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皇城镇志

皇城镇志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历史地理

图书介绍

序一 1

序二 1

凡例 1

概述 1

目录 1

大事记 5

第一篇 行政区域及居民 51

第一章 位置 51

第二章 皇城由来及隶属 51

第三章 村庄 52

第四章 人口 59

第一节 人口规模 59

第二节 人口构成 60

第三节 计划生育 61

第五章 姓氏 63

第一节 地质 65

第二篇 地理环境 65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65

第二节 地貌 66

第二章 土壤 植被 67

第三章 气候 68

第一节 气候特征 68

第二节 气温 70

第三节 降水 70

第四节 季风 72

第五节 地温 72

第六节 霜期 雪期 73

第七节 物候 73

第四章 自然资源 74

第一节 土地资源 74

第二节 动植物资源 74

第一节 旱灾 75

第二节 水灾 75

第五章 自然灾害 75

第三节 药材资源 75

第三节 干热风 76

第四节 雹灾 76

第五节 低温连阴雨 76

第六节 霜冻 雨凇 77

第七节 虫灾 77

第一章 机构 83

第三篇 农业 83

第二章 农业生产关系 84

第一节 土地改革 84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 84

第三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5

第四节 农业结构调整 86

第三章 种植业 89

第一节 农作物 89

第二节 良种 94

第三节 耕作制度 99

第四节 改土 104

第五节 施肥 105

第六节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106

第四章 农具 农机 110

第一节 旧式传统农具 110

第二节 改良农具 112

第三节 机引农具 112

第四节 农用动力机械 114

第五章 畜禽饲养业 116

第五节 农机站 116

第一节 畜禽种类与饲养 117

第二节 疫病防治 118

第六章 林业 119

第一节 林业资源 120

第二节 果树栽培 120

第三节 植桑及养蚕 121

第四节 林木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121

第五节 林木确权 124

第二节 科技活动 127

第一节 机构 127

第七章 科技 127

第八章 水利 128

第一节 土砖井灌溉 128

第二节 机井灌溉 129

第三节 深潜井灌溉 130

第四节 节水灌溉 130

第五节 涝洼地治理 130

第六节 人畜生活用水 131

第七节 皇城水利站 131

第四篇 工商业 133

第一章 工业企业 133

第一节 概况 133

第二节 重点企业 134

第二章 建筑业 144

第三章 商业 148

第一节 商业网点 148

第二节 集市与庙会 153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155

第五篇 交通 邮电 157

第一章 公路交通 157

第一节 古道 157

第二节 公路 157

第三节 公路管理和养护 158

第四节 交通运输管理 159

第五节 交通工具与客货运输 159

第六节 桥梁 160

第二章 邮电 160

第一节 机构 160

第二节 邮政 电信 161

第六篇 财政 税务 金融 163

第一章 财政 163

第一节 机构 163

第二节 农业税 164

第一节 机构 167

第二章 税务 167

第二节 田房契税 168

第三节 盐税 168

第四节 工商各税 168

第三章 金融 170

第一节 机构 170

第二节 信贷 170

第三节 货币 171

第四节 公债及国库券 174

第七篇 村镇建设 177

第一章 规划及建设 177

第一节 村镇建设服务站与皇城镇建设规划 177

第二节 镇政府驻地建设 178

第三节 村庄建设 178

第四节 公房建设 179

第五节 新村选介 179

第六节 土地管理 180

第二章 农电 181

第八篇 政党 群团 18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皇城地方组织 183

第一节 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183

第二节 历届党代会 185

第二章 群众团体 191

第一节 农民组织 191

第二节 工人组织 191

第三节 妇女组织 192

第四节 青年组织 193

第五节 儿童组织 194

第九篇 政权 政协 197

第一章 权力机关 197

第二章 行政机构 200

