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政治法律

  • 购买点数:12
  • 作 者:樊杰主编 兰恒星 周侃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030465881
  • 标注页数:339 页
  • PDF页数:361 页
图书介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和重建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本书根据灾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变化特点,遴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主控因子、重要因子和参考因子,根据区域受损程度进行不同精度的评价,提出重建分区方案、确定可承载人口规模。主要内容包括:采用灾区县域、乡镇、主要人口集聚区和产业园区等评价精度,选择用地条件和地质灾害为主导因子,人口分布规律和产业区位选择为辅助因子,灾损状况为参考因子,进行单项和综合指标评价;划分地灾防治区、生态建设区、农业生产区和人口集聚区四类重建功能分区,测算灾区合理人口容量,提出适宜居住和城乡居民点建设的选址方案;综合分析灾区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扶贫综合开发以及支撑政策体系,探索灾后恢复重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查看更多关于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容

图书介绍

上篇 鲁甸地震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3

总论 3

第一章 灾区概况与地震灾情 15

第一节 灾区概况 15

第二节 地震灾情 22

第二章 用地条件 28

第一节 地形条件 28

第二节 土地资源 31

第三节 建设用地条件 39

第四节 结论和建议 43

第三章 地震地质和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 45

第一节 地震地质条件适宜性 45

第二节 地质灾害发育背景 52

第三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58

第四节 地质灾害防治区评价 74

第五节 结论和建议 78

第四章 人口和居民点分布 82

第一节 人口基本状况 82

第二节 人口集聚水平 86

第三节 居民点分布特征 94

第四节 建议和对策 98

第五章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100

第一节 主导因子与精细评价 100

第二节 人口容量与居民点重建 103

第三节 重建功能分区 110

第四节 产业发展导向与政策建议 112

下篇 昭通可持续发展研究 117

第六章 资源环境要素支撑能力 117

第一节 可利用土地资源 117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 129

第三节 水资源利用适宜性 146

第四节 生态保护重要性 160

第五节 环境容量 182

第七章 国土空间开发功能区划 190

第一节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约束类型识别 190

第二节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197

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开发格局耦合分析 202

第四节 国土空间开发功能区划 206

第八章 水土保持与生态屏障建设 217

第一节 生态屏障建设中的土壤侵蚀问题 217

第二节 水土保持空间布局与综合治理 226

第三节 典型流域治理 236

第九章 绿色经济体系与产业引导 242

第一节 经济发展现状与条件 242

第二节 重点产业发展战略及导向 252

第三节 产业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 262

第十章 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开发 265

第一节 人口城镇化路径 265

第二节 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273

第三节 扶持贫困人口发展 279

第四节 农户可持续生计建设 285

第十一章 可持续发展模式与政策支撑体系 296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 296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298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与政策需求 305

主要参考文献 309

资料清单 311

咨询建议 315

中国科学院专家关于鲁甸地震灾后科学重建的建议 315

媒体报道 318

中国科学院网站:中国科学院牵头承担鲁甸地震灾后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 318

人民日报:芦山重建走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319

经济日报:灾后重建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322

财经国家周刊:灾后资源环境评价解困 325

工作日记 328

后记 335

查看更多关于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