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1 建筑静力学的定义及其任务 1
1-2 结构的计算简图 2
1-3 结构物的分类 2
1-4 平面系统的支承及其简图 5
1-5 荷载的分类 7
1-6 建筑静力学发展简史 9
第二章 结构的机动分析 11
2-1 机动分析的意义及其目的 11
2-2 自由度 12
2-3 平面杆件系统几何不变性的初步检查 13
2-4 平面链杆系统的自由度 16
2-5 平面杆件系统几何不变性的最后检查 17
习题 22
第三章 索多边形的概念及其应用 24
3-1 索多边形的概念 24
3-2 索多边形特例——合力多边形 27
3-3 用索多边形确定支承反力 28
3-4 连续分布荷载的索多边形——绳索曲线 29
3-5 用索多边形求共面力系的静矩 30
3-6 用索多边形绘制弯矩图和剪力图 33
3-7 具有节间简支梁的弯矩图与剪力图 35
习题 37
第四章 多孔静定梁 40
4-1 多孔静定梁的概念 40
4-2 多孔静定梁的型式 41
4-3 多孔静定梁的数解法 43
4-4 多孔静定梁的图解法 46
习题 49
第五章 实体三铰拱及刚架 52
5-1 拱式体系的一般概念 52
5-2 确定支座反力的数解法 55
5-3 确定支座反力的图解法 60
5-4 拱内任一截面的弯矩、剪力和轴向力的计算 61
5-5 压力多边形及压力曲线 64
5-6 拱轴的合理轮廓 66
5-7 三铰拱的特性 67
5-8 三铰刚架的概念 68
5-9 三铰刚架的M图、Q图和N图 70
习题 71
第六章 静定梁型桁架 74
6-1 桁架的概念 74
6-2 桁架的分类 75
6-3 桁架的组成规律及其稳定性的检查 78
6-4 桁架数解法之一——结点割离法 80
6-5 结点平衡的几个特殊情况 81
6-6 桁架的结点图解法(马克斯维尔-克拉蒙图) 83
6-7 桁架数解法之二——截面法 86
6-8 截面法在较复杂情况下的应用 88
6-9 桁架的联合解法 90
6-10 桁架数解法之三——杆件代替法 91
6-11 各种不同形式的梁型桁架的比较 94
习题 96
第七章 静定系统的影响线 100
7-1 影响线的概念 100
7-2 简支梁的反力影响线 101
7-3 简支梁的弯矩和剪力影响线 102
7-4 悬臂梁的影响线 104
7-5 具有节间简支梁的影响线 106
7-6 多孔静定梁的影响线 108
7-7 影响线上纵标的因次 110
7-8 用影响线求内力法 112
7-9 三角形影响线的最不利荷载的条件 114
7-10 由于一群集载在梁内产生绝对最大弯矩的临界位置 117
7-11 简桁架的内力影响线 118
习题 121
第八章 结构变位的计算 124
8-1 前言 124
8-2 外力之功 124
8-3 功的互等定理与变位互等定理 126
8-4 内力的虚功 128
8-5 内功与外功的关系 132
8-6 内力的实功、位能 133
8-7 解求变位的一般性公式 133
8-8 用图形相乘计算变位 142
习题 148
第九章 力法的基本原理 152
9-1 超静定系统的概念 152
9-2 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153
9-3 力法的基本系统与基本未知数 155
9-4 力法的典型方程式 156
9-5 力法的计算步骤 158
习题 159
第十章 连续梁 161
10-1 三弯矩方程式 161
10-2 连续梁的弯矩、剪力及支承反力的一般公式 165
10-3 连续梁固定端与悬臂端的处理 166
10-4 弯矩的焦点比值 175
10-5 载荷跨径两端支承弯矩的公式 179
10-6 连续梁上最不利的活载位置 185
10-7 最大最小弯矩图与剪力图 187
10-8 用表计算等跨连续梁的弯矩与剪力 190
习题 201
第十一章 超静定刚架 204
11-1 简单超静定刚架的计算 204
11-2 剪力图与轴向力图的绘制 209
11-3 刚架计算的简化 212
11-4 对称性的利用 212
11-5 弹性重心法 217
11-6 荷载的分解 221
11-7 最后弯矩图的核验 224
11-8 用表计算连续刚架 231
11-9 用近似法计算刚架的概念 238
11-10 刚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法 240