第一节 区公所 200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府 200

第三节 区、公社、乡、镇政府 201

第三章 政协 207

第一节 机构 209

第十篇 公安 司法 209

第一章 公安 209

第二节 锄奸反特 镇压反革命和取缔反动道会门 210

第三节 “四类分子”监改 212

第四节 户籍管理 213

第五节 禁毒 禁赌 213

第六节 维护农业生产和社会稳定 214

第七节 制止封建迷信活动 215

第二章 司法 216

第一节 皇城人民法庭 216

第二节 司法所 法律服务所 216

第三节 民事调解 216

第十一篇 民政 219

第一章 机构 219

第二章 优抚工作 220

第三章 安置复员军人 226

第四章 社会救济 226

第五章 社会福利 227

第六章 婚姻登记 228

第十二篇 军事 229

第一章 机构 229

第二章 人民武装 229

第一节 临淄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 229

第二节 淄东分队 231

第三节 胶济大队淄河武工队 231

第四节 胶济大队第一中队 232

第三章 兵役 232

第四章 民兵 233

第一节 组织建设 233

第二节 军事训练 234

第三节 武器装备 235

第四节 工作任务 235

第五章 战事 236

第一节 古、近代战事 236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战事 237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战事 242

第十三篇 教育 245

第一章 机构 245

第一节 行政机构 245

第二节 业务机构 246

第二章 文社 私塾 247

第一节 文社 247

第二节 私塾 247

第三章 幼儿教育 248

第一节 概况 248

第二节 教学及教师 249

第四章 中小学教育 250

第一节 小学教育 250

第二节 中学教育 256

第五章 业余教育 259

第一节 来源与发展 261

第六章 教师队伍 261

第二节 师资培养 262

第三节 教师地位 262

第四节 工资待遇 263

第七章 校舍与设备 265

第一节 校舍 265

第二节 设备 265

第一节 机构 275

第一章 卫生 275

第十四篇 卫生 体育 275

第二节 传染病的防治 278

第三节 预防接种 278

第四节 地方病防治 279

第五节 妇幼保健 279

第六节 爱国卫生运动 280

第二章 体育 280

第一节 群众体育 280

第二节 学校体育 282

第一章 机构 283

第十五篇 文化 283

第二章 文化设施 285

第一节 广播及电视 285

第二节 电影队及影剧院 285

第三节 游乐宫 285

第三章 戏剧 286

第一节 扽腔 286

第三节 京剧 287

第二节 八仙戏 287

第四节 吕剧 288

第四章 群众文化 288

第一节 文艺创作及演出 288

第二节 灯展 焰火 290

第三节 民间工艺 293

第四节 书店 书摊 295

第五章 古迹 296

第一节 谚语 302

第六章 民间文学 302

第二节 歇后语 304

第三节 歌谣 306

第十六篇 民俗 宗教 方言 309

第一章 生活习俗 309

第一节 服饰 309

第二节 饮食 310

第三节 住房 311

第四节 行路 311

第二章 节日习俗 312

第一节 传统节日 312

第二节 现代节日 315

第三章 婚俗 丧葬 316

第一节 婚俗 316

第二节 丧葬 318

第四章 祝祭礼仪 321

第一节 祝庆 321

第二节 祭祀 322

第三节 礼仪 323

第五章 陋俗流弊 323

第六章 社会新风尚 326

第一节 婚姻自主 326

第二节 娶女婿 326

第三节 寡妇改嫁 326

第四节 文明单位(户)建设 327

第五节 敬老扶困 327

第六节 义捐利民 328

第七章 宗教 329

第一节 基督教 329

第二节 佛教 329

第八章 方言 330

第一节 亲属称谓 330

第二节 身体 疾病 医疗 330

第三节 动作 行为 331

第五节 房舍 器物 332

第四节 服饰 饮食 332

第六节 婚丧迷信 333

第七节 起居 学习 交际 333

第八节 农事 334

第九节 动植物 334

第十节 天文 地理 时令 335

第十一节 性状 方位 335

第十二节 方言特点 336

第一章 先进集体 337

第十七篇 荣誉 337

第二章 先进个人 353

人物 367

一、人物传略 367

二、烈士英名录 392

三、人物名录 412

附录 437

一、文献辑录 437

二、传说 517

查看更多关于皇城镇志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