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气象手册

气象手册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天文地球

图书介绍

1.气象导论 1

1.1.气象 1

1.1.1.地球的大气 1

1.1.2.大气与气象 5

1.1.3.气象学及其变迁 8

1.1.4.气象与人类生活 12

1.2.气象的利用与社会 16

1.2.1.防灾与气象 16

1.2.2.建筑物与气象 18

1.2.3.大气污染与气象 22

1.2.4.疾病与气象 23

1.2.5.农业与气象 25

1.2.6.产业与气象 26

1.2.7.交通与气象 28

1.2.8.海洋与气象 31

1.2.9.教育与气象 33

1.3.气象事业 34

1.3.1.世界的气象事业 34

1.3.2.日本的气象事业 40

1.4.气象组织 45

1.4.1.世界气象组织 45

1.4.2.日本的气象组织 49

1.4.3.外部团体 51

2.地球与太阳 55

2.1.总论 55

2.1.1.问题的提出 55

2.1.2.今天的知识形成以前 55

2.1.3.本章内容的利用方法 56

2.2.地球 56

2.2.1.有关地球的物理常数 56

2.2.2.地球的内部构造 58

2.2.3.原始大气 59

2.3太阳和太阳大气 60

2.3.1.有关太阳的物理常数 60

2.3.2.太阳的电磁辐射 62

2.3.3.太阳的能源及其内部模型 68

2.3.4.太阳表面现象 70

2.4.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73

2.4.1.地球大气和太阳辐射 73

2.4.2.太阳活动的变化与天气 77

2.4.3.天文季节 78

2.5.行星 80

2.5.1.太阳系 80

2.5.2.行星的特征 81

2.5.3.行星大气 83

3.大气的构造和运动 85

3.1.总论 85

3.1.1.问题的提出 85

3.1.2.形成今天的知识以前 86

3.1.3.本章内容的使用方法 87

3.2.大气的层结 88

3.2.1.层结的整体 88

3.2.2.对流层 90

3.2.3.平流层 91

3.2.4.中间层、热成层、外气层 92

3.2.5.臭氧层 94

3.2.6.电离层 95

3.2.7.超高层大气 96

3.3.大气中的物质循环 97

3.3.1.水的循环 97

3.3.2.二氧化碳的循环 100

3.3.3.气溶胶 103

3.3.4.示踪物 108

3.4.大气运动的尺度 110

3.4.1.各种尺度的运动 110

3.4.2.大尺度运动——行星尺度和天气尺度的运动 113

3.4.3.中小尺度的运动 114

3.4.4.微尺度现象 114

3.5.大尺度现象——行星尺度现象 115

3.5.1.大气的大型环流 115

3.5.2.急流 139

3.5.3.超长波与长波 142

3.6.大尺度现象——天气尺度现象 147

3.6.1.气团与锋 147

3.6.2.低气压 153

3.6.3.高气压 156

3.6.4.中尺度扰动 158

3.6.5.台风 158

3.6.6.各种热带扰动 164

3.7.中尺度现象 166

3.7.1.暴雨 166

3.7.2.雪暴 171

3.7.3.低空急流 173

3.8.小尺度现象 175

3.8.1.海陆风 175

3.8.2.山谷风 177

3.8.3.局地风 179

3.8.4.焚风与布拉风 180

3.8.5.雷雨 182

3.8.6.龙卷风 185

3.8.7.热岛 186

3.9.微尺度现象 189

3.9.1.大气边界层 189

3.9.2.大气湍流 194

3.9.3.大气中的扩散 195

3.9.4.高层建筑风 198

4.气候及其变化 201

4.1.总论 201

4.2.世界的气侯 204

4.3.日本的气侯 212

4.4.局地气候和小气侯 217

4.4.1.地形与气侯 217

4.4.2.地表状态与气候 219

4.4.3.城市气候 220

4.4.4.微气候 223

4.5.气候变化 223

4.5.1.气候变化的实态 224

4.5.2.地质时代的气侯 228

4.5.3.历史时代的气侯 229

4.5.4.小冰期的气侯 231

4.5.5.异常天侯和近年的气候变化 232

