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指南系列丛书  建筑结构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指南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指南系列丛书 建筑结构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指南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工业技术

  • 购买点数:16
  • 作 者:金孝权主编 唐祖萍 冯成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112189380
  • 标注页数:550 页
  • PDF页数:57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共9章,包括基坑(包括土方);地基处理;桩基础;混凝土结构工程;砌体结构工程;钢结构工程;钢-混组合结构;木结构工程;建筑测量工程。每个问题分5部分讲解,依次是现象、规范规定、原因分析、预防措施、治理措施,从5个方面对建筑结构工程中的问题进行讲解。本书适合于施工、监理现场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大中专学生参考学习。

查看更多关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指南系列丛书 建筑结构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指南的内容

图书介绍

第1章 基坑(包括土方) 1

1.1 排桩墙支护工程 1

1.1.1 排桩位移过大 1

1.1.2 排桩断裂、倒塌 4

1.1.3 排桩踢脚、坑底隆起 5

1.1.4 排桩渗水及漏水 6

1.1.5 排桩墙与围檩、支撑存在间隙 7

1.1.6 型钢水泥土搅拌桩裂缝、变形 9

1.1.7 钢板桩侧移及渗漏 11

1.1.8 钢板桩插拔施工时的拖带沉降 13

1.2 水泥土重力式挡墙 14

1.2.1 水泥土墙变形过大 14

1.2.2 水泥土挡土墙倾覆 16

1.2.3 水泥土挡土墙滑移 16

1.2.4 水泥土挡土墙墙体裂缝 18

1.2.5 水泥土挡土墙整体失稳 19

1.3 桩锚支护工程 20

1.3.1 锚杆位移过大 20

1.3.2 锚杆被拔出、排桩倾覆 23

1.3.3 桩锚结构整体失稳 24

1.3.4 锚杆腰梁变形过大 25

1.4 土钉墙 27

1.4.1 土钉位移过大 27

1.4.2 土钉注浆不足 31

1.4.3 土钉墙失稳 32

1.4.4 土钉墙坑内隆起量过大 34

1.5 地下连续墙 35

1.5.1 导墙变形破坏 35

1.5.2 地下连续墙夹泥 37

1.5.3 地下连续墙酥松、蜂窝、空洞 39

1.5.4 槽孔倾斜 41

1.5.5 地下连续墙接头渗漏 41

1.5.6 地下连续墙断裂破坏 43

1.6 混凝土内支撑、钢支撑 44

1.6.1 支撑节点裂缝及破坏 44

1.6.2 支撑变形过大产生裂缝 49

1.6.3 支撑立柱桩沉降或位移过大 50

1.6.4 支撑失稳 52

1.7 基坑止水、降水 53

1.7.1 水泥土搅拌桩截水帷幕渗漏 53

1.7.2 高压旋喷注浆截水帷幕渗漏 55

1.7.3 基坑开挖或到坑底后出现流砂、管涌、突涌 56

1.7.4 轻型井点降水异常 58

1.7.5 管井不出水 59

1.7.6 坑底翻砂冒水 61

1.7.7 降水导致地面沉陷 62

1.7.8 基坑侧壁渗漏水 63

1.8 土方工程 64

1.8.1 挖方边坡塌方 64

1.8.2 边坡超挖 71

1.8.3 边坡滑坡 72

1.8.4 边坡剥落、坍塌 74

1.8.5 基坑(槽)泡水 75

1.8.6 地基土扰动 75

1.8.7 坑底隆起变形 76

1.8.8 土方回填压(夯)实 77

1.8.9 基坑(槽)回填土沉陷 77

1.8.10 房心回填土下沉 78

1.8.11 回填土下沉(渗漏水)引起地基下沉 78

1.8.12 基础墙体被挤动变形 79

第2章 地基处理 80

2.1 换土加固地基 80

2.1.1 基坑(槽)坍塌 80

2.1.2 基坑(槽)底出现“流砂” 81

2.1.3 换土夯实中出现“橡皮土” 82

2.1.4 地基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83

2.2 强力夯实加固地基 87

2.2.1 地面隆起及翻浆 87

