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近代史研究入门

中国近代史研究入门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历史地理

  • 购买点数:19
  • 作 者:林增平 林言椒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21500869X
  • 标注页数:662 页
  • PDF页数:695 页
图书介绍

目录绪论上编第一章 基本理论著述简介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近代世界的基本论述 3

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理论指导 3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近代资本主义的有关理论概述 7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由封建主义转变为资本主义的理论 7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外扩张、掠夺和分割殖民地的理论 9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论述 13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论近代中国社会 14

一、痛斥英殖民主义者用鸦片和暴力侵略中国,同情支持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15

二、敏锐地指出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肯定和支持太平天国运动 20

第三节 列宁论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23

一、列宁论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和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 24

二、辛亥革命和列宁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 26

第四节 毛泽东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述 32

一、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33

二、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革命的基本力量 38

三、关于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40

第二章 中国近代史资料的特点和类别第一节 近代史资料的特点和史料价值的鉴别 44

第二节 最原始的资料——档案 48

一、中央政府档案 49

二、地方政府档案 50

三、其它档案 51

四、台湾地区收藏的历史档案 54

五、国外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档案 55

第三节 档案以外近代史资料的基本类别 57

一、实录和东华录 58

二、政府公报与政书 60

三、方略和时人专题记载 62

四、方志 64

五、专集和文编 66

六、日记和信札 68

七、年谱和回忆录 72

八、笔记 75

九、人物传记 75

十、报刊 77

十一、外文资料 79

第三章 重要资料书简介第一节 综合资料 81

一、综合性资料书 82

二、社会经济资料 83

(一)工农业生产 84

(二)外贸和交通运输 85

(三)财政金融 86

(四)其他 87

三、中外关系资料 88

四、其他 93

第二节 专题资料 96

一、鸦片战争资料 96

二、太平天国资料 99

三、各地反清斗争资料 105

四、洋务运动、中法和中日战争资料 107

五、戊戌变法资料 109

六、义和团运动和反洋教斗争资料 110

七、辛亥革命资料 114

八、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资料 122

第三节 人物研究资料 125

一、林则徐 126

二、龚自珍和魏源 126

三、洪秀全和李秀成 128

四、曾国藩 129

五、李鸿章 130

六、左宗棠 131

七、郭嵩焘 132

八、张之洞 132

九、王韬和薛福成 133

十、康有为 134

十一、梁启超 135

十二、谭嗣同和严复 136

十三、张謇 137

十四、袁世凯 137

十五、孙中山 138

十六、黄兴和宋教仁 139

十七、章太炎 140

十八、熊希龄和蔡锷 141

第四节 笔记资料 142

十九、王国维 142

二十、蔡元培 142

一、笔记资料汇编 143

二、近代史料笔记丛刊 144

三、清代史料笔记丛刊 144

四、清代历史资料丛刊 146

五、北京古籍丛书 146

六、近代湘人笔记丛刊 147

七、近代文史资料 148

一、词典、手册 149

第五节 工具书简介 149

二、书目、论文索引 150

(一)综合性书目 151

(二)专题书目 152

(三)期刊目录 153

(四)论文索引 154

三、年表、大事记 155

四、传记、年谱索引 156

五、职官年表 156

六、历表 157

七、历史学年鉴 158

八、图录 159

九、历史地图 159

第四章 重要论著介绍第一节 近代通史 162

第二节 近代经济史 167

第三节 近代思想文化史 172

第四节 近代中外关系史 178

