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自然  科技  社会与辩证法

自然 科技 社会与辩证法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自然科学

  • 购买点数:15
  • 作 者:许为民等编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308031306
  • 标注页数:451 页
  • PDF页数:464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一、自然、科技、社会与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的内容 2

二、自然、科技、社会与辩证法研究的学科基础和发展历史 4

三、自然、科技、社会与辩证法的学习意义和要求 12

自然篇 19

第一章 自然观的历史发展 19

第一节 古代机体论、神论自然观 19

一、古代中国的自然观 19

二、古希腊的物质观与自然观 20

三、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神创论自然观 22

第二节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24

一、近代科学革命与自然观的转变 24

二、机械论自然观的兴起及其局限 26

一、辩证自然观的生成和发展 28

第三节 现代辩证、系统论自然观 28

二、学进步所导致的系统论自然观 30

第二章 存在的自然界 33

第一节 物质系统的类型与基本属性 33

一、物质系统的分类 34

二、物质系统中的整体与部分 35

三、环境对物质系统的作用 38

第二节 物质系统的层次结构 41

一、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41

二、非生命系统的层次结构 44

三、生命系统的层次结构 46

第三节 自然界层次结构的规律 47

一、层次结构的复杂性规律 47

二、层次结构的结合度规律 49

三、不同层次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51

第四节 物质系统的若干哲学范畴 54

一、物质与时空 54

二、有限与无限 57

三、可分与不可分 60

第三章 演化的自然界 65

第一节 演化观念的逐步确定 65

一、人“第一推动”到演化 65

二、演化的判别 68

三、演化的内容 70

第二节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起源与演化 73

一、宇宙的演化 73

二、恒星的演化 76

三、地球的演化 78

四、生命的起源与生物进化 80

第三节 进化机制及其哲学讨论 82

一、进化的条件与过程 83

二、进化的退化的关系 87

三、偶然性在进化中的意义 89

四、自然界演化的周期性 92

第四章 人类与人化的自然界 96

第一节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96

一、人类从动物界的分化 96

二、类对自然界作用的变迁 99

三、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 102

第二节 人类进步对自然界的深刻影响 105

一、人类的新进化与能动性力量的发展 105

二、自然界的“人化” 108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新特点 111

一、人与自然关系现状及原因分析 113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图景 116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出路 118

