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现代通信网概论  第2版

现代通信网概论 第2版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工业技术

  • 购买点数:15
  • 作 者:李伟章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121071002
  • 标注页数:474 页
  • PDF页数:49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OSI-RM为主线索,以分层的概念较全面讨论了现代通信网的基本原理、结构、相关协议以及各种业务节点设备。

查看更多关于现代通信网概论 第2版的内容

图书介绍

第1章信息与通信 1

1.1概述 1

1.2通信的分类 1

1.3媒体、多媒体、超媒体与流媒体 1

媒体 1

多媒体通信系统 2

超媒体 2

流媒体 3

1.4压缩媒体文件格式 4

MPEG-1存储介质图像编码标准 4

MPEG-2(H.26X)活动图像及其声音的通用编码标准 4

MPEG-3简介 5

MPEG-4标准 5

1.5编码与调制 7

信源编码 8

线路编码 10

信道编码 12

对伪随机码的基带调制 13

频带调制 14

数据调制 18

正交频分复用(OFDM) 20

举例:TD-SCDMA中的编码与调制过程 23

第2章通信基础网 24

2.1传输媒介 24

电缆 24

地面微波中继通信 26

通信卫星 27

光纤与光缆 27

2.2传输系统 29

传输复用设备的分类 29

光纤的波分复用(WDM) 29

2.3脉码调制(PCM)基本原理 30

抽样(PAM) 30

量化 31

编码 31

时分复用 33

2.4同步数字序列(SDH)基本原理 35

PDH的缺陷和SDH的产生 35

SDH的速率 36

SDH的帧结构 37

SDH基本复用原理 38

SDH的开销功能 40

SDH传输设备(SDH网元) 41

SDH的组网 44

SDH自愈环形网 47

数字交叉连接(DXC)保护 50

混合保护 51

2.5基于SDH技术的MSTP 51

概述 51

利用SDH传送数据业务的方法 52

MSTP技术概述 52

MSTP设备 58

基于SDH的MSTP主要优势 58

2.6卫星通信 59

概述 59

卫星通信、导航业务简介 59

卫星通信的主要应用 63

2.7通信基础网的网络节点设备 64

配线架 64

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 65

2.8用户接入网 65

概述 65

铜缆用户接入网 66

有源窄带SDH接入网(SDH数字用户环路) 74

无源光纤接入网(PON) 76

2.9全光通信网——光通信的发展方向 80

概述 80

全光网的特点 81

全光网的关键技术 82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 85

第3章业务节点设备 88

3.1交换设备 88

电路交换 88

报文(数据报)交换 88

分组交换 88

面向连接与面向非连接 89

常用分组交换技术 89

3.2路由器 90

3.3计算机联网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 91

开放系统互联的基本概念 9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分层原则 92

OSI参考模型功能 92

3.4交换设备联网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 96

OSI-RM概述 96

用OSI-RM分层方法描述交换网 96

交换网的OSI-RM 97

3.5用交换网OSI-RM分析通信网络及其节点设备 98

3.6交换技术的演进 99

第4章电话网 103

4.1概述 103

4.2本地网 104

4.3长话网 105

4.4国际长话网 107

4.5电话号码的编排 108

4.6计费 112

4.7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的基本原理 114

交换机的基本功能 114

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的基本结构 115

数字交换网络 117

用户级 121

数字中继级 124

第5章数据网 126

5.1概述 126

5.2L2数据网 127

X.25分组交换网 127

公用数字数据网(DDN) 132

帧中继(FR)网 134

ATM网 138

以太网 145

5.3L3数据网(IP网) 155

概述 155

TCP/IP协议简介 156

路由器 157

三层交换与三层交换机 158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160

第6章计算机网 164

6.1概述 164

6.2局域网 165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165

局域网的访问方式 166

典型的局域网——以太网 167

LAN的网络操作系统 169

无线局域网(WLAN)和Wi-Fi 170

超宽带(UWB)技术 177

6.3城域网 183

城域网的概念 183

城域网的主要应用 183

城域网的分层结构 184

城域网的核心层(网) 184

城域网的汇聚层 187

城域网的接入层 188

城域网的宽带无线接入方式WiMAX 189

6.4广域网 193

6.5Internet网(网间网) 194

Internet概述 194

TCP/IP协议综述 195

IP协议 197

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 199

Intemet的地址系统 202

IP路由技术的工作原理 210

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 212

P2P技术 217

IP电话技术 222

IP网的多媒体应用 227

IP网的流媒体应用 232

第7章蜂窝移动通信网 240

7.1概述 240

7.2蜂窝移动通信的频率复用 241

7.3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技术 243

7.4GSM网的无线接口技术 245

GSM网的无线技术特性 245

GSM的无线信道 247

7.5GSM数字移动通信网 251

系统结构 251

移动通信网中的区域定义 253

GSM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PLMN)网络结构 253

GSM漫游通信 254

呼叫的路由与接续 255

