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国民阅读经典  中国哲学简史

国民阅读经典 中国哲学简史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哲学宗教

  • 购买点数:14
  • 作 者:冯友兰著 赵复三译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101110012
  • 标注页数:430 页
  • PDF页数:44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原名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该书在世界范围内都影响巨大,是迄今为止西方欲了解、研究中国哲学的必读书,是世界各地许多大学教授中国哲学课程的教材。本次收入“国民阅读经典”丛书的《简史》,采用赵复三先生的中文译本。

查看更多关于国民阅读经典 中国哲学简史的内容

图书介绍

英文版编者引言 1

作者自序 10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12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12

中国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18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24

语言障碍 28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29

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 29

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 31

《上农》——农业的价值 32

“反者道之动” 33

对自然的理想化 34

家族制度 35

入世和出世 36

中国艺术与诗歌 37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 38

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 41

中国哲学中的“常”与“变” 43

第三章 诸子的由来 46

司马谈和六家 46

刘歆和他关于各家缘起的理论 48

对刘歆理论的修正 51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 55

孔子与六经 55

作为教育家的孔子 57

正名 58

仁义 59

忠恕 60

知命 62

孔子的心灵修养 64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66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68

墨家的社会背景 69

墨子对儒家的批判 71

兼爱 72

天志和明鬼 75

一个看似表里不一的问题 76

国家的起源 78

第六章 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81

早期道家与隐者 81

杨朱的基本思想 83

杨朱思想举例 84

老庄著作中的杨朱思想 85

道家思想的发展 86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90

性善说 91

论儒家与墨家的基本不同点 93

政治哲学 95

神秘主义 100

第八章 名家 104

名家和“辩者” 104

惠施关于事物相对性的理论 108

公孙龙关于共相的学说 112

惠施和公孙龙学说的意义 117

第九章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119

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 119

道,无名 120

自然的不变规律 124

为人处世 126

政治理论 129

第十章 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132

庄子其人和《庄子》其书 132

得到相对快乐的途径 133

政治与社会哲学 134

感情和理性 136

达到至乐的途径 139

有限的观点 140

更高层次的观点 142

更高层次的知识 143

神秘主义的方法论 146

第十一章 后期的墨家 149

关于知识和名的讨论 150

关于“辩”的讨论 152

澄清兼爱说 155

为“兼爱”辩 157

对其他学派的批判 159

第十二章 阴阳家和中国早期的宇宙发生论 163

六种术数 163

《洪范》所描述的五行 165

《月令》 167

邹衍 169

历史哲学 170

“易传”中描述的阴阳原则 173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179

人的地位 180

关于人性的学说 181

道德的根源 182

关于礼乐的学说 184

关于逻辑的理论 188

论其他学派的谬误 190

第十四章 韩非子与法家 193

法家的社会背景 193

韩非子:法家的集大成者 195

法家的历史哲学 196

治国之道 198

法家与道家 201

法家与儒家 204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而上学 206

事物之“理” 207

万物生成之“道” 210

万物变易之“道” 211

“中”与“和” 214

“庸”与“常” 216

从启蒙到止于至善——明与诚 218

第十六章 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主张 221

秦朝统一中国前的中国政治情况 221

中国的统一 223

《大学》 225

《荀子》中的折中倾向 227

《庄子》哲学中的折中倾向 229

司马谈和刘歆的折中主义思想 231

〔注〕对中国民族主义的一点说明(参阅本章“中国的统一”一节) 232

第十七章 汉帝国的理论家:董仲舒 236

阴阳家和儒家的合流 236

对宇宙本体的理论 238

人性的学说 240

社会伦理学说 242

政治哲学 243

历史哲学 244

对《春秋》的解释 246

社会进步的三个阶段 247

第十八章 儒家兴盛和道家再起 250

思想的统一 250

孔子在汉代思想界的地位 253

汉代经学中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之争 254

扬雄和王充 256

道家与佛家 257

政治和社会背景 259

第十九章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 264

名家再次引起人们的兴趣 264

对孔子的重新诠释 266

向秀和郭象 268

道是“无” 269

万物的“独化” 270

典制与道德 272

有为与无为 273

知识与模仿 274

齐万物 277

终极的自由与快乐 279

第二十章 新道家:豁达率性的风格 282

风流与浪漫精神 282

“杨朱的乐园” 284

率性的生活 286

感情 290

情爱 292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基础 294

佛教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294

佛学的一般概念 296

二谛义 298

僧肇的哲学 300

道生的哲学 303

第二十二章 禅宗:潜默的哲学 310

禅宗起源的旧说 310

第一义不可说 312

修禅的方法 314

顿悟 317

无成之功 319

第二十三章 更新的儒家:宇宙论者 322

韩愈和李翱 323

周敦颐的宇宙论 325

精神修养的方法 327

邵雍的宇宙论 329

事物演化的规律 332

张载的宇宙论 335

第二十四章 更新的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339

程颢对“仁”的认识 340

程朱的“理”的观念的来源 342

程颐的“理”的观念 344

陶冶感情的方法 346

寻孔颜乐处 348

第二十五章 更新的儒学:主张柏拉图式理念的理学 354

朱熹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354

“理”或原理 356

太极 358

“气” 359

性和心 362

政治哲学 364

修心养性的方法 367

第二十六章 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派:宇宙心学 370

陆九渊论心 370

王守仁的宇宙观 372

“明德” 373

良知——来自直觉的认识 375

“正事” 377

“用敬” 379

对佛学的批评 380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 383

反对更新的儒学的思潮 383

孔教运动 387

西方思想的传入 391

西方哲学的传入 395

第二十八章 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 400

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400

抗日战争时期的哲学耕耘 402

哲学的性质 406

人生的境界 408

形而上学中的方法论 412

译后记 417

查看更多关于国民阅读经典 中国哲学简史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