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科学活动的现场扫描  基于经济-哲学视角的考察

科学活动的现场扫描 基于经济-哲学视角的考察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购买点数:11
  • 作 者:李侠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313088123
  • 标注页数:277 页
  • PDF页数:28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尝试从在场的角度,对科学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破解其中蕴含的隐秘规律。本书内容包括如下四个部分:科学建制与运行的经济学分析;科学共同体行为的经济学分析;科技政策制定与运行的经济学分析;高等教育、创新与科学文化的经济学分析。

查看更多关于科学活动的现场扫描 基于经济-哲学视角的考察的内容

图书介绍

自序:从学院写作到启蒙写作 1

导言 1

第一部分 科学建制与运行的经济学分析 1

1.警惕科研基金运行中的两大毒瘤 4

2.如何评价科研投入回报 5

3.科技活动中应设立小额贷款制度 7

4.学术规范:徘徊在理想主义与犬儒主义之间 9

5.重大项目“后评估”应该评估什么 10

6.后常规时代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 12

7.评审的困境与第三方鉴定何以可能 14

8.科研中的不确定性该如何分担 15

9.风险社会中的学术安全:虚拟与现实之间 16

10.科研团队一定要阵容豪华吗 18

11.谁是科技资源分配中的“控股公司” 20

12.重大科技项目经费预算应公开 22

13.由拉弗曲线想到的科技投入与产出问题 23

14.学术荣誉的剩余价值还有多少 25

15.科研经费投入中有多少泡沫经费 26

16.饶毅之矛能否刺穿没落的科技体制之盾 28

17.科学界需要什么样的啄木鸟 30

18.扩大科研资助来源,抑制选题实用主义 33

19.透视中国科研环境存在的问题 34

20.科技体制改革的边界:范式之内还是范式之外 36

21.警惕学术界口味全面西餐化 38

22.捍卫科研诚信的经济学意义 39

23.重大项目的激励作用到底有多大 41

24.打破中国科学场域的封闭特性 43

25.科技奖励的“通货膨胀”亟待遏制 45

26.应设立国家级高校管理奖 46

27.科学传播困境的一种经济学解释模式 48

28.是什么因素让科学论文沦落为草包科学 55

29.谁绑架了中国的科技评审体制 57

30.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科研奖励系统 60

31.项目评审应建立申诉机制 62

第二部分 科学共同体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62

1.科学共同体的缘起与边界约束——基于经济学视角的阐释 64

2.科技界“雇佣军”与“麦客”透视 67

3.科学冲突视角下的承认与蔑视 69

4.“郑人买履”、“三寸金莲”与中国的人才政策 76

5.政策歧视视角下的科学界“走西口”现象 78

6.科学界分层现象的一种经济学解释 82

7.“千人计划”与中国人才政策的碎片化格局 84

8.中国科学界需要科学骑士 86

9.炫耀性科技项目与迷失的守门人 87

10.科技“雇佣军”与科学地图上的“飞地”现象 90

11.我们为何要尊重权威——解构权威与重塑“承诺—信任”机制 94

12.项目博弈背后的学术资本炼金术 96

13.学术兼职:伦理问题还是经济问题 99

14.科学界的自律与苏格拉底悖论 100

15.科学共同体的困境:群体密度与道德密度 102

16.从他律到自律:重建规范的科研诚信结构 104

17.人才的学术资本增量测评与边际产出率的分析 107

18.后现代:科学资本怎样积累 112

19.人才队伍建设的两种模式:曼联or皇马 114

20.职称的最高境界:培养无用的好奇心 116

21.撤稿:不应沦落为一种行为艺术 117

22.科学的进化之路:从私人科学到公共科学 119

23.科技伦理研究的误区 121

24.科技界的利益集团形成机制:从寄生到共生 123

25.中国科技事业已经开始全面起飞 125

26.60年回眸:审视中国科技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126

27.国际会议的贬值与思想的缺席 128

28.科学的伦理关怀是一种人道主义 130

29.进步与问题:美国眼中的中国科技现状 131

30.科学传播徘徊于政府与市场之间 133

31.学术浮躁的经济学分析 135

第三部分 科技政策制定与运行过程的经济学分析1.科技政策制定:研究纲领与结构 138

2.关注科技政策变迁中的不可通约性问题 139

3.科学是可以规划的吗? 141

4.科技政策如何克服“升级”饥渴症 143

5.还有多少政策法规待“升级” 144

6.谁来评价政策的质量 146

7.科技政策质量的守门员 147

8.警惕政策修订中的保守主义倾向 149

9.关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最小公正量” 151

10.科技评审的防线是如何被穿越的 153

11.评审质量:隐秘的科学之痛 154

12.群体迷思困境下的政策质量粗糙化趋势 157

13.制度性诚信赤字的成因与防治 159

14.构建中国科技政策质量测度体系 162

15.论构建中国科技政策的质量测度体系的一些思考 163

16.重视科技政策敏感性分析的研究 171

17.功利主义战略迟滞人文社会科学发展 173

18.科技行业协会的休眠与制度性利他的两难困境 174

19.《科技进步法》修订:一个需要更多关注的话题 177

20.关于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的结构的一些思考 178

21.科技投入总量与结构安排的矛盾有待厘清 181

22.如果种子不死 183

23.警惕科技政策制定中的高级寻租现象 186

24.中国科技政策的路标与里程碑 188

25.应急综合治理体系的构建是风险社会的最后一道屏障 190

第四部分 高等教育、创新与科学文化的经济学分析 190

1.中国大学流行两种富贵病:炫耀与冷漠 193

2.西西弗斯的石头与迷失的大学 197

3.大学的精神镜像 198

4.“塞壬”歌声环绕下的大学精神生活 200

5.“钱学森之问”的结构与被切割的历史感 202

6.一流以后还要怎样: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些思考 204

7.我们为何缺少杰出的教育家 207

8.被利益扭曲与透支理想的大学 208

9.被围困的大学从哪里突围 210

10.创建一流大学需要真正的竞争 211

11.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出路:旧瓶装新酒 212

12.捍卫教育评价体系的最低公平 214

13.从索洛余值看自主创新的路径选择 215

14.中国自主创新基础条件诊断 217

15.创新:一种介于本能与制度之间的活动 219

16.中国是否已经陷入创新饱和状态? 220

17.“五四”的遗嘱与未了的契约 222

18.文化复古主义是一种伪装的时代精神 224

19.经验主义是创新的扶手还是绊脚石 226

20.请经常用“奥卡姆剃刀”清理我们的思想 227

21.应对恐慌有赖提升科学人文素养 228

22.科学素养为何跟不上经济发展 230

23.重拍与文化创新空间 232

24.韦伯命题与中国创新文化重构 234

25.困扰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三种思潮 236

26.真理只是权力游戏的标签吗? 238

27.“钟形曲线”与科学解释的限度 239

28.作为地方性知识中医该如何超越自身 241

29.“五四”精神该升级了 243

30.学而优之后当选择什么 246

31.华南虎照与怀疑主义时代的出路 247

32.廉价是科学的美德而不是罪过 249

33.为未来投资:科技界更需要扩大内需 250

34.被收买的科学还是科学吗 252

35.技术进步、犬儒主义与启蒙的幻象 253

36.六十年的叙事与表达:从政治乌托邦到文艺复兴 260

参考文献 264

本书部分文章出处 268

后记 275

查看更多关于科学活动的现场扫描 基于经济-哲学视角的考察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