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企业实用法律知识大全

企业实用法律知识大全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政治法律

  • 购买点数:26
  • 作 者:何震中主编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41907200
  • 标注页数:1028 页
  • PDF页数:1083 页
图书介绍

目 录 1

第一部分 国家与企业之间的法律关系 1

一、企业的法律地位 2

(一)企业的性质 2

1.企业是营利性经济组织 2

2.企业是法律关系的主体 4

(二)企业的分类 7

1.按企业经营内容划分 7

2.按企业规模划分 8

3.按企业所有制形式划分 9

4.按企业组织形式划分 10

(三)企业的开办 11

1.企业成立的法定条件 11

2.企业成立的法定程序 13

(四)企业的经营权 19

1.企业经营权的性质 19

2.企业经营权的内容 22

(五)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23

1.企业的权利 23

2.企业的义务 24

(六)企业的变更、关闭 25

1企业变更和关闭的条件 26

2.企业变更和关闭的登记 28

3.企业变更和关闭后,财产的处理和职工的安排 29

1.工商企业的概念 30

(一)工商企业的登记管理 30

二、工商行政管理法律制度 30

2.工商企业登记管理的作用 31

3.工商企业登记的范围 33

4.工商企业登记的主管机关 35

5.工商企业登记的条件 36

6.工商企业登记的主要事项 38

7.工商企业登记的程序 42

8.工商企业变更、歇业和撤销登记及登记费 44

9.对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 46

(二)市场管理 48

1.市场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48

2.工业消费品市场的管理 50

3.工业品生产资料市场的管理 53

4.取缔非法经营 56

(三)广告管理 59

1.广告的概念 59

3.广告的分类 60

2.广告的性质和特点 60

4.广告管理的范围 62

5.对违反广告条例的处罚 72

三、计划法律制度 74

(一)计划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74

1.计划法的概念 74

2.计划法的调整对象 75

(二)计划法的地位 76

2.计划法律关系的内容 78

(三)计划法律关系 78

1.计划法律关系的主体 78

3.计划法律关系的客体 82

(四)计划体系和指标体系的政策法律规定 83

1.计划体系 83

2.指标体系 84

(五)计划管理体制的政策法律规定 85

1.对企业、事业单位的计划管理 85

2.对工农业生产的计划管理 86

3.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计划管理 86

4.对财政收支的计划管理 87

5.对劳动力的计划管理 87

(六)计划管理程序的法律规定 88

1.计划的编制与审批 88

2.计划的执行和调整 88

3.计划的检查和监督 89

2.计划机关、组织的主要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计划法律责任 90

1.计划机关、组织的计划法律责任 90

(七)计划法律责任制度 90

四、财政法律制度 92

(一)财政法的概念及其调整对象 92

(二)财政法的基本原则 93

1.坚持财政收支平衡的原则 93

2.贯彻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原则 94

3.贯彻区别对待、合理负担的原则 94

(三)财政法律关系 95

1.财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95

5.节约的原则 95

4.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 95

2.财政法律关系的构成 96

(四)财政管理体制 96

1.中央管理财政的职权 97

2.地方管理财政的职权 97

(五)预算法的概念及内容 98

2.预算支出 99

1.预算收入 99

3.预算体系 100

4.预算管理体制 101

5.预算编制程序 102

6.预算审批程序 103

7.预算执行程序 104

8.违反预算法的法律责任 106

(六)决算程序 107

1.国家决算的编制程序 107

2.国家决算的审批程序 108

(七)全民所有制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法律规定 108

1.国家同企业之间的财务管理体制 108

2.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 109

(八)固定资金管理的法律规定 110

1.固定资金的来源 110

2.固定资金的管理内容 110

3.固定资产折旧 111

(九)流动资金管理的法律规定 112

1.流动资金的分类 113

2.流动资金管理的内容 113

(十)专用基金管理的法律规定 114

1.专用资金的来源和使用 114

2.对专用资金管理的要求 115

(十一)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法律规定 115

1.我国预算外资金的内容 116

2.执行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原则 116

3.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基本方法 117

(十二)成本管理的法律规定 118

1.成本开支的范围 118

2.成本核算的作用 119

(十三)财政监督制度 119

1.财政监督的基本特征 119

2.财政监督的任务 120

3.财政监督的方法 120

(一)金融法的概念 121

五、金融法律制度 121

(二)金融管理体制 122

1.中国人民银行 123

2.专业银行 123

3.非银行金融机构 124

(三)资金管理 125

1.现金管理 125

2.工资基金管理 125

3.流动资金管理 126

(四)信贷管理 127

1.信贷计划 127

2.信贷计划的管理体制 128

3.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130

4.中国人民银行贷款 132

5.中国银行的外汇贷款 136

(五)转帐结算制度 138

1.转帐结算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138

