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

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医药卫生

  • 购买点数:22
  • 作 者:黄龙祥著
  • 出 版 社:北京:华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08022661
  • 标注页数:850 页
  • PDF页数:87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部 引论——关于中国针灸史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3

第一篇 史料的收集与整理 3

一、传世针灸古籍的数量与价值 3

二、亡佚文献 5

三、出土文献 7

四、古今医籍整理失误举例 9

(一)宋代校正医书局私改医书之弊 9

(二)现代整理中医古籍的常见问题 16

一、版本鉴定及版本源流考察 23

第二篇 史料的鉴别 23

二、针灸伪书、伪本的鉴别 26

(一)针灸伪书 26

(二)针灸伪本 28

三、针灸史料的溯流讨源 31

四、针灸古籍的基本构成 34

(一)《针灸甲乙经》 35

(二)《针灸资生经》 36

(三)金刻五卷本《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36

第三篇 史料的理解 37

(二)文献体例特殊 43

(一)文献的积累不呈层累型 43

一、一般特点 43

第四篇 针灸文献的基本特点 43

(三)异穴同名现象 46

(四)脉、穴同名现象 47

(五)文献的混淆错乱 48

二、时代特点 50

(一)汉代及汉以前针灸文献 50

(二)三国至唐代针灸文献 51

(三)宋代针灸文献 56

(四)金元针灸文献 57

(六)清代针灸文献 58

(五)明代针灸文献 58

第五篇 针灸史学研究方法与研究模式 60

一、研究方法 60

(一)整体研究法 64

(二)推求义例,分析史料构成 66

(三)实验的方法 68

(四)文献计量学方法 70

(五)比较研究法 71

二、研究模式 74

第六篇 针灸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形式 78

一、基本特征 78

(一)结构特点 78

一、《五十二病方》灸方解 82

(二)本质特点 82

(三)形式特征 84

二、演变形式 85

(二)分化现象 85

(三)泛化现象 85

(一)同化现象 85

(四)链接现象 86

三、影响针灸学术演变方向及进程的常见因素 86

第七篇 针灸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与史学研究的衔接 91

一、形成现行经络研究思路的背景分析 92

(一)经脉-脏腑相关研究 92

(二)“循经感传”现象研究 101

(三)经络的客观检测 109

二、对“经络问题”研究的几点认识 110

(一)准确全面把握研究对象 110

(二)“经络问题”的求解步骤 117

(三)各环节之间的衔接 129

(一)据序文误定刊刻年代例 131

附一、中医古籍版本鉴定常见问题例说 131

附篇 131

(二)据刻书牌记定刊刻年代的常见失误 141

(三)重修本、递修本误作原刊本例 146

(四)重刻本误作原刊本例 149

(五)残本误作足本例 149

(六)丛书零种因欠总序而误定版本例 150

(七)坊刻本托名例 151

(八)影印本鉴定 152

(九)版本源流考察举例 154

附二、本书采用文献选介 156

(一)出土文献 157

(二)传世文献 158

(三)日本文献 175

概说 181

第一篇 “经脉”概念的形成与经络学说的建立 185

一、“标本”脉法与“经脉”概念的形成 186

(一)十二“标本”部位 187

(二)十二“标本”意义 188

(三)“标本”脉法的产生 193

(四)“标本”脉法的演变 200

(五)“经脉”概念的形成 201

二、十二“经脉穴”与十二经 209

(一)十二“经脉穴”与十二经脉口 209

(二)帛书灸方“经脉穴” 216

(三)《内经》中的“经脉穴” 218

(四)“经脉穴”与“原穴” 219

(五)“经脉穴”与“络穴” 220

(六)“经脉穴”命名考 222

(七)古代“经脉穴”针灸方选解 223

三、脉口病候与经脉病候 234

