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科学技术指标与评价方法  科技计量学应用

科学技术指标与评价方法 科技计量学应用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购买点数:11
  • 作 者:罗式胜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62915296
  • 标注页数:292 页
  • PDF页数:31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概论 1

一、科技计量学的概念 1

二、科技计量学研究的目的 2

三、科技计量学研究的对象 3

四、科技计量学研究的手段 4

五、科技计量学研究的内容 4

六、科技计量的主体 5

七、科技计量的基本计量特征 6

八、科技计量学的现实意义 10

第二章 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投入评价一) 12

第一节 专业技术人员数量 12

一、专业技术人员 12

二、各国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指标 12

三、各省、市、县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指标 13

四、各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指标 13

五、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指标 14

六、各技术职务系列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指标 15

第二节 专业技术人员的分布 16

一、专业技术人员按地区分布比重指标 16

二、专业技术人员的结构比例指标 17

第三节 人均专业技术人员比重 18

一、人均每万人口中专业技术人员比重指标 18

二、人均专业技术人员比重的年增长率指标 19

第三章 科技活动人员(科技投入评价二) 21

第一节 科技活动人员与科学家、工程师数量 21

一、科技活动 21

二、科技活动人员数量指标 21

三、人均每万人口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比重指标 22

四、科学家、工程师 22

五、各国家、省、市、县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指标 22

六、各部门科学家、工程师数量指标 23

第二节 科学家、工程师比重 23

一、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比重指标 24

二、各部门科学家、工程师在其科技活动人员中的比重指标 24

三、人均每万人口中科学家、工程师数指标 25

四、省、市、县人均每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数指标 26

五、国民人均科学家和工程师数的年增长率指标 26

六、省、市、县人均科学家和工程师数的年增长率指标 26

第四章 研究与发展人员(科技投入评价三) 28

第一节 研究与发展人员数量及其分布 28

一、研究与发展活动 28

二、研究与发展人员 28

三、折合全时当量 29

四、各国家、省、市、县研究与发展人员数量指标 29

五、各部门研究与发展人员数量指标 30

第二节 万名劳动力中从事研究与发展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比重 31

一、各国、省、市、县万名劳动力中从事研究与发展活动的科学家、工程师比重指标 31

二、三大执行部门研究与发展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的比重指标 32

三、大学研究与发展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的比重指标 33

四、企业和其他部门研究与发展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的比重指标 34

第三节 研究与发展人员数的年增长率 34

一、各国家、省、市、县研究与发展人员数年增长率指标 34

二、各大学研究与发展人员数年增长率指标 35

三、各企业或部门研究与发展人员数年增长率指标 35

第五章 学位专业人员(科技投入评价四) 37

第一节 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数量 37

一、学位专业人员 37

二、各国家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数量指标 37

三、各省、市、县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数量指标 38

四、各大学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数量指标 38

第二节 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分布比重 39

一、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按学科分布比重指标 39

二、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量指标 40

三、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的年增长率指标 41

第三节 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数量 41

一、研究生数量指标 41

二、研究生按学科的分布比重 43

三、每万人中拥有研究生数指标 44

四、研究生数年增长率指标 44

第六章 第一著者(科技投入评价五) 46

第一节 第一著者数量 46

一、各国家第一著者人数指标 46

二、各省、市、县第一著者人数指标 49

三、各机构第一著者人数指标 49

四、各学科第一著者人数指标 50

五、《中国科学引文索引》在统计第一著者人数中的应用 51

第二节 国民人均第一著者数量 51

一、各国、省、市国民人均第一著者数指标 51

二、各机构人均第一著者人数指标 52

三、各学科人均第一著者人数指标 52

第三节 第一著者数的年增长率 52

一、第一著者人数年增长率指标 52

二、国民人均第一著者年增长率指标 53

第七章 科技经费(科技投入评价六) 54

第一节 科技经费筹集额及其年增长率 54

一、科技经费筹集额指标 54

二、科技经费筹集额年增长率指标 55

