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  西藏卷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 西藏卷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社会科学

图书介绍:本书以翔实的资料、精炼的语言详细介绍了世纪之交西藏自治区的人口资源状况。

查看更多关于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 西藏卷的内容

图书介绍

第一章 人口发展回顾 3

一、上个世纪以来的人口发展 3

(一)藏民族的起源 3

(二)人口的历史回顾 4

(三)人口规模 4

(四)人口的总量变化 5

二、人口发展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8

(一)地广人稀,人口分布不均衡 9

(二)藏族人口仍占各民族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10

(三)与全国相比西藏人口仍属于高出生、高增长的省区 11

(四)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 12

(五)家庭规模开始逐步变小,以两代户为主 13

三、人口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5

(一)人口文化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5

(二)人口迁移流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7

(三)家庭、婚姻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9

第二章 人口性别、年龄构成和老年人口 22

一、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状况 22

(一)人口性别构成的变化情况 22

(二)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情况 25

(一)人口性别构成差异 32

二、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的区域、民族差异及特点 32

(二)人口年龄构成差异 35

三、老年人口 38

(一)老年人口状况和发展趋势 38

(二)老年人口的婚姻与家庭 40

(三)老年人口的就业情况 41

(四)老年人口的养老 42

第三章 各民族人口 45

第三章 各民族人口 45

一、各民族人口的发展状况 45

(一)各民族人口的地区分布 48

二、各民族人口的地区分布与构成 48

(二)各民族人口年龄构成 49

(三)各民族人口性别构成 51

(四)各民族人口就业状况 53

(五)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状况 57

三、民族政策与西藏各民族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 58

(一)中央政府的民族政策 58

(二)西藏自治区自治政府的民族政策 60

(三)各民族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 60

(一)育龄妇女现状及其变化 64

第四章 生育水平和人口发展 64

一、妇女生育水平现状及变化趋势 64

(二)出生率和总和生育率的变化 66

(三)年龄别生育率的变化 71

二、影响生育水平的因素 74

(一)经济社会因素 75

(二)人口内在因素 78

(三)西藏人口生育政策与生育率 78

三、人口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 79

(一)10年来西藏人口发展成就概要 80

(二)目前西藏人口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和存在的新问题 81

(三)原因分析 86

(四)改进措施和对策建议 89

第五章 死亡人口状况与平均预期寿命 95

一、死亡率的变化 95

(一)人口死亡率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仍有一定差距 96

(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 97

(三)死亡率的性别差异 98

(四)婴儿死亡率的变化 99

(五)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变化 100

(一)地区差异 101

二、死亡水平的地区差异 101

(二)城乡差异 103

三、死亡率变动因素分析 105

(一)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05

(二)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105

(三)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的下降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 106

四、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107

(一)10年来西藏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变化 107

(二)平均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 107

(三)人口预期寿命的发展趋势 111

一、人口的婚姻状况 113

第六章 婚姻与家庭状况 113

(一)人口婚姻的基本状况与特点 114

(二)人口婚姻状况的地区差异 121

(三)人口婚姻状况的民族差异 123

(四)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的婚姻状况 124

(五)不同职业人口的婚姻状况 125

二、人口的家庭状况 127

(一)户数及其变化情况 127

(二)家庭户的规模及构成情况 128

(一)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 133

一、受教育情况 133

第七章 西藏人口受教育状况 133

(二)不同性别、年龄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构成 135

(三)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地区差异及城乡差异 136

(四)在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138

(五)文盲人口 140

(六)教育与学龄儿童就学及在校学生状况 141

二、影响人口教育程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143

(一)原因 143

(二)对策建议 146

(二)人口文化素质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50

三、人口文化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50

(一)人口文化素质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50

(三)提高人口文化素质有利于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152

第八章 人口劳动就业状况 154

一、劳动年龄人口状况 154

(一)劳动年龄人口总量 154

(二)劳动年龄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155

(三)劳动年龄人口的区域分布 156

(四)劳动年龄人口的文化素质 157

(一)就业人口的规模 158

二、就业人员的规模与构成 158

(五)劳动年龄人口的民族构成 158

(二)就业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159

(三)就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160

(四)就业人口的区域分布 160

(五)就业人口的行业构成 161

(六)就业人口的职业构成 163

三、失业人口的总量与构成 165

(一)失业人口的数量 166

(三)失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167

(二)失业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167

四、非经济活动人口 168

(一)规模和构成状况 169

(二)性别、年龄构成 169

(三)受教育程度 171

(四)区域分布 173

(五)非经济活动人口的生活来源 173

五、就业状况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74

(一)就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174

(二)流动人口对西藏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75

(三)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175

(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176

第九章 人口迁移 177

一、西藏人口迁移状况与原因 177

(一)按现住地、出生地分的迁移人口 178

(二)迁入人口的时间分布 181

(三)迁移人口的年龄构成 183

(四)迁移人口的文化构成 184

(五)迁移原因 187

(六)结论 189

二、西藏的人口迁移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 190

(一)经济活动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 191

(二)迁移流动人口与西藏社会经济发展 199

第十章 人口城镇化 204

一、人口的地区分布 204

二、人口城镇化的历史进程 207

三、人口城镇化的水平及地区差异 210

四、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及模式 213

第十一章 西藏家庭人口住房状况分析 216

一、西藏家庭人口住房水平及差异 216

二、西藏住房外墙建材构成和室内生活设施 222

三、西藏人口受教育程度与住房水平差异 225

四、西藏人口的职业特征与住房水平 230

五、西藏家庭住房状况应关注的主要问题 234

第十二章 人口与资源环境 236

一、人口发展现状 236

(一)人口与粮食 237

(二)人口与教育 237

(三)劳动力资源 238

二、资源环境现状及利用 239

(一)资源环境现状 239

(二)自然资源的利用 242

(三)生态环境建设 244

三、人口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48

第十三章 未来人口预测 252

一、预测方法及方案的选择 252

(一)预测方法和所需要的基本信息 253

(二)对与预测有关的普查数据的讨论 253

(三)人口规模及自然变动情况 258

(四)未来20年人口年龄构成和各特征人口的变化 260

二、未来人口发展的基本对策 263

(一)在适当控制人口总量增长的同时,应重视人口质量的提高 263

(二)及早制定有关政策,减缓就业压力,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 264

(三)重视老龄人口,逐步建立适合西藏地区的养老保障制度 264

查看更多关于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 西藏卷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