2.2.2 强力夯实夯击效果差 88

2.2.3 土层中有软弱土 89

2.3 振冲法加固地基 89

2.3.1 桩体缩颈或断桩 90

2.3.2 振冲法加固效果差 90

2.4 土和灰土挤密桩加固地基 92

2.4.1 桩缩孔或塌孔,挤密效果差 92

2.4.2 桩身回填夯击不密实,疏松、断裂 93

2.5 碎石桩挤密加固地基 94

2.5.1 碎石桩桩身缩颈 95

2.5.2 碎石灌量不足 96

2.5.3 碎石挤密桩密实度差 96

2.5.4 成桩偏斜,达不到设计深度 97

2.5.5 碎石拒落 98

2.6 砂桩加固地基 99

2.6.1 砂桩桩身缩颈 99

2.6.2 灌砂量不足 99

2.7 石灰桩加固地基 101

2.7.1 石灰桩桩体缩颈 101

2.7.2 生石灰失效影响挤密 101

2.8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加固地基 102

2.8.1 缩颈、断桩 102

2.8.2 灌量不足 103

2.8.3 成桩偏斜达不到设计深度 105

2.9 塑料板排水法加固软基 106

2.9.1 塑料板固定不牢,通道堵塞 106

2.9.2 土层剪切破坏 107

2.10 深层(水泥土)搅拌法加固地基 108

2.10.1 搅拌体不均匀 108

2.10.2 喷浆不正常 108

2.10.3 抱钻和冒浆 109

2.10.4 桩顶强度低 110

2.11 高压喷射注浆(旋喷法)加固地基 111

2.11.1 加固体强度不均、缩颈 111

2.11.2 钻孔沉管困难,偏斜、冒浆 112

2.11.3 固结体顶部下凹 113

2.12 注浆法加固地基 114

2.12.1 注入浆液冒浆 114

2.12.2 注浆管沉入困难,偏差过大 115

2.12.3 桩体不均匀 116

2.13 粉喷桩加固地基 117

2.13.1 加固体强度不均 117

2.13.2 桩体偏斜,钻进困难,喷粉溢出地面 119

2.14 振动压密法加固地基 119

2.14.1 振动不密实,有裂缝 119

2.14.2 沉降不均,翻浆 120

2.15 多桩型复合加固地基 121

2.15.1 桩体缩颈 121

2.15.2 灌量不足 122

2.15.3 成桩偏斜,达不到设计深度 123

2.16 微型桩加固地基 124

2.16.1 塌孔,孔底虚土多 124

2.16.2 缩孔 125

2.16.3 桩孔倾斜 125

2.16.4 桩身混凝土质量差 126

第3章 桩基础 128

3.1 预制混凝土方桩 128

3.1.1 桩顶碎裂 128

3.1.2 桩身断裂 130

3.1.3 桩身倾斜或桩偏位超标 132

3.1.4 桩接头脱开 133

3.1.5 沉桩标高或压桩值达不到设计要求 134

3.1.6 桩体上浮 136

3.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136

3.2.1 桩身破裂 137

3.2.2 桩身倾斜或桩顶位移超标 138

3.2.3 桩体上浮和挤土 139

3.2.4 抗拔桩顶锚固处拉裂脱开或接头松脱开裂 140

3.2.5 沉桩标高或压桩值达不到设计要求 141

3.3 钢管桩 141

3.3.1 桩顶变形 142

3.3.2 桩身倾斜或桩顶偏位超标 143

3.3.3 桩接头松脱或开裂 144

3.3.4 桩身失稳扭曲 146

3.3.5 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 146

3.4 沉管灌注桩 147

3.4.1 桩身缩颈、夹泥或断桩 147

3.4.2 吊脚桩 149

3.4.3 钢筋笼上浮、下沉、偏位 150

3.4.4 沉桩最终控制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 150

3.5 正反循环钻孔灌注桩 152

3.5.1 塌孔或扩孔 152

3.5.2 成孔垂直度超标 153

3.5.3 钢筋笼位置上浮、下沉或保护层不符 154

3.5.4 桩身混凝土夹泥或断桩 155

3.5.5 桩端沉渣厚度超标 156

3.6 人工挖孔灌注桩 157

3.6.1 护壁质量不符合要求或坍塌 157

3.6.2 孔底虚土多 158

3.6.3 桩身混凝土夹渣不实 158

3.6.4 成孔截面大小不一或扭曲 159

3.7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 159

3.7.1 钻孔困难 160

3.7.2 钻孔倾斜超标 160

3.7.3 塌孔 161

3.7.4 孔底虚土超标 162

3.7.5 桩身混凝土夹泥、缩颈或断桩 162

