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校园违法犯罪与预防研究

校园违法犯罪与预防研究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政治法律

  • 购买点数:13
  • 作 者:邢芝兰 戎占怀 田鸿志 申文元等著
  • 出 版 社: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204067509
  • 标注页数:374 页
  • PDF页数:394 页
图书介绍: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子课题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山西省社科联“十五”规划优秀重点课题:本书共九章,内容包括校园违法犯罪与预防研究概述、校园违法犯罪的特点与规律、几种常见的校园违法与犯罪、校园违法犯罪的成因、校园违法犯罪的学校预防、校园违法犯罪的家庭预防等。

查看更多关于校园违法犯罪与预防研究的内容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校国违法犯罪与预防研究概述 1

第一节 校园违法犯罪的界定和涵义 2

一、校园与学校 2

二、校园违法犯罪的界定和涵义 2

三、一般违法与犯罪 4

四、法律责任与年龄 6

第二节 校园违法犯罪的严峻态势 9

一、青少年犯罪与校园违法犯罪 9

二、来自社会及执法部门的报告 11

三、校园违法犯罪个案写实及原因分析 13

第三节 校园违法犯罪是一大社会公害 21

一、校园违法犯罪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杀手 22

二、校园违法犯罪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秩序 25

三、校园违法犯罪给家庭带来灾难 26

四、校园违法犯罪妨碍了社会的稳定 28

五、校园违法犯罪影响了我国的教育法制建设 29

第四节 预防校园违法犯罪的根本途径 31

一、加强德育工作将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32

二、减轻课业负担给学生更多主动发展空间 37

三、增加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的教育内容 42

第五节 预防校园违法犯罪的重要保障 50

一、学校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51

二、建立健全学校安全教育防范管理制度 57

三、学校的管理制度应遵循教育规律、突出人文关怀 62

第二章 校园违法犯罪的特点与规律 64

第一节 校园违法犯罪的低龄化趋势 64

一、校园违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 64

二、校园违法犯罪低龄化成因探析 66

第二节 校园违法犯罪的突发性 68

一、娇惯溺爱致心理失常一时冲动突发犯罪 68

二、学习压力过大寻求感情发泄突发犯罪 69

第三节 校园违法犯罪的团伙性 70

一、依仗人多势众结伙作案、连续作案 71

二、受封建“哥们义气”的影响极易团伙作案 72

三、学校生活的有组织性为校园违法犯罪的团伙性提供了一定社会基础 73

第四节 校园违法犯罪的隐蔽性 75

一、教师合法身份掩盖下的教师违法犯罪凸现出隐蔽性 75

二、学生年龄较小容易被社会忽略其违法犯罪带有隐蔽性 76

三、学校环境封闭使校园违法犯罪比较隐蔽难以发现 78

第五节 校园违法犯罪危害对象的特定性 79

一、校园违法犯罪侵害学校的财产权益 79

二、校园违法犯罪侵害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 80

三、校园违法犯罪侵害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82

第六节 校园违法犯罪社会危害的持久性 85

一、学校领导滥用职权损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声誉 86

二、教师利用对学生的管理权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利 88

三、学校基础设施亟需完善管理措施亟待落实 90

第三章 几种常见的校园违法与犯罪 92

第一节 乱收费乱罚款 92

一、学校乱收费的种种表现及有关法规 92

二、学校没有对学生实施罚款的处罚权利 94

第二节 敲诈勒索、盗窃或故意毁坏公私财物、设施 95

一、校园敲诈勒索不容忽视 95

二、盗窃罪及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认定 97

第三节 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或情节严重 99

一、教师体罚学生的个案列举 99

二、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学生 101

第四节 打架斗殴寻衅滋事 103

一、打架斗殴是校园多发的违法犯罪行为 103

二、寻衅滋事罪的界定 106

第五节 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 107

一、伤害与故意伤害 107

二、校园血案给我们的警示 110

第六节 侮辱学生、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或发生非法性行为 111

一、对教师侮辱学生的法律制裁 111

二、奸淫幼女国法不容 113

第七节 侵犯姓名、名誉及其他权利 117

一、发生在招生录取中的侵犯姓名权、荣誉权行为 117

二、学生的名誉权、隐私权和荣誉权受法律保护 118

第四章 校园违法犯罪的成因 121

第一节 教育观念相对陈旧 素质教育流于形式 121

一、从几个案例说起 121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教育观念的更新 122

三、应试教育的危害 123

第二节 对学生缺乏关爱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125

一、从案例说起 125

二、多给“问题学生”一点关爱 127

三、“爱”而有度 130

第三节 教育法律法规宣传实施不力 130

一、再看案例 130

二、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 131

第四节 教育对象的人格缺陷 133

一、分析几个案例 133

二、人格障碍是引发违法犯罪的心理动因 135

第五节 家庭教育因素复杂 家校沟通断档 138

