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岩石学

岩石学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天文地球

  • 购买点数:11
  • 作 者:徐耀鉴 徐汉南 任锡刚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116053484
  • 标注页数:291 页
  • PDF页数:30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三大岩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分类、命名、野外特征等,标本描述、鉴定特征及与之相关的矿产。

查看更多关于岩石学的内容

上一篇:气候变化40问下一篇:控制测量
图书介绍

绪论 1

一、岩石的概念、岩石学的任务及其分类 1

二、岩石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三、岩石学研究方法 2

四、岩石学的发展简史和研究现状 3

第一篇 岩浆岩 4

第一章 岩浆岩及其物质组成 4

第一节 岩浆及岩浆岩的特征 4

一、岩浆的概念 4

二、岩浆的基本特征 4

三、岩浆作用及岩浆岩特征 7

第二节 岩浆岩的物质组成 8

一、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8

二、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12

第三节 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13

一、SiO2含量对岩浆岩中矿物共生组合的影响 13

二、碱质的含量对矿物共生组合的影响 15

三、Al2O3含量对岩浆岩矿物成分的影响 16

第二章 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17

第一节 岩浆岩的结构 17

一、岩浆岩的结晶程度 17

二、岩石中矿物颗粒的大小 18

三、岩石中矿物的自形程度 19

四、岩石中矿物颗粒间的相互关系 20

五、岩浆岩结构与岩浆冷凝条件的关系 21

第二节 矿物结晶顺序的确定 22

一、根据结构特征确定矿物结晶顺序的原则 22

二、确定晶体顺序时实验岩石研究结果的应用 23

第三节 岩浆岩的构造 25

一、侵入岩的构造 25

二、喷出岩的构造 26

第三章 岩浆岩的野外特征 28

第一节 侵入岩的野外产状和相 28

一、整合侵入体 28

二、不整合侵入体 29

三、侵入岩的相 30

第二节 火山岩的野外产状和相 31

一、火山岩的产状 31

二、火山岩的相 33

第四章 岩浆岩分类 37

第一节 国际地科联分类 37

一、深成侵入岩的矿物分类 37

二、火山岩的化学分类 39

第二节 本书采用的分类 40

第三节 岩浆岩的命名 42

第五章 岩浆岩各论 43

第一节 橄榄岩-苦橄榄岩类(超镁铁岩) 43

一、一般特征 43

二、侵入岩 44

三、喷出岩 48

第二节 金伯利岩、碳酸岩类、霓霞岩-霞石岩 49

一、金伯利岩 49

二、碳酸岩类 53

三、霓霞石-霞石岩类 56

第三节 辉长岩-玄武岩类(基性岩类) 58

一、辉长岩-玄武岩类 58

二、碱性辉长岩-碱性玄武岩 63

第四节 闪长岩-安山岩类(中性岩类) 67

一、一般特征 67

二、侵入岩 67

三、喷出岩 68

第五节 正长岩-粗面岩类(中性过渡性岩类) 70

一、一般特征 70

二、侵入岩 70

三、喷出岩 71

第六节 花岗岩-流纹岩类(酸性岩类) 72

一、一般特征 72

二、侵入岩 72

三、喷出岩 76

第七节 霞石正长岩-响岩类 78

一、一般特征 78

二、侵入岩 78

三、喷出岩 81

第八节 脉岩类 81

一、煌斑岩类 81

二、细晶岩类 83

三、伟晶岩 84

第九节 火山碎屑岩类 85

一、一般特征 85

二、火山碎屑物的类型和特征 85

三、火山碎屑岩的结构构造 87

四、火山碎屑岩的分类 89

五、火山碎屑岩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89

六、次生变化 91

七、产状、分布和矿产 91

第十节 岩浆岩的肉眼鉴定 91

一、侵入岩的肉眼鉴定 92

二、喷出岩的肉眼鉴定 95

三、岩浆岩的描述 96

第六章 岩浆岩成因 102

第一节 岩浆的形成与演化 102

一、部分熔融 102

二、岩浆的演化 102

第二节 主要岩浆岩成因概述 105

一、超镁铁岩成因 105

二、基性岩成因 105

三、中性岩成因 106

四、花岗岩成因 107

五、碱性岩成因 109

第三节 中国岩浆岩分布概述 109

一、我国的侵入岩 109

二、我国的火山岩 112

第二篇 沉积岩 114

第七章 沉积岩概论 114

第一节 沉积岩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114

一、沉积岩的基本概念 114

二、沉积岩的研究意义 114

第二节 沉积岩的形成及演化过程 115

一、母岩的风化作用 115

二、碎屑物质的搬运与沉积作用 120

三、溶解物质的搬运与沉积作用 122

四、沉积物的成岩作用和沉积岩的后生作用 126

第三节 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133