3.7.6 钢筋笼下插困难 163

3.8 旋挖钻孔灌注桩 164

3.8.1 塌孔 164

3.8.2 孔底沉渣厚度超标 165

3.8.3 桩身混凝土缩颈或夹渣 166

3.8.4 卡钻 167

3.9 冲击成孔灌注桩 167

3.9.1 成孔不圆 168

3.9.2 塌孔 168

3.9.3 斜孔 169

3.9.4 卡钻 170

3.9.5 孔底沉渣过厚 171

第4章 混凝土结构工程 172

4.1 模板及支架 172

4.1.1 混凝土模板用木(竹)胶合板质量不符合要求 172

4.1.2 脱模剂使用不当,影响混凝土及钢筋性能 175

4.1.3 模板工程不依据专项施工方案施工 176

4.1.4 钢管扣件式模板支撑体系不牢固、稳定性差,变形较大 177

4.1.5 混凝土现浇楼板模板安装底模不平整,接缝不严密 181

4.1.6 墙、柱模板根部封闭不严密,混凝土漏浆不密实 182

4.1.7 上下楼层柱、剪力墙模板接缝不严密,混凝土漏浆,墙体挂浆 184

4.1.8 楼梯施工缝处模板配置不当,杂物不易清理 186

4.1.9 柱、墙、梁模板变形过大,构件几何尺寸或位置偏差超过规范要求 187

4.1.10 柱、墙板等竖向构件模板垂直度偏差超过允许偏差 190

4.1.11 混凝土现浇板高低差处无定型模板,混凝土棱角破损 191

4.1.12 现场锯割加工模板,构件内夹杂锯木屑等杂物 192

4.1.13 现浇混凝土结构未达到拆模条件即进行模板拆除工作 193

4.1.14 混凝土后浇带或悬臂构件模板提前拆除 194

4.2 钢筋工程 196

4.2.1 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擅自变更,未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196

4.2.2 抗震等级较高的框架和斜撑构件等未按设计要求采用牌号带“E”的钢筋 197

4.2.3 钢材进场后未分类堆放,无检查验收标识牌 199

4.2.4 盘卷钢筋调直后,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不符合规范要求 200

4.2.5 钢筋机械连接开始前不按要求进行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工艺检验 202

4.2.6 钢筋直螺纹接头外观质量不符合要求,螺纹接头安装后未进行拧紧扭矩校核 204

4.2.7 钢筋直螺纹接头不安装保护套或未拧上连接套筒,丝头锈蚀,影响接头的安装连接质量 207

4.2.8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未焊透,有裂纹、轴线偏移等缺陷 208

4.2.9 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外观质量不符合要求 211

4.2.10 钢筋工程焊接开工之前,未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 214

4.2.11 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不符合规定 215

4.2.12 抗震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小于135°,平直段长度不符合要求 219

4.2.13 箍筋间距超过允许偏差或间距不均匀 220

4.2.14 梁柱节点区内柱箍筋少设或漏设 222

4.2.15 箍筋加密区范围内未按要求设置箍筋 223

4.2.16 箍筋、水平分布钢筋、板中钢筋距构件边缘的起始距离大于50mm 225

4.2.17 主梁与次梁交叉重叠处,应在主梁上正常设置的箍筋未安装 226

4.2.18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墙)板钢筋网眼尺寸超过允许偏差 227

4.2.19 混凝土现浇楼(墙)板钢筋网的交叉点未全数绑扎 229

4.2.20 钢筋接头位置不恰当,未尽量避开受力最大处 229

4.2.21 钢筋绑扎连接,搭接长度不足,或在接头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未加密 234

4.2.22 混凝土现浇板面层钢筋的锚固弯钩设置在梁保护层内 236

4.2.23 现浇板面层钢筋位置偏差超过允许偏差 237

4.2.24 剪力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安装位置不符合设计要求,未在墙端弯折锚固 238