三、科技经费筹集额的来源比重指标 56

第二节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 58

一、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数量指标 58

二、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指标 59

三、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指标 59

四、政府财政科技拨款指标 60

五、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指标 60

六、科技三项费用占政府财政拨款的比重指标 61

七、科技三项费用占政府财政科技拨款的比重指标 62

八、国民人均政府科技经费指标 62

九、研究与发展机构科技职工人均科技经费收入指标 63

十、政府财政科技拨款在各省分配比重指标 64

十一、政府财政科技拨款量的年增长率指标 66

第八章 研究与发展经费(科技投入评价七) 67

第一节 研究与发展经费数量 67

一、研究与发展经费数量指标 67

二、研究与发展经费数量的年增长率指标 68

第二节 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与年增长率 69

一、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指标 69

二、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年增长率指标 70

第三节 研究与发展经费分布 71

一、研究与发展经费在各部门分布比重指标 71

二、研究与发展经费在各类活动中的比重指标 71

第九章 课题、项目及其经费(科技投入评价八) 74

第一节 课题、项目、规划及其他 74

一、课题、项目与规划 74

二、课题与项目的开题 75

三、课题与项目开题的条件 75

四、课题与项目定量评价方法 76

第二节 科技项目招标及其评标方法 77

一、科技招标 77

二、科技项目招标模式 77

三、科技项目招标管理程序 79

四、科技招标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83

第三节 科研项目数量 91

一、科研项目数量指标 91

二、科研项目数量年增长率指标 92

三、科研项目数量的分布 92

第四节 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 93

一、国家级科技项目 93

二、项目资金数量与分配比重 94

三、项目人员分类比重指标 95

四、项目进展情况统计指标 95

五、项目承担单位性质分布 96

六、项目的地区分布 96

第五节 课题活动经费评价 97

一、课题经费数量指标 97

二、课题经费分布比重 98

三、课题经费的年增长率指标 99

第十章 科技专利产出评价 100

第一节 专利申请量 100

一、三种专利的申请量指标 100

二、专利的国内和国外申请量指标 101

三、中国向国外申请专利数量指标 101

四、专利申请量年增长率指标 101

第二节 专利申请量分布 102

一、专利申请量按技术领域的分布指标 102

二、职务专利申请量的分布指标 103

三、国内申请专利量按地区分布指标 105

四、人均每百万人口专利申请量指标 105

五、人均每百名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专利申请量指标 105

第三节 专利批准数量 106

一、专利批准量指标 106

二、三种专利的批准量指标 106

三、国内和国外申请的专利批准量指标 107

四、职务申请与非职务申请专利批准量指标 107

五、国内职务申请授权专利按机构分布指标 108

六、获得中国专利的国家和地区比较 108

七、人均每百万人口专利批准量指标 109

八、人均每百名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专利批准数量指标 109

第十一章 科技论著产出评价 110

第一节 科技著作产出 110

一、科技著作产出总数量指标 110

二、科学家、工程师人均科技著作产出数指标 111

三、国民人均科技著作产出数指标 112

四、人均每百名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产出科技著作数指标 112

五、科学家、工程师人均科技著作产出数的年增长率指标 112

六、国民人均科技著作产出的年增长率指标 113

七、人均每百名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科技著作产出年增长率指标 113

第二节 国内科技论文产出 113

一、国内科技论文产出数量指标 114

二、国内科技论文产出数量的学科分布 114

三、国内科技论文产出数量的机构分布 116

四、国内科技论文产出的地区分布 118

五、人均每百名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国内科技论文产出数量指标 119

第三节 国际科技论文产出 119

一、国际科技论文产出数量指标 120

二、我国国际科技论文产出数量在世界的排序 120

三、我国国际科技论文产出数量的学科分布 121

四、我国国际科技论文产出按机构类型分布 122

五、我国国际科技论文产出的地区分布 123

六、人均每百名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国际科技论文产出数量指标 124

第四节《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统计国内科技论著产出的工具 124

一、《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的结构特点 125

二、《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的综合使用方法 126

三、《中国科学引文索引》在科研管理中的作用 127

第五节 美国《科学引证索引》——统计我国国际科技论著产出的工具之一 128

一、美国《科学引证索引》的结构特点 129

二、美国《科学引证索引》的综合使用方法 130

三、美国《科学引证索引》在科研管理中的作用 130

第六节 美国《工程索引》——统计我国国际科技论著产出的工具之二 132

一、美国《工程索引》简介 132

二、美国《工程索引》的构成 132

三、美国《工程索引》的综合使用方法 133

第十二章 科技论著产出质量评价 134

第一节 被引次数 134

一、以科学家为主体的被引次数指标 134

二、以国家为主体的被引次数指标 134

三、以学科为主体的被引次数指标 135