(一)“是动”病的来历 234

(二)脉厥与“是动”病 238

(四)《脉解》病候与“是动”病 241

(三)脉绝与“是动”病 241

(五)《热论》六经病候与“是动”病 242

四、经脉的形态、功能与脉诊认识 243

(一)关于脉动的认识 243

(二)经脉的功能 253

(三)经脉的形态 255

(四)《内经》中经脉别称举例 259

(五)古人对经脉、络脉实质的认识 261

(一)经、络的一般概念 267

一、经络概念的形成与演变 267

第二篇 经络学说的演变 267

(二)经、络的特殊内涵 269

(三)经、络的分类 276

二、经脉数目的演变 277

(一)十一脉 277

(二)十二脉 278

三、经脉命名源流考 279

(一)三阴三阳命名解 279

(二)《阴阳十一脉》脉名考 289

(三)《足臂十一脉》脉名考 290

(四)其他命名法 291

四、经脉循环与营卫气行 294

(一)营卫与血气 294

(二)营卫环周与经脉连环 296

五、经脉循行的演变 300

(一)起止点的变化 300

(二)分支的出现及其不同意义 302

(三)经脉循行的某些特殊变化 305

(四)不同来源经络学说的经脉循行路线及方向 312

(一)经脉分布规律 316

六、经脉分布规律与循行方向 316

(二)经脉循行方向 324

七、宋以前经脉图考 326

(一)《产经》十脉图 326

(二)王惟一“三人经络图” 329

(三)杨介《存真环中图》 330

(四)朱肱《经络图》、《内外二景图》 344

八、经脉病候的演变 363

(一)“所生病”的产生 364

(二)“是动”与“所生病”的结合 366

(三)经脉病候的演变 368

(四)《至真要大论》病候 375

九、经脉循行与经脉病候 384

(一)经脉病候对经脉循行的影响 384

(二)针灸腧穴证治对经脉循行的影响 386

(三)经脉循行对经脉病候的影响 388

(四)经脉循行与病候演变的时间差 389

十、经脉与脏腑联系的建立与演变 390

(一)阴经与五神脏 391

(二)阳经与六腑 403

(三)经脉与内脏表里关系的建立 410

(五)经脉与脏腑联系的形式 411

(四)经脉、络脉、经别与脏腑之间联系的异同 411

(六)关于古代“经脉-脏腑相关”文献的几点说明 419

(一)“脏腑”概念之差异 424

十一、经络学说与藏象学说 424

(二)与五窍关系之异同 426

(三)病候之异同 428

(四)三阴三阳属性之异同 429

十二、经别、络脉、皮部、经筋与经脉的关系 430

(一)络脉学说 430

(二)经别学说 442

(三)经筋学说 444

十三、奇经八脉考 452

(一)冲脉 453

(二)任脉 461

(三)督脉 463

(四)跷脉 465

(五)带脉 468

(六)维脉 469

第三篇 经络专篇研究 470

一、《内经》经络专篇研究 470

(一)《灵枢·经脉》 470

(二)《灵枢·经别》 481

(三)《素问·皮部论》 483

(四)《素问·脉解》解 486

二、帛书《十一脉》《灵枢·经脉》《灵枢·经筋》串解 495

(一)帛书经脉循行术语解 496

(二)十二经脉文献串解 499

第四篇 经络与腧穴 565

一、十五络穴与十五络脉 565

二、经脉与经穴 571

(一)经脉循行对腧穴归经的影响 574

(二)腧穴归经对经脉循行的影响 575

三、《内经》不同来源的经络学说钩沉 578

(一)《素问·热论》 578

(二)《素问·脏气法时论》 581

(三)《灵枢·经筋》 582

(四)《素问·缪刺论》 587

四、文史类古籍中的经络学说 592

(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592

(二)郑玄注《易纬·通卦验》卷下 596

(三)贾公彦注《周礼》 598

(四)《太平经》 599

经络部结语 600

概说 611

第一篇 腧穴概念的形成与演变 614

第二篇 古代取穴法的演变 621

一、尺量法 621

二、绳量、竹量法 622

三、“骨度”折量法 623

四、“手指同身寸”比量法 624

第三篇 腧穴部位的演变 626

一、腰背穴 626

二、腹部穴 629

三、前后发际穴 630

四、其他常用穴 631

(一)犊鼻与膝眼 631

(二)清冷渊与青灵 632

(三)三阴交与“足太阴” 633

(一)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 636