4.2.25 混凝土墙、柱竖向钢筋间距不一致,偏位,影响钢筋连接安装和受力性能 240

4.2.26 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超过允许偏差 241

4.3 预应力工程 245

4.3.1 曲线预应力筋孔道竖向位置不准确 245

4.3.2 预应力管道不畅通,预应力筋穿束或张拉困难 247

4.3.3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筋孔道灌浆不密实 249

4.4 混凝土工程 250

4.4.1 混凝土中氯离子总含量超过规定 250

4.4.2 混凝土中碱总含量超过限值,引起混凝土构件开裂 252

4.4.3 混凝土多种外加剂之间及与水泥等拌合物之间不相容 253

4.4.4 首次使用的混凝土未进行开盘鉴定 255

4.4.5 预拌混凝土泵送和浇筑过程中随意加水 256

4.4.6 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浇筑混凝土封闭时间不符合设计规定 257

4.5 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 258

4.5.1 钢筋混凝土现浇(墙)板裂缝 258

4.5.2 现浇结构有麻面、蜂窝、孔洞、夹渣、疏松等外观质量缺陷 267

4.5.3 现浇混凝土表面养护不符合要求 272

4.5.4 柱、墙上的节点核心区浇筑梁板低强度混凝土 275

4.5.5 混凝土现浇板的厚度偏差超过允许偏差 277

4.5.6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内置填充体漂移,位置偏差大 279

4.5.7 混凝土施工缝留设位置不当,结合面缝隙明显 280

4.5.8 混凝土试块制作与养护不符合要求 283

4.6 装配式结构工程 286

4.6.1 工厂预制的梁板类简支受弯构件进场时无结构性能检验报告 286

4.6.2 预制构件的临时固定措施不符合要求 288

4.7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 289

4.7.1 不按要求进行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 290

4.7.2 不按要求进行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291

4.7.3 不按要求进行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检验 292

第5章 砌体结构工程 294

5.1 砌筑砂浆 294

5.1.1 砂浆的品种不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94

5.1.2 砂浆的配合比不符合要求 295

5.1.3 砂浆试块制作、养护不符合要求 298

5.1.4 超时使用砂浆或落地砂浆不做处理继续使用 299

5.1.5 砂浆和易性、保水性差 300

5.1.6 雨期、冬期施工未采取相应季节性措施 302

5.2 砖砌体工程 303

5.2.1 冻胀地区在地面或防潮层下及有水的环境使用多孔砖 303

5.2.2 不同品种的砖在同一片墙上混砌 304

5.2.3 砌筑时砖的含水率不符合要求 304

5.2.4 砖砌体组砌混乱 305

5.2.5 砌体灰缝砂浆不饱满或饱满度不符合要求 307

5.2.6 墙体留槎形式不符合规定,接槎不严 308

5.2.7 清水墙面游丁走缝 309

5.2.8 砖砌体出现开裂 310

5.3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 318

5.3.1 砌体强度低 318

5.3.2 混凝土芯柱质量差 322

5.3.3 墙体产生裂缝,整体性差 324

5.4 石砌体挡土墙工程 327

5.4.1 石材质量差,表面污染 327

5.4.2 毛石和料石组砌不良 328

5.4.3 石砌挡土墙里外层拉结不良 329

5.4.4 石砌体灰缝厚度不一致,通缝、瞎缝,砂浆粘结不牢 329

5.4.5 墙面垂直度及表面平整度误差过大 331

5.4.6 石砌体挡土墙没有留泄水孔、泄水孔不通畅,坡顶排水坡度不正确 332

5.4.7 勾缝砂浆粘结不牢 333

5.5 配筋砌体工程 333

5.5.1 上下层间构造柱错位、断柱、根部夹渣,马牙槎未按要求留设 334

5.5.2 水平钢筋安放质量缺陷 335

5.5.3 垂直钢筋位移,锚固不符合要求 337

5.6 填充墙砌体工程 338

5.6.1 填充墙砌体拉结筋的施工不符合抗震要求 338

5.6.2 填充墙砌体裂缝 340