一、沉积岩的物质成分 133

二、沉积岩的矿物成分 134

三、沉积岩的结构构造 135

四、沉积岩的颜色 141

第四节 沉积相 142

一、沉积环境 142

二、沉积相 142

三、相序递变规律 143

四、沉积相模式 144

五、沉积体系 145

六、沉积相的分类 145

七、沉积相的鉴定标志 146

第五节 沉积岩的分类 146

一、概述 146

二、沉积岩的成因分类 147

第八章 沉积岩各论 149

第一节 陆源碎屑岩类 149

一、碎屑岩的物质成分 149

二、碎屑岩的结构 152

三、陆源碎屑岩的主要类型 160

第二节 粘土岩类 171

一、概述 171

二、粘土岩的矿物成分 171

三、粘土岩的结构和构造 172

四、粘土岩的分类和主要类型描述 173

五、粘土岩的研究方法及其意义 175

第三节 碳酸盐岩类 176

一、概述 176

二、碳酸盐岩的物质成分 176

三、碳酸盐岩的结构、构造及孔隙 177

四、碳酸盐岩的分类和命名 183

五、碳酸盐岩的主要类型描述 187

第四节 其他沉积岩类 190

一、概述 190

二、硅质岩类 190

三、铝质岩 197

第五节 沉积岩的野外鉴别 201

一、沉积岩肉眼鉴定要点及描述内容 201

二、主要沉积岩肉眼鉴定表 203

三、沉积岩描述实例 204

四、相似岩类的区别 204

第三篇 变质岩 207

第九章 变质岩概论 207

第一节 变质作用和变质岩 207

一、概念 207

二、变质岩的分布及有关矿产 207

第二节 变质作用的因素 208

一、温度 208

二、压力 208

三、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 210

第三节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 211

一、变质岩的化学成分 211

二、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213

第四节 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 215

一、概述 215

二、变质岩的结构 216

三、变质岩的构造 222

第五节 变质作用方式 225

一、重结晶作用 225

二、变质结晶作用 226

三、变质分异作用 226

四、交代作用 227

五、变形和碎裂作用 227

第六节 变质作用类型 228

一、区域变质作用 228

二、接触变质作用 230

三、气液变质作用 230

四、动力变质作用 231

五、混合岩化作用 231

六、其他类型的变质作用 231

第十章 变质岩的分类命名 233

第一节 变质岩的分类 233

第二节 变质岩的命名 235

一、变质岩基本名称的命名 235

二、变质岩详细定名的原则 235

第十一章 主要变质岩岩石类型 237

第一节 接触变质岩类 237

一、热变质岩类 237

二、接触交代变质岩 241

第二节 气液变质岩类 243

一、气液变质岩的一般特点 243

二、气液变质岩的分类命名 243

三、气液变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 244

第三节 动力变质岩类 246

一、动力变质岩和动力变质带的野外特点 246

二、动力变质岩的分类和命名 247

三、主要动力变质岩类型 247

第四节 区域变质岩类 249

一、区域变质岩石的特征 249

二、区域变质岩的分类及命名 249

三、区域变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 251

四、具面理构造的区域变质岩 251

五、无(弱)面理构造的区域变质岩 255

第五节 混合岩类 258

一、混合岩发育地区的基本特征 258

二、混合岩的分类命名 258

三、混合岩的主要类型 259

第六节 变质岩石的观察与描述 260

一、变质岩肉眼的观察与描述 260

二、镜下的观察与描述 261

三、变质岩描述实例 261

四、常见变质岩肉眼鉴定主要特征 263

第十二章 变质作用研究 267

第一节 变质作用期次的划分 267

第二节 变质带 268

一、深度带 268

二、递增变质带 269

三、变质反应级 270

第三节 变质相 272

一、变质相的概念 272

二、变质相的表示方法 273

三、变质相的分类 274

四、主要变质相特征简介 275

第四节 变质相系 277

一、变质相系的基本概念 277

二、区域变质相系的基本类型 277

第五节 变质岩原岩的研究 278

一、概述 278

二、识别原岩性质的一般准则 278

第四篇 岩石构造组合 281

第十三章 岩石构造组合 281

第一节 大洋扩张中心(洋中脊)的岩石组合 282

一、总体特征 282

二、岩浆岩组合与蛇绿岩套 282

三、沉积岩组合 282

四、变质岩组合 283

第二节 会聚板块边界的岩石组合 283

一、岛弧 283

二、大陆边缘弧 285

第三节 陆-陆碰撞带的岩石组合 287

一、一般特征 287

二、岩浆岩组合 287

三、沉积岩组合 288

四、变质岩组合 288

第四节 板块内部的岩石组合 288

一、洋岛火山岩 288

二、大陆溢流型玄武岩 288

三、大陆裂谷区的岩浆岩组合 289

四、斜长岩岩体 289

五、其他的大陆岩浆岩组合 290

主要参考文献 291

查看更多关于岩石学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