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革命道德:德行卷

中国革命道德:德行卷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政治法律

  • 购买点数:14
  • 作 者:罗国杰总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03520418
  • 标注页数:421 页
  • PDF页数:460 页
图书介绍

卷序 1

第一章 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1

导语 1

第一节 追求进步探寻真理 4

一、李大钊率先高举马列主义大旗 4

二、毛泽东探求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真理 6

三、周恩来寻求医治中国痼疾的良方 8

四、刘少奇确立革命人生观 11

五、朱德找党万里行 14

六、董必武从“中山先生的信徒”到共产主义者 16

七、邓小平把《共产党宣言》视为“入门老师” 19

八、刘伯承走上新的革命道路 20

九、吴玉章始终跟着时代前进 21

十、瞿秋白“宁死亦当一行” 23

十一、蔡和森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著作 25

十二、邓恩铭立志改造社会 26

十三、陈望道坚信马列,传播马列 28

十四、陶行知: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共产主义者 30

第二节 献身革命,毁家纾难 32

一、毛泽东的六位亲人为革命献身 32

二、彭湃当众焚毁田契,投身农民运动 34

三、郭亮遗书:“望善抚吾儿,以继余志” 35

四、徐海东毁家纾难 36

五、田波扬、陈昌甫宁死不叛党 37

六、杨殷变卖家产为革命 38

第三节 百折不挠矢志不移 39

一、叶剑英:“经得艰难考验时” 39

二、贺龙危难时刻参加党 41

三、徐特立入党之日正是大革命失败之时 42

四、沙文求面对艰险,革命意志弥坚 44

五、李春亭: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斗下去 45

六、帅孟奇历经磨难不改初衷 46

七、王若飞:斗争不为监牢限 48

八、廖承志处逆境志不渝 50

九、邹韬奋用笔战斗到最后一息 52

十、李达宣传马克思主义始终如一 53

十一、陶铸:“苌弘血化碧,哀痛总能消” 55

十二、刘少奇:“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56

第四节 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58

一、林祥谦、康景星、施洋坚贞不屈 58

二、李劳工视死如归 59

三、邵飘萍舍生取义为人民 60

四、杨闇公:“头可断,志不可夺” 62

五、李大钊大节凛不辱 63

六、赵世炎不辞牺牲 65

七、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66

八、李鸣珂义无反顾舍生忘死 67

九、李硕勋牢狱不屈,遗书义深 69

十、蔡和森威武不屈壮烈牺牲 70

十一、郭纲琳狱中顽强抗争,磨心铭志 71

十二、吉鸿昌:“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73

十三、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74

十四、江竹筠身受酷刑意志如钢 76

第二章 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 78

导语 78

第一节 抵御侵略以身许国 81

一、左权以身殉国家 81

二、杨靖宇“胃内无粒饭”,仇敌亦惊叹 82

三、归侨李林战死抗日疆场 83

四、李贞乾浩气永著湖西 86

五、谢晋元率“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 87

六、佟麟阁马革裹尸,义无反顾 89

七、赵登禹与大刀队长城抗战 90

八、张自忠战前遗书决心为国捐躯 91

九、狼牙山五壮士顽强抗战 92

十、马本斋和他的母亲:“两代英雄” 94

十一、八女投江英灵不朽 95

第二节 立场坚定忠心报国 97

一、马骏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而斗争 97

二、孙中山病危期间操劳国事 100

三、刘和珍:“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 102

四、贺子珍:最早上井冈山的女共产党员 103

五、胡愈之英勇抗议“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04

六、邓演达临难不苟 106

七、蔡廷锴、蒋光鼐率十九路军上海抗战 107

八、陈赓:“我决不会出卖我们的党” 109

九、方志敏狱中遗著《可爱的中国》 110

十、杨杏佛为保障民权而流血 113

十一、续范亭忧国剖腹 114

十二、女“君子”史良为抗日受难 116

十三、茅丽瑛为救国难血洒孤岛 118

十四、马叙伦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 119

十五、李公朴为抗日呐喊,为民主牺牲 120

十六、闻一多的最后讲演 122

十七、杜斌丞:“今日莫杀头,今日且干一天” 123

十八、冯玉祥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124

十九、黄竞武为解放上海献出生命 126

二十、杨虎城抗日救国矢志不移 127

第三节 捍卫主权维护统一 129

一、仲曦东不畏美军守烟台 129

二、陶勇炮打“紫石英”舰 130

三、毛泽东:在原则问题上,我们不能让步 131

四、毛泽东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33

