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政治法律

  • 购买点数:13
  • 作 者:陈国新主编 云南省教育厅组编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10683470
  • 标注页数:377 页
  • PDF页数:39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高等学校教材,分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在比较落后的国家由理想变为现实、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三方面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至实践的全过程,尤其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及前景做了重点评述。

查看更多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内容

图书介绍

导论 1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 1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象 1

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三次飞跃” 4

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三个层面” 7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现实问题 13

一、关于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4

二、关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6

三、关于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18

四、关于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 20

第一篇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第一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23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天才猜想 23

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 23

二、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29

三、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天才猜想 32

四、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38

第二节 工业革命和现代无产阶级及其运动的形成 40

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40

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暴露 42

三、现代工业无产阶级及其运动的形成 44

第三节 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46

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程 46

二、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49

三、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伟大变革 51

四、《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53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 55

第一节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55

一、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军事官僚国家机器 55

二、巴黎公社的原则为无产阶级的政权建设指明了方向 58

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获得胜利的必要条件 61

四、无产阶级不断革命的理论和策略 63

五、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理论 65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 66

一、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67

二、对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的科学预测 69

三、对未来社会发展过程的科学预见 72

四、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科学设想 76

五、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77

第三章 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新变化 81

第一节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向信息社会转变 81

一、科学技术变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变化 81

二、科学技术进步使生产力诸要素发生质的飞跃 84

三、新科技革命推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 85

第二节 生产关系实现了从一般垄断到国家垄断的转变 87

一、国家垄断资本成为主要经济基础 88

二、普遍建立宏观经济调节机制 89

三、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化,股权分散化 90

四、建立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91

五、垄断资本国际化,跨国公司发展迅速 92

六、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93

第三节 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95

一、当代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 96

二、当代西方国家的工人阶级 98

三、当代西方国家的中间阶层 100

第四节 上层建筑的相应调整使资本主义政治统治相对稳定 102

一、扩大公民基本权利,民主法制大大提高 102

二、选举制度不断完善,政治参与的形式和渠道有很大发展 103

三、对国家权力机构的监督和制约的内外因素大大加强 105

第四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及主要流派 109

第一节 “三个国际”的社会主义运动 109

一、第一国际及其主要活动 109

二、第二国际及其主要活动 112

三、第三国际及其主要活动 114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 116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主要流派 116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特征以及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 119

第三节 “欧洲共产主义”的兴起与退潮 121

一、“欧洲共产主义”的历史和现状 121

二、“欧洲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各项主张 124

第四节 社会党国际与“民主社会主义” 127

一、民主社会主义的由来与社会党国际的建立 127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及其基本理论和主张 131

第二篇 社会主义在比较落后的国家由理想变为现实 139

第五章 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139

第一节 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139

一、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 139

二、社会主义革命中心由西欧向俄国转移 143

三、社会主义首先在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理论和策略 146

第二节 关于东方民族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 151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理论的思考 151

二、列宁关于东方民族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理论 155

三、帝国主义时代民族殖民地革命理论 158

第三节 以十月革命为开端的社会主义的胜利进军 161

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161

二、社会主义革命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 164

三、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面临的历史性课题 168

第六章 俄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71

第一节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171

一、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捍卫苏维埃政权 171

二、实施新经济政策,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174

三、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 17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国民经济计划化 183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 183

二、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 185

三、国民经济计划化 187

第三节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190

一、苏联党内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争论 190

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 193

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196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苏联东欧剧变的经验教训 200

第一节 世界主题转换和两种制度的并存竞争 200

一、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200

二、世界主题转换对社会主义的挑战 202

三、社会主义国家走上改革开放道路 206

第二节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其原因和教训 211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过程 211

二、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分析 215

三、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 219

四、社会主义在经历曲折后,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223

第八章 第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及主要流派 228

第一节 战后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的兴起 228

一、战后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形成 228

二、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的蓬勃兴起 230

三、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的特点、性质及其影响 234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的主要流派 237

一、“先锋党”社会主义流派 237

二、民族社会主义流派 239

三、民主社会主义流派 244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的演变趋势 247

一、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环境新变化 247

二、发展中国家对社会主义的改革与调整 249

三、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的演变趋势 254

第三篇 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259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 259

第一节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259

一、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主题的揭示 259

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63

三、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266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69

一、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初探索 270

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274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77

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77

二、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280

三、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283

第四节 “三个代表”思想是新世纪建党治国的根本方针 285

一、“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85

二、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287

三、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288

第十章 中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291

第一节 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9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29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93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296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298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98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300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30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306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30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309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311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 314

一、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不同于西方模式和苏联模式 314

二、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富裕之路 317

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第三世界作出了榜样 319

第十一章 少数民族地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 321

第一节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 321

一、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形成的历史根源 321

二、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的特点 324

三、确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的重要意义 328

第二节 解决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问题的紧迫性 331

一、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和关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331

二、改革开放以来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拉大 333

三、东西部发展差距的拉大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35

第三节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339

一、“两个大局”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战略构想 339

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341

三、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深化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 345

结论:21世纪社会主义的前景瞻望 349

第一节 冷战后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 350

一、“一球两制”关系将持续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350

二、世界格局进一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52

三、冷战后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更加隐蔽、间接而复杂 353

四、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处理好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355

第二节 新科技革命对社会主义提出的挑战 359

一、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359

二、新科技革命的特征和挑战 361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364

一、既不要忽视“两个决不会”,又要坚信“两个必然” 364

二、有资本主义存在,就有社会主义追求 369

三、21世纪社会主义的振兴之路 372

后记 376

查看更多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