四、以学术机构为主体的被引次数指标 135

五、以学术期刊为主体的被引次数指标 136

第二节 科学文献影响因子 136

一、某科学家文献影响因子指标 136

二、某部门文献影响因子指标 138

三、某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指标 138

四、某国家(或地区)文献影响因子指标 139

五、某出版社学术影响指标 139

第三节 期望被引量与相对被引率 140

一、期望被引次数指标 140

二、相对被引率指标 141

第四节 即年索引率 141

第五节 未被引论文占有率和高频被引论文占有率 142

一、未被引论文占有率指标 142

二、高频被引论文占有率指标 143

第六节 科学声誉系数 144

一、学术期刊声誉系数指标 144

二、著者声誉系数指标 145

三、论文声誉系数指标 145

第七节 科学影响权重 146

一、某国家(或地区)某年科学文献的影响权重指标 146

二、某科学家某年影响权重指标 146

三、某机构某年影响权重指标 146

四、某期刊某年影响权重指标 146

第十三章 科研成果产出评价 148

第一节 科研成果管理 148

一、科研成果 148

二、科研成果的类别 149

三、成果管理 149

第二节 科研成果评价 150

一、科研成果的科技效果评价 150

二、科研成果技术鉴定 152

三、科技成果评价的方法(评分法) 153

四、科研成果的社会效果指标 153

第三节 科研成果的经济评价 153

一、科研成果的经济效果指标 153

二、科研成果的潜在经济效果指标 154

三、科研成果的宏观经济效果指标 155

四、科研成果的微观经济效果指标 155

五、科研成果的单位收益指标 155

六、科研成果实用价值指标 155

七、科研成果经费投资指标 155

八、科研成果研究周期指标 156

第十四章 重大科技成果产出评价与科技奖励 157

第一节 重大科技成果及其分布 157

一、重大科技成果 157

二、重大科技成果按成果性质的分布指标 157

三、重大科技成果按任务来源的分布指标 158

四、重大科技成果按应用范围的分布指标 159

五、重大科技成果按完成单位的分布指标 159

第二节 国家级科技奖励评价 160

一、国家级科技奖励及获奖成果数量指标 160

二、获奖项目的等级分布指标 161

三、获奖成果的学科分布指标 162

四、获奖项目的完成单位分布指标 162

五、获国家级科技奖人员分布指标 163

六、各地区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评价 164

第三节省、部级科技奖励评价 165

一、省、部级科技奖励及获奖成果数量指标 165

二、获省、部级奖项目的等级分布指标 166

三、获省、部级奖成果的学科分布指标 166

四、获省、部级奖项目的完成单位分布指标 166

五、获省、部级科技奖人员分布指标 166

六、每百名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获地市及以上科技成果奖数指标 167

第十五章 科技成果开发评价 168

第一节 科技成果开发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168

一、科技成果开发评价指标体系 168

二、事前、中间和事后评价 169

三、非容忍因素分析评价 169

第二节 科技效果评价 170

一、技术水平评价 170

二、技术标准指标 171

三、科学性价值指标 171

四、可靠性与寿命指标 171

五、结构和工艺评价指标 172

六、美学和人类工程学评价指标 172

第三节 生产组织效果评价 173

一、生产组织效果指标 173

二、下料利用率指标 173

三、残料率指标 173

四、原材料利用率指标 174

五、劳动消耗系数指标 174

六、设备自动化程度指标 174

七、电气化系数指标 175

八、生产机械化程度指标 175

第四节 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176

一、技术经济效益评价 176

二、技术经济指标评价 176

三、经济分析法 176

四、技术组织措施费用指标 177

五、技术组织措施节约额指标 177

六、技术组织措施费用回收期指标 178

七、设备评价 178

八、八项经济技术指标 179

第五节 技术社会效果评价 180

第六节 技术方案评价 180

一、技术方案经济衡量指标 180

二、技术方案社会劳动消耗量指标 181

三、技术方案社会使用价值指标 182

四、技术经济效果指标 182

第七节 技术经济分析 183

一、技术经济分析 183

二、技术方案比较法 183

三、技术方案成本效益分析法 184

四、技术方案数学分析法 184

五、现金流量贴现法 185

第八节 对技术投资的经济效果评价 185

一、投资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185

二、投资比较经济效果指标 186

三、投资报酬率指标 187

四、风险报酬率 187

五、投资效果系数指标 187

第九节 对技术的投资分析 188

一、投资分析 188

二、外汇偿还能力指标 188

三、外汇偿还率指标 189

四、使用外汇收益率指标 189

第十节 对技术投资的机会研究 189

一、机会研究 189

二、静态分析方法 190

三、动态分析方法 190

四、现值法 191

五、净现值法 191

六、年金法(年值法) 191

七、净年金法 191

八、投资收益率法 192

九、投资还本期法 192

第十六章 技术创新评价 193

第一节 企业技术创新活跃程度评价 193

一、技术创新企业比重指标 193

二、有R&D活动企业比重指标 194

三、企业平均技术创新数指标 194

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比重指标 195

第二节 企业技术创新质量评价 195

一、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指标 195

二、企业技术创新费用指标 196

三、企业技术革新周期指标 197

四、企业技术引进与转让合同数指标 197

第三节 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评价 198

一、国家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分布 198

二、企业对政府部门的期望分布 199

三、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方式的分布 200

第十七章 技术贸易评价 202

第一节 国际技术贸易评价 202

一、国际技术贸易额指标 202

二、国际技术贸易顺逆差指标 203