五、周恩来:“租用期间,卫星的所有权属于中国政府” 134

六、邓小平: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 136

七、十世班禅维护祖国统一,企盼民族强盛 137

八、“应该记头功的就是乌兰夫” 139

第三章 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宗旨 142

导语 142

第一节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144

一、王烬美抱重病坚持工作 144

二、周恩来的工作日程 145

三、宋庆龄始终在人民之中 148

四、陈云关心群众的吃饭穿衣问题 150

五、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52

六、胡厥文毅然迁厂支援抗战 153

七、贾拓夫在困难时期与工人同甘苦 155

八、聂耳用战斗的歌声驱散靡靡之音 156

九、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157

十、老舍写作为人民 158

十一、李四光苦心探索地震预报 160

十二、罗健夫用生命买时间填补中国电子工业空白 161

十三、蒋筑英献身科学无悔无怨 163

十四、王其梅把全部心血都献给了西藏人民 164

十五、杰桑·索南达杰为环保事业献身 166

十六、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由来 167

十七、陈嘉庚倾资兴学培育人才 169

十八、华罗庚为国一生拼 171

十九、苏宁——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 172

第二节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174

一、吴玉章一辈子做好事 174

二、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175

三、柯棣华:“用实际行动,向白求恩大夫学习” 177

四、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78

五、赵占魁炉火般的工作热情 180

六、甘祖昌将军当农民 182

七、焦裕禄为兰考人民鞠躬尽瘁 183

八、雷锋甘当人民的勤务员 185

九、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 186

十、吕士才医生心中只有伤员 188

十一、孔繁森向藏族人民奉献无私的爱 189

第三节 勤政为民作风民主 191

一、周恩来办公室门上的大字报 191

二、周恩来的“五个办公室” 193

三、陈云:“不能拿老百姓的钱开玩笑” 194

四、彭真:“共产党人的根永远在车间里、在田野上!” 195

五、谢觉哉:“共产党的干部不是‘官’,而是人民公仆” 197

第四节 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198

一、毛泽东拒绝亲友的不当要求 198

二、毛泽东铁面无私严厉惩处刘青山、张子善 199

三、周恩来不同意给自己的堂弟安排参事职 201

四、陈延年坚持原则不徇父子私情 203

五、蓝公武刚直不阿 204

六、高崇民秉公执法 205

七、谭余保——“铁面包公” 206

第四章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07

导语 207

第一节 学习马列武装思想 210

一、邓中夏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学说 210

二、毛泽东联系实际刻苦钻研马列 212

三、刘少奇发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214

四、吴晗学习历史唯物论 修改《朱元璋传》 216

第二节 调查研究求真务实 217

一、毛泽东系统周密地调查中国农村 217

二、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上投了“关键的一票” 219

三、张闻天注重实地调查 222

四、黄炎培考察延安 224

五、任弼时纠正土改中的错误 226

六、邓华建议中央“放弃两沽” 228

七、郭影秋重视“在下面跑” 229

八、陈云主张“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30

第三节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232

一、毛泽东从百姓的怨言中发现问题 232

二、任弼时敢于坚持真理 233

三、邓小平坚持说真话、说实话 234

四、邓小平“三下三上”不改耿耿忠心 235

五、何孟雄与他的《政治意见书》 237

六、李铁夫坚决反对“左”倾教条主义 238

七、刘少奇在白区工作中从实际出发 240

八、何叔衡不畏无理指责批评,不怕撤职 242

九、博古勇于解剖自己 243

十、蒋南翔为纠正“抢救运动”错误上书言事 245

十一、陈少敏不举手 246

十二、谭震林二月抗争 248

第五章 贯彻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 250

导语 250

第一节 革命第一集体第一 251

一、萧楚女:要像蜡烛,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251

二、熊厚发负伤后为集体离队战斗 253

三、李克农在敌人心脏部位坚持战斗 254

四、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255

五、黄继光用胸膛堵枪口 256

六、杨根思冲入敌阵与敌人同归于尽 258

七、英雄少年刘文学为保护集体财产而献身 259

八、欧阳海舍身救列车 259

九、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260