5.6.3 填充墙砌体与混凝土柱、墙梁、板连接处节点处理不符合要求 342

第6章 钢结构工程 345

6.1 原材料及成品进场 345

6.1.1 钢材表面(包括断面)出现裂纹、夹渣、分层、缺棱等缺陷 345

6.1.2 钢材表面存在结疤、裂纹、氧化铁皮压入等对使用有害的缺陷 346

6.1.3 钢材表面锈蚀、麻点、划痕 347

6.1.4 钢材尺寸偏差不符合要求 348

6.1.5 钢材混批或有疑义时未按规定进行复验 348

6.2 钢结构焊接工程 349

6.2.1 焊接材料运输、保管或选用不当产生的质量问题 349

6.2.2 焊接材料存放条件不符合要求 350

6.2.3 焊材烘焙不良 350

6.2.4 焊缝裂纹 351

6.2.5 焊缝气孔 353

6.2.6 焊缝夹渣 354

6.2.7 焊缝未熔合以及未焊透 354

6.2.8 焊缝根部收缩 355

6.2.9 焊缝未焊满 356

6.2.10 焊缝焊穿(烧穿) 357

6.2.11 余高超标 357

6.2.12 焊缝焊瘤 358

6.2.13 焊缝弧坑 359

6.2.14 电弧擦伤 359

6.2.15 焊缝高低不匀称 360

6.2.16 焊钉焊接不合格 361

6.3 紧固件连接工程 361

6.3.1 抗滑移系数试验和复验不合格 361

6.3.2 螺栓长度选用不当 363

6.3.3 摩擦面外观质量不合格 364

6.3.4 螺栓孔错位、扩孔不当 365

6.3.5 螺母、垫圈安装方向颠倒 365

6.3.6 螺栓松动 366

6.3.7 接触面有间隙 367

6.3.8 螺栓超拧与欠拧 368

6.3.9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断裂、脱扣 369

6.3.10 斜面不加斜垫板 370

6.3.11 板缝不及时封闭 371

6.3.12 螺栓球节点螺栓拧入长度不足,节点有间隙、松动 371

6.4 钢零件及钢部件加工工程 372

6.4.1 钢零件、钢部件切割尺寸偏差不符合规范要求 372

6.4.2 气割表面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 373

6.4.3 剪切面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 374

6.4.4 热加工与矫正温度不当 374

6.4.5 冷加工温度控制不当 375

6.4.6 钢材(构件)加工后表面损伤 376

6.4.7 螺栓孔制孔粗糙 377

6.4.8 螺栓孔孔距超标 378

6.4.9 端面铣削缺陷 379

6.5 钢构件组装工程 380

6.5.1 组装材料、零部件在现场无序堆放 380

6.5.2 焊接节点坡口型式差错 381

6.5.3 组装形位达不到规范要求 383

6.5.4 构件拼接缝位置不当 384

6.5.5 吊车梁或吊车桁架下挠 385

6.5.6 钢屋架(桁架)组装缺陷 386

6.5.7 顶紧面不紧贴 386

6.5.8 钢构件外形尺寸超标 387

6.6 钢构件预拼装工程 393

6.6.1 支撑平台不符合要求 393

6.6.2 预拼装构件不符合要求 393

6.6.3 强制预拼装 394

6.6.4 孔通过率不符合规范要求 395

6.6.5 预拼装尺寸偏差不符合规范要求 396

6.7 单层钢结构安装工程 396

6.7.1 钢柱安装尺寸偏差不符合规范要求 396

6.7.2 基础及支承面轴线与尺寸偏差不符合规范要求 398

6.8 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安装工程 399

6.8.1 测量用基准点选取不当 399

6.8.2 验收测量的数据选择不当 400

6.8.3 多层及高层主梁、次梁和受压杆件安装后尺寸偏差超过规范规定 401

6.8.4 吊车梁安装偏差不符合规范要求 402

6.8.5 钢梁安装质量缺陷 404

6.8.6 次结构构件(檩条)的安装偏差不符合规范要求 405

6.9 钢网架结构安装工程 406

6.9.1 钢管杆件表面有缺陷或尺寸偏差不符合规范要求 406

6.9.2 钢网架(空间格构结构)安装尺寸偏差不符合规范要求 407

6.9.3 钢网架安装后下挠 409

6.10 压型金属板工程 409

6.10.1 原材料牌号或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409

6.10.2 螺钉、搭接处出现锈蚀 410

6.10.3 尺寸与外形超过允许偏差 411

6.10.4 压型金属板铺设缺陷 411

6.10.5 螺钉施工不符合要求 412

6.10.6 密封材料敷设不符合要求 413

6.10.7 屋面漏水 414

6.10.8 面板掀起 414

6.11 钢结构涂装工程 415

6.11.1 涂料存在结皮、结块和凝胶等现象 415

