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乾隆时期北京剧坛研究

乾隆时期北京剧坛研究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艺术

  • 购买点数:13
  • 作 者:陈芳著
  • 出 版 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03920777
  • 标注页数:370 页
  • PDF页数:38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有6章,包括:“乾隆时期北京所流行之戏曲剧种与声腔”、“乾隆时期北京之剧团组织与剧场活动”、“乾隆时期北京之戏曲演员及其表演艺术”等。

查看更多关于乾隆时期北京剧坛研究的内容

图书介绍

序 1

绪论 1

一、研究动机、方法与目的 1

二、乾隆时期剧运兴盛之时代背景 7

第一章 乾隆时期北京所流行之戏曲剧种与声腔 20

第一节 流行剧种考释 21

一、昆曲 21

二、高腔(京腔、弋腔、板腔 23

三、秦腔(梆子腔、桄桄子、西秦腔、甘肃调、琴腔) 23

四、徽戏(徽剧) 25

五、山东柳子戏(弦子戏、北调子、百调子、糠窝窝、吹腔) 26

六、丝弦戏(河西调、弦索腔、弦〔子〕腔、丝弦、小鼓腔、女儿腔、罗罗腔、啰啰腔) 27

七、武安平调 28

八、哈哈腔(柳子调、拉拉调、合儿腔、喝喝腔、呵呵腔 29

九、老调(老调梆子、河北老调) 30

十、豫剧(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河南讴、土梆戏、靠山吼 31

十一、其它 32

第二节 流行剧种之发展规律 34

一、剧种本身形成与发展之规律 35

二、特定时空对于剧种发展之影响 37

第三节 流行声腔概述 44

一、昆腔腔系 45

二、高腔腔系 51

三、弦索腔系 58

四、秦腔腔系 64

第四节 声腔之交流衍变 71

一、声腔流播交化产生新腔调 72

二、声腔同班演唱产生多声腔剧种 76

三、同一剧目在不同腔调剧种中之流传 78

第二章 乾隆时期北京之剧团组织与剧场活动 97

第一节 宫廷剧团与剧场活动 98

一、南府与景山 98

二、大戏与节戏 101

三、剧场形制 106

四、排场规模 115

第二节 民间戏班与剧场活动 125

一、梨园馆与精忠庙 125

二、戏庄与戏园 129

三、职业戏班与剧场风气 134

第三节 乾隆时期北京之禁戏律令 139

第三章 乾隆时期北京之戏曲演员及其表演艺术 163

第一节 宫廷戏曲演员概述 164

第二节 民间戏曲演员之出身分布 168

一、地理籍贯之分布 169

二、隶属剧种与剧团 170

三、专任脚色行当 175

四、类聚之社会阶层 176

五、血缘或师承流派 178

第三节 民间戏曲演员之擅长剧目 180

一、表演剧目述略 181

二、表演剧目所显示之剧坛现象与意义 193

第四节 民间戏曲演员之表演艺术 197

一、演员之脚色妆扮 197

二、演员之戏曲唱腔 200

三、演员之表情身段 202

第四章 乾隆时期北京之剧作家及其剧作 223

第一节 张照等四家及其剧作考评 224

一、张照 224

二、周祥钰、邹金生 228

三、礼亲王爱新觉罗永恩 229

第二节 蒋士铨等二家及其剧作考评 232

一、蒋士铨 232

二、孔广林 246

第三节 徐爔等二家及其剧作考评 248

一、徐爔 248

二、曹锡黼 256

第四节 宫廷四大传奇之编撰特色 259

一、取材社教化 260

二、内容政治化 262

三、形式精细化 266

四、曲文典雅化 268

第五节 文人戏曲之创作倾向 271

一、主观化 272

二、征实化 275

三、诗文化 277

第五章 乾隆时期北京之剧评家及其剧学专著 294

第一节 剧评家及其剧学专著叙录 296

一、周祥钰等之《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 296

二、金德瑛之《观剧绝句》30首 299

三、徐大椿之《乐府传声》 303

四、安乐山樵(吴长元)之《燕兰小谱》 304

五、铁桥山人等之《消寒新咏》 305

第二节 剧评家评艺三论之探讨 306

一、论色艺 308

二、论度曲 314

三、论形神 320

结论——乾隆时期北京剧坛所呈显之历史意义与影响 337

一、板腔体戏曲之新兴与流布 338

二、戏曲剧目之传统与更新 339

三、表演与舞台艺术之创造与改革 341

四、剧作家、剧评家对剧坛之贡献与影响 343

附录:主要参考资料 347

查看更多关于乾隆时期北京剧坛研究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