3.转帐结算的方式 139

2.转帐结算的作用 139

(六)信托 142

1.信托的概念 142

2.信托合同 143

3.资金信托 145

4.委托贷款 146

5.财产信托 147

6.金融租赁 148

7.股票发行 149

六、税收法律制度 151

(一)税收的概念和作用 151

(二)我国税法的调整对象 152

(三)现行的税种、税目、税率 153

1.税种 153

2.税目 154

3.税率 154

(四)税收法律关系 155

5.纳税期限 155

4.纳税环节 155

1.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156

2.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156

3.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 157

(五)国营企业利改税 158

(六)工商税类 159

1.产品税 159

2.增殖税 163

3.营业税 167

4.资源税 169

5.盐税 171

(七)对全民企业征收的几种税 173

1.全民企业所得税 173

2.全民企业调节税 175

3.全民企业奖金税 177

4.全民企业工资调节税 178

1.集体企业所得税 179

(八)对集体企业征收的几种税 179

2.集体企业奖金税 181

(九)涉外税收 182

1.关税 182

2.工商统一税 184

3.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 185

4.外国企业所得税 187

5.外国企业在税收上的优惠待遇 189

(十)税务纠纷的处理和违反税法的责任 190

1.税务纠纷处理 190

2.违反税法的行为 191

3.对违反税法行为的处理 191

4.对违反关税法行为的处理 192

七、土地管理法律制度 193

(一)土地法和国土法 193

1.土地 193

2.土地法 194

3.国土法 196

(二)土地管理制度 198

1.土地管理机关及其职责 198

2.土地调查统计 198

3.土地规划 199

4.土地的利用和保护 199

(三)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法律规定 200

1.土地所有权的内容及其确认 200

2.土地使用权的确认 202

3.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的处理 204

(四)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法律规定 204

1.国家建设用地应遵循的原则 204

2.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法律程序 205

3.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或临时用地补偿费 206

4.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安置补助 207

5.国家建设征用土地造成多余劳动力的安置 207

1.关于耕地 208

2.关于纳税人 208

(五)关于耕地占用税的法律规定 208

3.关于计税和税额 209

4.关于缴纳耕地占用税的期限和征收机关 209

5.关于纳税争议的处理程序 210

6.关于免征耕地占用税 210

(六)违反土地法规的法律责任 210

八、物价法律制度 212

(一)物价法的概念及其意义 212

(二)我国现行的物价管理法规 214

1.物价基本法规 214

2.综合性物价管理法规 215

3.关于产品价格和非商品收费的单行法规 215

4.物价监督检查方面的法规 216

(三)物价管理体制的法律规定 216

1.国家物价局的职权范围 217

2.省、自治区、直辖市物价部门的职权范围 218

4.企业、事业单位在管理物价方面的职责 219

3.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务主管部门管理物价的职权 219

5.工商企业的定价权限 220

(四)价格体系的法律规定 222

1.价格形式的确定 223

2.价格的种类 225

3.商品的差价和比价 228

(五)企业在物价管理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232

1.企业在物价管理方面的权利 232

(六)国家对企业价格的控制和管理 233

2.企业在物价管理方面的义务 233

1.控制价格调节权限 234

2.国家控制与管理价格的方式 235

(七)物价检查与监督制度 236

1.物价审查制度 236

2.物价检查制度 237

3.物价监督制度 240

(八)对违反物价纪律行为的惩处 241

1.违反物价纪律的行为 241

2.物价违犯案件的管理范围和办案程序 242

4.对违犯行为的经济制裁 244

3.物价违犯案件的审理 244

九、标准化法律制度 245

(一)我国的标准化法 245

1.标准化法的概念 245

2.标准化法的意义 246

3.我国标准化立法的情况 247

(二)标准体系与标准化管理体制 250

1.标准体系 250

2.标准化管理体制 252

(三)标准的制订与修订 254

1.标准的制订(修订)原则 254

2.标准的制订(修订)程序 255

3.标准的编制方法 257

4.标准的代号与编号 258

1.贯彻标准的意义 259

2.贯彻标准的一般程序 259

(四)标准的贯彻实施 259

3.全面系统地实施标准的要求 260

4.标准贯彻的违法制裁 260

(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制度 261

1.我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分工体制 261

2.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 261

3.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必备条件 262

4.对违反产品质量规定的法律制裁 263

2.产品质量仲裁检验的范围、机构与费用 264

1.产品质量仲裁检验的概念和意义 264

(六)产品质量仲裁检验 264

3.管理产品质量仲裁检验的条件与依据 265

4.产品质量仲裁检验的程序 266

(七)机电新产品标准化审查管理制度 267

1.机电新产品设计的标准化审查 267

2.机电新产品鉴定的标准化审查 268

3.机电新产品的审查形式 268

(八)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 269