一、一起曾经轰动全国的案例 138

二、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家庭原因 140

三、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断档 142

第六节 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缺乏有效治理 144

一、案例透析 144

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 145

第五章 校园违法犯罪的学校预防<Ⅰ> 150

第一节 转变陈旧教育观念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150

一、个体发展的教育价值观 151

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质量观 152

三、学生主体性发展观 153

四、整体协调的人才观 155

五、人才培养的创新观念 156

第二节 培养健康人格 弥补人格缺陷 158

一、人格障碍的主要特点 158

二、健康人格的重要特征 161

三、克服人格障碍培养健康人格 166

第三节 强化法律观念 增强自律意识 169

一、知法、守法、护法、用法 169

二、增强自律意识 173

第四节 提高辨别能力 克服“哥们儿义气” 179

一、区别友谊和“哥们儿义气” 179

二、辨别时髦娱乐与暴力游戏 181

三、区别爱好与嗜好 184

四、分辨亚文化与反文化 187

第五节 加强理想教育 选择正确人生道路 191

一、理想是人生的希望 191

二、理想抉择决定人生价值 193

三、实现理想的关键是行动 196

第六章 校园违法犯罪的学校预防<Ⅱ> 202

第一节 创设学校良好的文化环境 净化师生灵魂 202

一、校园文化环境的教育作用 203

二、当前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面临的挑战 205

三、如何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206

第二节 培育学校健康的人际关系 化解各种矛盾 211

一、学校人际关系概述 212

二、培育学校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 224

第三节 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堵塞违法犯罪漏洞 226

一、校园综合治理的三个重要方面 227

二、校园治安综合治理是校园综合治理的重要突破口 228

第七章 校园违法犯罪的学校预防<Ⅲ> 233

第一节 强化师生自我保护意识 233

一、强化师生自我保护意识的现实必要性 233

二、强化师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可行性 236

三、强化师生自我保护意识的措施 236

第二节 教育青少年学生自我矫正不良行为 237

一、青少年不良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237

二、青少年不良行为的表现及矫治 240

第三节 中小学生自我防范能力的培养和防范的基本知识 242

一、针对不同对象加强针对性的暴力防范教育保护和心理调节 243

二、改变被害青少年的“弱者”角色 243

三、中小学生预防侵害的基本方法 244

四、对中小学校园常见的几种违法犯罪的防范 247

第四节 大学校园常见的几种违法犯罪的防范 253

一、盗窃犯罪的防范 254

二、诈骗犯罪的防范 259

三、抢劫罪的防范 263

四、性骚扰和性侵害的防范 264

第八章 校园违法犯罪的家庭预防 268

第一节 家庭教育认识上的误区及矫正 268

一、家庭教育认识上的误区 268

二、家庭教育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270

第二节 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 275

一、创设良好健康的家庭心理环境 276

二、创设文明向上的家庭文化环境 278

三、创设良好家庭环境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281

第三节 建立家庭与学校、社会的互动预防机制 283

一、学校内部预防机制 283

二、建立家庭与学校的科学联系机制 285

三、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互动预防机制 287

四、加强对学生假期生活的管理 289

第九章 校园违法犯罪的社会预防和司法预防 291

第一节 公共教育领域的社会宏观预防 291

一、社会公共系统应当为预防校园违法犯罪创设良好环境 291

二、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295

三、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学校和教师任重道远 297

第二节 立法、司法预防和社区微观预防 300

一、校园违法犯罪的立法预防 300

二、公安司法机关在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中的独特作用 304

三、切实加强社区和基层组织建设有效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 306

第三节 预防校园违法犯罪应形成社会系统工程 309

一、预防校园违法犯罪必须做到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 309

二、校园违法犯罪问题的对策研究 310

三、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发挥核心地位和基础性作用 312

附录: 3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3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37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45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修正) 355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367

查看更多关于校园违法犯罪与预防研究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