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

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自然科学

  • 购买点数:14
  • 作 者:解恩泽等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32813010
  • 标注页数:440 页
  • PDF页数:456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序言 1

第一章 自然科学的基本素养 1

第一节 科学的本质认识 1

一、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 1

二、科学是一种社会活动 4

三、科学是一种实践力量 6

第二节 科学的结构探索 9

一、科学的知识结构 9

二、科学的学科结构 13

三、科学的层次结构 15

第三节 科学的历史分析 18

一、科学的起源 18

二、科学的历史分期 20

三、科学的发展规律 22

四、科学的发展动力 27

第四节 科学的社会考察 29

一、科学的社会职业 29

二、科学的社会结构 30

三、科学共同体 31

四、科学的社会运行 33

第五节 科学的方法研究 35

一、科学方法的整体结构 35

二、科学研究的观察法和实验法 38

三、科学研究的理性思维方法 40

四、科学研究的现代方法 44

一、哲学思考的历史梗概 47

第六节 科学的哲学思考 47

二、哲学思考的理论研究 50

第二章 数学素养 57

第一节 数学的对象及其学科分类 57

一、数学的对象 57

二、数学的分类 60

第二节 数学的历史演变 70

一、数学的萌芽时期 70

二、常量数学时期 71

三、变量数学时期 74

四、近代数学时期 75

五、现代数学时期 76

一、按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来划分 79

第三节 数学的若干思想方法 79

二、按数学认识过程来划分 80

三、按对数学本身问题的处理划分 83

第四节 数学的功能 90

一、数学的社会功能 90

二、数学的认识功能 92

三、数学的科学功能 93

第三章 物理学素养 99

第一节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体系结构 99

一、物理学的研究对象 99

二、物理学的体系结构 102

第二节 物理学的基本特征 105

一、实证性 105

二、定量性 106

三、统一性 108

四、二元性 111

五、选择性 114

六、约定性 115

第三节 经典物理学思想 117

一、牛顿力学观 117

二、场的思想 125

第四节 现代物理学思想 129

一、相对论 130

二、量子理论 136

第四章 化学素养 141

第一节 化学的对象、特征及其体系结构 141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 141

二、化学的基本内容 145

三、化学的特征 147

四、化学科学的体系结构 148

第二节 化学演变的历史 151

一、古代化学及炼金术时期 151

二、近代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154

三、现代化学的繁荣与昌盛 158

第三节 化学研究的基本思想方法 162

一、功能与结构的思想 162

二、实验与理论的思想 164

三、分析与合成的思想 166

四、精确与模糊的思想 167

五、过程与状态的思想 169

第四节 化学的主要功能 170

一、化学的科学技术功能 170

二、化学的社会生产功能 172

三、化学的文化功能 174

第五章 天文学素养 177

第一节 天文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意义和方法 177

一、天文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77

二、研究天文学的意义 179

三、研究天文学的方法 180

第二节 太阳系的发现和起源 182

一、太阳系的发现和证实 183

二、太阳系起源的各种假说 191

第三节 宇宙和宇宙观 198

一、复杂的恒星世界 199

二、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概念的确立 204

三、宇宙观 208

一、地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13

第六章 地学素养 213

第一节 地学研究的对象及其系统 213

二、地学系统的基本特征 217

第二节 地学发展的规律性及其现状 220

一、地学发展的规律性 220

二、地学发展的现状 223

第三节 地学的思想方法 229

一、地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229

二、地学的若干思维方法 231

第四节 地学的科学地位与社会作用 237

一、地学的科学地位 237

二、地学的社会作用 238

一、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一般特点 242

第七章 生物学素养 242

第一节 生物学的对象、分科和体系结构 242

二、生物学的分科和体系结构 244

第二节 生物学的历史发展 247

一、采集和经验性描述阶段 247

二、实验和比较研究阶段 250

三、综合思维和重大理论的形成阶段 252

第三节 现代生物学的形成 255

一、生物学的革命性突破 255

二、现代生物学的特点 262

第四节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功能 264

一、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264

二、生物学的功能 267

三、生物学的影响 271

第一节 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和基本结构 273

第八章 计算机科学素养 273

一、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274

二、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76

第二节 计算机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影响 280

一、计算机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280

二、计算机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85

第三节 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 288

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过程 288

二、管理信息系统 290

第四节 决策支持系统 297

一、DSS与EDP、MIS的关系 297

二、DSS的构成 300

一、工程技术的萌芽 307

第九章 工学素养 307

第一节 工学的形成、发展和现状 307

二、工程技术学科的产生 309

三、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成就 310

四、现代工程技术的特点和趋势 312

第二节 工学的体系结构及其主要内容 314

一、工程技术学科的体系结构 314

二、材料工程 317

三、能源工程 318

四、控制工程 319

五、工艺学 321

第三节 工学的基本思想方法 322

一、工程技术的思想方法特征 322

二、工程技术原理的构思 324

三、工程技术设计 326

第四节 工学与社会科学 328

一、工程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 329

二、工程技术的社会价值 331

三、工程技术发展提出的社会科学问题 332

四、工程技术与社会科学交叉形成的新学科 334

第十章 农学素养 337

第一节 农学的对象、特点和分科 337

一、农学的研究对象 337

二、农学的分科 339

三、农学的一般特点 340

第二节 农学的历史发展(一):传统农学 342

二、农学的奠基 343

一、农学知识的萌芽和积累 343

三、农学的系统发展和高涨 346

第三节 农学的历史发展(二):近代农学 351

一、17—18世纪欧洲农学的发展 351

二、19世纪欧美农科学的发展 354

第四节 农学在当代的发展 358

一、20世纪农学的现代特征 359

二、现代农学重大进展梗概 362

三、农学的未来 365

第五节 农学的研究方法和功能 366

一、农学的研究方法 366

二、农学的功能 368

一、医学的定义 371

第一节 医学的定义、对象和性质 371

第十一章 医学素养 371

二、医学的性质 372

第二节 医学的体系结构和分类 374

一、基础医学 374

二、临床医学 377

三、预防医学 379

第三节 医学的历史发展 381

一、原始医学 381

二、经验医学 382

三、实验医学 386

四、现代医学 388

第四节 医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哲学问题 389

一、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390

二、生命与死亡 392

三、整体与局部 396

四、自然的人和未来的人 399

第五节 医学的功能和作用 401

一、医学是决定人体素质,保证社会生产的重要基础 401

二、医学是构成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 403

三、医学是推动相关学科发展的动力 403

四、医学是社会科学者认识工作对象的重要窗口 405

第十二章 交叉科学素养 407

第一节 交叉科学的特征和类型 407

一、交叉科学的基本特征 407

二、交叉科学的基本类型 410

第二节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 412

二、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被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413

一、自然科学的概念和原理被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413

三、在科学的公共研究领域“两大科学”相汇合 414

四、以技术科学为中介相结合 415

五、以综合性科学为中介相结合 416

第三节 数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 417

一、数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417

二、数学向社会科学推广应用的方式 419

三、数学模型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420

四、构建数学模型的原则和步骤 422

五、数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 423

第四节 系统科学 427

一、系统科学的兴起 427

二、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430

参考文献 437

查看更多关于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