3.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中的标准化工作 270

2.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项目的标准化审查 270

1.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标准化审查范围 270

(九)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标准化审查制度 270

(十)采用国际标准制度 271

1.采用国际标准的意义 271

2.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 271

3.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序 272

4.采用国际标准的措施 272

(十一)工业企业标准化制度 273

1.企业标准化的对象、制定、修订、审批、发布 273

2.企业标准化的贯彻实施 274

3.企业标准化工作机构与人员 275

(十二)国家标准化科学技术成果奖励制度 276

1.国家标准化科学技术成果的范围 276

2.成果奖励等级 276

3.奖励报批程序 276

(一)我国的计量法 277

十、计量法律制度 277

4.奖金分配 277

(二)计量法的基本原则 278

1.系统管理原则 279

2.国家确定法定计量单位原则 279

3.统一与分层管理相结合原则 279

(三)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体系 279

1.法定计量单位的概念 279

2.法定计量单位的范围 280

3.法定计量单位体系所涉及的重要概念 284

(四)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实施 285

(五)计量标准器具和计量检定 286

(六)计量器具修造管理规定 287

(七)计量监督机构及其职权 288

(八)厂矿企业计量管理实施办法 288

1.企业计量工作的任务 288

2.企业计量机构及其职责 289

1.轨道衡计量分站的计量与职能 290

(九)国家轨道衡计量管理办法 290

3.企业计量人员的主要职责 290

2.标准器的管理 291

3.检衡车的挂运 292

4.轨道衡的日常管理 292

5.轨道衡计量分站人员设置及职责 292

(十)违反计量法的法律制裁 293

1.违反计量法的行政制裁 293

2.违反计量法的刑事制裁 294

十一、商标法律制度 294

(一)商标的概念 295

(二)商标的种类 296

1.商标结构分类 296

2.商标用途分类 297

3.商标使用分类 297

(三)商标权 298

1.商标权的概念 298

4.商标管理分类 298

2.商标权的主体 299

3.商标权的内容 300

(四)商标注册 300

1.商标注册申请 301

2.商标注册的审查 305

3.商标注册的初步审定和公告 307

5.被驳回商标的申请复审 308

4.商标的异议及裁定 308

(五)注册商标的续展、转让和使用许可 309

1.注册商标的期限 309

2.注册商标的续展 309

3.注册商标的转让 310

4.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 311

5.注册商标的终止 312

(六)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 312

1.注册商标争议裁定的概念 312

2.注册商标争议裁定的程序 313

1.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范围 314

(七)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314

2.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315

3.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制裁 316

4.对假冒商标罪的制裁 317

(八)对商标使用的管理 319

1.对未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 319

2.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 320

3.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 320

4.对商标标识的管理 321

5.商标的印制管理 321

十二、专利法律制度 323

(一)我国专利法的概念和性质 323

(二)我国专利法的作用 324

(三)专利权的种类 325

1.发明专利 325

3.外观设计专利 326

2.实用新型专利 326

(四)取得专利权的基本要求 327

1.发明和实用新型取得专利权的条件 328

2.外观设计取得专利权的基本条件 330

(五)不能取得专利权的项目 331

(六)专利的申请 333

1.专利申请权 333

2.专利申请原则 336

3.申请文件及撰写要求 339

(七)专利的审批 344

1.早期公开和延迟审查制度 344

2.审查制度 345

3.异议制度 346

4.无效宣告制度 347

(八)专利代理 348

1.专利代理机构及其业务范围 348

2.专利代理人的条件和职责 349

3.企业专利营理 351

1.专利权人的权利 352

(九)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352

2.专利权人的义务 353

3.对专利权人独占权的限制 353

(十)专利许可证贸易 355

1.许可证贸易 355

2.技术转让合同 362

1.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364

2.专利纠纷案件的司法管辖和诉讼程序 364

(十一)专利权的法律保护 364

3.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及对其进行惩处的方式 365

十三、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367

(一)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法 367

1.环境 367

2.环境问题 368

3.环境保护 369

4.环境保护法 369

(二)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370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371

