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哲学宗教

  • 购买点数:17
  • 作 者:张建新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224065005
  • 标注页数:557 页
  • PDF页数:577 页
图书介绍

导论 我的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辩证结合观 1

一、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结合的历史必然性 2

二、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结合的内在契机 5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7

四、马克思主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模式的辩证统一 12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碰撞融合的历史文化背景 16

第一节 近代中国后发型现代化运动与中西文化撞击 17

一、外来侵略和民族存亡挑战下的被动抉择 17

二、传统与现代性矛盾突出表现为中西文化冲突 21

第二节 中国人寻觅近代中国现代化之路的递进选择 25

一、“中体西用”论:中西器物文化碰撞的火花 26

二、变法图强论:中西制度文化碰撞的火花(一) 31

三、民主共和革命论:中西制度文化碰撞的火花(二) 37

第三节 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4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西精神文化碰撞的火花 45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选择 52

三、现代新儒家派、自由主义西化派、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三足鼎立互动 59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冲突、融合及融合机制 7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冲突融合内在根源的一般考察 80

一、民族性与超民族性(人类性因素) 81

二、时代性与超时代性(永久性因素) 8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冲突 86

一、时代性、阶级性的差异和冲突 86

二、科学性上的差异和冲突 89

三、民族性上的差异和冲突 9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 94

一、融合的内在依据:共性与个性关系 96

二、融合的功能条件:离析性与整合性 99

三、融合的接合点:相似、相通因素 102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合的机制 106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和以我为主的辩证统一机制 106

二、批判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机制 111

三、双向变异双向选择机制 116

四、科学的现代的主体内在机制 12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126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嬗变 126

一、中国国情不容许重走资本主义老路 127

二、只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才能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 129

三、优秀传统提供了厚实的文化土壤 13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涵义 135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36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涵义 140

一、中国化思想渐萌雏形阶段的探索与斗争 14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是一个实践的理论的探索与斗争的历史过程 146

二、中国化思想走向成熟阶段的探索与斗争 154

三、中国化思想形成理论体系阶段的探索与斗争 161

第四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双重文化性格和双重历史效应 171

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172

二、双重文化性格: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 176

三、双重历史效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相一致 180

第四章 实事求是传统与实践唯物主义 186

第一节 实事求是命题的文化历史渊源 187

一、以气、事物为基本范畴的朴素唯物主义传统 187

二、源远流长的经世致用精神 191

三、实用理性思维传统 197

第二节 儒家实事求是思想内涵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 199

一、实事求是范畴的提出 200

二、宋明理学对汉学实事求是的否定 201

三、明清实学对理学的否定之否定 207

第三节 融入实践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 214

一、从实事求是之学到实践唯物主义 214

二、实事求是体现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主客体统一 219

三、实事求是贯彻了实践唯物主义外部世界的优先原则 222

四、实事求是体现了实践基础上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原则 223

第四节 实事求是传统思想的现代化 225

一、理论层面的现代转换 225

二、实践层面的现代转换 227

三、运思方式层面的现代转换 230

第五章 中国阴阳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 234

第一节 重“合”的阴阳五行联系观与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 235

一、阴阳八卦辩证思维 236

二、五行思维及其与阴阳思维的结合 239

三、人道、天道、地道同是一个道 244

四、对传统整体观的批判性继承 247

五、传统整体思维和“天人合一”观的现代嬗变 253

第二节 以生生为特征的变易发展观与辩证法的运动发展原理 257

一、以生生为特征的传统变易发展观 258

二、对变易发展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创造性转换 263

三、革故鼎新传统与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创新 270

第三节 重“和”的阴阳矛盾观与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276

一、重“和”的阴阳矛盾观念传统 276

二、古典阴阳矛盾观与现代矛盾辩证法的融合 287

三、矛盾辩证法对古典阴阳矛盾观的超越 298

四、对“和而不同”辩证方法的改铸和更新 303

第六章 传统知行观与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311

第一节 中国传统知行观的丰富精神智慧 312

一、知易行难和知源于学(行) 312

二、行先知后与以知导行 316

三、知行并进与以行证知 321

四、知识(认识)两层次和内外交相成之道 325

五、先知后行与知行合一 328

第二节 立足实践的现代知行统一观 331

一、从重“知”到重“行”再到立足实践的知行统一观 331

二、对实践(“行”)的科学界定及其在认识中基础作用的阐明 336

三、全面深入地阐述了认识(知)发展的辩证运动过程 341

四、提出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认识论的基本原则 347

第三节 中国知行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350

一、把传统的带有伦理化倾向的知行观转变为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351

二、从把“行”主要理解为一种个体行为转变为集体主义实践观 354

三、改变了传统知行观整体发展的方向 358

第七章 传统社会历史观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上) 360

第一节 传统历史变易进化观、理势观与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观 361

一、传统历史变易进化观 362

二、关于道、理、势及理势合一观 369

三、从儒家重“道”尊“理”到找到拯救中国的真理 376

四、从循“理”成事到发扬符合客观的自觉能动性改造中国 381

第二节 传统社会经济思想与唯物史观的社会经济观 391

一、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传统 392

二、传统社会经济思想与唯物史观社会经济观的相异和相通 399

三、唯物史观的社会经济观在中国土壤中的嫁接和发展 405

第八章 传统社会历史观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下) 415

第一节 古代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思想与唯物史观的阶级斗争理论 415

一、古代关于阶级矛盾和社会革命的思想 416

二、古代阶级斗争传统对接受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的启示 418

第二节 传统民本思想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 425

一、民本主义历史传统 426

二、民本思想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观的区别和联系 433

三、劳工主义:民本与民主的初步融合 436

四、民本与民主政治建设 441

第三节 古代“大同”理想与唯物史观的社会理想观 447

一、中国古代的大同理想传统 448

二、从大同理想到接受科学社会主义 453

三、毛泽东、邓小平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461

第九章 儒家人格学说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469

第一节 从儒家圣贤理想人格到全面发展的新人 470

一、儒家理想人格Ⅰ:知情意与真善美相统 471

二、儒家理想人格Ⅱ:内圣外王统一 475

三、儒家理想人格与全面发展新人的比较 480

四、传统人格转换与现代新人人格的重塑 488

第二节 儒家成人之道与现代人格培养 498

一、以人性论为根据的儒家成人之道 498

二、儒家德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一致之处 505

三、儒家道德修养传统对现代人格培养的意义 509

第三节 儒家人生价值观与市场经济新伦理价值观建设 512

一、儒家群己、义利价值观传统 513

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马克思价值理论与“群己”观合理思想的融合 519

三、毛泽东、邓小平对“义利”观的批判继承和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创立 523

第十章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模式的建构与走向世界文化的前景 529

第一节 当代中国文化现代化道路的反省、选择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模式的建构 530

一、当代中国文化现代化道路的反省和选择 531

二、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模式 537

第二节 全球化形势下世界文化主要潮流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前景 544

一、世界文化多元共存综合创新的发展趋势 544

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对人类作出应有贡献 549

后记 556

查看更多关于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