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像·非像  视像传播机理研究

像·非像 视像传播机理研究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购买点数:11
  • 作 者:刘洪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040298642
  • 标注页数:288 页
  • PDF页数:30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将视像作为图、画和形等视觉符号的统称来加以研究,其旨是尝试建构一个新的视像观察平台,进而揭示它的传播机理。本书从“元像”和“视像”入手,丰富了它们的所指。将所有以外形作为主要传播方式的“像”——包括物体本身的“物像”和人类以各种方式再现出来的“像”,称之为“视像”。可以说“视像”包含了除文字和声音之外的信息传播工具,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视像就是“视频+图像”。视像在过去有时将其作为电视和电影的统称,而在本书是统摄所有图、画、形和像。该书适用于大专院校的学生、学者、对视像传播、文化传播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查看更多关于像·非像 视像传播机理研究的内容

图书介绍

导论 1

一、选题的由来及意义 1

二、研究的路径、难点 6

三、研究现状 8

第一章 像脉 25

第一节 视像的谱系 25

一、像、图和画的本义 25

二、“图像”的英文含义 27

三、为什么用“视像” 27

第二节 元像 28

一、元像的概念 28

二、元像的由来 31

三、元像的表征机理 33

第三节 像识 36

一、“画杀” 36

二、视像的“准符号”特征 38

三、前人论“像” 39

四、“像”和字的比较 48

五、数字图像的特点 50

第二章 像理 53

第一节 视像与矢量 53

一、视像四边的拉力和推力 53

二、视像的重力 56

三、中心的向心力(凝聚力) 56

第二节 视像与秩序 59

一、上下秩序 60

二、左右秩序 61

三、前后秩序 62

四、社会秩序 65

第三节 视像的时态性 74

一、静止画面的动感 74

二、视像的时态性 75

第四节 视像与节奏感 76

一、画面的节奏感 76

二、点线、形状和色彩节奏 77

三、对比产生节奏 79

第三章 像情 81

第一节 视像与情感 81

一、由情到像 81

二、由像到情 83

第二节 视像的魅力 86

一、形式的吸引力 86

二、色彩、线条和谐的凝聚力 86

三、迷人的视错觉 87

四、模仿力 90

第三节 视像与崇高和优美 91

一、人对像的惊恐 91

二、崇高来自恐惧 92

三、视像与优美 94

四、象(像)思维 96

第四章 技术发展与视像观念的演变 103

第一节 农耕时代的技术及其视像观 104

一、农耕时代的视像技术 104

二、农耕时代的视像观 104

第二节 机械时代的技术及其视像观 108

一、捕影捉像的技术进步 108

二、日新月异的视像观念 114

三、以图为主的大众媒体——画报 126

第三节 电影技术与视像观念 128

一、电影技术的诞生 128

二、特技使电影走上了独特的艺术之路 130

三、蒙太奇和长镜头的视像观 132

四、摄影与电影的探索之路 137

第四节 电子时代的技术及其视像观 139

一、电视的诞生 139

二、从剧院到家庭:观影方式的变化 141

三、数字图像 142

第五章 像链 147

第一节 视像与权力的关系 148

一、权力的定义 148

二、权力控制着视像 148

三、视像也是施暴者 151

第二节 视像对权力的不争之争 153

一、“像”是一把双刃剑 153

二、视像抗衡权力的机理 159

第三节 视像之演变 164

一、视像风格的背后 164

二、视像直接标榜政治 169

三、视像间接为政治服务 172

四、铸像自行走四方 176

五、连环塑像叙事 181

六、古老的声画结合 183

第四节 像差·像压 185

一、表征 185

二、视像的表征机理:像差·像压 187

三、单幅图像的像差·像压 192

四、老照片的新像差·像压 195

第六章 像·非像 199

第一节 “像·非像”谱系 199

一、本像 200

二、常像 200

三、超像 202

四、非像 204

第二节 视像的使用价值 205

一、认知功能 206

二、传播功能 207

三、审美功能 208

四、社会阶层的标识功能 209

五、自我实现功能 210

第三节 超像和非像的路线图 211

一、成为著名的视像 211

二、非凡表现 214

三、资源稀缺 217

第四节 “像·非像”的消费特征 218

一、本像的消费特征 219

二、常像的消费特征 219

三、超像的消费特征 220

四、非像的消费特征 232

第五节 人类为什么需要非像 238

一、非像夸张的背后 238

二、非像的源头 243

三、造像运动的意外效果 244

第六节 “像·非像”之比较 246

第七章 滞胀的视像 249

第一节 恶搞 249

一、横空出世的恶搞 249

二、充满悖论的文化背景 253

三、“我”在乱中立 255

第二节 视像的主力军——影视剧 257

一、视像在影视中的地位 257

二、把视像当文化来思考 259

第三节 从制度上遏制新闻假照片 262

一、假照阵地:从前期拍摄变为后期编辑 262

二、打假主力:从编辑变为“编辑+受众” 263

三、制度打假:修改游戏规则 264

第八章 未来视像展望(代结束语) 269

一、利用视像还是被视像利用 269

二、“双管”挤压假像的生存空间 270

三、“我”轻松进入影视作品或游戏之中 271

四、像思维——中西文化未来的理想结合点 271

五、东西方两个赛事引领着视像的发展 272

参考论著 275

后记 285

查看更多关于像·非像 视像传播机理研究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