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气象灾害概论

中国农业气象灾害概论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农业科学

  • 购买点数:17
  • 作 者:张养才 何维勋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气象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02905197
  • 标注页数:567 页
  • PDF页数:584 页
图书介绍

前言 1

第一章 农业气象灾害 1

1 农业生态环境中的气候变量 3

一、气候变量的波动性变化 3

二、气候变量的不连续性变化 6

三、异常气象(极端变量) 6

2 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及其危害 9

一、气候异常与农业生产 9

二、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及其危害 12

三、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 15

3 农业气象灾害的类型 19

参考文献 23

第二章 低温冷害 24

1 低温冷害及其天气气候特征 24

一、低温冷害的天气气候特征 25

二、低温冷害的类型 30

三、低温冷害指标与作物受害机理 33

四、低温冷害与农业布局 49

2 东北地区的低温冷害 51

一、东北地区作物生长季低温气候 52

二、东北地区农作物的冷害 59

三、冷害类型及地区分布 68

3 南方水稻低温冷害 74

一、早稻育秧期低温冷害 75

二、后季稻抽穗开花期低温冷害 84

4 橡胶树寒害 105

一、橡胶树寒害类型 106

二、橡胶树寒害指标 110

三、橡胶树寒害气候规律 113

5 防御低温冷害的有效措施 118

一、掌握低温气候规律,调整农业布局 119

二、利用和改善小气候生态环境,增强抗御低温能力 120

四、运用综合栽培技术防御低温冷害 123

三、开展低温冷害预报 123

参考文献 126

第三章 霜冻 129

1 霜冻的概念和类型 130

一、霜冻的概念 130

二、霜冻的类型 131

三、霜冻对植物危害的机理 133

2 霜冻发生的天气气候特征 136

一、霜冻发生的天气条件 136

二、发生霜冻的环流形势 138

三、霜冻与地理环境 144

四、霜冻的指标 147

五、霜冻的气候特征 150

3 主要农业植物的霜冻 158

一、粮食作物的霜冻 158

二、园艺作物的霜冻 166

三、经济作物的霜冻 174

4 霜冻的防御措施 182

一、避开霜冻危害的措施 182

二、以防为主的防霜冻方法 185

三、抗御霜冻的措施 187

参考文献 199

第四章 冻害 202

1 冻害发生及其危害机理 202

一、冻害发生的天气特征 202

二、冻害发生的地区 206

三、植物冻害的机理 208

2 北方地区冬小麦冻害 212

一、冬小麦冻害及其影响因子 212

二、冬小麦冻害类型和指标 216

三、冬小麦冻害区域及其区划 221

3 亚热带地区柑桔冻害 227

一、柑桔冻害的天气类型 229

二、柑桔冻害部位、症状及其指标 230

三、柑桔冻害气候规律及其区划 238

4 防御冻害的措施 253

一、培育耐寒品种,提高抗冻能力 253

二、加强冬前管理,增强抗冻能力 254

三、利用局地小气候环境,实行避冻栽培 256

四、积极采用防冻措施 258

参考文献 259

第五章 干旱 261

1 干旱的概念和分类 262

一、干旱的概念 262

二、干旱的分类 263

2 干旱的成因 265

一、干旱的天气形势 265

二、干旱危害作物的机理 267

三、影响干旱严重程度的因素 269

一、降水量 272

3 干旱的指标 272

二、连续无雨日数 274

三、降水距平百分数 274

四、土壤水分 275

五、土壤湿度 275

六、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 276

七、水分供求差 277

八、相对蒸散量 278

九、作物层温度与气温差 279

十、帕默尔干旱指数 281

4 干旱的时空分布 282

一、干旱在时间上的分布 282

二、干旱在地区上的分布 285

三、季节干旱的地区分布 288

5 几种主要作物的旱害 294

一、稻的旱害 294

二、小麦旱害 297

三、棉花旱害 299

四、大豆旱害 301

五、茶树干旱 302

六、烤烟旱害 303

七、果树干旱 304

6 干旱的防御措施 306

一、根据干旱规律,安排农业结构 306

二、兴修水利,合理灌溉 309

三、平整土地,深耕改土 311

四、抗旱播种 314

五、选育抗旱品种,提高抗旱能力 316

六、抑制蒸发、蒸腾 317

参考文献 320

第六章 干热风与热害 322

1 干热风的成因和类型 322

一、干热风天气的环流特征 322

二、干热风天气的类型 324

2 干热风对冬、春小麦的危害 326

一、冬、春小麦受干热风危害时期及症状 327

二、冬、春小麦受干热风危害机理 329

三、冬、春小麦受干热风危害指标 333

四、干热风时空分布及其区划 337

3 防御干热风的措施 343

一、运用综合农业措施防御干热风 343

二、喷洒化学药剂防御干热风 344

4 水稻的高温危害 348

参考文献 353

第七章 涝灾 355

1 涝灾的概念和分类 356

2 涝灾的成因 358

一、涝灾的天气形势 358

二、涝灾与作物 362

三、涝灾与地形 364

五、涝灾的社会因素 365

四、湿害与土壤结构 365

3 涝灾的时空分布 366

4 主要作物的涝灾 371

一、水稻洪水害 371

二、三麦湿害 373

三、玉米涝害和湿害 376