第五节 近代地方史 184

第六节 近代人物传 188

一、鸦片战争 200

第七节 近代专题史 200

二、太平天国 203

三、洋务运动 208

四、中法、中日战争 210

五、戊戌变法 213

六、义和团运动 215

七、辛亥革命 219

八、北洋军阀 227

下编第五章 鸦片战争至太平天国研究近况和争论的问题第一节 鸦片战争 233

第二节 太平天国史 246

一、革命性质和政权性质 250

二、天京事变 254

三、太平天国人物评价 258

(一)洪秀全 258

(二)杨秀清 264

(三)韦昌辉 266

(四)石达开 268

(五)李秀成 270

(六)洪仁玕 276

四、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 279

(一)《天朝田亩制度》和土地制度 279

(二)资政新篇 280

(三)赋税政策和商业政策 283

(四)乡官制度、知识分子政策、妇女政策 285

(五)外交政策 286

五、太平天国的战略战术 288

(一)滞留永安 288

(二)建都天京 288

(三)北伐 289

(四)第二次西征 291

六、关于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 293

七、太平天国失败原因 294

第六章 洋务运动至义和团运动研究现状和讨论的问题第一节 洋务运动 300

一、洋务运动的总评价 303

二、洋务企业的性质和作用 305

三、洋务运动与帝国主义的关系 307

四、洋务思想的评价 309

五、对洋务派的评价 312

(一)洋务派的阶级属性 312

(二)洋务派与地主阶级改革派和早期改良派的关系 313

(三)洋务派同顽固派论争的性质 314

六、洋务运动的结局 315

七、洋务派人物的评价 316

(一)曾国藩 317

(二)李鸿章 319

(三)左宗棠 323

(四)张之洞 327

(五)盛宣怀 330

八、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331

第二节 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335

一、对中法战争中清统治阶级的评议 337

二、马江战役(即马尾之战)失败的原因 338

四、对北洋海军的评价 339

三、中法战争的结局 339

五、丰岛海战和黄海海战的探讨 341

(一)丰岛海战开始时“济远”舰的表现 341

(二)黄海海战时中日海军力量的对比,北洋舰队的编队以及战争的胜负 342

六、帝后党争的性质 343

七、甲午战争与洋务运动的关系 345

八、人物评价 346

(一)刘永福 346

(二)刘铭传 350

(三)丁汝昌 350

(四)刘步蟾 352

(五)方伯谦 354

(六)吴大澂 355

(七)丘逢甲 356

九、结语 360

第三节 戊戌变法 361

一、戊戌变法的性质 364

二、戊戌政变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367

(一)戊戌政变的直接原因 368

(二)戊戌政变爆发的时间 368

(四)光绪赐康有为密诏的真伪问题 370

(三)袁世凯的告密问题 370

(五)光绪有无赐袁世凯密诏的问题 371

(六)康有为谋围颐和园捕杀西太后的问题 371

三、戊戌变法与帝国主义的关系 372

四、戊戌变法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374

五、自立军起义的性质 378

六、人物评价 379

(一)康有为 379

(二)梁启超 384

(三)谭嗣同 387

(四)严复 389

(五)光绪帝 391

(六)翁同和 393

七、结语 394

第四节 义和团运动 396

一、义和团的源流 399

二、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 401

三、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404

(一)义和团运动是否旧式农民运动或农民革命 404

(二)义和团运动是否具有反封建性 405

(三)义和团运动排外主义的评价 407

(四)义和团迷信色彩的评价 408

四、清政府和义和团的关系 410

(一)清政府对义和团的初期政策 410

(二)清政府为什么同意义和团进入北京 411

(三)义和团进入北京后与清政府的关系 412

(四)清政府对外宣战与义和团的关系 413

(五)围攻北京使馆的性质 414

五、义和团时期帝国主义的侵略 414

(一)东南互保 416

(二)资产阶级与义和团 416

六、洋务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改良派与义和团运动的关系 416

七、义和团运动的作用和地位 417

八、人物评价 419

(一)朱红灯 419

(二)毓贤 419

(三)聂士成 420

九、结语 420

第七章 辛亥革命至民国初期的研究现状和讨论的问题第一节 辛亥革命史 424

一、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反满”问题 428

(一)兴中会的誓词 431

二、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团体 431

(二)同盟会的组成和性质 432

(三)中部同盟会的评价 433

(四)共进会及其与同盟会的关系 434

(五)光复会的性质 434

(六)龙华会章程 435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农民的关系 436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农民的关系 436

