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犯罪总论问题探索

犯罪总论问题探索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政治法律

  • 购买点数:20
  • 作 者:赵秉志主编 肖中华等撰稿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03639024
  • 标注页数:701 页
  • PDF页数:721 页
图书介绍

第二卷 犯罪总论问题探索 3

第十四章 犯罪构成理论基本问题 3

一、中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一般考察 3

(一)两种犯罪构成(成立)理论体系之宏观比较 3

(二)我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的总体评价 14

二、犯罪构成的概念和层次 18

(一)犯罪构成概念之再探讨 18

(二)犯罪构成的层次 34

三、犯罪构成要件和犯罪构成要件要素 37

(一)犯罪构成要件的定位与层次 37

(二)犯罪构成要件及其要素类别的界定 47

(三)犯罪构成要件的排列顺序 71

四、犯罪构成与阻却责任事由 77

(一)阻却责任事由理论在我国刑法理论体系中的定位 77

(二)阻却责任事由与犯罪构成的契合点 82

第十五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 87

一、未成年人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根据 87

二、中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的立法沿革 88

三、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的指导思想 92

四、中国未成年人犯罪负刑事责任的基本原则及其适用 93

(一)未成年人犯罪负刑事责任的基本原则 93

(二)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标准及其正确认定 100

五、对中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制度的反思 103

(一)关于无期徒刑的适用问题 103

(二)关于对未成年人适用罚金、没收财产和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种的问题 104

(三)关于免刑的适用问题 106

(四)关于缓刑的适用问题 106

(五)关于前科消灭制度和累犯制度 107

(六)关于非刑罚处理方法的适用 108

六、完善中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制度的构想 111

(一)明确规定不满14周岁者不负刑事责任 111

(二)明确有关刑种的限制适用 111

(三)明确规定较为宽宥的量刑制度 111

(四)建立非刑罚的处理方法 111

(五)在刑法典中设立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制度专章 112

第十六章 精神障碍与刑事责任问题 114

一、中外刑法中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问题的沿革与现状分析 114

(一)古代刑法中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问题 114

(二)近现代刑法中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问题 117

二、中国刑事立法中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问题的创立和发展考察 130

(一)刑法草案的酝酿与第一部刑法典对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的确立 130

(二)对1979年刑法典规定的研讨暨1997年新刑法典的改进 132

三、中国新刑法典中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137

(一)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者 137

(二)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者 143

(三)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者 145

四、关于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的实务判定问题 147

(一)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147

(二)司法制定 149

第十七章 单位犯罪问题 151

一、单位犯罪的立法与理论研究概览 151

(一)国外关于单位(法人)犯罪的立法概况 151

(二)国外关于单位犯罪的理论研究 154

(三)我国关于单位犯罪的立法概况 157

(四)我国关于单位犯罪的理论研究 158

二、单位犯罪的概念界定 161

(一)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否仅限于法人 162

(二)单位犯罪是否须以“以单位名义”为要件 163

(三)单位犯罪是否须以“为单位谋利益”为要件 164

(四)单位犯罪是否须以“发生在责任人员的职务范围以内”为要件 165

(五)在单位犯罪定义中,应当用“单位意志”还是“经过单位决策机关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来表达其主观要件 166