2.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计划原则 372

3.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 373

4.谁污染,谁承担责任的原则 374

5.谁开发利用,谁负责保护增殖原则 375

6.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376

7.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377

(三)环境保护法重要制度 377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378

2.环境保护设施配套制度 380

3.超标排污收费制度 382

4.重点环境保护区制度 385

5.许可证制度 388

6.企业环境管理制度 390

7.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制度 391

(四)环境保护机构的职责 393

1.国务院环境保护机构的职责 393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机构的职责 393

3.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环境保护机构的职责 394

4.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保护机构的职责 394

(五)对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法律制裁 395

十四、审计法律制度 397

(二)审计的任务和职权 399

1.审计的任务 399

2.审计的职权 400

(三)审计的种类 401

1.按审计机构分类 401

2.按审计范围分类 401

3.按审计对象所属时间分类 402

4.按审计对象分类 402

(四)审计工作体系 403

1.国家审计机关 403

2.内部审计机构 405

3.社会审计组织 407

1.书面资料审计法 408

(五)审计的方法 408

2.客观事物审计法 411

(六)审计的程序 412

1.国家审计机关审计程序 412

2.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程序 414

3.社会审计组织审计程序 415

十五、破产法律制度 416

(一)破产的概念 416

(二)破产法的作用 417

1.清产还债 418

2.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418

3.鼓励先进、淘汰落后 419

(三)破产申请程序 420

1.破产申请权 420

2.债权申报和登记 421

1.债权人会议的组成及表决权 422

2.债权人会议的召集与职权 422

(四)债权人会议 422

3.债权人会议决议 423

(五)整顿、和解程序 424

1.整顿的申请 424

2.整顿方案的制定、执行和终结 425

(六)破产清算 425

(七)破产财产和破产债权 426

(八)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 427

(九)破产中止和终结 429

(十)破产企业无效行为和破产责任 429

(十一)破产企业职工待业保险 431

(一)公安机关 432

1.公安机关的性质及其任务 432

十六、公安、司法制度 432

2.公安机关的职能与权限 433

3.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 435

4.公安机关的社会治安管理 438

5.公安机关与企业保卫组织的关系 448

(二)检察机关 450

1.检察机关的职权 450

2.检察机关管理刑事案件的范围 452

3.刑事检察 453

4.法纪检察 454

5.经济检察 455

6.检察机关与企业的关系 456

1.审判机关的性质及其职能 457

2.审判组织 457

(三)审判机关 457

3.审级制度 458

4.审判管辖 459

5.刑事审判 464

6.民事审判 472

7.经济审判 479

8.行政审判 482

9.执行庭的职权 484

1.司法行政机关的组织机构 487

2.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责 487

(四)司法行政机关 487

3.人民律师制度 488

4.公证制度 490

第二部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法律关系 496

一、经济合同法律制度 496

(一)我国的经济合同法 496

(二)经济合同的概念和特点 497

1.合同 497

2.经济合同 498

(三)经济合同的作用 500

1.经济合同是编制、执行国家计划的重要工具 500

2.经济合同是国家管理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窗口 500

3.经济合同是促进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501

4.经济合同有利于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持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501