(二)会党的成分、性质和作用 437

(三)新军的性质和作用 438

(一)无政府主义思潮 439

四、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思潮 439

(二)国粹主义思潮 441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42

五、立宪运动的评价 443

(一)立宪派的阶级基础 444

(二)立宪派的功过 444

(三)清政府的“预备立宪” 446

(四)关于咨议局、资政院的评价 446

(一)革命派的武装起义是不是军事冒险 448

(二)革命党人有无根据地思想 448

六、革命派武装起义的战略和策略 448

(三)关于武装起义的地点问题 449

(四)军事策略思想的评价 449

七、武昌起义和各省军政府 450

(一)湖北为什么成为辛亥革命首义之区 450

(二)各省军政府性质 451

八、南京临时政府 452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 452

(二)“争都”和“临时约法”的评价 453

九、人物评价 454

(一)孙中山 454

(二)黄兴 462

(三)宋教仁 464

(四)章太炎 465

(五)陈其美 467

(六)张謇、黎元洪、汤化龙、胡汉民、汪精卫 467

十、结语 470

第二节 民国初期(1912——1919) 474

一、北洋军阀史 475

(一)北洋军阀史的分期 475

(二)北洋军阀集团的特点 476

(三)北洋军阀集团的形成和产生的社会基础 477

(四)北洋军阀集团的阶级基础 478

(五)北洋军阀集团的地位和作用 479

二、民初政党与国会 480

三、二次革命 480

四、护国运动 481

五、护法运动 483

六、白朗起义 484

七、人物评价 485

(一)袁世凯 485

(三)张作霖 487

(二)段祺瑞 487

(四)熊希龄 488

(五)蔡锷 489

(六)护国战争中的梁启超 491

第八章 近代史专题研究和讨论的问题第一节 中国近代史分期和基本线索 495

第二节 中国近代经济史 503

一、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分期问题 504

二、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 506

(一)中国有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506

(二)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的特点 507

三、中国民族市场的形成问题 508

(三)中国资本原始积累来源 508

四、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形成 510

五、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511

六、中国资产阶级 513

(一)中国资产阶级形成的时间 513

(二)中国资产阶级的构成 515

(三)中国资产阶级的阶层划分 517

(四)中国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518

七、中国的无产阶级 521

八、结语 522

一、中国近代哲学思想史的主线 524

第三节 中国近代思想史 524

二、中国近代哲学的特点和形态 526

三、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变化 528

四、中国近代的社会思潮 529

五、思想家评价 531

(一)冯桂芬 531

(二)王韬 532

(三)马建忠 534

(四)郑观应 536

(五)薛福成 538

第四节 中国近代文化史 540

一、文化史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540

二、中国近代文化史的分期问题 541

三、近代中西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542

四、中国近代文化的结构 543

第五节 中国近代军事史 546

一、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对象、分期和特点 547

二、湘军、淮军和北洋新军 548

第六节 中国近代中外关系史 550

一、研究发展的沿革 556

附录一 日本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王晓秋 556

二、学术机构、团体、刊物和图书馆 560

三、研究著作与研究者 565

(一)通史类 565

(二)专史类 567

(三)事件史类 572

(四)中日关系类 581

(五)人物传记类 583

(六)工具书类 585

附录二 美英两国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杨诗浩 陶文钊 587

一、美国 588

(一)几个主要的研究机构 589

(二)二次大战前的非专业研究 595

(三)五六十年代的研究倾向 599

(四)近年的研究趋势 609

二、英国 629

(一)英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机构队伍和刊物 629

(二)二次大战前的研究简况 633

(三)二次大战后的研究成果 638

附录三 苏联学者有关中国近代史的著作B·尼基福罗夫 650

后记 662

查看更多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入门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