三、国际技术贸易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指标 203

四、技术引进所需费用与工业R&D经费支出的比例指标 204

五、技术引进所需费用年增长率指标 204

第二节 技术引进评价 205

一、技术引进合同金额指标 205

二、技术引进类型分布指标 205

三、技术引进的国别分布指标 206

四、技术引进的行业分布指标 206

第三节 技术出口评价 207

一、技术出口金额量指标 207

二、技术出口类型分布指标 207

三、技术出口的国别分布指标 208

四、技术出口的行业分布指标 208

第四节 国内技术贸易评价 209

一、国内技术贸易合同金额量指标 209

二、国内技术贸易合同类型分布指标 210

三、国内技术贸易的买方类型分布指标 210

四、国内技术贸易的卖方类型分布指标 211

五、国内技术贸易地区分布指标 212

第十八章 高技术产业评价 213

第一节 高技术产业 213

第二节 高技术产业基本规模评价 214

一、高技术产业的企业数和人员数指标 214

二、高技术产业的资产规模指标 215

三、高技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指标 215

四、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指标 216

五、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整个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指标 216

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指标 217

第三节 高技术产业研究与发展活动投入评价 217

一、高技术产业的研究与发展经费及其强度指标 217

二、高技术产业的研究与发展人员及其强度指标 218

第四节 高技术业经济效益评价 220

一、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指标 220

二、高技术产业的资金利税率指标 220

三、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利税率指标 221

第十九章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评价 222

第一节 高技术产品贸易基本概况评价 222

一、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金额指标 222

二、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金额的技术领域分布指标 223

三、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额指标 224

第二节 高技术产品出口评价 226

一、高技术产品出口额指标 226

二、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年增长率指标 227

三、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外贸出口额比重指标 227

四、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指标 227

五、高技术产品出口额按技术领域的分布 227

六、高技术产品出口额按地区分布 228

第三节 高技术产品进口评价 229

一、高技术产品进口额指标 229

二、高技术产品进口额按技术领域的分布 229

三、高技术产品进口额按地区分布 230

第二十章 科技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学科发展趋势预测 232

第一节 科技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232

一、概述 232

二、科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32

三、评价指标体系数学模型的建立 235

四、评价实例 239

第二节 学科发展趋势评价 244

一、科技文献普赖斯指数增长规律 244

二、科技文献逻辑增长曲线规律 247

第三节 学科分散趋势评价 247

一、科技文献分散规律 247

二、布拉德福分散定律 248

第四节 学科老化趋势评价 250

一、科技文献老化 250

二、科技文献老化的测度指标——半衰期 251

三、普赖斯指数 252

四、巴尔顿—凯普勒老化方程 253

五、巴尔顿—凯普勒方程的修正式 254

六、莫地列夫修正式求文献老化半衰期 254

七、科技文献老化的影响因素 255

八、科技文献老化规律的应用 256

第五节 引证分析与学科依赖、交叉趋势评价 258

一、引证分析的概念 258

二、引证分析的应用 259

三、引证过程中科学家的行为规律 260

第六节 引证分析的基本指标 261

一、引文率指标 261

二、引证率指标 263

三、被引证率指标 265

四、期刊平均响应时间指标 267

五、被引文量分布指标 267

六、被引文年代分布指标 268

七、被引文语种分布指标 269

八、被引文类型分布指标 269

第七节 自引分析与学科趋势评价 270

一、自引概念 270

二、自引类型 270

三、自引现象与科学活动规律 272

四、自引率指标 273

五、被自引率指标 274

第八节 同引与学科趋势评价 276

一、同引概念 276

二、同引分析 276

三、同引类型 276

第九节 耦合与学科趋势评价 278

一、耦合概念 278

二、耦合类型 279

第十节 科技词频规律与齐普夫定律 281

一、齐普夫定律 282

二、齐普夫定律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282

三、齐普夫第二定律 283

四、低频词临界值公式 283

五、最小努力原则与词频分析 283

第十一节 著者规律与洛特卡定律 284

一、科学发展与著者规律 284

二、洛特卡其人 285

三、洛特卡定律 286

四、洛特卡定律的另一种形式 287

五、普赖斯定律 287

六、普赖斯关于杰出科学家的评选界限 287

七、二八定律 288

第十二节 测定学科核心期刊的方法 288

一、引证法测定学科核心期刊 288

二、文摘法测定核心期刊 288

三、流通分析法 289

四、累积80%法 289

五、相对百分比法 290

六、综合分析法 290

参考文献 291

查看更多关于科学技术指标与评价方法 科技计量学应用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