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中国印刷史  上  插图珍藏增订版

中国印刷史 上 插图珍藏增订版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工业技术

  • 购买点数:14
  • 作 者:张秀民著 韩琦增订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5187274
  • 标注页数:402 页
  • PDF页数:44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全面、详尽和系统的关于中国印刷术发展的研究著作。以朝代为次,论述自唐初贞观至清末宣统1300余年的印刷发展史略,叙述雕版印刷的起源及各朝刻书概况,包括刻书地点、各种官私刻本、各朝印本的特色与优缺点。

查看更多关于中国印刷史 上 插图珍藏增订版的内容

图书介绍

第一章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1

前言 1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贞观十年说 其他各说 8

雕版印刷的发展 16

唐代(618—907)雕版印刷的始兴 16

总论 16

刻书地点 长安 洛阳 越州 扬州 江东 江西 益州 17

刻本内容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宗教书 22

其他印刷 纸牌 报纸 印纸 26

印刷物料 28

五代(907—960)监本及蜀国、吴越的印刷 29

总论 29

刻书地点 开封府 江宁府 福州 青州 瓜州、沙州 成都府 杭州 30

刻本内容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宗教书 37

印刷物料 40

宋代(960—1279)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 40

总论 40

刻书地点 开封 杭州 绍兴府 庆元府 婺州 衢州 严州 湖州 平江府 建康府 成都 福州 建宁 附:南宋刻书地域表 44

刻本内容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科技书 医药书 宗教书(佛藏 道藏)版画 71

宋版特色 字体 避讳 标点 刊语与牌子 其他 115

书禁与版权 136

蜡版的创始 144

官私藏书 144

其他印刷 报纸 纸币 茶盐钞引、印契 147

装背 152

印刷物料 156

辽代(916—1125)雕刻两部《契丹藏》 162

总论 162

刻书地点 163

刻本内容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佛经与佛藏 契丹字译本 版画 165

辽版特色 避讳 印刷书签 171

金代(1115—1234)监本及雕印佛、道藏 171

总论 171

刻书要地 中都 南京 平阳府 宁晋 172

刻本内容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科技书 医药书 宗教书(佛经与佛藏 道书与道藏)女真字译本 175

金版特色 字体 避讳 187

官私藏书 187

金版流传 188

附 伪齐刻本 188

钞币 189

印刷物料 190

西夏(1038—1227) 190

总论 190

西夏文著译本 191

佛经 194

大理(937—1253) 195

元代(1271—1368)刻书衰落 196

总论 196

刻书要地 大都 平阳 杭州 建宁 吐鲁番 云南 198

刻本内容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科技书 医药书 宗教书(佛藏 道藏)蒙文译本 藏文译本 206

元版特色 字体 书名页 著者画像 征稿广告 226

套印的发明 230

官私藏书 232

其他印刷 纸币 盐茶引、契本 233

装背 235

印刷物料 236

明代(1368—1644)刻书又大盛 237

总论 237

刻书地点 南京 北京 杭州 苏州(附常熟)徽州 建宁 各省 241

藩府本 282

附:明代藩府印书表 292

书院本 308

宦官刻书 309

湖州套印 311

南京彩印 314

印本内容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制书 丛书 科技书 医药书 宗教书(佛藏 道藏 天主教书)兄弟民族文字及外文版画 附:明虬村黄氏版画家世系、生卒及其所刻图书表 320

明版特色与优劣 字体 印刷体 不避讳到避讳 标点 书名页 牌子 花栏 一书变两书 三节版 大开本 行字最少之本 特别页码、卷数 六鱼尾 索引 广告 征稿广告 出版家像 版权 蓝印 银粉印 明版优劣 364

官私藏书 376

其他印刷 报纸 宝钞 378

装订 379

印刷物料 381

清代(1644—1911)各种印刷的兴衰 388

总论 388

刻书要地 北京 苏州 广州 佛山 福建泉州 四川德格 西藏 390

局刻本 399

书院本 402

其他雕版 江宁铜版 德格铜版 德格铁版 锡浇版 广州蜡版 宁波泥版 403

套印 412

彩印 412

太平天国(1851—1864)刻书 427

总论 427

其他印刷 天国宝钞 年画 430

西洋印刷术的传入 430

西洋铜版(凹版) 430

石印 441

铅印(拼合字 香港字 美华字 美查字 商务字 泥版与纸型 黄杨版 照相铜锌版 凸版印刷机) 444

凹版 462

西法印刷的中心——上海 463

印本内容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丛书 科技书(西洋科技书)医药书(西洋医学)宗教书(佛藏 伊斯兰教 天主教 基督教)兄弟民族文字及外国文字印本 版画 475

清版特色 字体 避讳 一书变两书 上文下图 朱印本 绿印本 506

清版优劣 510

官私藏书 511

其他印刷 报纸 纸币 年画 512

装订 523

印刷物料 524

第二章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529

活字印刷的发明 529

宋代毕昇发明活字版 529

活字印刷的发展 537

宋代周必大用泥活字印书 537

西夏活字 541

元代活字 545

泥活字(杨古) 545

木活字(王祯 马称德) 547

锡活字 552

明代活字 552

木活字 552

铜活字 无锡 常州 苏州 南京 浙江 芝城(建宁)建阳 广州 附:明代铜活字印本表 558

铅活字 常州 574

清代活字 575

瓷、泥活字(徐志定 吕抚 李瑶 翟金生) 575

木活字 武英殿聚珍版 木活字家谱 589

铜活字 北京内府 江苏 常州 杭州 福州 台湾附:清代铜活字印本表 602

锡活字(佛山邓姓印工) 613

铅活字(淮安王锡祺) 614

活字本的形式 字体 误排 边栏 行线 版心 套印 避讳 其他 615

活字本的内容 621

活字印刷未能占主导地位的原因 629

活字本目录 632

第三章 历代写工、刻工、印工生活及其事略 655

五代 写工(李鹗等)刻工(雷延美) 655

宋代 写工(张月仙、鲍洵等)刻工(李仲宁、周亮、蒋辉等)印工(陆永、盛新等)装背工(王润等) 656

辽代 写工(庞可昇)刻工(赵守俊等) 662

金代 刻工(李玉等)雕经僧(元济等) 663

西夏 刻工(杨金) 664

元代 写工(赵良等)刻工(张敬之、陈孟荣等)印工(庞和)装背工(焦庆安等) 664

明代 写工(杨凤、周慈等)刻工(黄钺、俞良甫、约翰·维拉、陈所蕴等)印工(赵昂、李太等)装订工(曹观、赵经等) 665

清代 写工(李福、许翰屏等)刻工(汤达甫、穆近文、胡佩和、梁阿发等)印工(徐老三等)装订工(钱半岩等) 672

第四章 中国印刷术对亚洲各国与非洲、欧洲的影响 682

亚洲 朝鲜 日本 越南 琉球 菲律宾 泰国 马来西亚 新加坡 伊朗 682

非洲 埃及 702

欧洲 703

附录 709

一 宋代刻工刊书考 709

二 中国印刷史大事年表 754

三 北宋至清年号简表 781

四 参考书目 785

五 中国印刷史论著目录 794

六 张秀民印刷史论著系年 828

七 张秀民自传附论著目录 834

八 张秀民先生和中国印刷史研究 846

跋 853

增订版跋 854

查看更多关于中国印刷史 上 插图珍藏增订版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