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恢复技术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第一章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恢复概述 1
一、辽东天然次生林分布区的自然条件 1
二、辽东山区的植物区系 1
三、辽东天然次生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
(一)生态系统产品 2
(二)产生和维持生物多样性 4
(三)调节气候和减缓旱涝灾害 4
四、辽东天然次生林保护的意义 4
五、天然次生林研究现状 5
六、辽东天然次生林的恢复概述 8
(一)天然次生林人工恢复的理论与实践概述 8
(二)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人工恢复现状 15
(三)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恢复中存在的问题 16
第二章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的形成、分类及动态 20
一、辽东天然次生林的形成 20
二、辽东天然次生林的主要森林群落类型 22
(一)分类方法 22
(二)分类结果及类型概述 23
三、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的演替动态 29
第三章 人为干扰对天然次生林的影响 30
一、林间放牧对林分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30
(一)放牧对树木的直接伤害 30
(二)放牧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33
(三)放牧对林地土壤性质和地表径流的影响 34
二、柞蚕放养对林地退化的影响 38
(一)现有柞蚕场的资源特征 38
(二)柞蚕场资源退化成因 39
(三)柞蚕场生态功能影响分析 40
三、不同采伐方式对天然次生林的影响 42
(一)不同采伐方式气候因子变化 42
(二)不同采伐方式对林地水分的影响 45
(三)不同采伐方式下木、下草及枯落物的变化 48
四、人工诱导阔叶红松林的生物多样性与林分稳定性 49
(一)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9
(二)对林分稳定性的影响 63
第四章 人工诱导阔叶红松林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67
一、相关内容研究综述 67
(一)遮阴条件下环境因子的改变 68
(二)遮阴条件下植物的叶绿素含量 68
(三)遮阴条件下植物的干物质量 69
(四)遮阴条件下植物的叶片形态 70
(五)遮阴条件下植物的形态结构 71
(六)遮阴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 71
二、研究方法 72
(一)试验地自然概况 72
(二)幼树遮阴试验 72
(三)林冠下更新红松生长与光环境的关系试验 73
三、遮阴对环境因子及苗木光合特性的影响 73
(一)遮阴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影响 73
(二)不同遮阴条件下幼苗的光合特性 75
(三)不同遮阴处理不同树种幼树形态特征 90
四、不同遮阴处理对幼树生物量的影响 91
(一)不同遮阴处理对红松幼树生物量的影响 91
(二)不同遮阴处理对红皮云杉幼树生物量的影响 92
(三)不同遮阴处理对5种阔叶树幼树生物量的影响 93
五、林冠下更新红松幼树生长与光环境的关系 93
(一)红松幼树生长与个体光环境的关系 93
(二)红松个体光环境与枝叶分布的关系 95
六、抚育间伐对冠层结构和透光系数的影响 96
第五章 人工诱导阔叶红松林效果 97
一、人工诱导的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变化 97
(一)人工诱导的阔叶红松林群落层次结构变化 97
(二)人工诱导的阔叶红松林树种组成结构变化 100
二、人工诱导的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的生长 106
(一)不同混交林类型林木生长特征 106
(二)不同混交类型的立木径级结构变化 111
(三)主要混交类型的生物量特征 113
三、人工诱导的阔叶红松林对林分环境因子的影响 114
(一)对气象因子变化的影响 114
(二)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17
(三)对林下枯落物的影响 119
(四)人工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凋落叶分解动态 123
第六章 天然次生林抚育间伐效果 131
一、抚育间伐效果研究概述 131
(一)抚育间伐与林木生长量 131
(二)抚育间伐与生物多样性及生物量 132
(三)抚育间伐与林地凋落物 133
(四)抚育间伐与林地土壤 134
二、研究地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135
(一)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135
(二)研究方法 135
三、抚育间伐对林木生长及林分结构、林下植被的影响 137
(一)抚育间伐对林木胸径生长的影响 137
(二)抚育间伐对林木蓄积生长的影响 139
(三)抚育间伐对林分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142
(四)抚育间伐对林木自然稀疏的影响 144
(五)抚育间伐对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45
(六)抚育间伐对林下植被生物量的影响 148
四、抚育间伐对林下凋落物特性的影响 149
(一)抚育间伐对林下凋落物年凋落量的影响 149
(二)抚育间伐对林下凋落物累积量及持水特性的影响 150
(三)抚育间伐对凋落物养分归还能力的影响 151
(四)抚育间伐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 152
五、抚育间伐对天然次生林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 153
(一)抚育间伐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53
(二)抚育间伐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154
第七章 天然次生林的人工恢复技术 156
一、天然次生林恢复目标的确定 156
(一)阔叶红松林恢复目标 157
(二)栎类林恢复目标 157
(三)阔叶混交林恢复目标 159
二、天然次生林的恢复途径 159
(一)栎类林恢复途径 159
(二)阔叶混交林恢复途径 160
(三)硬阔叶林恢复途径 161
(四)杨桦林恢复途径 161
(五)柞蚕场恢复途径 162
三、天然次生林的人工恢复技术 163
(一)阔叶红松林的恢复技术 163
(二)栎类林及阔叶混交林的恢复技术 168
参考文献 175
-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恢复技术》谭学仁,张放,胡万良等著 2008
- 《天然次生林经营技术研究》胡万良主编 2008
- 《天然次生林的经营管理》林业部经营利用司经营处编 1960
- 《天然次生林群落生态位结构的研究》任青山著 2002
- 《东北东部天然次生林景观生态研究》李淑娟,隋玉正著 2006
- 《喀斯特山区植被恢复技术》祝小科等编 2001
- 《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及实践》刘东明等编著 2016
- 《ITTO热带退化与次生森林恢复、经营和重建指南》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著 2008
- 《长白山区公路建设生态、景观恢复技术研究与实践》韩继国,陆旭东,陈东丰等著 2013
- 《天然林生态恢复的原理与技术》刘世荣著 2013
- 《张放自选集》张放自著 1979
- 《台北茶馆 张放长小说》张放著 2013
- 《艳阳天 张放长篇小说》张放著 2013
-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恢复技术》谭学仁,张放,胡万良等著 2008
- 《张放健康法》张放著 2010
- 《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志 1986-2007》谭学仁主编 2008
- 《笔韵中国精品书画作品丛书 张放怡国画作品集》中国社会书画院编 2017
- 《自治导师:彭禹廷传》谭学禹著 2003
- 《商务智能》谭学清等编著 2006
- 《小说语言美学》唐跃,谭学纯著 2002
- 《红塔辽宁烟草志 沈阳卷》慈东,魏利,王国祥主编 2008
- 《沈阳啊沈阳,我的故乡》周永诗著 2015
- 《沈阳师范大学法律文化协同创新文库 中国宪法文本有效性实施检视》沈阳师范大学法律文化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编写;贾海洋等著 2015
- 《新世纪敬老扶少文学出版工程书系 第11辑 述往拾遗》刘镇著 2015
- 《前事不忘 原昌小说散文选》原昌著 2015
- 《中国共产党章程》 1992
- 《整合资源 提升内涵 科学发展的沈阳师范大学 2001-2005年沈阳师范大学发展建设综述》刘中海主编;沈阳师范大学编著 2006
- 《中国沈阳战争全景录 辽宁卷》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编著 2015
- 《公司登记公告 辽宁省沈阳分册 1》 1986
- 《辽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沈阳卷》辽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委会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