十、小英雄赖宁救火 261

十一、彭加木为我国科学事业献出了生命 262

十二、邓稼先为研制“两弹”无私奉献 263

十三、张华舍己救人 265

第二节 尊重集体顾全大局 267

一、李先念胸怀全局,经略中原 267

二、彭德怀一生克己奉公,顾全大局 268

三、邱少云为整体利益勇于献身 271

四、为保护国家财产向秀丽舍身扑火 272

五、王进喜的“铁人”精神 273

第三节 服从组织遵守纪律 274

一、周恩来、邓颖超相约严守党的机密 274

二、邓小平严于掌兵 276

三、董振堂自己要求坐禁闭 277

四、潘汉年守口如瓶 278

五、马振华不准妻儿吃“派饭” 279

六、陈毅制定《入城守则》,部队进驻上海露宿街头 280

第六章 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 282

导语 282

第一节 艰苦创业励精图治 284

一、经济困难时期毛泽东不吃肉蛋 284

二、朱德挑粮上井冈 285

三、韦拔群变卖家产艰苦创业 286

四、周恩来被评为纺线能手 287

五、朱德送给青年“三件宝” 288

六、红军手搓青稞麦 289

七、九个炊事员的故事 291

八、三五九旅南泥湾开荒屯田 292

九、李鼎铭首倡精兵简政 294

十、聂荣臻的三点建议和周恩来的两处旁批 296

十一、车向忱用两元钱办流亡儿童学校 297

十二、宣中华蔑视困难忘我革命 299

十三、李兆麟谱写《露营之歌》 300

十四、邓拓游击办报 301

十五、孟泰为工厂恢复生产“寻宝” 302

第二节 勤俭办事力戒奢侈 303

一、林伯渠一生艰苦朴素 303

二、曾志遗嘱:希望身后“静悄悄的” 304

三、方志敏的清贫令敌人惊讶 306

四、周恩来皮箱的“秘密” 307

五、刘少奇的家庭开支 309

六、邓颖超的七条遗言 311

七、周恩来、邓颖超用的同一件礼装和同一个骨灰盒 312

八、康克清总是说:“补一补,还能穿” 313

九、张澜穿土布长衫参加开国大典 314

十、南洋巨富陈嘉庚一生节俭 316

十一、许世友粗茶淡饭度晚年 316

第三节 清正廉洁不谋私利 318

一、孙中山尽瘁国事不治家产 318

二、周恩来吃饭有“三忌” 319

三、朱理治不计个人得失 321

四、熊瑾玎——《新华日报》的“红色管家” 322

五、皮定钧将军保持普通一兵本色 323

六、朱德海为民办事拒收任何礼物 324

第七章 遵循新型的人际关系准则 325

导语 325

第一节 热心公益助人为乐 326

一、李大钊治家俭约救济贫苦青年 326

二、向警予待人诚恳热情 327

三、刘少奇为他人着想睡地铺 329

四、陈潭秋为青年指方向 330

五、聂荣臻等抗日前线救助日本小姑娘 331

六、徐特立助人为乐 334

七、彭泽民热心公益 336

八、蔡畅关心教育孩子 338

九、包尔汉关爱后辈 339

十、阎宝航仗义疏财 340

十一、时传祥:“宁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 341

十二、赵梦桃与工友十一次换车 344

第二节 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 345

一、刘少奇不准他人为自己祝寿 345

二、邓小平倡导义务植树身体力行 346

三、张其德:“公家的钱,我一分一厘也不能动!” 347

四、毛泽民宿舍冬天同样不生火 348

五、刘亚楼也用“更生纸” 349

六、邓小平反对对他歌功颂德 350

七、邓初民追求真理躬行实践 352

八、黄炎培以身作则移风易俗 353

第三节 尊师重教尊老爱幼 354

一、毛泽东尊师二三事 354

二、刘少奇与黄锡类的师生情 357

三、朱德尊爱母亲 358

四、恽代英关心青年 359

五、邓小平赡养继母如同生母 361

六、向警予对亲人的爱 363

七、邓颖超献给母亲的“誓词” 365

第四节 肝胆相照诚实可信 366

一、毛泽东和续范亭的诚挚情谊 366

二、周恩来对毛泽东的深情厚谊 367

三、周恩来关怀和保护民主人士 368

四、瞿秋白与鲁迅亲密无间 371

五、刘伯承与邓小平“相知甚深” 373

六、关向应与贺龙的手足之情 375

七、李先念与徐向前患难与共 376

第五节 教育子女要求严格 377

一、赵一曼临刑“示儿”书 377

二、江竹筠遗书教子 378

三、毛泽东带头送子参军 379

四、周恩来不成文的家规 380

五、任弼时为幼子失礼自责写检讨 382

六、林伯渠严格要求子女 383

七、谢觉哉不准儿女有特权思想 384

八、陈云教育子女勤奋学习 385

九、刘伯承严格清廉的家风 386

十、张闻天教育儿子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387

十一、罗瑞卿教育儿女清正廉洁 389

第八章 重视革命道德的自我修养 390

导语 390

第一节 光明磊落勇于反省 391

一、刘志丹胸怀坦白顾全大局 391

二、徐特立的两件小事 393

三、彭德怀怒斥李德 394

四、彭雪枫严以责己勇于反省 395

五、黄克诚超越个人恩怨正确评价毛泽东 397

六、李维汉勇于自我批评 399

第二节 志趣高尚爱情真挚 400

一、李大钊与赵纫兰 400

二、高君宇与石评梅 401

三、周文雍与陈铁军 402

四、瞿秋白与杨之华 404

五、鲁迅与许广平 405

六、周恩来、邓颖超的“八互”原则 406

七、邓颖超海棠树下的回忆 408

第三节 保持气节一尘不染 410

一、廖仲恺两袖清风 410

二、何香凝一身正气 411

三、宋庆龄怒斥国民党新军阀 412

四、叶挺:“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 415

五、董必武危难时刻讲气节 416

六、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418

七、马叙伦:“宁为自由而死,不为奴隶而生” 419

八、程砚秋、梅兰芳为抗日罢演绝唱 420

查看更多关于中国革命道德:德行卷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