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传播视野中的“拟态环境”研究

传播视野中的“拟态环境”研究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购买点数:10
  • 作 者:郭赫男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61441183
  • 标注页数:248 页
  • PDF页数:25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六章,以界定“拟态环境”的概念入手,将其解构为媒介事件及媒介人物两部分,然后对拟态环境的生态失衡进行了多维度的扫描和审视。

查看更多关于传播视野中的“拟态环境”研究的内容

图书介绍

绪论 1

第一章 拟态环境概述 6

第一节 环境系列概念 7

一、环境 7

二、自然环境 8

三、社会环境 9

四、拟态环境 11

第二节 拟态环境概述 13

一、“拟态环境”的提出 13

二、与“拟态环境”相关的几个概念 19

三、关于拟态环境的几种分类 29

四、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 31

第三节 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互动关系 32

一、现实环境和拟态环境——了解世界的两扇窗口 32

二、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34

三、辩证把握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关系 39

第四节 拟态环境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41

一、揭橥了大众传播媒介的隐性功能 42

二、建构了议程设置的基本思想 45

第二章 拟态环境的组构因子之一:媒介事件 51

第一节 媒介事件概述 52

一、媒介事件的界定 52

二、媒介事件的功效 59

三、媒介事件、准事件、宣传性事件 61

第二节 媒介事件与新闻策划 65

一、新闻策划争论焦点 65

二、新闻策划的两种类型 67

第三节 传媒的新闻策划 71

一、传媒策划的几个经典案例 71

二、传媒的新闻策划案例解析及其争议焦点 75

第四节 企业的新闻策划 80

一、企业新闻策划的界定 81

二、企业新闻策划兴盛的原因探微 84

三、大众传媒如何面对企业的新闻策划 87

四、新闻策划的事件——拟态环境虚假化的根源 91

第三章 拟态环境的组构因子之二:媒介人物 98

第一节 大众传媒塑造媒介人物 99

一、大众传媒具有塑造媒介人物的力量 99

二、“兰—兰研究”——凸显媒介人物与现实人物的背离 101

第二节 我国媒介人物的主角——典型人物 103

一、典型报道的发展轨迹 104

二、典型报道日益式微 107

三、实现典型人物报道与受众期待视野的契合 111

第三节 消费主义时代:媒介人物形象的嬗变 114

一、消费主义时代的来临 114

二、我国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典型的退隐与明星的登场 117

三、经典案例:杨丽娟追星事件分析 122

第四章 拟态环境生态失衡的表征形态(一) 129

第一节 大众传媒的失语 130

一、传媒的被动失语 130

二、传媒的主动失语 134

三、传媒——何时不再“戴着镣铐跳舞” 139

第二节 大众传媒的歧视 144

一、性别歧视 144

二、弱势群体的歧视 149

三、地域歧视——以妖魔化河南人为例 154

四、传媒歧视——媒介的权力 161

第五章 拟态环境生态失衡的表征形态(二) 168

第一节 大众传媒的引导偏差 169

一、“性闻”泛滥——拟态环境的重要景观 169

二、媒介暴力——最不适当的教育内容 173

第二节 大众传媒舆论监督的越位——媒介审判 178

一、何谓“媒介审判” 179

二、“媒介审判”是媒体角色的越位或错位 180

三、媒介审判往往与“新闻炒作”有关 183

四、正确把握“媒介审判”与“舆论监督”的界限 184

第三节 大众传媒的娱乐化 186

一、Infotainment——“新闻本位”功能的异化 187

二、新闻娱乐化的极至——马加爵事件 189

三、新闻娱乐化——媒介市场理念的产物 191

第六章 拟态环境下的受众——如何生存 194

第一节 多维视野下的受众观 195

一、受众是积极主动的寻觅者 195

二、受众是消费者 197

三、受众是信息的解读者 198

第二节 解读拟态环境,受众必须提升媒介素养 199

一、受众:被传媒之网一网打尽 199

二、受众:必须提升媒介素养 201

三、媒介素养教育——教育什么? 206

第三节 建构政府、媒体和受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211

一、传播就是互动 212

二、政府与媒介:良性互动 212

三、媒介与受众:协同进化 215

四、政府与受众:共生共荣 218

五、构建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动态平衡 221

结语 229

参考文献 232

后记 246

查看更多关于传播视野中的“拟态环境”研究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