科学篇 123

第五章 科学发展 123

第一节 科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123

一、科学发展的历史分期 123

二、古代科学及其特点 124

三、近代科学及其特点 127

四、现代科学及其特点 133

第二节 科学目标与科学进步 137

一、科学的目标 137

二、科学的进步 140

一、关于科学发展模式的若干理论 144

第三节 科学发展的模式 144

二、关于科学发展一般模式的评论 151

第六章 科学理论 154

第一节 科学划界 154

一、科学划界及其意义 154

二、关于科学划界的基本观点 156

三、对划界标准的评论 160

第二节 科学语言与科学解释 163

一、两种语言符号系统 163

二、科学语言的分类 165

三、科学概念与科学命题 167

四、语言层次与科学解释 169

五、科学的合理性 174

第三节 科学理论的结构 177

一、科学理论结构的“正统观点” 177

二、亨普尔对“正统观点”的修正 180

三、奎因的网络模型 182

四、关于科学理论结构的评论 184

第四节 科学理论的评价 186

一、逻辑经验主义评价模式 186

二、批判理性主义评价模式 188

三、科学历史主义评价模式 190

四、对各种评价主义模式的评论 193

第七章 科学立法 196

第一节 科学研究与科学方法论 196

一、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196

二、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及方法 198

第二节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199

一、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199

二、科学问题的类型及其来源 202

三、科学选题的原则与步骤 206

第三节 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 210

一、科学事实及其性质 210

二、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 212

三、观察和实验中的机遇 215

四、获取科学事实的若干认识论问题 217

第四节 逻辑思维方法 220

一、科学抽象及其意义 220

二、比较与分类 221

三、类比与移植 222

四、分析与综合 224

五、归纳与演绎 225

六、数学方法 227

一、非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 229

第五节 非逻辑思维方法 229

二、直觉与灵感 230

三、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 231

四、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 232

第六节 假说方法 233

一、从发现逻辑到证明逻辑 234

二、科学假说的特征 237

三、科学假说建立的方法论原则 238

四、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 240

第七节 系统科学方法 242

一、系统科学及其方法 242

二、常用的系统科学方法 243

三、系统科学方法的新发展 246

第一节 以材料加工为主导的古代手工技术 251

第八章 技术发展 251

技术篇 251

一、石器时代与石器技术 252

二、铜器时代与铜器技术 253

三、铁器时代与铁器技术 255

四、古代的动力技术和信息技术 257

第二节 以能源动力为主导的近代工业技术 259

一、蒸汽技术革命 260

二、电力技术革命 262

三、机械化大生产的工业技术体系 266

第三节 以信息通讯为主导的现代科学化技术 271

一、现代技术的科学化特征 271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兴起的现代技术 272

三、当代高新技术群 279

一、技术发展的宏观规律 286

二、技术发展的微观规律 289

第九章 技术理论 293

第一节 技术本质 293

一、技术的各种分类 293

二、技术的本质特征 296

三、技术的双重属性 297

四、技术的价值负荷 299

五、技术的要素分析 302

第二节 技术分类 304

一、技术分类的原则的标准 304

二、按技术基本属性的分类 306

三、按技术运动形式的分类 308

四、按生产劳动过程的分类 309

一、技术系统与技术体系 312

第三节 技术体系结构 312

二、技术体系的演化变革 314

三、技术联系方式与技术的结构 316

第十章 技术方法 320

第一节 技术方法与创造过程 320

一、技术创造的一般程序 320

二、技术方法的特点与原则 323

第二节 技术预测方法 326

一、技术预测有其意义 326

二、技术预测的理论基础 328

三、技术预测方法的类型 330

第三节 技术评估方法 332

一、技术评估的意义及价值标准 332

二、技术评估的原则与程序 335

三、技术评估的常用方法 338

一、技术发明的一般过程 339

第四节 技术发明方法 339

二、作为技术发明核心的技术原理构思方法 342

三、常用的发明创造技法 345

第五节 技术设计方法 346

一、技术设计方法的发展与作用 346

二、技术设计的一般方法 348

第六节 技术试验方法 353

一、技术试验的作用与特点 353

二、技术试验的基本程序和常见类型 355

第一节 社会体制和科学技术体制 361

一、社会体制的四要素 361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 361

科学技术社会篇 361

二、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技术体制 364

三、从社会体制角度看科学与技术的异同 365

第二节 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社会角色的形成 367

一、古代科学技术活动主体的社会角色 368

二、近代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社会角色的也现 371

三、现代科学和技术专家社会角色的确立 375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分层和社会组织 379

一、科学技术的社会分层 379

二、科学共同体和技术共同体 381

三、“无形学院”和“创新者网络” 384

第四节 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和社会规范 387

一、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 387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 389

一、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 393

第一节 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393

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393

二、18世纪工业技术革命 395

三、18世纪的社会政治革命 397

第二节 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增长 398

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提高的定性说明 398

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 399

三、经济增长的知识经济学解释 401

第三节 社会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406

一、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 406

二、技术的社会塑造 409

第四节 技术经济式与社会制度框架的匹配 411

一、技术创新论与制度创新创之争 411

二、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匹配理论 414

三、一个案例分析 417

第十三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评价与可持续发展 421

第一节 全球问题与科学技术的社会评价 421

一、全球问题的概念及其内涵 421

二、全球问题引发的科学技术社会价值争论 423

三、对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再思考 426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分析框架 429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429

二、人与自然的协调的人与人的协调 431

三、人与人协调问题的博弈分析 434

第三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景的途径 437

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437

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443

三、通过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446

后记 450

查看更多关于自然 科技 社会与辩证法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