三、单位犯罪的构成特征 166

(一)单位犯罪的主体特征 166

(二)单位犯罪的主观特征 174

(三)单位犯罪的客观特征 176

(四)单位犯罪的客体特征 177

四、单位犯罪的界限辨析 178

(一)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界限 178

(二)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的界限 180

五、单位犯罪的处罚问题 184

(一)单位犯罪的定罪处罚标准 184

(二)双罚制的理论依据 185

第十八章 犯罪故意问题 189

一、犯罪故意的概念 189

(一)英美刑法中的犯罪故意学说述评 189

(二)德日刑法中的犯罪故意学说述评 194

(三)我国刑法中犯罪故意概念的评析与重构 198

二、犯罪故意的构造 210

(一)认识因素 210

(二)犯罪意志 243

三、犯罪故意的类型 249

(一)行为故意和结果故意 250

(二)直接故意(希望故意)和间接故意(放任故意、容忍故意) 253

第十九章 人身危险性问题 260

一、人身危险性的滥觞 260

二、人身危险性的概念及其特征 263

(一)人身危险性的概念 263

(二)人身危险性的特征 265

三、人身危险性的表征及其分类 270

(一)人身危险性的表征 270

(二)人身危险性的表征的分类 273

四、人身危险性在刑法理论中的定位 273

(一)观点聚讼及其评价 273

(二)人身危险性是社会危害性的有机组成部分 278

(三)人身危险性是犯罪构成的选择要件 280

(四)人身危险性是影响刑罚适用的重要因素 285

第二十章 犯罪过失问题 288

一、注意能力问题 288

(一)注意能力的界定 288

(二)注意能力的判定标准 290

(三)注意能力与注意义务的关系 296

二、注意义务问题 300

(一)注意义务的概念和内容 300

(二)注意义务的设立根据及渊源 312

(三)注意义务的履行 319

第二十一章 不作为犯罪问题 322

一、 不作为犯罪的概念和行为性 322

(一)不作为的概念 322

(二)区别不作为犯罪与作为犯罪的方法 324

(三)不作为的行为性 326

二、不作为犯罪的种类和规范构造 327

(一)不作为犯罪的种类 327

(二)不作为犯罪的规范构造 330

三、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根据 332

四、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 336

(一)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之有无 336

(二)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之特性 338

(三)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之判断 343

第二十二章 刑法因果关系 347

一、刑法因果关系的基本特点 347

(一)刑法因果关系是为刑法所规定的因果关系 348

(二)刑法因果关系属于外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350

(三)刑法因果联系是引起和被引起关系 352

(四)刑法因果关系是质与量的统一 355

二、刑法因果关系的性质论争 355

三、“双层次因果关系”之原理 362

(一)事实因果关系是刑法因果关系的基础 362

(二)法律因果关系是刑法因果关系的本质 367

四、刑法因果关系的存在范围和分类 375

(一)刑法因果关系的存在范围 375

(二)刑法因果关系的分类 378

五、刑法因果关系对刑事责任的影响 384

(一)刑法因果关系对刑事责任有无影响及影响程度 384

(二)因果关系认识错误对于刑事责任的影响 386

第二十三章 危险犯问题 388

一、危险犯的定义 388

二、危险犯的范围 391

(一)危险犯中“危险”的含义 391

(二)危险犯是否仅限于第2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中 392

(三)未遂犯是不是危险犯 392

(四)危险犯能否是过失犯 394

三、危险犯的分类 396

(一)具体危险犯 396

(二)抽象危险犯 398

四、危险犯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400

(一)危险犯与行为犯、结果犯的关系 400

(二)危险犯与形式犯、实质犯的关系 404

五、危险犯的犯罪形态 405

(一)危险犯的预备形态 406

(二)危险犯的未遂形态 406

(三)危险犯的中止形态 410

第二十四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412

一、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一般理论问题 412

(一)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和性质 412

(二)犯罪既遂形态的一般理论问题 416

(三)犯罪预备形态的一般理论问题 421

(四)犯罪未遂形态的一般理论问题 424

(五)犯罪中止形态的一般理论问题 428

二、犯罪实行行为含义的理解与认定 433

(一)犯罪实行行为着手的含义 433

(二)犯罪实行行为着手的认定 434

三、犯罪完成与否的含义与认定 439

(一)犯罪完成与否的含义 439

(二)犯罪完成与否的认定 440

四、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的含义与认定 444

(一)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的含义 444

(二)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的认定 446

五、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问题 449