(四)经济合同的种类 501

(五)经济合同订立的原则 504

1.合法原则 504

2.计划原则 505

3.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等价有偿的原则 505

(六)经济合同订立的程序 506

1.要约 506

4.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506

2.承诺 507

(七)代订经济合同 508

附:代订经济合同委托书样式 509

(八)订立经济合同的注意事项 510

(九)经济合同的法律效力 512

(十)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 513

1.标的 513

2.数量和质量 514

3.价款或酬金 515

4.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 515

5.违约责任 516

(十一)经济合同的格式 516

附:产销合同、购销合同的样式 517

(十二)经济合同的履行 522

1.经济合同的履行必须坚持实际履行和全面履行的原则 522

2.经济合同履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23

(十三)经济合同的担保 524

1.经济合同担保的概念、特征和作用 524

2.担保的形式 525

1.经济合同变更和解除的含意 529

2.变更和解除经济合同的条件 529

(十四)经济合同变更和解除 529

3.变更和解除经济合同的程序 531

4.变更和解除经济合同的责任 532

5.不允许变更和解除经济合同的法律规定 533

(十五)违反经济合同的责任 534

1.违约责任的概念及意义 534

2.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 535

3.违反合同责任的种类及其形式 536

4.法律责任的免除 539

1.经济合同管理的含义 540

2.经济合同管理的内容 540

(十六)经济合同的管理 540

3.经济合同管理部门的职责 541

(十七)经济合同的鉴证、公证 544

1.经济合同的鉴证 544

(十八)无效经济合同及其处理 546

1.无效经济合同的概念 546

2.经济合同的公证 546

2.经济合同的有效条件 547

3.哪些属无效经济合同 547

4.无效经济合同的确认 549

5.对无效经济合同的处理 550

(十九)对经济合同中违法行为的处理 551

1.什么是经济合同中的违法行为 551

2.对违法行为的处理 552

(二十)购销合同 553

1.购销合同的概念 553

2.购销合同的特征 554

3.购销合同的主要条款和执行 555

1.工矿产品购销合同的概念 556

2.工矿产品购销合同的基本特征 556

(二十一)工矿产品购销合同 556

3.工矿产品购销合同的主要条款 557

4.违反工矿产品购销合同的责任 558

(二十二)农副产品购销合同 560

1.农副产品购销合同的概念及特征 560

2.农副产品购销合同的主要条款 561

3.农副产品购销合同的违约责任 561

(二十三)建设工程承包合同 563

1.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概念 563

2.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法律特征 564

3.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主要条款 564

4.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违约责任 565

(二十四)加工承揽合同 568

1.加工承揽合同的概念 568

3.加工承揽合同的主要条款 569

2.加工承揽合同的特征 569

4.加工承揽合同的违约责任 571

1.货物运输合同的概念 573

2.货物运输合同的特征 573

(二十五)货物运输合同 573

3.货物运输合同的主要条款 574

4.货物运输合同的违约责任 574

1.仓储保管合同的概念 576

2.仓储保管合同的特征 576

(二十六)仓储保管合同 576

3.仓储保管合同的主要条款 577

4.仓储保管合同的违约责任 577

2.供用电合同的特征 578

1.供用电合同的概念 578

3.供用电合同的主要条款 578

(二十七)供用电合同 578

4.供用电合同的违约责任 579

1.财产租赁合同的概念 580

2.财产租赁合同的特征 580

(二十八)财产租赁合同 580

3.财产租赁合同的主要条款 581

4.财产租赁合同的违约责任 581

(二十九)借款合同 582

1.借款合同的概念 582

2.借款合同的特征 583

3.借款合同的主要条款 583

1.财产保险合同的概念 584

(三十)财产保险合同 584

2.财产保险合同的特征 584

4.借款合同的违约责任 584

3.财产保险合同的主要条款 585

(三十一)科技协作合同 586

1.科技协作合同的概念 586

4.财产保险合同的违约责任 586

3.科技协作合同的主要条款 587

4.科技协作合同的违约责任 587

2.科技协作合同的特征 587

二、横向经济联合法律制度 588

(一)横向经济联合的概念和作用 588

(二)组织经济联合的原则 589

2.联合体内所属企业应当在经济上密切联系,生产工艺上互相联系 590

3.地区相近的原则 590

1.一定要有利于发挥经济优势 590

4.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 591

5.以自愿为主,自下而上为主与国家计划指导、自下而上的组织相结合 591

6.平等互利的原则 592

7.等价有偿的原则 593

8.诚实信用,共负盈亏的原则 594

(三)发展经济联合的目标及要求 594

1.经济联合组织登记的范围 596

2.经济联合组织登记的条件 596

(四)经济联合组织的登记与管理 596

3.经济联合组织内部的管理 597

(一)审计的概念和性质 597

4.国家对经济联合组织的管理 598

(五)对联合组织的计划管理和物资分配 598

(六)经济联合组织的资金筹措 601

(七)经济联合组织在银行的开户 603

1.统一核算的经济组织的银行开户 603

2.不实行统一核算的经济联合组织的银行开户 604

(八)经济联合组织的财务管理 604

1.财务核算的形式 605

2.各项成本费用开支的标准和范围 605

3.其它财务问题 606

(九)经济联合组织的统计方法 607

(十)经济联合组织的利益分配及债务承担 608

1.经济联合组织的利益分配 608

2.经济联合组织的债务承担 611

(十一)国家对经济联合组织的征税办法 611

1.对经济联合组织生产的产品和内部互供产品的征税办法 611

2.对经济联合组织实现的利润征收所得税办法 614

3.对经济联合组织技术转让收入的征税办法 614

(十二)经济联合组织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615

(一)招标的提出及其法律依据 616

三、招标投标法律制度 616

(二)招标投标的概念及特征 618

1.招标投标的概念 618

2.招标投标的特征 619

(三)招标的方式及分类 621

1.招标的方式 621

2.招标的分类 621

1.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主的招标 622

(四)招标的目的和要求 622

2.以降低成本为主的招标 623

3.以质量、成本并重的招标 623

4.以技术攻关为主的招标 623

5.以新产品开发为主的招标 624

6.以设计造型为主的招标 624

(五)招标的法定条件 624

1.招标当事人必须是法人 624

2.招标必须符合法定手续 625

1.招标的法律效力 626

(六)招标的法律效力及程序 626

2.招标的程序 627

(七)招标文件的内容 631

附建筑安装工程招标书样式 632

(八)投标 636

1.投标的法律效力 636

2.投标的程序 636

3.投标书的有效和无效条件 638

附:建筑安装工程投标书样式 638

四、竞争法律制度 641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竞争的客观必然性 641

(二)社会主义竞争与资本主义竞争的区别 644

(三)当前开展社会主义竞争的意义 648

(四)当前我国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法律规定 651

1.社会主义竞争必须坚持保证完成国家产销计划的原则 651

2.必须允许和提倡各种经济成分之间、企业之间,开展正当竞争 652

3.开展竞争必须扩大企业自主权,尊重企业作为商品生产和经营者的地位 652

4.广开商品流通渠道,为竞争开辟场所 653

6.开展竞争必须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 654

5.开展竞争必须对不合理的价格逐步进行必要的调整 654

7.在竞争中加强技术交流,实行技术有偿转让 655

