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植被生态学

植被生态学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生物

  • 购买点数:19
  • 作 者:宋永昌著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61726406
  • 标注页数:673 页
  • PDF页数:686 页
图书介绍:《植被生态学》主要内容有:植物群落的学说,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植物群落的结构,植物群落与环境,植物群落的物质生产与物质循环,植被分类的原则和系统等。

查看更多关于植被生态学的内容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1.1 植被生态学的概念 1

1.2 植被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4

1.3 植被生态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6

1.3.1 萌芽阶段 6

1.3.2 奠基阶段 7

1.3.3 成长阶段 8

1.3.4 发展分化阶段 10

1.3.5 相互借鉴,共同发展阶段 13

1.4 植被生态学在中国的发展 15

1.5 当前植被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动向 18

1.5.1 群落的生物量和生产力以及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研究 18

1.5.2 群落内植物间,植物与动物间,植物、动物与微生物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19

1.5.3 格局与过程的研究 19

1.5.6 全球变化的植被生态学研究 20

1.5.5 植被动态的研究 20

1.5.4 植被分类理论与分类技术的研究 20

1.5.7 应用植被生态学的研究 21

第二章 植物群落的学说 22

2.1 植物群落的概念 22

2.2 植物群落形成的条件 25

2.3 植物群落的识别 27

2.4 有关植物群落性质的争论 28

2.4.1 “植物群落”的不同假说 28

2.4.2 植被“间断性”和“连续性”的争论 30

2.4.3 关于“植物群落”一词具体性和抽象性的不同见解 34

第三章 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35

3.1 确定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的方法 35

3.1.1 群落的最小面积的确定 35

3.1.2 最小面积概念的述评 37

3.2 组成群落种的数量特征 39

3.2.1 多度和密度 39

3.2.2 盖度和多盖度综合级 40

3.2.3 高度和深度 42

3.2.4 重量和体积 42

3.2.5 同化面积和吸收面积 42

3.2.6 频度 43

3.2.7 重要值 45

3.3 种的饱和度和物种多样性 46

3.3.1 种的饱和度 47

3.3.2 物种多样性 47

3.4种类组成的区系统 54

3.5 种类组成的区系成分分析 57

3.5.1 组成群落的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57

3.5.2 发生成分分析 60

3.5.3 历史成分分析 60

第四章 植物群落中的种间相互关系 62

4.1 种间相互关系类型 62

4.1.1竞争 63

4.1.2 偏害共生 70

4.1.3 寄生 71

4.1.4 偏利共生 73

4.1.5 原始合作 73

4.1.6 互利共生 74

4.2 种间联结和相关 76

4.2.1 种间联结测定 77

4.2.2 种间相关的测定 81

4.3 生态位 84

4.3.1 生态位概念 84

4.3.2 生态位的测位 86

第五章 植物群落的结构 90

5.1 群落结构组分的识别与表达 91

5.1.1 叶的特征 91

5.1.2 花的特征 95

5.1.4 茎干特征 96

5.1.3 果实及种予的特征 96

5.1.5 根的特征 98

5.1.6 植物的生长型与生活型 99

5.1.7 群落结构组分的表达 116

5.2 群落结构的分析与表达 116

5.2.1 植物群落垂直结构 116

5.2.2 群落的水平结构 127

5.3 层片与小群落 138

5.3.1 层片 138

5.3.2 小群落 140

5.4 植物群落的时间结构 141

第六章 植物群落与环境 142

6.1 环境的概念 142

6.2 植物群落与气候 143

6.2.1 气候与植被分布 144

6.2.2 群落对气候的影响 156

6.3.1 土壤的化学性与植物群落 171

6.3 植物群落与土壤 171

6.3.2 土壤的物理性与植物群落 172

6.3.3 植物群落与土壤发育 173

6.4 植物群落与地形 173

6.4.1 海拔高度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173

6.4.2 坡向和坡度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174

6.4.3 山脉与河谷走向对群落的影响 175

6.4.4 小地形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176

6.4.5 植物群落对地形的影响 176

6.5 植物群落与其他生物 176

6.5.1 植物群落与动物 176

6.5.2 植物群落与微生物 178

6.5.3 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179

6.6 植物群落与人类 180

6.7 生态种组 182

6.7.2 生态种组的确定 183

6.7.1 生态种组的概念 183

6.7.3 生态种组与群落划分 190

6.7.4 生态种组谱 192

第七章 植物群落的物质生产与物质循环 195

7.1 有关群落生产力的几个概念 195

7.2 群落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197

7.2.1 测量输入的方法 197

7.2.2 测量输出的方法 198

7.3 构成群落生产力的基础 203

7.3.1 净同化率与产量 203

7.3.2 叶面积指数与产量 204

7.3.3 生长期限与产量 204

7.3.4 叶面积延续期与产量 206

7.4 群落的生产力、生物量积累和能量转化 206

7.4.1 群落生产力系数 206

7.4.2 群落生物量积累率 207