4.5.6.气候变化的原因 236

4.5.7.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 239

4.5.8.气候模拟 243

5.气象仪器 246

5.1.总论 246

5.1.1.什么叫测定 246

5.1.2.侧定量的变换 247

5.1.3.遥感 248

5.1.4.测定值的传递 248

5.2.仪器的各种性质 249

5.2.1.精度 249

5.2.2.灵敏度 250

5.2.3.示差与偏差 251

5.2.4.动特性和时间常数 252

5.2.5.频率响应 256

5.3.气象仪器入门 259

5.3.1.气压表 259

5.3.2.温度表 263

5.3.3.湿度表 268

5.3.4.风向仪、风速表 274

5.3.5.观测降水和蒸发的仪器 278

5.3.6.观测云和能见度的仪器 287

5.3.7.日射表、辐射表、日照计 294

5.3.8.气象雷达 301

5.3.9.高空观测仪器 304

5.3.10.低空观测仪器 316

5.4.气象观测系统 319

5.4.1.地面气象观测装置 319

5.4.2.地区气象观测系统 320

5.4.3.海洋浮标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322

5.4.4.雷达 324

5.4.5.自动气象仪 328

5.4.6.气象火箭 331

5.4.7.气象卫星 333

5.4.8.其它 340

6.气象观测 342

6.1.总论 342

6.1.1.什么叫气象观测 342

6.1.2.观测所的场地 343

6.1.3.观测方法 344

6.2.地面气象观测 349

6.2.1.气压的观测方法 349

6.2.2.气温的观测方法 351

6.2.3.湿度的观测方法 353

6.2.4.地面风的观测方法 355

6.2.5.降水量和积雪深度的观测方法 357

6.2.6.云的观测 359

6.2.7.大气现象和天气的观测 362

6.2.8.其它观测 363

6.3.气象雷达观测 365

6.3.1.雷达观测的基础 365

6.3.2.雷达使用的基础 369

6.3.3.特种雷达 372

6.4.高山气象观测 374

6.4.1.与地面气象观测的差别 374

6.4.2.云的观侧 374

6.4.3.大气现象的观测 376

6.4.4.气压的观测方法 378

6.4.5.其它观测 379

6.5.海上气象观测 379

6.5.1.与地面气象观测的差别 379

6.5.2.气压的观测方法 380

6.5.3.风的观测方法 381

6.5.4.波浪的观测方法 383

6.5.5.海面水温的观测方法 385

6.5.6.其它观测 385

6.6.航空气象观测 387

6.6.1.机场观测 387

6.6.2.飞机观测 390

6.7.高空气象观测 392

6.7.1.高空风的观测方法 392

6.7.2.高空气象要素的观测方法 394

6.8.超高层气象观测 399

6.8.1.直接测定 399

6.8.2.间接测定 402

6.9.特殊气象观测 403

6.9.1.大气电 403

6.9.2.气溶胶 404

6.9.3.大气污染物质 406

6.9.4.大气臭氧 407

6.9.5.云和降水 409

6.9.6.其它 412

6.10.气象卫星观测 413

6.10.1.静止气象卫星 414

6.10.2.极轨气象卫星 418

6.10.3.气象卫星资料的获取方法 422

6.11.观测网 422

6.11.1.观测网密度 422

6.11.2.地面气象观测网 424

6.11.3.高空气象观测网 426

6.11.4.雷达气象观测网 429

6.11.5.局地气象观测网 430

6.11.6.观测资料的自动处理 432

7.天气图的制作方法和利用 434

7.1.总论 434

7.2.天气图分析符号 435

7.2.1.天气符号 436

7.2.2.地面气象通报形式 437

7.2.3.高空气象通报形式 440

7.2.4.天气图分析符号 443

7.2.5.填图 446

7.3.天气图的种类和读法 447

7.3.1.地面天气图及其读法 447

7.3.2.高空天气图及其读法 455

7.3.3.高空平均天气图及其读法 461

7.3.4.预报天气图的种类 464

