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个案谘商工作的人际关系

个案谘商工作的人际关系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社会科学

  • 购买点数:9
  • 作 者:林显茂著
  • 出 版 社:众成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7
  • ISBN:
  • 标注页数:200 页
  • PDF页数:214 页
图书介绍

序章 研究的动机、要旨与方法及其展望 1

一、倡导“动力性相互交涉”的治疗关系的新观念 1

个案谘商工作的人际关系――医师和病患间的治疗关系、教师和学生间的辅助关系 1

二、开拓“个案谘商工作”的“协同治疗”的新途径 2

三、剖析“动力性交互作用”的人际关系及强调其在“关系疗法”中的重要性 4

四、注重个案谘商工作治疗功能的“积极性”和“发展性”并展望其“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治疗目标 4

一、个案谘商工作与人际关系 7

第一章 个案谘商工作的人际关系 7

二、个案谘商工作与各种人际关系 8

五、兼采“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法并借临床个案的实证研究以建立个案谘商工作的人际关系之理论基础 9

(一)个案谘商工作与友谊关系 9

(二)个案谘商工作与医师和病患间的人际关系 10

(三)个案谘商工作与精神科医师和病患间人际关系 11

(四)个案谘商工作的人际关系 12

三、个案谘商工作与动力性交互作用的人际关系 13

第二章 双极性的关系 18

一、个案谘商工作与双极性 18

[临床案例一] 18

[临床案例二] 19

(一)普洛伊拉对双极性的解释 21

二、精神医学专家对双极性的解释 21

(二)弗洛伊特对双极性的解释 22

(三)郎克对双极性的解释 23

[临床案例三] 24

三、求助者对辅助者的双极性 25

[临床案例四] 27

四、辅助者对求助者的双极性 28

五、伦理的双极性 29

六、双极性的投射作用 30

一、容受的态度 33

第三章 容受的关系 33

二、应答的态度 34

(一)应答的面谈 34

(二)感情的应答 36

(三)理智与情绪的应答 37

(四)应答性容受的特性 38

(五)应答性容受的障碍 40

三、非指示的态度 46

(一)非指示的、倾听的面谈 46

[临床案例五] 47

(二)非指示态度的治疗效果 47

(三)非指示的方法 51

四、非审判的态度 53

(一)个案谘商工作和审判的态度 53

(二)个案谘商工作和非审判的态度 54

[临床个案六] 54

(三)非审判的态度和评价 56

[临床个案七] 58

(五)传达非审判态度的障碍 61

(四)非审判态度的传达 61

五、心理上的支持 63

第四章 感情转移的关系 66

一、亲密感 66

二、感情转移的关系 67

三、感情转移与心理治疗 69

四、弗洛伊特与感情转移 70

五、转移现象与其积极性意义 72

六、转移现象的控制 74

[临床案例八] 76

七、逆转移 80

[临床案例九] 81

八、逆转移的控制 82

[临床案例十] 82

九、动力性的相互交涉 85

第五章 同一化与分离的关系 87

一、个案谘商与同一化的问题 87

二、同一化的动力性意义 88

三、同一化的治疗效果 89

[临床案例十一] 90

四、分离的问题 95

(一)郎克和分离意志 96

(二)阿廉和分离的问题 98

[临床案例十二] 100

五、同一化和分离的关系 102

第六章 个性化的关系 105

一、个性的问题 105

二、个案谘商工作与个性化的需求 106

三、中立性的问题 107

四、社会工作机构的伦理义务 109

[临床案例十三] 110

(一)罗杰斯与抵抗现象 113

五、抵抗的问题 113

(二)汉米顿与抵抗 114

(三)郎克与抵抗 115

(四)阿廉与抵抗 115

(五)弗洛伊特与抵抗 116

六、抵抗的积极性意义 117

七、抵抗的控制 118

八、个性化的态度 119

九、个性化的方法 121

一、个案谘商工作的目的与方法 125

第七章 自我决定的关系 125

二、自我决定的原则 126

三、辅助者的功能 127

(一)帮助求助者能自我容受 127

(二)激发求助者潜在的人格资源 128

(三)帮助求助者了解适当的社会资源作为选择的参考资料 128

(四)提供救兵者自己能解决其本身问题并达成人格成长的有利环境 128

四、阻碍自我决定的因素 128

五、辅助者的任务 129

[临床案例十四] 130

六、自我决定的界限 131

[临床案例十五] 132

第八章 保护秘密的关系 135

一、个案谘商工作与保护秘密 135

二、保护秘密的权利 136

三、秘密的各类 137

(一)集团的机密 138

(二)集团性机密的传递 138

四、复合个案与情报交换 140

五、协同面谈的效果 140

六、保护秘密与大众传播 141

[临床案例十六] 142

[临床案例十七] 142

七、保护秘密的界限 143

(一)与救助者本身其他权利的冲突 143

(二)与他人权利的冲突 143

(三)与辅助者权利的冲突 144

(四)与社会工作机构权利的冲突 144

[临床案例十八] 144

[临床案例十九] 145

(五)与社会权益的冲突 145

八、保护秘密与辅助者的面谈态度 146

九、伦理性的动力性交互关系 147

第九章 治疗的关系 149

一、治疗的人际关系 149

二、治疗过程的各阶段 149

(一)个案研究 149

(二)诊断过程 150

三、治疗方法 151

(三)评价 151

(一)原因治疗 152

(二)原因性 152

(三)动力性的原因性 153

(四)原因治疗和动力性相互交涉 155

四、治疗目标 156

第十章 动力性相互交涉的关系 162

一、诊断主义 162

[临床案例二十] 163

二、功能主义 165

三、动力主义 166

四、动力性的相互交涉 169

附章 个案研究及其评鉴 172

一、问题儿童的个案谘商的个案研究 172

二、精神薄弱儿童及其母亲的心理治疗的个案研究 179

(一)问题 179

(二)家庭结构 179

(三)社会调查 180

(五)临床心理的诊断 182

(四)社会诊断 182

(六)治疗方针 183

(七)治疗计划 184

(八)治疗经过 185

(九)效果的评鉴 188

三、伤残者的个案工作的个案研究 193

四、家庭的个案工作的个案研究 195

(一)家庭史分析 195

(二)治疗目标 197

(三)治疗技术 199

查看更多关于个案谘商工作的人际关系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