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所知学的视野

所知学的视野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哲学宗教

  • 购买点数:10
  • 作 者:张帆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0462131
  • 标注页数:237 页
  • PDF页数:2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所知学的基本理论范畴进行了探讨;第二部分探讨了所知学的意义及其应用;第三部分对与所知学相关的诸多理论问题从不同立场进行了探讨。

查看更多关于所知学的视野的内容

上一篇:看懂你周围的人下一篇:简说哲学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所知学的基本理论和视阈 1

一 所知学的基本理论要点 1

(一)所知学的基本特征 1

(二)为什么要提出“所知”这一范畴 2

(三)实知与想知 3

(四)知与不知、所知与非所知 4

(五)所知与独立存在 5

(六)从所知学的角度研究学说史 6

二 为什么说“不知与所不知”超不出“知与所知”——所知学释疑之一 6

(一)“知与所知”对“不知与所不知”的优先性与超越性 7

(二)何以会知道“不知”与“所不知” 10

三 为什么所知不仅仅是事实、知不仅仅是实知——所知学释疑之二 17

(一)“所知”是否包含“所可能知道的” 18

(二)“所知”能否不是事实 23

(三)语词、非陈述语句能否表达“所知” 30

(四)“想知”是不是“知”,“信”能否超出“知” 34

(五)附论:几个方法论问题 38

四 从知与所知的角度重构作为活动的意识 40

(一)两种反映与反应:知与无知 41

(二)作为知的反映的几种非意识类型 44

(三)作为想知的意识活动 47

(四)意识活动作为具有超越性的间接反映 48

(五)意识在劳动中实现 54

五 从所知学的角度看语义的确立与理解 58

六 从所知学的角度看价值 66

(一)所知学的基本概念与所知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66

(二)价值的本质 70

(三)价值判断、价值取向的基本模式 71

(四)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的层次 73

(五)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的类型 73

第二章 对所知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85

一 关于所知学第一原理问题 85

(一)所知学第一原理的确定 85

(二)关于所知学的第一原理的两点推敲、考察 90

二 关于所知学之要义 98

(一)所知学发展概况 98

(二)构成所知学基本理论的最基本概念 100

(三)所知学的最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102

三 关于真假的规定问题 104

(一)已有观点及分析 105

(二)所知学观点及分析 109

(三)结论 112

四 从所知学的角度看新闻与价值 113

五 从所知学看胡塞尔的现象学本体论 117

(一)所知学与本体论和现象学 117

(二)胡塞尔的所知学的观念论实在论的逻辑观 119

(三)胡塞尔的所知学现象学本体论 122

第三章 所知学问题争鸣 131

一 关于所知学的若干元理论问题 131

(一)“所知”究竟能够用来指什么 132

(二)我们究竟有可能知道些什么 135

(三)我们究竟考察、研究的是什么 141

二 信与知、相信与知道等相关系列范畴的关系问题 146

(一)相信、认为与知道 147

(二)对“知”、“知道”、“知识”等的误用或滥用 151

(三)知道与证明、凭据 155

(四)知识是一种以经历、感触为前提条件的为真的信念 160

三 所知学与语言问题 165

(一)所知的被动性及其内容与对象问题 166

(二)关于词性及将来与可能的不对称关系 171

(三)关于时态和模态 175

(四)权利、义务与言语常规 178

四 在何种条件下可以认可、接受“我知道T”之说 182

(一)两种意义上的对知、知道的认可和接受 183

(二)就真假义而言的对“我知道T”的认可、接受 184

(三)对“我知道T”之说的认可、接受的依据、凭证与理由 186

五 我们知道什么——从知的独白到知、信、行的视阈融合 192

(一)“所知”能否成为一切研究的逻辑起点 193

(二)对“怎样才算知”的反思 197

(三)对“我们知道什么”的反思:从知的独白走向知、信、行的视阈融合 200

六 知、信与说的关系辨析 203

(一)“是”在认知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 204

(二)对于“知”的疑惑及其分析 206

(三)“信”贯穿于认知过程的始终 208

(四)“说”在认知过程中不可或缺 210

(五)结论 213

七 信念论视阈中知识论的根本问题 214

(一)古希腊至近代西方哲学关于“知识论的根本问题” 214

(二)现代西方哲学关于“知识论的根本问题” 217

(三)信念论视阈中知识论的根本问题 220

八 关于“知”、“信”之辩的考察与辨析 224

(一)考察问题的视角及理路 224

(二)对“知”“信”之辩的初步考察 225

(三)真假论者的“知”及其思想的结构性生发点 226

(四)信念论者的“信”及其思想的结构性生发点 229

(五)真假论者与信念论者思想的结构性生发点的比较 231

(六)真假论者与信念论者产生争论的原因 233

后记 236

查看更多关于所知学的视野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