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电磁环境监测与评价

电磁环境监测与评价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环境安全

图书介绍

第一部分 电磁波与电磁辐射环境第一章 电磁波环境第一节 电磁波基础知识 1

电磁场基础知识 1

(一)电磁波基本定义 1

交变电磁场的性质 1

电磁波的性质 1

球面波与平面波 1

电磁波的频率与波段划分 1

电磁发射 3

电磁环境 3

电磁骚扰 3

电磁兼容 3

电磁干扰 3

电磁噪声 3

抗扰性 3

敏感性 3

发射限值 3

抗扰性限值 3

(二)电磁波极化 3

(三)电磁波的传播 5

平面波的传播 5

平面波的反射、折射、绕射和散射 5

第二节 远场与近场 8

第三节 电磁波传播方式 9

(一)地波传播 9

(二)天波传播 11

电离层的形成、结构与变化 11

电磁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 12

各波段电磁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特性 13

(三)空间波传播 14

(四)散射传播 15

第四节 电磁波基本传输特性 16

(一)传输损耗 16

(二)衰落 17

(三)多径效应 17

(四)传输失真 17

(五)电磁波线轨迹弯曲 18

第五节 传输线介绍 18

(一)概况 18

(二)均匀传输线的分布参数及其等效电路 19

(三)在一端激励的传输线 22

(四)在两端激励的传输线 25

(五)由单一源在线路中间激励的传输线 29

(六)沿导体具有分布源的传输线 31

(七)匹配与反射 32

第六节 天线介绍 32

(一)天线基本原理 32

天线方向性图 33

天线的方向性系数和增益 33

天线的阻抗特性 34

天线的工作频带 34

(二)常用发射天线介绍 34

振子天线与阵列天线 34

圆极化和宽波段发射天线 35

反射面天线 36

第七节 工频场 36

第二章 电磁辐射环境与电磁辐射污染源第一节 电磁环境与电磁辐射污染 38

一、电磁辐射污染的出现与发展 38

(一)电磁干扰方面 38

(二)电磁危害方面 39

(三)近十年来,我国城市电磁环境出现的新特征、新问题 39

二、电磁辐射污染 40

(一)电磁辐射生物效应 40

(二)对电子设备或系统的干扰影响 40

第二节 电磁辐射污染源 41

一、电磁辐射源的种类与特征 41

二、电磁辐射源简介 41

(一)广播电视系统发射设备 41

1.中波广播 42

2.短波广播 43

3.调频广播与发展 44

(二)通信、雷达及导航等无线电发射设备 44

1.无线电通信 44

2.雷达与导航设备 50

(三)工业、科学、医疗射频设备 51

(四)交通系统电磁辐射干扰 52

1.交通干线两侧电磁噪声 52

2.电牵引系统 53

(五)高压电力设备 56

(六)其它 57

1.办公环境中的信息技术设备 57

2.逐渐进入人们家庭生活的品种繁多的家用电器 57

第二部分 电磁辐射测量基础与测量仪器第三章 电磁辐射测量基础及天线第一节 定义与术语 59

1.电磁环境 59

2.无线电环境 59

3.电磁辐射 59

4.电磁噪声 59

5.无用信号 59

6.干扰信号 60

7.电磁骚扰 60

8.电磁干扰 60

9.电磁兼容 60

10.电磁发射 60

11.(无线电通信中的)发射 60

12.(时变量的)电平 61

13.(电磁波的)场强 61

14.电场强度 61

15.磁场强度 61

16.功率密度 62

17.功率谱密度 62

18.基波(分量) 62

19.谐波(分量) 62

20.谐波次数 62

21.第n次谐波比 62

22.峰值检波器 62

23.均方根值检波器 62

24.平均值检波器 62

25.准峰值检波器 63

26.工科医(经认可的)设备 63

27.交调 63

28.互调 63

第二节 常用测量单位及换算 63

1.功率 63

2.电压 64

3.电流 64

4.功率密度 64

5.磁场强度 65

第三节 测量天线的主要参数 66

1.有效高度 66

2.天线系数 67

3.天线阻抗 69

4.天线反射系数 69

5.天线电压驻波比 69

6.方向性增益 70

7.功率增益 71

8.实际增益 71

9.有效口径 72

10.天线的噪声温度 72

11.等效辐射功率 73

第四节 主要测量天线 74

1.参数的精确度 74

2.参数的稳定性 74

3.宽带 74

4.有源天线的低噪声系数 75

半波振子 75

环天线 76

对数周期天线 79

单极天线 81

喇叭天线 81

第五节 辐射发射的近场与远场 83

第四章 测量仪器 86

第一节 宽带场强仪 86

1.电场全向宽带探头的夹角 87

2.空间叠加原理 87

3.天线特性分析 88

4.显示表体中电路的工作原理 90

5.射频三维全向宽带场强仪的进展 91

第二节 测量接收机 92

1.准峰值测量接收机的整机特性 92

2.通频带 94

3.检波器及指示电表的时间常数 96

4.过载系数 99

5.平均值测量接收机 100

6.均方根值测量接收机 102

第三节 射频频谱分析仪 104

1.频谱分析原理 104

2.频谱分析仪的主要指标 107

3.频谱分析仪显示屏 110

4.频谱仪的使用 113

第四节 部分仪器举例 116

第五章 环境电磁辐射场测量第一节 电磁辐射场测量基本要求 117