(一)共同实行犯与教唆犯的犯罪未遂问题 450

(二)共同实行犯与教唆犯的犯罪中止问题 453

第二十五章 犯罪中止形态 457

一、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 458

(一)犯罪中止的时间性 458

(二)犯罪中止的自动性 462

(三)犯罪中止的有效性 468

二、准中止犯 471

(一)准中止犯的概念和立法 471

(二)真诚性的含义和特征 473

(三)准中止犯制度的理论根据 476

(四)准中止犯的两种情形 477

三、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 479

(一)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的构成特征 479

(二)共同犯罪中的准中止犯 483

四、犯罪中止的处罚 483

(一)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 483

(二)犯罪中止减免处罚的理论根据 484

(三)对我国1997年刑法中犯罪中止处罚原则的再思考 486

五、犯罪中止的立法完善 488

(一)重新界定犯罪中止的时空范围 488

(二)增设准中止犯的规定 489

(三)增设有关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的规定 489

(四)修改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 490

第二十六章 共同犯罪问题 491

一、共同犯罪的基本认定 492

(一)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 492

(二)共同犯罪认定中几个值得研究的疑难问题 493

二、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标准 498

(一)共同犯罪人分类概述 498

(二)关于我国刑法学界对共同犯罪人分类标准的争论 502

三、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506

(一)主犯及其刑事责任 506

(二)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512

(三)胁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513

(四)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 514

四、共同犯罪与身份 515

(一)无身份者能否成为真正身份犯的共同实行犯 515

(二)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实施犯罪应如何定性 519

第二十七章 犯罪集团问题 522

一、犯罪集团的概念和特征 522

(一)发展过程 522

(二)现行刑法之规定和含义 524

二、犯罪集团的司法认定 526

(一)犯罪集团与一般违法群体的关系 526

(二)犯罪集团与普通共同犯罪的关系 527

(三)犯罪集团与犯罪团伙的关系 528

(四)犯罪集团与有组织犯罪的关系 529

(五)犯罪集团与犯罪法人的关系 532

三、犯罪集团的类型 534

四、犯罪集团的刑事责任 538

第二十八章 教唆犯问题 541

一、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541

二、教唆犯的性质 543

三、教唆犯的概念与成立要件 548

(一)外国关于教唆犯的概念和成立要件的见解 548

(二)我国关于教唆犯的概念和成立要件的见解 549

四、教唆犯的种类 554

五、教唆犯的停止形态 562

(一)教唆犯的预备 562

(二)教唆犯的未遂 565

(三)教唆犯的中止 575

六、教唆犯的因果关系 576

七、陷害教唆 578

(一)陷害教唆的含义 578

(二)陷害教唆情形下教唆犯的刑事责任问题 578

八、教唆犯与身份 581

九、教唆犯的错误 582

十、教唆犯的罪数形态 584

十一、与教唆犯有关的其他问题 586

(一)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是否构成教唆犯罪 586

(二)教唆自杀行为的定性处理问题 586

(三)刑法分则规定的“教唆罪”问题 587

(四)单设独立教唆罪的问题 588

十二、教唆犯的处罚 590

(一)外国刑法的规定 590

(二)我国刑法的规定 591

第二十九章 罪数问题 597

一、罪数形态概论 597

(一)罪数判定标准 597

(二)罪数类型化 598

二、法定一罪问题 601

(一)继续犯问题 601

(二)想象竟合犯问题 605

三、处断一罪问题 609

(一)结合犯问题 609

(二)惯犯问题 613

(三)连续犯问题 616

(四)牵连犯问题 620

(五)吸收犯问题 628

第三十章 防卫权问题 635

一、防卫权的嬗变 635

二、防卫权的界定 639

(一)防卫权的实质 639

(二)防卫权的特征 640

(三)防卫权的法律属性 642

(四)防卫权的类型 643

三、防卫权的价值 644

四、防卫权的发展 646

(一)特殊防卫权设立的立法背景 646

(二)特殊防卫权的特征 648

(三)特殊防卫权的适用 650

(四)特殊防卫权的立法价值 653

(五)特殊防卫权的立法反思 655

第三十一章 定罪问题 658

一、定罪的概念和作用 658

(一)定罪的概念 658

(二)定罪的作用 664

二、定罪的地位和体系内容 665

(一)定罪的地位 665

(二)定罪论的体系内容 668

三、定罪的原则 671

(一)主客观相统一的定罪原则 672

(二)平等公正的定罪原则 674

(三)合法的定罪原则 678

(四)谦抑的定罪原则 681

四、定罪的根据及影响因素 684

(一)定罪的根据 684

(二)定罪的影响因素 694

查看更多关于犯罪总论问题探索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