8.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政策、法令,采取合法手段进行竞争 655

9.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竞争的领导 655

(五)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制止不正当竞争的规定 656

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 657

2.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657

4.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处罚办法 659

3.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管机关 659

五、产品质量责任法律制度 660

(一)产品责任法的概念 660

(二)产品责任法的沿革 662

(三)产品责任的基本概念 668

1.产品责任 668

2.产品 669

3.产品质量 670

4.消费者 671

5.制造者、销售者 672

6.损害 673

(四)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 673

1.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 673

2.侵权行为的违法性 673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674

4.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错 674

2.赔偿消费者因人身伤害而受到的财产损失 676

1.全部赔偿财产损失 676

(五)产品责任的赔偿范围和方法 676

(六)产品责任之诉的诉由与抗辩 677

1.违反合同 677

2.疏忽 678

3.违反担保 679

4.严格责任 681

(七)诉讼时效 682

1.工业产品质量责任的一般准则 683

(八)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 683

2.产品生产、储运、经销企业的质量责任 684

3.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和责任争议的处理 685

4.违反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的罚则 685

六、保险法律制度 686

(一)保险与保险法 686

1.保险 686

2.保险法 687

(二)保险的分类 689

1.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 689

2.责任保险和保证保险 689

3.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 690

4.单一危险的保险和综合危险的保险 691

5.团体保险和个人保险 691

6.原保险、再保险和共同保险 691

(三)保险合同 692

1.保险合同的概念及特点 692

7.社会保险和普通保险 692

2.保险合同的主体 694

3.保险合同的客体——保险利益 697

4.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 698

5.保险合同的订立程序 701

6.保险合同的变更、中止和终止 702

7.请求保险人履行义务的程序和时效 703

1.企业财产保险的范围 704

(四)企业财产保险 704

2.企业财产保险的对象 705

3.企业财产保险的责任范围 708

4.企业财产保险金额的确定、变动和批改 711

5.被保险人的义务 713

6.企业财产保险的赔偿处理 714

(五)机动车辆的保险 715

1.机动车辆保险的被保险人和保险标的 716

2.机动车辆保险的保险责任 716

3.机动车辆保险的除外保险 717

4.机动车辆保险金额及期限 718

5.被保险人的义务 718

6.机动车辆保险的赔偿处理 719

第三部分 企业内部的法律关系 722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领导体制 722

(一)我国全民企业领导体制的沿革 722

(二)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必要性 727

1.厂长的法律地位 730

(三)全民企业厂长(经理)的地位和职权 730

2.厂长的条件 732

3.厂长的任免 735

4.厂长的职权 736

5.对厂长的奖惩 738

(四)职工代表大会在实行民主管理中的权力和作用 740

1.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 740

2.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741

3.职工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743

4.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制度 744

5.职工代表大会与工会的关系 745

1.企业党委的地位作用 747

(五)企业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 747

2.企业党委的主要任务 748

3.党委书记的条件和职责 750

4.企业党委的组织制度和工作方法 751

二、经营责任法律制度 752

(一)经济责任制 752

1.经济责任制的概念 752

2.经济责任制的产生 753

4.经济责任制的形式 756

(二)实行经济责任制的原则 757

1.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757

3.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逐步增长的原则 758

4.经济效益原则 758

5.有奖有罚原则 758

2.计划指导原则 758

6.加强基础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 759

(三)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内容 759

1.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经济责任制 759

2.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 763

3.经济责任制的特点 764

3.国家对实行经济责任制企业的监督 764

(四)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766

1.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概念和作用 766

2.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内容和形式 768

3.企业承包的程序 770

4.企业承包经营合同 771

5.承包经营企业的管理 773

(五)企业租赁经营责任制 775

1.企业租赁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比较 775

2.企业租赁经营合同中的租金 777

3.确定承租者收益的暂行规定 779

三、劳动法律制度 780

(一)劳动法的概念和劳动关系的特征 780

1.我国劳动法的本质与作用 781

(二)我国劳动法的本质作用和基本原则 781

2.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782

(三)劳动法律关系 787

1.劳动法律关系的涵义 787

2.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 787

3.劳动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 788

(四)劳动就业 789

1.全民企业招收录用职工的原则 790

(五)全民所有制企业招收录用职工的原则和组织管理 790

2.全民企业招收录用职工的组织管理 791

(六)劳动合同制 792

1.劳动合同的概念和实行劳动合同制的依据 792

2.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795

3.劳动合同的种类 796

4.劳动合同的内容和形式 796

5.劳动合同制工人的权利 797

6.劳动合同制工人在职期间的待遇 798

7.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期间的待遇 799

8.劳动合同的变更 800

9.劳动合同的终止 800

10.劳动合同的解除及其程序 801