四、棉花涝灾 378

五、花生涝害 379

六、茶树湿害 380

七、烤烟的涝害、湿害 382

5 涝灾的防御 382

一、治理河流,修筑水库 382

二、修好田间排水沟 384

三、改良土壤结构 386

四、调整农业结构,实行防涝栽培 387

参考文献 389

二、大风分布 391

一、大风种类 391

第八章 大风和风沙 391

1 大风概述 391

三、风害概述 394

2 冬、春季常见的几种大风 396

一、冷锋后偏北大风 396

二、高压后部的偏南大风 397

三、温带低压发展时的大风 397

3 台风 398

一、台风的危害 398

二、台风生成的地区及其路径 400

三、台风在我国登陆的地点和季节 404

四、台风防御 405

4 龙卷风 410

一、龙卷风出现的气象条件和天气系统 410

二、龙卷风的破坏力及防御 411

一、飑线形成的天气特点 412

5 雷暴大风(飑线) 412

二、我国飑线的地理分布 413

三、飑线的危害及其预防 413

6 风沙和沙漠化 414

一、风沙的产生 414

二、风沙的时空分布 418

三、我国沙区风沙运动的基本规律 422

四、风沙活动与沙漠化 424

五、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的沙漠化问题 428

六、风沙和沙漠化的防治 431

参考文献 437

第九章 冰雹 439

1 冰雹的主要物理特征 440

一、冰雹的物理特性分类 440

二、冰雹的形状、大小及其出现机率 440

三、冰雹的结构、重量及破坏力 442

四、冰雹的融化过程 443

2 冰雹的形成和天气气候特征 444

一、冰雹的形成 444

二、雹暴发生发展的条件 445

三、冰雹的天气气候特征 446

3 降雹的时空分布 449

一、降雹的地理特征 449

二、降雹的地理分布 451

三、降雹的时间变化 455

4 冰雹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460

一、雹灾形成的某些规律 461

二、雹灾分类 464

5 防治冰雹的措施 465

一、人工防雹 465

二、防治冰雹危害的农业措施 469

参考文献 471

一、白灾危害状况 473

1 白灾(雪害) 473

第十章 畜牧业气象灾害 473

二、形成白灾危害的因素 474

三、白灾指标 475

四、白灾的时空分布 476

五、白灾的防御 483

2 黑灾 484

一、黑灾的危害 484

二、黑灾指标 485

三、黑灾的时空分布 486

四、黑灾的防御 489

3 暴风雪或冷雨 489

一、暴风雪或冷雨对牲畜的危害 489

二、暴风雪或冷雨灾害的指标 490

三、暴风雪或冷雨的时空分布 492

四、暴风雪或冷雨的防御 495

4 耕牛越冬冷害 495

一、耕牛对温度的要求与越冬冷害情况 496

二、耕牛越冬冷害指标和类型 497

三、耕牛越冬的防寒措施和饲养管理 499

参考文献 500

第十一章 森林火灾与气象 501

1 森林火灾的危害及其发生原因 501

一、森林火灾的危害 501

二、林火发生的条件及其原因 502

2 森林火灾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505

一、森林燃烧性与气象因素 505

二、风对林火蔓延的影响 507

三、气象条件的昼夜变化对林火蔓延的影响 509

四、地形气候对林火蔓延的影响 509

五、贴地层湍流对林火的影响 510

六、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与气象条件关系的个例分析 511

3 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 512

一、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 512

二、防火期的划分与气候条件 513

三、森林火灾的地理分布 514

4 森林火险预报及灭火方法 515

一、森林火灾危险等级的划分 515

二、森林火险预报方法 515

三、林火监测和火险预报发布 522

四、林火预报准确率的估算 523

五、林火预报经济效益的估算 524

六、森林火灾的扑救方法 526

七、森林火灾的防止措施 527

参考文献 528

第十二章 改造农业系统,提高抗灾能力 529

1 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529

一、深耕改土 530

二、发展水利 531

三、植树造林 532

一、选种 535

2 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植物的抗灾能力 535

二、育种 536

三、用化学药剂或物理方法处理种子 537

四、科学的栽培管理,提高作物的抗逆注 538

3 调整农业结构 540

一、调整农业植物种植区 540

二、调整农林牧业结构 542

三、调整种植制度 545

四、调整作物比例 548

五、调整作物的品种搭配 551

六、间作套种,调整田间的植物结构 555

4 加强对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 556

一、研究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基本规律 556

二、研究制定防御灾害的宏观对策 558

三、研究监测技术,建立监测系统 560

四、研究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报方法 561

五、探索新的防御技术,建立综合防御体系 565

参考文献 565

查看更多关于中国农业气象灾害概论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