一、腧穴主治的形成 636

第四篇 腧穴主治病症的形成与演变 636

(二)从中医理论类推 641

(一)《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的总结 648

二、腧穴主治的演变 648

(二)唐代的腧穴主治整理 660

(三)宋代的腧穴主治演变 664

(四)金元时期腧穴主治整理 667

(五)明代的腧穴主治整理 668

三、针灸腧穴主治错误举例 671

(一)因穴名字形相近而致二穴主治症相混例 672

(二)同名穴主治症相混例 673

(三)误解原方而致腧穴主治症相混例 674

(四)穴位辨别失误而致主治症相混例 675

(五)因穴名脱落致二穴主治症并作一穴主治症例 676

第五篇 腧穴归经源流考 678

一、不同的归经方法 678

二、历代腧穴归经异同 681

(一)头面部穴 681

(二)肩颈项部穴 684

(三)胸腹部穴 687

(四)上肢部穴 688

(五)下肢部穴 689

(一)经脉病候 692

第六篇 《明堂经》中的汉以前医学思想 692

一、经络学说 692

(二)络脉病候 693

(三)经脉与脏腑的联系 693

(四)经脉循行 694

二、藏象学说 694

(一)五神脏之说 694

(二)十二原之说 695

(三)命门学说 697

(四)三焦学说 698

四、脉诊认识 700

三、谿谷学说 700

(一)人迎脉口诊法 701

(二)十二标本诊法 701

(三)对于脉动的认识 702

腧穴部结语 705

概说 709

一、刺法源流 709

(一)迎随补泻 710

(二)徐疾补泻 711

(三)宋以后针刺补泻法的演变 713

(一)艾条灸 717

二、灸法源流考 717

(二)隔物灸 718

(三)焠法 718

(四)神针火与桑柴、桃枝火 718

(五)石药火灸 719

三、针与灸的关系 719

(一)针灸单行例 721

(二)针灸合用例 722

一、九针的形状与适应证 724

第一篇 针具与针法 724

二、九针的临床运用 728

(一)?针 728

(二)圆针 728

(三)鍉针 728

(四)锋针 729

(五)铍针 729

(六)圆利针 729

(七)毫针 730

(八)长针 731

(九)大针 731

第二篇 寒热刺法的形成与演变 736

第三篇 特殊灸穴法考 740

一、骑竹马灸法考 740

二、“四花”灸法考 744

三、横三间寸灸法 761

刺灸法部结语 763

第五部 治疗部 767

概说 767

第一篇 古代诊脉法 769

一、一种特殊的诊络法 769

二、三部九候诊脉法 770

(一)诊脉部位及诊法 770

(二)三部九候诊法运用举例 772

三、十二经标本脉诊法 772

四、足大指间脉诊法 776

五、耳后间络脉诊法 776

六、痈疽脉诊法 777

七、手肝脉诊法 777

八、少数民族医学诊法 778

(一)土家医诊脉法 778

(三)藏医诊脉法 781

(二)壮医诊脉法 781

九、脉法与针法 782

(一)凡将用针,必先诊脉 782

(二)脉象——判定针灸疗效的客观指标 783

第二篇 针灸治疗原则的形成及其内涵的演变 785

一、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786

二、寒则留之,热则疾之 787

三、陷下则灸之 788

一、腧穴文献与针灸治疗文献的交叉现象 791

第三篇 腧穴证治与针炙方 791

二、由腧穴证治到针灸方的演变过程 794

第四篇 针灸治疗量化概念的形成 797

一、针灸间隔时间 797

二、针灸刺激量与疗程 799

(一)五日一疗程 800

(二)七日一疗程 801

(三)每日递增例 801

(四)先增后减例 802

(一)近道取穴法 803

第五篇 针灸配穴组方原则及病症取穴规律 803

一、配穴组方原则 803

(二)远道取穴法 804

(三)辨症取穴法 805

二、病症取穴规律 807

第六篇 针灸禁忌法的演变 813

第七篇 禁咒之法对针灸学的影响 818

一、针咒之法 818

二、运用举例 819

第八篇 古代针灸方选解 824

二、《内经》针灸方选解 826

(一)刺灸标本脉方 826

(二)其他针灸方 827

三、《明堂经》针灸方选解 829

治疗部结语 833

插图目录 836

关键词索引 840

后记 846

查看更多关于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