6.11.2 涂料超过有效期使用 416

6.11.3 混合比不当 416

6.11.4 涂料超过混合使用期限 417

6.11.5 返锈、起壳脱落 417

6.11.6 构件表面误涂、漏涂 418

6.11.7 涂层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419

6.11.8 热镀锌层起壳、脱落 419

6.11.9 热镀锌表面有夹杂物 420

6.11.10 热镀锌构件表面有红斑锈迹 420

6.11.11 热镀锌构件变形 421

6.11.12 防火涂料的品种不合格 421

6.11.13 防火涂料未作复验 422

6.11.14 基层处理不当 422

6.11.15 防火涂料涂层厚度不够 423

6.11.16 涂层表面裂纹 424

6.11.17 误涂与漏涂 424

6.11.18 涂层外观质量缺陷 425

第7章 钢—混组合结构 427

7.1 钢—混组合结构管理 427

7.1.1 设计图纸深化不够 427

7.1.2 设计未交底就加工制作 428

7.1.3 无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 429

7.1.4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工程的计量器具未经校准合格 430

7.1.5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工程的四新技术未进行试验和检验 431

7.2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栓钉 432

7.2.1 栓钉材质机械性能不符合要求 432

7.2.2 栓钉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 433

7.3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筋与钢构件连接节点 434

7.3.1 钢筋绕开法钢筋节点的钢筋不顺直 434

7.3.2 钢筋穿孔法钢筋节点的钢筋与预留孔错位 435

7.3.3 钢筋连接件法钢筋节点的钢筋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 436

7.4 钢管混凝土柱 438

7.4.1 钢管柱拼装后相邻两管段的纵缝未错开 438

7.4.2 钢管柱的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 440

7.4.3 钢管柱吊装管上口未加盖或包封 441

7.4.4 钢管混凝土柱与梁的连接节点钢筋锚固不符合要求 442

7.4.5 钢管混凝土浇捣不密实或与钢管内壁不贴合 445

7.4.6 钢管外水泥砂浆保护层粘结不牢固 448

7.5 型钢混凝土柱 454

7.5.1 柱内竖向钢筋与梁内型钢节点连接不符合要求 454

7.5.2 型钢混凝土柱模板固定不牢靠,导致混凝土胀模 456

7.6 型钢混凝土梁 457

7.6.1 型钢混凝土梁与柱节点的钢筋锚固长度不符合要求 457

7.6.2 梁箍筋弯钩锚固长度不足 458

7.6.3 主筋通常设置的数量不足 458

7.6.4 梁主筋锚固长度不符合要求 459

7.6.5 模板安装固定不牢固 459

7.7 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460

7.7.1 钢筋与型钢连接节点成型不规范 460

7.7.2 混凝土浇捣不密实 460

7.8 钢—混凝土组合板 462

7.8.1 楼承板与钢梁连接锚固长度不足 462

7.8.2 桁架楼承板失稳 462

第8章 木结构工程 464

8.1 木结构工程施工用木材 464

8.1.1 木结构施工用木材或木构件的含水率不符合要求 464

8.1.2 木结构工程材料试验项目和参数缺少 467

8.2 木结构连接 470

8.2.1 木桁架齿连接加工尺寸不准确,槽齿间缝隙较大,接触不严密 470

8.2.2 轻型木结构桁架齿板连接处木构件的缝隙超过允许限值,齿板连接不牢固 472

8.2.3 轻型木结构钉连接不符合设计要求 474

8.3 木结构安装 478

8.3.1 轻型木结构构件上随意开口、钻孔,影响构件的受力性能 478

8.3.2 齿板桁架运输或吊装不当,引起桁架损坏 479

8.4 木结构防腐 481

8.4.1 木结构构件防潮、防腐构造处理不当,木构件局部腐朽或钢连接件明显腐蚀 481

8.4.2 木结构构件防蚁(虫)害措施不完善,木构件易遭白蚁(虫)蛀蚀 483

第9章 建筑测量工程 488

9.1 施工控制测量 488

9.1.1 建筑平面控制网建筑工程的平面关系不清楚 488