7.3.5.传真(FAX)广播一览表 467

7.4.天气图的制作方法 467

7.4.1.地面天气图的制作方法 467

7.4.2.高空天气图的制作方法 470

7.4.3.无线电气象通报和利用 471

8.最近的天气预报及其利用方法 474

8.1.总论 474

8.1.1.预报的意义 474

8.1.2.预报方法的变迁 476

8.1.3.制作预报的方法 477

8.1.4.预报的传送方法和使用方法 479

8.2.数值预报 481

8.2.1.什么叫数值预报 481

8.2.2.大气的数值模式 483

8.2.3.数值预报的现状 488

8.3.短时间预报 490

8.3.1.短时间预报的目的和方法 490

8.3.2.雨量的短时间预报 492

8.4.短期预报 496

8.4.1.短期预报的技术及其变迁 496

8.4.2.天气翻译的技术 499

8.4.3.短期预报的发布形式 503

8.5.延长预报(一周预报) 505

8.5.1.一周预报的预报技术 506

8.5.2.天气的翻译 510

8.5.3.一周预报的发表形式 511

8.6.长期预报 511

8.6.1.长期预报的目的和意义 512

8.6.2.长期预报的变迁 516

8.6.3.长期预报的方法 517

8.7.天气预报的利用 518

8.7.1.天气预报的精度 518

8.7.2.预报的利用效果 523

9.气象理论 525

9.1.总论 525

9.1.1.气象理论的分类与特征 525

9.1.2.气象理论的变迁 528

9.2.气象辐射学 532

9.2.1.什么叫气象辐射 532

9.2.2.辐射的传递 533

9.2.3.太阳短波辐射 536

9.2.4.地球、大气的长波辐射 539

9.2.5.气象辐射与大气运动 541

9.3.气象热力学 546

9.3.1.热力学过程及其方程式 546

9.3.2.热力图一览 553

9.4.动力气象学 555

9.4.1.大气的运动及其方程式 555

9.4.2.力学的不稳定性和大气中的扰动 561

9.4.3.湿空气动力学 565

9.5.大气湍流 569

9.5.1.湍流的发生与发展 569

9.5.2.物理量的铅直输送 574

9.5.3.大气湍流的构造 578

9.6.云与降水的物理 582

9.6.1.气溶胶的特性 582

9.6.2.云滴与冰晶的生成 584

9.6.3.雨滴与雪晶的生成 587

9.6.4.云与降水的力学 588

9.6.5.降水与雷达 590

9.6.6.雪冰的物理 591

9.7.大气化学 593

9.7.1.大气化学现象一览 593

9.7.2.化学物质的循环 594

9.7.3.降水化学 595

9.7.4.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 597

9.8.大气电 599

9.8.1.大气电现象一览 599

9.8.2.气溶胶与电 600

9.8.3.雷与降水的电 601

9.8.4.高层大气的电 604

9.9.气象光学 605

9.9.1.气象光学现象一览 605

9.9.2.虹 608

9.10.气象声学 609

9.10.1.气象声学现象一览 609

9.10.2.声音的传播 610

10.气象实验 612

10.1.总论 612

10.1.1.气象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612

10.1.2.各种气象实验 613

10.2.运用计算机作模拟实验 617

10.2.1.大型环流、台风、海陆风等的数值实验 617

10.2.2.降水现象等的数值实验 621

10.3.室内的模式实验 623

10.3.1.风洞实验 623

10.3.2.大型环流等的转盘实验 627

10.3.3.降水现象等的室内实验 629

10.4.野外实验 633

10.4.1.人工降雨(降雪)的变迁及现状 633

10.4.2.气象的人工调节 636

10.4.3.使用示踪物的扩散实验 638

10.5.比较简单的气象实验 643

10.5.1.风速变动的记录 643

10.5.2.凝结核数 644

10.5.3.水槽实验 645

10.5.4.其它 646

11.生活与气象 648

11.1.总论 648

11.1.1.什么叫生活与气象 648

11.1.2.有助于进一步加深认识的参考读物 649