11.劳动合同的组织管理 802

(七)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法律规定 802

1.工作时间 802

2.工作日的种类 804

3.加班加点 804

4.休息时间 805

(八)劳动报酬制度 806

1.劳动报酬制度的涵义 806

2.工资等级制度 807

3.工资形式 807

4.奖励工资制度 809

5.津贴制度 810

6.履行国家义务和社会义务期间的工资 811

7.加班加点工资 812

9.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期间的工资待遇 813

8.职工探亲期间的工资待遇 813

(九)劳动保护的法律规定 814

1.劳动保护的涵义 814

10.职工停工期间的津贴待遇 814

2.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815

3.生产卫生规程 816

4.对女工的特殊保护 817

5.对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818

6.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818

8.伤亡事故调查和报告制度 819

7.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819

(十)职业培训教育的法律规定 821

1.职业培训的涵义 821

2.学徒制度 821

3.技工学校制度 823

4.在职职工培训制度 823

(十一)劳动纪律和对职工奖惩的法律规定 825

1.劳动纪律 825

2.国营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纲要 826

3.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827

4.企业对违纪职工的辞退 830

(十二)劳动保险的法律规定 831

1.劳动保险的概念和意义 831

2.女职工生育待遇 832

3.职工因公负伤、致残待遇 832

4.职工疾病、非因公负伤、残废待遇 832

5.职工退休待遇 833

6.职工的待业保险 835

7.职工死亡待遇 837

8.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的劳动保险 838

9.工龄 838

(十三)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律规定 840

1.劳动争议的概念和正确处理劳动争议的意义 840

2.处理劳动争议的调解和仲裁机构 841

3.处理劳动争议的程序 841

1.会计法的概念 842

四、会计法律制度 842

(一)会计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842

2.会计法的适用范围 843

(二)会计任务的法律规定 844

1.会计核算 844

2.会计监督 849

(三)会计制度的法律规定 852

1.会计工作的管理部门 854

2.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 854

(四)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法律规定 854

3.关于会计人员的管理 856

(五)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职权的法律规定 856

1.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备 856

2.总会计师 857

3.会计机构内部的稽核制度和钱、帐分管制度 857

4.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主要职责 858

5.会计人员的任免 859

(六)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 860

6.会计人员的工作交接 860

五、统计法律制度 862

(一)统计法的概念 862

(二)统计法的意义和作用 863

(三)统计法律关系 864

1.统计法律关系的主体 864

2.统计法律关系的内容 864

3.统计法律关系的客体 867

(四)统计管理体制的法律规定 868

(五)统计调查计划和统计制度的法律规定 870

1.统计调查计划项目的编制和审批 870

2.统计制度 871

(六)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的法律规定 871

1.统计资料的管理 871

2.统计资料的公布.. 872

(七)统计机构的主要职责 873

(八)违反统计法的法律责任 874

1.违反统计法的行为 875

2.对违反统计法行为的处罚 875

六、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876

(一)法律顾问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876

1.协助企业加强法律管理 877

2.协助企业改革内部机构 877

3.协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维护合法权益 878

4.协助企业开展中外经济、技术合作 878

5.协助企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 878

(二)企业自设法律顾问机构的性质及其任务 879

(三)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的业务范围 880

(四)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的程序 880

(五)法律顾问工作的原则 881

1.预防为主的原则 881

2.指导为主的原则 881

5.保密原则 882

4.不强加于人的原则 882

3.以经济事务为主的原则 882

6.法制原则 883

(六)法律顾问处理企业经济合同纠纷的手段 883

1.协商解决经济纠纷 884

2.调解解决经济纠纷 884

3.仲裁解决经济纠纷 885

4.司法解决经济纠纷 885

(七)律师的收费标准和作法 887

(一)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意义 889

七、企业法人犯罪的法律责任制度 889

(二)经济犯罪的概念及其内容 890

(三)企业单位常见的几种经济犯罪 891

1.贪污罪 891

2.受贿罪 894

3.行贿罪 895

4.投机倒把罪 897

5.走私罪 899

6.偷税、抗税罪 903

7.假冒商标罪 905

8.伪造有价证券罪 906

9.玩忽职守罪 907

(四)企事业单位犯罪的法律责任 908

第四部分企业涉外的法律关系 912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律制度 912

(一)中外合资企业 912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概念 912

2.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性质 913

3.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法律地位 913

(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914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概念及其调整对象 914

2.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作用 915

3.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基本原则 916

(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设立和登记 918

1.允许设立合营企业的主要行业 918

3.不予批准设立合营企业的情形 919

2.设立合营企业必须符合的要求 919

4.合营企业设立的审批机构 920

5.申请设立合营企业的程序 921

6.需要在中国境外或港澳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的申请批准程序 923

(四)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协议、合同、章程 923

1.合营企业合同 924

2.合营企业章程 925

2.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出资方式 926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 926

