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鞍山市志  党政群团卷

鞍山市志 党政群团卷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历史地理

图书介绍

综述 2

第一篇 中国共产党鞍山市委员会 8

概述 8

第一章 中共鞍山市委员会建制 10

第一节 解放战争时期市委建制 10

附:中共辽宁一、二地委和辽南一地委建制简况 11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市委建制 12

第三节 社会主义转变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市委建制 13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市委建制 14

第五节 粉碎“四人帮”后市委建制 15

第六节 机构改革后市委建制 16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三次党员代表会议 17

第二章 中共鞍山市历次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 17

第二节 中共鞍山市第一次代表大会 18

第三节 中共鞍山市第二次代表大会 22

第四节 中共鞍山市第三次代表大会 27

第五节 中共鞍山市第四次代表大会 31

第六节 中共鞍山市第五次代表大会 35

第七节 中共鞍山市第六次代表大会 40

第三章 中共鞍山市委工作机构 43

第一节 解放战争时期市委工作机构 43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市委工作机构 44

第三节 中共七届四中全会至“文化大革命”前夕市委工作机构 45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市委机构 50

第五节 实行工作重点转移后市委工作机构 51

第四章 纪律检查工作 55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5

第二节 纪检工作队伍 56

第三节 党员违纪案件检查审理 60

第四节 案件复查甄别与平反冤假错案 65

第五节 对党员进行纪律教育 66

第六节 受理来信来访 69

第五章 办公秘书工作 71

第一节 建制沿革 72

第二节 文书处理工作 74

第三节 文字综合工作 76

第四节 会务工作 77

第五节 协调工作 80

第六节 行政后勤工作 81

第七节 办公厅(室)机关建设 83

第六章 组织工作 87

第一节 机构设置 87

第二节 党员数量及构成与分布 88

第三节 党组织发展状况 90

第四节 整党 91

第五节 干部数量及构成与分布 94

第六节 干部培养选拔 99

第七节 干部培训 102

第八节 审干与核查 105

第九节 老干部工作 107

第七章 宣传工作 113

第一节 机构设置和队伍建没 113

第二节 形势任务宣传 115

第三节 政治理论教育 120

第四节 精神文明建设 123

第八章 统一战线工作 127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28

第二节 推荐党外人士任职和贯彻政治协商制度 128

第三节 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129

第四节 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任务 130

第五节 落实统战政策 131

第六节 民族团结工作 132

第七节 宗教工作 133

第九章 干部教育培训 135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36

第二节 教学队伍建设 138

第三节 党员干部培训 139

第十章 县(市)、区、中直、省直、市直单位党组织 146

第一节 中共海城县(市)委建制 146

第二节 中共辽阳市委、辽阳县委 147

第三节 中共台安县委建制 147

第四节 中共鞍山市各区区委建制 148

第五节 中共鞍山钢铁公司委员会建制 152

第六节 中共三冶公司委员会建制 154

第七节 机关、群团、企事业单位党委、党组 155

第十一章 重大政事纪要 158

第一节 土地改革 159

第二节 抗美援朝 160

第三节 镇压反革命 161

第四节 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163

第五节 实现农业合作化 165

第六节 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166

第七节 开展“肃反”斗争 167

第八节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68

第九节 开展整风“反派右”运动 170

第十节 “大跃进” 172

第十一节 大炼钢铁 174

第十二节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175

第十三节 开展反“右倾”的整风运动 178

第十四节 改造农村“落后生产队” 179

第十五节 开展“五反”和“社教”运动 180

第十六节 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 182

第十七节 开展揭批“四人帮”的斗争 189

第十八节 开展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190

第十九节 平反冤假错案 192

第二十节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3

第二十一节 打击经济领域里的严重犯罪活动 194

第二十二节 80年代整党 195

概述 198

第二篇 鞍山市人民代表大会 198

第一章 市临时参议会 201

第一节 市临时参议会筹备委员会 201

第二节 市首次临时参议会会议 201

附:国民党鞍山市临时参议会 202

第二章 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203

第一节 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203

第二节 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206

第三章 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209

第一节 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209

第二节 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210

第三节 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211

第四节 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212