习题 242
第十二章 超静定桁架及混合系统 245
12-1 超静定桁架的计算 245
12-2 混合系统的计算 246
习题 248
第十三章 超静定拱 250
13-1 概说 250
13-2 二铰拱的计算 252
13-3 无铰拱的计算 257
习题 269
第十四章 弯矩分配法 270
14-1 弯矩分配法原理 270
14-2 固端弯矩 271
14-3 分配系数 273
14-4 传递系数 279
14-5 演算步骤 280
14-6 有结点侧移的刚架计算 283
习题 289
第十五章 颗粒体的压力及挡土墙的计算 291
15-1 引言 291
15-2 颗粒体的物理性质 291
15-3 颗粒体的主动压力 293
15-4 土压力的图解法之一——卡尔曼作图法 296
15-5 列博汉定理 299
15-6 土压力的图解法之二——彭斯列作图法 302
15-7 总压力图与压力强度图 305
15-8 在特殊情况下的土压力公式 307
15-9 超载的影响 308
15-10 在特殊情况下的压力强度图 311
15-11 颗粒体的被动压力反推力 314
15-12 挡土墙强度的计算 316
15-13 关于挡土墙倾复及滑动的验算 319
习题 320
- 《建筑静力学》金宝桢,孙锡玲,雷道曾编著 1956
- 《建筑静力学基础》舒言著 1974
- 《建筑静力学 第2版》金宝桢,雷道曾,孙锡玲编 1956
- 《建筑力学 上 静力学、材料力学》陈大堃,沈伦序,宋美群等主编 1990
- 《建筑力学 静力学、材料力学部分》李淳敏,刘余强主编 2004
- 《建筑力学 结构静力学》(苏)达尔科夫(А.В.Дарков),(苏)库兹涅佐夫(В.И.Куснецов)著;俞忽译 1958
- 《建筑构造材料的静力学与材料力学》Barry Onouye,Kevin Kane著;吕以宁译 2004
- 《建筑力学练习册 静力学 材料力学分册》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编 2005
- 《结构静力学 建筑力学教程第3部分》Б.Н.日莫契金,Д.П.巴谢夫斯基著;大连工学院土木系结构教研室译 1953
-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编写组编 1975
- 《高等学校试用教科书 结构力学 下》金宝桢,杨式德,朱宝华合编;金宝桢主编 1961
- 《结构力学 下》金形容词桢,杨式德,朱宝华合编;金宝桢主编 1960
- 《普通结构学》金宝桢编撰 1952
- 《结构力学 上》金宝桢主编 1958
- 《结构力学》金宝桢主编 1958
- 《应用力学》金宝桢编撰 1952
- 《建筑静力学》金宝桢,孙锡玲,雷道曾编著 1956
- 《超静定结构学》金宝桢撰 1951
- 《静定结构学》金宝桢撰 1951
- 《建筑力学 下册》金宝桢编译 1954
- 《上海方言词汇集》(英)艾约瑟(J.Edkins)编著 2016
- 《THE GOVERNMENT/PRESS CONNECTION PRESS OFFICERS AND THEIR OFFICES》STEPHEN HESS 1984
- 《WEB+DB PRESS中文版 1》(日)技术评论社编 2015
- 《PRESS》POLITICS & PUBLIC OPINION IN BIHAR 1912-1947 2010
- 《Press law》Robin Callender Smith. 1978
- 《Townsend Press 英语词汇学习丛书 英语词汇入门 第2版》(美)纳代尔(Nadell.J)等编著 2018
- 《SUING THE PRESS》RODNEY A.SMOLLA 198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623-2008 压配式实心轮胎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Pressed-on solid tyres》 2222
- 《THE PRESS AND AMERICA》 2222
- 《FREEDOM OF THE PRESS》ERIC BARENDT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