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国民素质发展路径选择与素质文化学建构

国民素质发展路径选择与素质文化学建构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购买点数:11
  • 作 者:单培勇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010163468
  • 标注页数:268 页
  • PDF页数:286 页
图书介绍: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过程中,对推进国民素质向文明转型进行能动的价值构建与措施应对,学术界对国民素质研究的视野与理论创新,为合理地选择国民素质发展路径提供学理阐释,即提高国民先天素质,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国民基本素质,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均衡发展水平,必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个体素质差异性到发展平等水平:必须有合理的、公正的制度安排;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必须全面落实“五位一体”建设总体布局;提高国民文明素质,必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六个方面相互联系、互动共进,共同推动着国民素质向现代文明素质转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国民素质发展路径系统,标志着我们党推进国民素质发展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国民素质发展路径实践的创造功能内在地包含着人作为主体文化价值的自我创造,实践才具有了素质文化的意义。由此形成了国民素质发展价值观与实践意义相统一的素质文化新定义,即指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中,为提高国民文明素质的价值确立、结构建构、目标设立、路径选择与方法设计为主要内容的文

查看更多关于国民素质发展路径选择与素质文化学建构的内容

图书介绍

前言 1

导论 1

一、理论依据:国民素质与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概念的学理界定 2

二、实践依据:国民素质结构与关系 4

三、价值依据:社会主义素质文化思想 9

四、历史依据:近现代经济社会形态及素质文化思想 11

五、辩证依据:社会发展与国民素质提高的关系 14

第一章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国民素质观念更新与结构调整 18

一、社会生产力及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促进国民身体素质提高 18

二、国民由被压迫地位上升为主体地位,草民心态、主奴意识向主体意识转变,心理素质呈现发展态势 21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国民社会文化素质发生质的转变 23

四、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民素质形成 28

第二章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国民素质发展特征 31

一、国民身体素质有一定发展 31

二、国民心理素质中的主体意识与自强自立意识明显提高 33

三、毛泽东提出国民“又红又专”标准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促进了国民社会文化素质尤其是干部和知识分子素质的发展 34

四、影响国民素质全面发展的经济社会因素分析 38

五、“六○”精神的时代价值,对国民素质发展的重大意义 39

六、社会主义素质文化建设的特征 44

第三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素质倒退 46

一、计划生育工作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滞后,国民身体素质下降 46

二、“斗、批、改”运动全面展开,无限上纲,乱批乱斗,使部分国民人格受到严重侮辱 49

三、文化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阶级斗争扩大化,国民社会文化素质出现严重倒退 50

四、“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素质全面下降的历史文化原因 52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国民素质现代转型与党推进国民素质发展的新型文化建构 53

一、国民素质形态及特征 53

二、国民素质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63

三、中国共产党推进国民素质发展的新型文化建构 66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的国民素质发展特征与党推进国民素质向现代文明转型的文明素质观形成 81

一、国民素质形态及特征 81

二、国民素质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93

三、中国共产党推进国民素质向现代文明转型的文明素质观形成 102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推进国民素质发展文化理论的创新及特征 136

一、党推进国民素质发展文化内涵建设理论的创新 136

二、党推进国民素质发展文化理论的创新系统性特征 140

三、党推进国民素质发展文化理论的创新特征 144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开展国民素质教育实践的创新及特征 147

一、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对象开展国民素质教育 147

二、把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作为重点 153

三、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 156

四、国民素质教育方法的基本特征 157

第八章 学术界对国民素质研究的理论创新及人的现代化内涵的学理审视 159

一、1976年10月—1993年11月学术界对国民素质发展路径选择的见解 160

二、1993年11月至2014年学术界对国民素质发展路径选择研究的视野与理论创新 176

三、人的现代化内涵的学理审视与人的现代化基本内容重构的价值取向 199

第九章 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基本理论建构 211

一、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概念的界定及特征 211

二、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结构划分的依据、基本原则与内容构成 213

三、中华民族文明素质与其他相近范畴的关系 218

第十章 当代中国国民素质发展的路径选择 221

一、国民先天素质发展的路径选择: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221

二、国民基本素质发展的路径选择: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224

三、国民素质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必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28

四、从国民个体素质差异性到发展平等的路径选择:必须有合理的、公正的制度安排 231

五、国民整体素质发展的路径选择:必须全面落实“五位一体”建设总体布局 238

六、国民文明素质发展的路径选择:必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239

第十一章 新时期社会主义素质文化生成的逻辑 244

一、革新教育理念:社会主义素质文化的素质教育观念生成 244

二、以中华民族素质提高为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素质文化的价值生成 246

三、文明和审美观:社会主义素质文化的精神内涵生成 249

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素质文化的内涵生成丰富 251

五、坚持提高群体素质和培养个体文明素质相结合的教育路径,区分不同层次与不同群体、重点与普及相结合的素质教育方法:社会主义素质文化的实践观生成 253

第十二章 关于素质文化学学科建构的若干问题 256

一、建构素质文化学的必要性 256

二、建构素质文化学的可行性 259

三、素质文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与逻辑运思 264

参考文献 266

后记 268

查看更多关于国民素质发展路径选择与素质文化学建构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