7.4.3 植被的能量转化率 209

7.5 植被生产力的模型 211

7.5.1 Kira模型 212

7.5.2 Miami模型 212

7.5.3 Thornthwait纪念模型 217

7.5.4 Chikugo模型 217

7.6 主要植被类型的生物量及生产力 219

7.6.1 全球主要植被类型生物量及生产力 219

7.6.2 中国主要植被类型的生物量及生产力 223

7.7 群少物质循环的概念 224

7.7.1 碳循环 225

7.7.2 氮循环 228

7.7.3 其他生物必要元素的循环 232

第八章 植被的动态 241

8.1 群落的物候节律 241

8.2 群落的波动 249

8.3 群落的演替 250

8.3.1 群落演替类型 251

8.3.2 稳定性与顶极群落 259

8.3.3 群落演替的理论 261

8.3.4 演替的机制 266

8.3.5 演替模型 271

8.3.6 演替的研究方法 279

8.4 植被的历史 282

8.4.1 植被演化 282

8.4.2 植被历史的研究方法 289

8.5 新生代以来中国的植被历史 289

第九章 植被分类的原则和系统 297

9.1 对植被分类的认识 297

9.2 植被分类的依据 298

9.3 外貌的或生态-外貌的植被分类 298

9.4 结构的植被分类 306

9.5 动态的植被分类 309

9.6 优势度的植被分类 310

9.7 区系特证的植被分类 312

9.8 植被的数量分类 312

9.8.1 等级聚合分类 313

9.8.2 等级分划分类 318

9.8.3 分类结果的图形表示 321

第十章 植物区系特征的植被分类系统 323

10.1 一般概念 323

10.2 群落的综合特征 325

10.2.1 存在度和恒有度 326

10.2.2 确限度 327

10.2.3 物种的重要性衡量 328

10.2.4 均一性和同一性 328

10.3 样地记录的综合和群落表的制作 329

10.4 群落分类单位的确定 340

10.5.1 群丛以上的高级单位 341

10.5 法瑞学派群落分类的各级单位 341

10.6 群落分类单位的命名 343

10.5.2 群丛以下的低级单位 343

附:日本植被的植物社会学分类系统 345

第十一章 中国植被的分类系统 353

11.1 中国植被的分类原则 353

11.2 中国植被的分类系统和单位 355

11.3 中国植被分类单位的命名 358

11.4 中国植被类型概述 360

11.4.1 森林 363

11.4.2 灌丛 396

11.4.3 草本植被 402

11.4.4 荒漠及其他稀疏植被 411

11.4.5 沼泽及水生植被 417

11.5 栽培植被的分类 420

12.1 排序的基本概念 423

第十二章 植被的排序 423

12.2 直接排序 424

12.2.1 直接测定环境因子的排序 424

12.2.2 直接梯度分析 428

12.2.3 群落——环境梯度 432

12.3 间接排序 434

12.3.1 极点排序 435

12.3.2 主分量分析 442

12.3.3 对应分析 448

第十三章 植被的分布与分区 458

13.1 群落复合体 458

13.1.1 群落复合体的概念和类型 458

13.1.2 群落复合体的研究途径 460

13.1.3 群落复合体研究的取样与样地记录整理 461

13.1.4 复合群落的分类 463

13.2.1 群落分布区 469

13.2 群落分布 469

13.2.2 替代群落 470

13.3 大范围植被地理分析 470

13.3.1 植被的水平地带分布 473

13.3.2 植被的垂直带分布 480

13.4 植被分区 487

13.4.1 植被分区的原则与依据 487

13.4.2 植被分区单位和系统 488

13.5 中国植被分区概述 497

13.5.1 中国东部湿润森林区域 501

13.5.2 中国西部草原荒漠区域 509

13.5.3 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 512

第十四章 植被制图 516

14.1 植被制图的目的 516

14.2.1 按性质和内容划分的植被图种类 517

14.2 植被图的种类 517

14.2.2 按图的比例尺划分的植被图种类 527

14.3 植被制图的基本要求 529

14.4 制图方法与步骤 529

14.4.1 现状植被图制图方法与步骤 529

14.4.2 潜在植被图制图方法与步骤 533

14.4.3 生境制图方法与步骤 534

14.4.4 生长气候图的绘制方法与步骤 535

14.5 遥感技术在植被制图中的应用 537

14.5.1 航空遥感与航天遥感 538

14.5.2 植被遥感制图 540

14.6 计算机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543

14.7 植被图的应用 547

第十五章 植被的野外调查与样地资料整理 549

15.1 植被研究中的取样 549

15.1.1 取样的一般原则 549

15.1.2 植被调查的取样单位 550

15.1.3 取样方法的设计 551

15.2 典型样地记录法 555

15.2.1 典型样地记录法的样地设置 555

15.2.2 典型样地记录法的样地记录 557

15.3 标准样方法 563

15.3.1 标准样方法的样方设置 563

15.3.2 标准样方法的样方记录 567

15.3.3 常绿阔叶林研究中的标准样方调查 569

15.4 距离测定法 573

15.4.1 距离测定法的野外工作 574

15.4.2 距离测定法的数据整理 577

15.4.3 距离测定法的取样点数量问题 579

15.4.4 距离测定法调查中灌木和草本层的取样问题 579

15.5 样地资料的整理 580

第十六章 植被生态学的应用 589

16.1 植被的指示作用 589

16.1.1 植被对土壤的指示作用 590

16.1.3 植被对水文地质的指示作用 591

16.1.2 植被对气候的指示作用 591

16.1.4 植被对地质和矿产的指示作用 594

16.2 植被生态学与生态环境建设 598

16.2.1 受损的、退化的植被的恢复 598

16.2.2 植被与水土保持 600

16.3 植被生态学与自然保护 601

16.3.1 植被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601

16.3.2 植被与自然保护区建设 602

16.4 植被生态学与景观规划 603

16.5 植被生态学与大农业 604

16.5.1 植被生态学与林业 604

16.5.2 植被生态学与农业 606

16.5.3 植被生态学与妆业 607

16.5.4 植被生态学与渔业 608

参考文献 609

索引 650

查看更多关于植被生态学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