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重症医学  2011

重症医学 2011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医药卫生

  • 购买点数:14
  • 作 者:刘大为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17142427
  • 标注页数:419 页
  • PDF页数:433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由刘大为、邱海波教授担任主编。全书共17部分,主要介绍近年国内外重症医学在监测、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热点及前沿问题,目的在于探索、开阔视野。

查看更多关于重症医学 2011的内容

上一篇:会补更健康下一篇:幼儿卫生保健
图书介绍

第一部分 休克与血流动力学管理 1

1.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管加压素,孰优孰劣? 1

2.感染性休克微循环障碍该缩血管还是扩血管? 4

3.不同种类液体复苏对休克微循环的影响 9

4.全身性感染舒张性心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14

5.呼吸与循环殊途同归——重症医学治疗观 21

6.超声监测与容量反应性 25

7.微循环监测能否推动复苏终点的更新? 30

第二部分 休克的液体治疗 33

1.严重失血的血制品输注 33

2.每搏变异与脉压变异对容量反应性的评估 40

3.被动抬腿试验对容量反应性的评估 44

4.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在全身性感染中的意义 48

5.不同复苏液体对肾功能的影响——先进不等于安全 52

第三部分 全身性感染与严重全身性感染 57

1.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物 57

2.全身性感染的免疫调节新进展 68

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需要什么样的集束化管理? 74

4.重新认识选择性消化道去污 78

5.严重全身性感染与组织氧代谢 83

6.全身性感染与肝功能障碍 88

7.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研究进展 94

8.微小RNA与全身性感染的免疫调控 100

9.血液净化在全身性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05

10.感染性休克的心肌功能障碍与非甲状腺病态综合征 108

第四部分 循环功能支持技术 111

1.经皮左心室辅助装置与主动脉球囊反搏在心源性休克的应用 111

2.体外膜氧合在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115

3.心脏再同步治疗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120

第五部分 心肺脑复苏 125

1.心搏骤停后早期高浓度氧疗与预后的关系 125

2.2010年美国神经学会成人脑死亡判定循证指南更新 128

3.心肺脑复苏术后患者预后的早期预警指标 131

4.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135

5.从院内心肺复苏角度理解新指南对复苏顺序的改变 139

第六部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机械通气 143

1.机械通气与重症患者获得性肌无力 143

2.心功能导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147

3.体外膜氧合: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希望? 150

4.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措施六步法 154

5.抗凝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新思路 162

6.神经辅助通气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保护 168

7.影像监测导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保护性通气 174

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纤维化与治疗对策 181

9.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肺损伤新进展 184

10.腹内压导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末正压选择 189

11.神经肌肉阻滞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193

12.胆碱能抗炎通路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198

第七部分 急性肾损伤与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203

1.心钠肽与急性肾损伤 203

2.肾阻力指数对肾功能的评估 208

3.重症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时机选择 213

4.肾脏替代治疗新技术 217

5.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液体管理 222

6.ω-3脂肪酸、谷氨酰胺对急性肾衰竭有保护作用吗? 226

第八部分 腹腔及消化道问题 231

1.应激性溃疡的预防 231

2.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开放减压:何时该下决心? 235

第九部分 营养与代谢支持 239

1.血糖变异与持续血糖监测在ICU的意义 239

2.脂肪乳剂与重症患者的免疫 245

3.重视重症患者肠道微生态的改变 251

4.维生素D与重症 255

5.硒与重症 259

第十部分 创伤 263

1.创伤控制性复苏与创伤性凝血病 263

2.创伤患者的抗纤溶治疗 269

第十一部分 重症患者的内分泌危象 273

1.性激素对重症患者的影响 273

2.生长激素在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79

第十二部分 镇静与镇痛 285

1.重症医学科中的神经肌肉阻滞药物:老药物 新应用 285

2.重症医学科中重症患者镇痛镇静的评估进展——从主观评价到客观监测 289

3.谵妄的监测与防治 294

4.镇静剂对免疫细胞及炎症反应的调控 298

第十三部分 重症感染 303

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综合预防——一项来自欧洲的研究 303

2.重症医学科的非白色念珠菌感染 307

3.重症医学科侵袭性曲霉菌病的新进展 312

4.重症医学科革兰阴性细菌耐药的发展趋势 317

5.优化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策略 322

6.多药耐药菌感染控制的困境和对策 326

7.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进展 330

8.2011年美国胸科协会肺部和重症真菌感染治疗指南(节选) 334

第十四部分 凝血 339

1.全身性感染炎症与凝血的交互作用 339

2.微循环评估在临床中的应用 345

3.静脉血栓栓塞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 351

4.再论活化蛋白C 355

第十五部分 儿科重症 361

1.儿科重症患者血糖控制标准及胰岛素治疗进展 361

2.儿童心肺复苏研究进展 367

3.重症患儿镇静深度的临床评估 372

4.危重患儿的营养支持——规范化和安全性 380

5.低温疗法在小儿心肺脑复苏及颅脑损伤的作用评估 385

第十六部分 神经重症 389

1.重度脑损伤后神经内分泌变化的研究进展 389

2.围术期卒中的危险评估与预防 394

3.全身性感染的脑灌注 399

4.脑功能的多元化监测 402

第十七部分 重症护理 407

1.重症医学领域的集成化临床信息系统发展现状及展望 407

2.手卫生在重症医学科的实施现状 411

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的集束化护理 415

查看更多关于重症医学 2011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