11.2.体感与衣服 652

11.2.1.体温调节与衣服 652

11.2.2.体感温度的表现方法 654

11.2.3.体感与气候 656

11.3.健康与气象 659

11.3.1.气象病 659

11.3.2.季节病 660

11.3.3.气候适应 662

11.4.建筑与气象 664

11.4.1.气侯风土与住宅样式的变迁 664

11.4.2.室内气侯 665

11.4.3.暖房与防寒设计 668

11.4.4.冷房与防暑设计 671

11.5.太阳热的利用 673

11.5.1.从能源角度看太阳热的特性 673

11.5.2.日射受热量分布 674

11.5.3.集热 675

11.5.4.太阳温室 678

11.6.水资源与气象 679

11.6.1.水的循环 679

11.6.2.日本的水资源 68

11.6.3.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气象 683

11.7.气候与文明 686

11.7.1.气候与文明 686

11.7.2.气象事变、气侯变化与历史 688

11.8.生物与气象 690

11.8.1.生物的生态与气象、气候 690

11.8.2.生物季节 691

11.9.火灾与气象 693

11.9.1.火灾的发生与气象以及气象情报 693

11.9.2.伴随火灾的气象现象 695

11.10.设计、计划与气象 697

11.10.1.计划与气象 697

11.10.2.高层建筑的耐风设计 698

11.10.3.建筑物的设计与气象 702

11.10.4.水坝的建设与气象 704

11.10.5.原子能发电站的计划与气象 705

12.产业与气象 708

12.1.总论 708

12.2.农业与气象 710

12.2.1.植物与气象 710

12.2.2.农作物与气象 715

12.2.3.温室与气象 719

12.2.4.水与气象 721

12.2.5.土壤水分与气象 723

12.2.6.病虫害与气象 725

12.3.林业与气象 728

12.3.1.树木与气象、气候 728

12.3.2.森林的气象、气候 731

12.3.3.森林的气象灾害 733

12.4.工业与气象 736

12.4.1.工业与气象 736

12.4.2.车间内的气候 739

12.4.3.工厂设计、计划与气候 743

12.5.电力与气象 746

12.5.1.电力与气象 746

12.5.2.水力发电与气象 748

12.6.其它产业与气象 750

12.6.1.渔业与气象 750

12.6.2.商业与气象 753

12.6.3.货易与气象、气候 755

12.6.4.娱乐业与气象 757

12.6.5.其它 759

13.交通与气象 762

13.1.总论 762

13.1.1.交通与气象的关系 762

13.1.2.铁路气象业务 762

13.1.3.航空气象业务 763

13.1.4.海上气象业务 765

13.2.陆地交通与气象 766

13.2.1.铁路与气象 766

13.2.2.公路交通与气象 769

13.3.航空气象 770

13.3.1.航空必要的气象要素 770

13.3.2.湍流 772

13.3.3.飞行方式与气象 777

13.3.4.视程与云幂 779

13.3.5.航空气象预报 781

13.3.6.经济飞行与气象 784

13.4.海上交通与气象 786

13.4.1.波浪情报的通报和利用 786

13.4.2.外洋波浪 791

13.4.3.沿岸波浪 793

13.4.4.波浪预报 797

13.4.5.台风与波浪 801

13.4.6.经济航运与气象 803

14.污染与气象 806

14.1.总论 806

14.1.1.环境浓度与气象 806

14.1.2.大气污染气象 808

14.2.大气污染物质的测定 812

14.2.1.对象尺度和测定网 812

14.2.2.各种污染物质与观测方法 815

14.3.日本的大气污染 818

14.3.1.日本大气污染的变迁 818

14.3.2.法规的变迁 820

14.4.世界的大气污染 823

14.4.1.世界大气污染的现状 823

14.4.2.应引起注意的污染物质 826

14.5.大气中污染物质的动静 828

14.5.1.污染物质的平流扩散 828

14.5.2.光化学烟雾、酸雨 831

14.5.3.污染物质的清除 835