(五)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和出资方式 926

(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 929

1.中外合营者在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中的投资比例 929

2.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与贷款数额的比例 930

3.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比例 930

4.合营企业在合营期内不得减少其注册资本 931

5.合营一方有优先购买另一方转让的出资额的权利 932

(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管理机构 932

1.合营企业的主管部门 932

2.合营企业的董事会 933

3.合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机构——总经理 936

(八)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技术引进 939

1.引进技术必须符合的条件 940

2.签订技术转让合同的要求 940

3.技术使用费的计算 942

4.技术输入方对引进技术的保密问题 943

5.技术转让合同的期限 943

(九)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场地使用权与使用费 943

1.合营企业场地使用权的取得 943

2.合营企业场地使用合同的内容 944

3.合营企业场地使用费的标准 945

4.收取场地使用费的优惠办法 946

5.合营企业场地使用费的缴纳 946

6.合营企业使用的场地限于使用权 947

(十)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 948

1.合营企业的自主权 948

2.合营企业计划的编制 949

3.合营企业的物资购买 951

4.合营企业的销售问题 955

(十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税务 956

1.合营企业应缴纳的税种 956

2.合营企业的所得税 957

3.合营企业的关税与工商统一税 960

4.合营企业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 961

2.合营企业外汇收支平衡问题 962

1.合营企业的外汇收付 962

(十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外汇管理 962

3.合营企业在国外或港澳地区的外汇存款 963

4.合营企业的贷款问题 963

5.合营企业外籍职工或港澳职工合法收入的汇出 964

(十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财务与会计 964

1.合营企业的会计年度 965

2.合营企业的会计方法和记帐本位币 965

3.合营企业的总会计师 965

5.合营企业税后利润分配原则 966

4.合营企业的审计师 966

(十四)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职工 967

2.合营企业职工的解雇、辞退 968

3.合营企业对违纪职工的处分 968

4.合营企业职工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 968

5.合营企业职工的福利和社会保险、劳动保护 969

6.合营企业劳动争议的解决 970

(十五)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工会 970

1.合营企业工会的任务 970

2.合营企业工会的职权 970

3.合营企业对工会的义务 971

4.合营企业的职员参加企业的工会组织 971

(十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期限、解散和清算 971

1.合营企业的期限 971

2.合营企业的解散 972

3.合营企业的清算 973

(十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争议的解决 973

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律制度 974

(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概念 974

(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法律地位 975

(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设立程序 976

1.合营企业职工的招收、招聘 977

(四)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 977

(五)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 978

(六)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职工 980

(七)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财务和外汇管理 980

(八)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利润分配 981

(九)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税收 982

(十)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合作期限 983

(十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清算和补偿 984

三、外资企业法律制度 984

(一)外资企业法的意义和作用 984

(二)外资企业的概念 985

(三)设立外资企业的要求 986

(四)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986

(六)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批准程序 987

(五)外资企业的法律地位 987

(七)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自主权 988

(八)对外资企业征收的所得税 989

(九)外资企业的外汇平衡问题 989

(十)对外资企业的管理和监督 990

四、涉外经济合同法律制度 991

(一)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的重要作用 991

(二)涉外经济合同关系 992

1.遵守中国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993

(三)涉外经济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993

2.平等互利的原则 994

3.参照与尊重国际惯例的原则 995

(四)涉外经济合同的主体 996

1.中方主体 996

2.外方主体 998

(五)涉外经济合同争议的法律适用 999

(六)涉外经济合同的订立 1001

1.要约与承诺 1001

2.合同的签署与确认 1003

4.涉外合同的无效 1004

(七)涉外经济合同的履行与违反合同的责任 1004

3.合同条款 1004

1.合同的履行 1005

2.违反合同的责任 1006

(八)涉外经济合同的转让、变更、解除和终止 1008

2.合同的变更 1009

3.合同的解除 1009

1.合同的转让 1009

4.合同的终止 1010

(九)涉外经济合同争议的解决 1010

1.通过协商或通过第三者调解解决 1010

2.仲裁解决 1011

3.法院审理解决 1012

五、补偿贸易制度 1012

(一)补偿贸易的概念 1012

2.回购 1013

(二)补偿贸易的基本形式 1013

1.产品返销 1013

(三)补偿贸易项目的审批程序 1014

(四)补偿贸易的主要法律问题 1015

1.设备所有权移转的时间问题 1015

2.补偿贸易的利息支付问题 1015

3.专利、商标权的问题 1016

4.保险问题 1016

(五)补偿贸易合同 1016

(六)补偿贸易的信贷 1017

1.由设备出口商提供信贷 1017

2.由银行提供信贷 1017

六、对外加工装配制度 1018

(一)对外加工装配的概念 1018

(二)对外加工装配的法律特征 1018

(三)对外加工装配合同 1019

(一)国际技术转让的一般含义 1020

七、国际技术转让制度 1020

(四)对外加工装配的税收优惠 1020

(二)国际技术转让法 1021

(三)国际许可合同的概念 1022

(四)国际许可合同的种类 1022

1.独占许可 1022

2.排他许可 1023

3.普通许可 1023

(五)国际许可合同的主要条款 1023

1.许可合同的序文 1023

2.许可合同的定义条款 1023

3.许可合同的中心内容 1024

4.许可合同的技术使用费 1024

5.继续提供技术援助和技术回馈权 1025

6.担保与保证 1025

7.保密问题 1026

8.许可合同的生效、期限与终止 1027

查看更多关于企业实用法律知识大全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