7.6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255

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255

CDMA移动通信的多址码技术 258

IS-95无线信道结构 262

IS-95系统的逻辑信道划分 264

IS-95系统通信控制过程 271

CDMA系统的功率控制技术 272

CDMA技术的主要优点 272

cdma2000-1X的改进 274

7.7公用移动通信网的数据业务 274

公用移动数据通信发展历程和应用 274

电路交换移动数据通信 276

无线应用协议(WAP) 278

GSM网络的短消息业务 280

GSM网的移动分组数据通信GPRS 282

移动IP技术 284

cdma2000-1X的移动分组业务——PDSN 287

蜂窝移动通信网的数据增值业务 290

7.83G移动通信系统综述 295

3G的提出和标准化概况 295

IMT-2000系统结构 297

3G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特征 298

3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299

7.93G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传输技术 302

WCDMA无线传输技术(RTT) 302

TD-SCDMA无线传输技术 306

7.103G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网 314

R99核心网 314

R4核心网 314

R5核心网 316

7.11高速下行链路数据分组接入(HSDPA)技术 319

HSDPA的分阶段演进 319

HSDPA的关键技术 319

HSDPA用于WCDMA 320

HSDPA用于TD-SCDMA 320

7.123GPP的长期演进(LTE)项目 321

LTE的技术特征 321

LTE的标准化工作 322

LTE信道编码与多址方式 323

多进多出(MIMO)技术 324

信道与调制 326

LTE无线接入网体系 327

FD-LTE与TD-LTE 328

LTE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328

第8章电视网 329

8.1概述 329

8.2电视基础知识 329

8.3有线电视 332

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 332

有线电视网和通信网的关系 335

双向传输HFC网的实现 335

线缆调制解调器 336

8.4数字电视 337

数字电视综述 337

数字电视标准 339

数字高清晰度电视 341

8.5网络电视 341

8.6手机电视 342

第9章会议电视网 343

9.1概述 343

9.2会议电视的分类 343

会议室会议电视系统 343

桌面会议电视系统 343

9.3会议室会议电视系统的组成 344

传统的会议室会议电视系统 344

基于分组交换的会议电视网 347

9.4公用会议电视网 350

第10章闭路电视监控网 352

10.1概述 352

10.2闭路电视网的组成 352

摄像机 352

控制部分 355

传输部分 358

监视器 360

报警部分 361

网管部分 361

10.3模拟CCTV的设备和组网方案 361

模拟CCTV设备与组网 361

分级CCTV监控网 363

系统技术指标 363

10.4网络CCTV系统的设备和组网方案 363

视频网络控制服务器、网络摄像机与视频网关 364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备与组网 365

10.5网络CCTV的应用——“全球眼” 367

“全球眼”业务简介 367

“全球眼”业务系统的组成 367

“全球眼”业务应用特点 368

“全球眼”的业务功能 368

“全球眼”的适用领域 369

第11章智能网 370

11.1概述 370

11.2智能网的特点 371

11.3智能网的基本结构 371

11.4智能网概念模型 372

业务平面(SP) 373

总功能平面(GFP) 376

分布功能平面(DFP) 377

物理平面(PP) 378

11.5智能业务 378

11.6我国固定智能网网络结构 381

11.7移动智能网 382

11.8固网智能化 383

概述 383

固网实现增值业务的难点 384

固网智能化的实现 384

典型的固网增值业务 384

固网智能化前景 385

11.9智能网的演进 385

第12章信令网 389

12.1概述 389

12.2随路信令方式 389

12.3共路信令方式 390

概述 390

No7信令方式 391

No.7信令网 400

第13章时钟与时间同步网 404

13.1概述 404

13.2时钟同步网的同步方式 404

主从同步方式 404

准同步方式 405

混合同步方式 405

13.3我国数字同步网的网络结构 406

13.4各级时钟的设置和同步节点设备 406

各级时钟的设置 406

同步节点设备 407

13.5同步网中产生定时环路问题 407

13.6定时传送链路的原则 408

13.7同步数字链路的组成 408

13.8NTP协议与时间同步网 408

时间的概念 409

计算机时间同步方法 410

时钟的稳定度与精确度 411

网络时间协议(NTP) 411

电信运营商的同步时间网络 413

第14章电信管理网 415

14.1概述 415

14.2电信管理网的基本概念 415

电信管理网的定义 415

TMN的组成 416

14.3电信管理网的体系结构 417

电信管理网的功能体系结构 417

电信管理网的物理体系结构 418

14.4电信管理网管理功能的分层模型 419

14.5电信管理网的管理功能 421

第15章下一代网络 423

15.1通信网发展回顾和未来通信网 423

15.2软交换技术 425

电路交换模式与软交换模式 425

软交换的体系结构 427

软交换系统的主要网络部件 428

软交换技术的相关标准 435

与TDM技术相比较软交换的技术优势 437

软交换技术的主要应用 437

小结 439

15.3SIP协议 439

概述 439

SIP的基本结构 440

SIP功能概述 441

SIP的地址标识 442

SIP报文 442

SIP呼叫的基本流程 443

SIP的移动机制 444

SIP基本工作过程 445

SIP对移动性的支持举例 446

SIP事务操作举例 450

15.4基于SIP的多媒体子系统 451

IMS体系结构 451

IMS的会话建立过程 454

IMS的技术优势 456

IMS标准进展和IMS业务能力 456

IMS对NGN的影响 457

缩略语 458

查看更多关于现代通信网概论 第2版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