14.6.扩散模式 837

14.6.1.各种扩散的模式 837

14.6.2.计算机的模式实验及其利用 843

14.7.大气污染的预报与控制 846

14.7.1.大气污染气象业务 846

14.7.2.大气污染的控制 850

14.8.环境评定 851

14.8.1.环境评定的方法 851

14.8.2.今后的问题 855

15.防灾与气象 857

15.1.总论 857

15.1.1.气象灾害的种类 857

15.1.2.防灾与法律 861

15.1.3.防灾服务 863

15.2.风害 867

15.2.1.强风压引起的灾害 867

15.2.2.强风挟带作用引起的灾害 869

15.2.3.防止风害的对策 870

15.3.盐害 871

15.3.1.盐害(盐风害,潮风害) 871

15.3.2.盐害的发生及其防止 871

15.3.3.盐雪害(低温季节盐害) 872

15.4.高潮害 874

15.4.1.高潮的发生 874

15.4.2.高潮害及其预防对策 877

15.5.水害 879

15.5.1.水害的种类 879

15.5.2.近年来水害的特征 880

15.5.3.水害的发生及其对策 880

15.6.冰雪害 884

15.6.1.积雪负荷造成的灾害 884

15.6.2.雪崩 885

15.6.3.融雪害 886

15.6.4.积雪、积冰害 887

15.7.冻、霜害 888

15.7.1.霜害与冻害 888

15.7.2.霜害的发生与时期 889

15.7.3.防止冻、霜害(防霜对策) 891

15.8.雹、雷害 892

15.8.1.雹灾与雷害 892

15.8.2.雹的成因 892

15.8.3.雷的成因 894

15.8.4.雹灾、雷灾的防止 894

15.9.冷害 895

15.9.1.什么叫冷害 896

15.9.2.探索过去冷害的实情 896

15.9.3.冷害的三种类型 897

15.9.4.冷害气象的两种类型 899

15.10.干害 901

15.10.1.什么叫干害 901

15.10.2.干旱与雨量 901

15.10.3.容易受干害的植物生育期 904

15.11.波浪害 904

15.11.1.海上波浪害 904

15.11.2.沿岸波浪害 906

15.12.其它灾害 907

15.12.1.雾害 908

15.12.2.海冰害 910

16.气象教育 911

16.1.总论 911

16.2.小学气象教育 913

16.2.1.小学理科中的气象内容 913

16.2.2.气象领域的指导目标和内容 914

16.2.3.指导计划和具体开展示例 917

16.3.初中气象教育 921

16.3.1.初中理科中的气象内容 921

16.3.2.气象领域的指导目标和内容 923

16.3.3.指导计划与具体开展示例 926

16.4.高中气象教育 927

16.4.1.高中理科中的气象内容 927

16.4.2.气象领域的结构化 928

16.4.3.气象领域的指导目标和内容 931

16.4.4.指导计划与具体开展示例 933

16.5.气象的高等专业教育 940

16.5.1.大学、研究生院气象教育的现状 940

16.5.2.基础课程与参考资料 942

16.6.气象的社会教育 945

17.气象资料及其利用 950

17.1.总论 950

17.2.日本国内的气象资料 953

17.2.1.国内的气象资料和获取方法 953

17.2.2.国内主要地点的气候值 960

17.3.外国的气象资料 964

17.3.1.外国气象资料的种类和获取方法 964

17.3.2.外国主要地点的气候值 965

17.4.气象资料的使用方法 965

17.4.1.气象统计值的名称和内容 965

17.4.2.气象统计值的种类和性质 975

17.4.3.气象统计值的一般使用方法 978

17.4.4.风的资料及其使用 980

17.4.5.气温的资料及其应用 983

17.4.6.降水量的资料及其使用 987

17.4.7.各种灾害的资料及其利用 991

17.4.8.大气污染的资料及其利用 994

17.4.9.气象卫星的资料及其利用 999

17.4.10.气象潮的资料及其利用 1004

17.4.11.特别观测的资料及其利用 1007

查看更多关于气象手册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