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末魏晋缘情诗审美经验研究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第一章 绪论 1
一、研究缘起 1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3
三、文献综述 16
1.诗歌史研究 16
2.诗缘情研究 29
第二章 缘情诗前史 40
一、《诗经》抒情的公共性倾向 40
1.创作与结集的非个人化目的 41
2.公共情感与抒情主人公的缺席 46
3.公开传播与公共文本定性 54
二、《楚辞》个体抒情的自觉 60
三、从言志到缘情:汉诗的转折意义 68
1.时序悲叹和感伤基调 70
2.私人化真情实感的出现 77
3.五言徒诗逐渐成形 86
第三章 《古诗十九首》与感物缘情模式的形成 96
一、普世情感的个体化表达 96
二、抑比兴与性别角色技术 110
1.性别角色换位与情感节奏的形成 112
2.性别角色个体性的自觉与选择权能 117
3.性别角色同时并存与诗歌当下性品格之凸显 121
三、情景组织:弃比兴而尊物感 126
1.《古诗十九首》的情景结构 126
2.弃比兴而尊物感 129
3.感物缘情模式的奠定 138
第四章 建安诗歌:言志与乐府体的回归和改造 146
一、英雄主义悲情 146
二、乐府徒诗化与徒诗乐府化 160
三、缘情诗题材、体类的拓展 171
1.游仙诗的抒情化 172
2.游宴诗与时序悲感 177
3.杂诗的诗学史意义 184
第五章 玄学对缘情诗的双重影响 190
一、玄学与魏晋崇情思潮 191
二、玄言入诗与缘情诗主题的变化 201
1.情与理两种主题的纠葛 201
2.时序主题玄理化 211
三、太康感物诗的审美分析 217
1.感物诗概说 217
2.情物特点及二者之关系 220
3.物感与物色辨:兼论缘情诗与山水诗的关系 226
四、玄风所被与缘情诗的式微 232
第六章 结语 243
参考文献 250
后记 263
- 《汉末魏晋缘情诗审美经验研究》赵琼琼著;张节末主编 2015
- 《情诗与审美》张平治著 1988
- 《美学引论》杨恩寰著 2005
- 《情诗百首》吕美生编 2012
- 《围棋 哲理抒情诗》贺少华著 2006
- 《红豆生南国 历代爱情诗鉴赏》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2009
- 《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研究》季中扬著 2016
- 《生态审美经验问题研究》安博著 2018
- 《历代文人爱情诗词曲三百首》李元洛选评 2012
- 《审美经验论》彭立勋著 1999
- 《汉末魏晋缘情诗审美经验研究》赵琼琼著;张节末主编 2015
- 《或许,与爱无关》袁琼琼著 2009
- 《九歌文库 禁忌拼图》袁琼琼著 2016
- 《沧桑》袁琼琼著 1996
- 《情爱风尘》袁琼琼著 1990
- 《今生缘》袁琼琼著 1977
- 《老兵的歌谣》赵琼著 2006
- 《我的美丽处方》赵琼著 2011
- 《多情累美人 郁达夫、王映霞的时代苦恋》(台湾)潘宁东,袁琼琼著 2001
- 《新经典文库 两个父亲》袁琼琼著 2016
- 《出版探索 纪念武汉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创建廿周年校友论文集》罗紫初,方卿主编 2003
- 《莎士比亚新论 武汉国际莎学研讨会论文集》阮珅主编 1994
- 《《科学》中的理化地生 武汉版 九年级 下》《科学》课研究组编 2006
- 《《科学》中的理化地生 武汉版 八年级 下》《科学》课研究组编 2006
- 《《科学》中的理化地生 武汉版 七年级 下》《科学》课研究组编 2006
- 《科学中的理化地生 九年级 上 武汉版》《科学》课研究组编 2006
- 《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研究》黄先蓉,罗紫初主编 2007
- 《科学中的理化地生 七年级 上 武汉版》《科学》课研究组编 2006
- 《科学中的理化地生 八年级 上 武汉版》《科学》课研究组编 2006
- 《武汉城市圈特藏档案图集》杨朝伟主编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