第二节 工频辐射场测量 117

一、工频电场测量 117

(一)球形偶极子场强表的测量原理 117

(二)工频电场的测量 118

二、工频磁场测量 120

(一)测量原理 120

(二)工频磁场的测量 121

第三节 射频辐射场测量 122

一、9KHz~30MHz辐射场强测量 122

(一)测量原理 122

(二)测量方法 123

(三)测量仪器的校准 124

二、30~300MHz(VHF频段)辐射场强测量 130

(一)测试天线 130

(二)测量方法 131

(三)测量仪器的校准 132

三、300~100MHz(UHF频段)辐射场强测量 135

(一)测试天线 135

(二)测量方法 135

(三)测量仪器的校准 135

四、脉冲辐射场强测量 138

(一)干扰信号的分类 138

(二)利用电磁干扰场强测量仪测量脉冲干扰 138

(三)利用频谱仪测量脉冲干扰 139

五、近区场强的测量 141

(一)近区场测量的特点 142

(二)近区场强仪的校准 142

(三)测量方法 142

六、微波辐射场测量 142

(一)测量原理 142

(二)校准方法 144

(三)测量方法 145

第四节 静电场测量 146

一、静电电位测量仪器的特点 146

二、常用的静电电位测量仪器 147

三、静电电位的测量 149

第五节 工业、科学和医疗射频设备无线电辐射特性的测量方法及允许值 150

一、工、科、医设备的分组与分类 150

二、工、科、医设备电磁辐射骚扰限值 150

三、工、科、医设备使用现场的测量方法 152

四、测试中的安全防护 153

第六节 交流电气化铁道无线电辐射骚扰测量方法 154

一、电气化铁道无线电骚扰特性 154

二、交流电气化铁道无线电辐射骚扰的测量方法 159

三、数据处理与统计评价 161

第七节 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骚扰测量方法 166

一、导线的电晕放电 167

(一)电晕放电机理 167

(二)电晕无线电噪声的电平及其频谱 167

(三)架空输电线无线电噪声场强的计算 172

(四)影响电晕无线电噪声电平的因素 172

二、其他无线电噪声源 175

(一)线路附件电晕产生的无线电噪声 175

(二)绝缘子的无线电噪声 175

(三)无线电噪声的传播 177

(四)变电站无线电噪声特性 178

(五)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骚扰测量方法 180

第八节 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的测量方法 182

一、电力线路下空间工频电场强度的计算 182

(一)单位长度导线上等效电荷的计算 182

(二)计算由等效电荷产生的电场 184

(三)计算举例 186

二、影响工频电场强度的主要因素 190

(一)架空地线的影响 191

(二)导线对地高度的影响 191

(三)相间距离的影响 191

(四)分裂导线结构尺寸的影响 191

(五)导线布置方式的影响 191

(六)双回路相序布置的影响 192

三、变电站内空间工频电场的分布规律 193

四、电力线路周围空间工频磁场强度的计算 194

五、输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的测量 195

第九节 车辆、机动船和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装置无线电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及允许值 145

第三部分 电磁辐射环境管理与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第六章 电磁环境管理简介第一节 电磁环境与电磁辐射 199

一、什么是电磁辐射 199

二、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 199

三、电磁辐射的危害 199

四、场与人体之间的耦合机制 200

五、暴露限值的生物基础 201

六、产生电磁能的设施 203

第二节 环境管理机构与现状 204

一、相关国际组织 204

二、国内环境管理 204

三、目前的工作任务 207

第七章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 208

第二节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预测 210

第三节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中注意的问题 212

一、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212

二、几个注意的问题 213

第八章 电磁辐射防护 215

第一节 造成电磁辐射泄漏与辐射污染的原因 215

一、设备方面 215

二、现场布局与安装方面 216

三、城市规则布局方面 216

第二节 电磁辐射防护的技术对策 216

一、屏蔽技术 216

二、接地技术 217

三、滤波技术 218

四、吸收防护 219

五、减少源的辐射或泄漏 220

六、个体防护 221

七、对工作人员进行电磁辐射防护培训 222

八、合理安排、布局电磁辐射设备 223

查看更多关于电磁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