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日本汉学史  第3部  转折和发展  1945-1971  修订本  第2版

日本汉学史 第3部 转折和发展 1945-1971 修订本 第2版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历史地理

  • 购买点数:19
  • 作 者:李庆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208097230
  • 标注页数:693 页
  • PDF页数:70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日本汉学史》第三部,作者全面论述了日本学术界在1945年~1971年期间对中国历史文化(汉学)诸方面研究的总体状况。

查看更多关于日本汉学史 第3部 转折和发展 1945-1971 修订本 第2版的内容

图书介绍

第三部说明 1

第五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汉学的转折(1945—1960) 1

第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和中日关系 1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 1

第二节 日本国内的状况和中日关系 2

第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汉学和对日本汉学的影响 7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汉学状况 7

第二节 日本汉学和世界汉学界的联系 17

第三章 1945—1960年间日本汉学概况 22

第一节 日本汉学综述 22

第二节 学制、研究团体和刊物概况 26

第四章 主要的研究成果概述 31

第一节 上古、秦汉时代的历史研究 31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和唐、五代的历史研究 44

第三节 宋、辽、金、元时代的历史研究 51

第四节 明清时代的历史研究 55

第五节 思想史和宗教研究 65

第六节 文学研究 79

第七节 古代中国语言学的研究 91

第五章 史学研究的主要学者 95

第一节 前田直典、仁井田陞和铃木俊 95

第二节 宫崎市定 110

第三节 贝冢茂树 122

第四节 历史地理的研究者(青山定雄、森鹿三) 129

第五节 边疆史的研究者(松田寿男、田村实造、前嵨信次) 138

第六节 其他的史学研究者(岛邦男〈见语言文字)、滨口重国、三岛一、森克己、小林高四郎、安部健夫、岩村忍、鸳渊一等) 149

第六章 哲学、思想史和宗教研究的主要学者 167

第一节 东京大学的加藤常贤和阿部吉雄 167

第二节 东京地区的研究者之一(内野熊一郎、小林信明、麓保孝) 172

第三节 东京地区的研究者之二(栗田直躬、根本诚、铃木由次郎、山田统) 177

第四节 京都和关西的研究者(重泽俊郎、木村英一) 186

第五节 中京地区的研究者(大滨皓、佐藤匡玄) 194

第六节 北方的学者(板野长八、竹内照夫、吉田贤抗) 201

第七节 南国的学者(楠本正继、户田丰三郎) 208

第八节 其他的思想史研究者(林秀一、藤泽诚、安冈正笃、增井经夫) 213

第九节 中国佛教史的研究者(冢本善隆、山崎宏等) 219

第十节 道教史的研究者福井康顺 231

第七章 中国文学的研究者 235

第一节 吉川幸次郎 235

第二节 仓石武四郎和小野忍 247

第三节 长泽规矩也 255

第四节 斯波六郎和九州的研究者(滨一卫、仓光卯平) 262

第五节 其他的文学研究者(藤野岩友、星川清孝、網祐次、大矢根文次郎、大野实之助、斋藤响、市野泽寅雄、毛冢荣五郎、奥野信太郎、辛岛骁) 266

第八章 语言和艺术等领域的研究者 279

第一节 岛邦男 279

第二节 铃木直治和鸟居久靖 283

第三节 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者(小林太市郎等) 287

第四节 中国书法史的研究者(石桥启十郎、杉村勇造、西川宁) 296

第五节 中国音乐史的研究者(田边尚雄、林谦三、泷辽一) 301

第六编 在冷战风云中前进(1961—1971) 312

第一章 1961—1971年间的国际形势和中日关系 312

第一节 世界局势 312

第二节 日本的国内形势和中日关系 315

第二章 国际汉学和日本与国际汉学界的联系 318

第一节 国际汉学概况 318

第二节 日本汉学界和世界各国汉学界的联系 327

第三章 日本汉学概况 331

第一节 学制和社会学术组织 331

第二节 经济支撑下的研究多样化(研究经费和科研资助制度) 333

第三节 日本汉学研究的新特色 338

第四章 史学研究之一(研究概况) 341

第一节 上古和秦汉时代的研究 341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和唐代研究 353

第三节 五代、宋、元、明、清等时代的研究 365

第五章 史学研究之二(主要学者) 384

第一节 东京的周藤吉之、西嵨定生 384

第二节 京都、关西和名古屋的学者(平中苓次、守屋美都雄、宇都宫清吉、内田吟风、佐伯富) 393

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史学家(曾我部静雄、星斌夫) 409

第四节 九州地区的史学者(池田末利〈见思想史)、日野开三郎、矢野主税) 417

第五节 考古和边疆史的研究者(水野清一、江上波夫、三上次男、驹井和爱) 426

第六节 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史学研究者(牧野巽、天野元之助等) 447

第七节 其他的史学研究者(木村正雄、镰田重雄、市原亨吉、中岛敏、岛田正郎、青木富太郎、爱宕松男、外山军治、藤井宏、栗林宣夫、三田村泰助、今西春秋) 456

第六章 哲学、思想史和宗教的研究 473

第一节 哲学、思想史和宗教研究概况 473

第二节 东京的学者(东京大学的赤冢忠、宇野精一、市川安司) 485

第三节 东京的其他学者(西顺藏、渡边卓、镰田正、今井宇三郎、栗原圭介) 495

第四节 京都和关西的学者(森三树三郎、村上嘉实、笠原仲二) 509

第五节 九州、中国地区的学者(池田末利、冈田武彦、友枝龙太郎、山下静雄、平冈祯吉) 516

第六节 东北和北陆地区的学者(山田琢、天野镇雄、穴泽辰雄) 527

第七节 中国佛教史的研究者(久须本文雄、横超慧日、牧田谛亮、长部和雄、小川贯一) 534

第八节 道教的研究者(酒井忠夫、吉冈义丰、大渊忍尔) 543

第七章 中国文学研究 549

第一节 中国文学研究概况 549

第二节 京都大学的学者小川环树 554

第三节 平冈武夫和入矢义高 560

第四节 京都、大阪地区的其他学者(增田清秀、高木正一、花房英树、松下忠、中田勇次郎〈见艺术史〉、泽田瑞穗、增田涉、高桥和巳) 569

第五节 东京的文学研究者(赤冢忠〈见思想史〉、松枝茂夫、千田九一、户田浩晓、船津富彦、小川昭一) 581

第六节 九州、中国地区的学者(目加田诚、松本雅明、中岛千秋、白木直也、仓田贞美) 588

第七节 北海道和东北地区的学者(武田泰淳、饭冢朗、八木泽元、内田道夫) 598

第八章 语言学和艺术史的研究 602

第一节 中国语言学研究概况 602

第二节 文字学的研究者白川静 604

第三节 音韵学和方言的研究者(饭田利行、波多野太郎) 610

第四节 词汇、语法史的研究者(太田辰夫、香坂顺一) 620

第五节 藤堂明保和其他语学研究者 624

第六节 美术和艺术史的研究者(藤原楚水、中田勇次郎、长广敏雄等) 630

第九章 主要论争的问题 643

第一节 中国历史时期划分的争论 643

第二节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652

第三部后记 667

正文索引 670

查看更多关于日本汉学史 第3部 转折和发展 1945-1971 修订本 第2版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