9.1.2 轴线定位选择不当 490

9.1.3 建筑高程误差偏差大 491

9.1.4 测距偏差大 493

9.1.5 测角偏差大 495

9.1.6 竖向结构垂直偏差大 495

9.2 建筑工程施工放线测量 497

9.2.1 建筑物定位测量方法不当 497

9.2.2 基槽(坑)位置、基础定位不准、尺寸偏差过大 498

9.2.3 基坑抄平不准确 500

9.2.4 管道工程中线定位及高程控制不准 502

9.2.5 工业厂房基础柱的测量定位、高程控制及柱身垂直度测量偏差大 503

9.2.6 吊车梁安装测量的偏差大 504

9.3 多层、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504

9.3.1 平面控制不当 504

9.3.2 高程控制不当 505

9.3.3 轴线控制点偏差大 506

9.3.4 激光铅垂仪法投点偏差大 509

9.4 沉降与变形观测 509

9.4.1 水准点布设不正确 509

9.4.2 观测点的形式与埋设不合理 515

9.4.3 沉降观测次数和时间不当 517

9.4.4 沉降观测的线路不正确 518

9.4.5 沉降与变形曲线在首次观测后发生回升现象 519

9.4.6 沉降变形曲线在中间某点突然回升 520

9.4.7 沉降变形曲线自某点起渐渐回升 523

9.4.8 沉降变形曲线呈波浪起伏现象 523

9.4.9 沉降变形曲线出现中断现象 523

9.5 深基坑变形观测 524

9.5.1 变形观测的基准点、观测点设定时间不当 524

9.5.2 水平位移观测点、沉降观测点和基准点布设位置不当 525

9.5.3 变形观测时间不当及频率不足 525

9.5.4 变形观测资料不全 528

9.6 测量仪器的检验与校正 529

9.6.1 经纬仪度盘水准管不垂直于竖轴 529

9.6.2 经纬仪十字点竖丝不垂直于横轴 530

9.6.3 经纬仪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530

9.6.4 经纬仪横轴不垂直于竖轴 531

9.6.5 普通水准仪圆水准器轴不平行于竖轴 531

9.6.6 水准仪十字丝横丝不垂直于仪器竖轴 531

9.6.7 水准仪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532

9.6.8 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 532

9.6.9 精密水准仪圆水泡轴线不垂直 533

9.6.10 精密水准仪微倾螺旋上刻度指标偏差大 533

9.6.11 精密水准仪长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533

9.6.12 全站仪照准部水准管不垂直于竖轴 533

9.6.13 全站仪十字点竖丝不垂直于横轴 534

9.6.14 全站仪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534

9.6.15 全站仪横轴不垂直于竖轴 534

9.7 竣工总平面图编绘 535

9.7.1 竣工总平面图编绘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535

9.7.2 竣工总平面图编制内容不齐全 536

9.7.3 竣工总平面图实测中有疏漏 537

9.8 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 538

9.8.1 GPS基线解算时起算点精度低 538

9.8.2 GPS卫星星历误差大 539

9.8.3 GPS卫星钟产生钟差 540

9.8.4 电离层延误导致距离产生误差 541

9.8.5 对流层延迟导致测量误差 541

9.8.6 多路径效应导致测量误差 542

9.8.7 GPS卫星信号受干扰或阻挡 543

9.8.8 接收机测相精度低 543

9.8.9 接收机系统误差大 545

9.8.10 工作环节导致GPS测量失误 545

9.8.11 地球椭球模型选择不当 546

9.8.12 转换方法选择不当 547

9.8.13 坐标软件选择不当 547

9.8.14 坐标换带软件选择不当 548

9.8.15 高程转换软件选择不当 548

9.8.16 差分GPS测量失误 549

9.8.17 GPS单点定位测量偏差过大 549

查看更多关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指南系列丛书 建筑结构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指南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