发病机制与病理 161

三、临床表现 163

四、实验室检查 164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164

六、治疗 165

七、预后 165

第四章 特定条件下的真菌感染 167

第一节 输液真菌感染 167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67

二、临床表现 167

三、诊断 168

四、治疗 168

五、预后 168

第二节 吸入性过敏性霉尘病 169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69

二、临床表现 170

三、诊断 170

四、治疗及预防 170

五、预后 170

第三节 烧伤真菌感染 171

一、病原学 171

二、病理 172

三、临床表现 172

四、诊断 172

五、治疗 173

六、预后 173

第四节 肾移植术后真菌感染 173

一、病原学 174

二、流行病学 174

三、发病机制 174

四、临床表现 175

五、实验室检查 176

六、治疗 177

第五节 艾滋病并发真菌感染 181

一、病原学 181

二、流行病学 181

三、发病机制 181

四、临床表现 182

五、实验室检查 183

六、治疗 184

第六节 真菌毒素中毒症 186

一、发病机制 187

二、临床表现 187

三、预防 189

第五章 妇产科真菌感染 191

第一节 概论 191

第二节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191

一、病原学 192

二、流行病学 192

三、发病机制 194

四、临床表现 196

五、实验室检查 197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98

七、治疗 199

八、预防 202

第三节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202

一、病原学 202

二、流行病学 202

三、发病机制 203

四、临床表现 204

五、实验室检查 204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204

七、治疗 205

八、预防 205

第四节 妊娠期真菌感染 206

一、病原学 206

二、流行病学 206

三、发病机制 206

四、实验室检查 207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207

六、临床表现 207

七、胎儿及新生儿白色念珠菌感染 207

八、治疗 208

九、预防 208

第六章 眼、耳鼻喉真菌感染 212

第一节 真菌性眼内炎 212

一、病原学 212

二、流行病学 212

三、病理和发病机制 213

四、临床表现 214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214

六、治疗 215

七、预后 216

第二节 真菌性角膜炎 216

一、病原学 216

二、流行病学 216

三、病理和发病机制 217

四、临床表现 217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217

六、治疗 219

七、预后 219

第三节 拟眼组织胞浆菌病 220

一、病原学 220

二、流行病学 220

三、病理和发病机制 220

四、临床表现 220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221

六、治疗 221

七、预后 221

第四节 鼻真菌病 222

一、病原学 222

二、流行病学 222

三、临床表现 222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224

五、治疗 224

六、预后 225

第五节 耳真菌病 225

一、临床表现 225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226

三、治疗 226

第七章 放线菌病 228

一、病原学 228

二、流行病学 228

三、病理 229

四、临床表现 230

五、实验室检查 232

六、治疗 233

七、预后 234

第八章 奴卡菌病 238

一、病原学 238

二、流行病学 238

三、病理学 239

四、临床表现 239

五、实验室检查 240

六、治疗 242

七、预后 243

第九章 危重症患者院内真菌感染的预防 246

一、危重症患者预防真菌感染的必要性 246

二、预防性用药研究 247

三、预防用药的策略 248

第十章 真菌病的免疫抑制动物模型 250

一、常用的免疫抑制剂 250

二、免疫抑制动物模型 251

附录一 真菌实验室的配备 254

一、设备 254

二、试剂 255

三、接种工具 255

附录二 临床真菌学培养基 256

一、浅部真菌培养基 256

二、深部真菌培养基 256

三、特殊培养基 256

四、生化反应培养基 256

附录三 菌种的保存 261

一、医学真菌种保存的目的 261

二、真菌的保存方法 261

三、菌种保存中防止变异发生的注意事项 263

四、菌种保存中防止污染的方法 263

附录四 药物敏感试验 264

一、液体培养基稀释法 264

二、试管法试验 265

三、微量液体培养基稀释法 265

附录五 真菌菌苗及菌素的制备 266

一、菌苗的制备 266

二、菌素制备 267

查看更多关于现代真菌病学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