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东北亚民族史论研究

东北亚民族史论研究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历史地理

  • 购买点数:16
  • 作 者:孙进己著
  • 出 版 社: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34813638
  • 标注页数:515 页
  • PDF页数:533 页
图书介绍

前言 1

第一编 民族形成理论的研究 21

第一章 民族的概念和民族的发展阶段 21

第一节 民族和种族、语族 22

第二节 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25

第三节 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分化、扩大、变异 29

第四节 民族共同体阶段的传统划分 32

第五节 民族共同体阶段的新划分 35

第一节 对民族形成过程的不同看法 40

第二章 民族形成过程的理论 40

第二节 民族的形成过程 42

第三节 大民族和现代民族的形成过程 48

第四节 民族形成过程中诸条件特征的作用和变化 52

第五节 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几种不同类型 57

第三章 东北亚诸民族的形成过程 59

第一节 东北亚诸民族的形成过程 60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 62

第三节 蒙古民族的形成过程 64

第四节 通古斯诸民族的形成过程 67

第五节 韩民族的形成过程 69

第六节 日本民族的形成过程 70

第二编 民族源流理论研究 75

第四章 民族源流的理论 75

第一节 确定民族源流的标准 76

第二节 确定民族源流的方法 80

第三节 民族的多源多流 82

第四节 民族的同源同流和异源异流 84

第五节 民族的主源主流 85

第五章 东北亚民族源流理论的研究 89

第一节 研究东北民族源流的意义和历史 90

第二节 东北民族源流的理论 91

第三节 东北民族源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94

第四节 加强东北亚民族源流研究的设想 99

第五节 东北亚族系的研究 102

第六章 东北亚民族的源流 104

第一节 中国东北民族的源流 104

第二节 通古斯系诸族的起源 112

第三节 古亚细亚系诸族的起源 121

第四节 韩——朝鲜民族的源流 126

第五节 日本民族的源流 129

第三编 民族分布理论的研究 139

第七章 民族分布理论的研究 139

第一节 关于民族历史地理的研究 139

第二节 关于区域历史地理——东北历史地理的研究 144

第三节 东北民族分布研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 151

第四节 关于民族建置的研究 157

第五节 关于历史地理研究的方法论 160

第八章 古代东北亚民族的分布 168

第一节 周秦东北亚民族的分布 168

第二节 两汉魏晋东北亚各族的分布 171

第三节 北魏北齐时东北亚各族的分布 175

第四节 隋唐时期东北亚民族的分布 178

第五节 辽代东北亚民族的分布 181

第六节 金代东北亚民族的分布 183

第七节 元代东北亚民族的分布 185

第八节 明代东北亚民族的分布 187

第九节 清代以来东北亚民族的分布 189

第九章 东北亚边界民族的研究 193

第一节 古朝鲜及其疆界 193

第二节 我国满族先人最早的建置——汉真番郡 198

第三节 黑水靺鞨的地域及唐的东界 209

第四节 公元7至15世纪的中朝边界 212

第五节 羽厥里部和辽朝的北界 215

第十章 前资本主义土地占有形态 223

第四编 民族经济理论的研究 223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土地占有形态 224

第二节 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诸形态 227

第三节 小私有制的历史地位及其发展诸阶段 235

第四节 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各种形态 241

第五节 工役制——封建制向资本主义制的过渡形态 243

第十一章 东北古代各族社会性质研究中的理论问题 246

第一节 铁器时代及东北古代民族使用铁器的历史 246

第二节 各种经济部门所表示的不同社会发展阶段 252

第三节 国家形成的过程及确立的标志 255

第四节 婚姻制度发展诸阶段及所表示的历史时期 259

第五节 东北古代各族社会性质的共性 263

第十二章 东北亚各族经济研究 267

第一节 关于高句丽社会性质的几个问题 268

第二节 北魏隋唐的均田制与农村公社 274

第三节 金代女真的社会性质 285

第四节 日本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291

第五节 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殊过渡时期 294

第六节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生产力生产关系 299

第五编 民族文化理论的研究 305

第十三章 东北亚民族文化的研究 305

第一节 东北亚各族文明形成发展理论的研究 306

第二节 东北亚各族文字创制的研究 316

第三节 东北亚各族宗教的研究 320

第四节 东北亚民族教育史的研究 323

第五节 东北亚民族文化交流史的研究 327

第十四章 东北亚民族文化类型的研究 335

第一节 东北亚各族经济文化类型研究 336

第二节 民族考古学和考古民族学的研究 340

第三节 考古文化类型与民族共同体 342

第四节 关于考古文化族属的判定 344

第五节 先秦东北各族的考古文化 347

第十五章 民俗理论的研究 353

第一节 研究民俗的演变规律,为移风易俗作贡献 354

第二节 民俗的概念 357

第三节 民俗特性的形成及演变条件 360

第四节 民俗的分类 364

第五节 研究民俗的目的及方法 370

第六节 中国民俗学研究史的几个问题 372

第七节 民俗志、民俗史、民俗学与民俗大系的内容、方法 374

第六编 民族关系理论的研究 381

第十六章 民族关系史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381

第一节 历史上民族归属的判定 381

第二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民族融合 385

第三节 历史上民族间的和平与平等关系 388

第四节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391

第五节 民族战争的性质 393

第六节 各族间经济文化密切交往是民族关系史的主流 397

第十七章 东北亚农牧民族关系的研究 400

第一节 农牧分工是南北民族密切交往的基础 400

第二节 中国北方文化是农牧文化融合的产物 403

第三节 各族统治者的贪欲是南北民族对立的根源——兼评“南北对立论” 405

第四节 各族内部的尖锐阶级矛盾是被征服的原因——兼评“骑马民族论” 407

第五节 推动历史前进的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兼评“征服王朝论” 408

第一节 国家和民族的归属 411

第十八章 东北亚民族关系研究 411

第二节 中日交流的历史通道 414

第三节 高句丽的归属 418

第四节 渤海国对日友好、对唐忠顺的外交方针 425

第五节 辽金时期女真与高丽的关系 428

第六节 在中国影响下高丽钱币的创制 430

第七编 民族史内容体例理论的研究 437

第十九章 民族史的内容及体例 437

第一节 民族史的内容及体例 437

第二节 族系史的内容及体例 442

第三节 族别史的内容及体例 447

第四节 民族关系史的内容及体例 453

第五节 地区民族史的内容及体例 456

第六节 民族通史的内容及体例 460

第二十章 东北亚民族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465

第一节 对汉族开发东北的几点看法 465

第二节 秽貊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469

第三节 关于契丹和女真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472

第四节 女真族史和女真系各族史的区别 475

第五节 关于朝鲜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479

第六节 关于“远东”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482

第二十一章 与东北亚民族史研究有关的一些问题 487

第一节 关于国家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487

第二节 关于地方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491

第三节 关于北方历代人物传记的编写 495

第四节 人类学在民族史中的应用 497

第五节 地名由来和建置沿革 501

作者自传 503

后记 514

查看更多关于东北亚民族史论研究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