第五节 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213

第六节 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215

第七节 市革命委员会 215

第八节 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216

第九节 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218

第四章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21

第一节 组织机构 221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会议 222

第三节 决定重大事项 237

第四节 监督工作 239

第五节 人事任免 243

第六节 地方立法 251

第七节 代表联络工作 254

第八节 办理人民代表议案、意见、批评和建议 255

第九节 信访工作 255

第十节 外事活动 256

第五章 选举 258

第一节 市临时参议会参议员协商推举 258

第二节 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选举 258

第三节 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选举 260

第四节 1953年普选 262

第五节 1956年选举 263

第六节 1958年选举 264

第七节 1961年选举 264

第十节 1978年选举 265

第九节 1965年选举 265

第八节 1963年选举 265

第十一节 1980年指导县、区直接选举 266

第十二节 1984年指导县、区直接选举 267

附一:鞍山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268

附二:鞍山市出席辽宁省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282

附三:鞍山市出席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283

第六章 人民代表 285

第一节 人民代表资格和任期 285

第二节 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286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活动 287

第四节 人民代表大会闭会后的活动 289

第一节 铁东区人民代表大会 292

第七章 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 292

第二节 铁西区人民代表大会 294

第三节 立山区人民代表大会 296

第四节 旧堡区人民代表大会 299

第五节 海城市(县)人民代表大会 302

第六节 台安县人民代表大会 304

第三篇 鞍山市政府 310

概述 310

第一章 旧政权、伪政权 311

第一节 建市前鞍山地方政权 311

附:“满铁附属地”鞍山地方事务所 311

第二节 日伪鞍山市公署 313

第三节 中华民国后期鞍山市政府 317

第二章 市人民政府 323

第一节 解放战争时期市人民政府 323

第二节 第一届市人民政府委员会 325

第三节 第二届市人民政府委员会 326

第四节 第一届市人民委员会 326

第五节 第二届市人民委员会 327

第六节 第三届市人民委员会 328

第七节 第四届市人民委员会 330

第八节 第五届市人民委员会 332

第九节 第六届市人民委员会 334

第十节 鞍山市革命委员会 335

第十一节 第八届市人民政府 337

第十二节 第九届市人民政府 339

第十三节 中共鞍山市人民政府党组 340

第十四节 中共鞍山市人民政府机关委员会 341

第三章 市人民政府机构沿革 343

第一节 建国前市人民政府机构 343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市人民政府机构 345

第三节 市人民委员会机构 346

第四节 市革委会机构 350

第五节 80年代市人民政府机构 356

第四章 市政府人事更迭 363

第一节 鞍山市长、副市长更迭 364

第二节 市政府正、副秘书长更迭 367

第三节 市直委办局人事更迭 368

第四节 市直企事业单位人事更迭 430

第五节 市金融机构人事更迭 451

第六节 邮电、电业局人事更迭 456

第五章 政务活动纪略 461

第一节 坚持为鞍钢服务 461

第二节 民主政治建设 464

第三节 公安民政工作 468

第四节 发展地方工业 469

第五节 农村经济建设 484

第六节 财贸金融工作 494

第七节 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496

第八节 教文卫体事业 498

第九节 发展科学技术 501

第十节 实行计划生育 505

第十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 505

第十二节 提高城乡人民生活 506

第六章 政府机关建设 508

第一节 机关廉政建设 508

第二节 精兵简政 510

第三节 勤俭办机关 512

第四节 调查研究和咨询服务 514

第五节 机关党组织建设 516

第七章 群众来信来访 525

第一节 组织沿革 525

第二节 信访数量与内容 526

第三节 重要决定与规章制度 527

第四节 综合研究 529

第五节 设立市长公开电话 530

第八章 外事工作 538

第一节 外事机构 538

第二节 外籍专家和实习生工作 539

第三节 外宾接待工作 540

第四节 友好城市 544

第五节 出访团组 546

第九章 侨务工作 548

第一节 侨务机构 548

第二节 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 549

第三节 侨务管理与服务 550

第四节 侨汇 555

第十章 档案工作 557

第一节 档案工作沿革 557

第二节 组织机构 559

第三节 档案收集、征集和鉴定 564

第四节 档案管理 568

第五节 档案利用 569

第六节 档案干部 571

第十一章 地方志工作 574

第一节 机构沿革 574

第二节 队伍建设 578

第三节 市志规划与实施 581

第四节 重要记事 587

第十二章 县(市)区及基层政府 597

第一节 各区及县(市)政府 597

第二节 城区街政权 613

第三节 农村基层政权 614

第四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鞍山市委员会 618

概述 618

第一章 鞍山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619

第一节 鞍山市第一届协商委员会 619

第二节 鞍山市第二届协商委员会 621

第三节 鞍山市协商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和重大活动 622

第一节 政协鞍山市第一届委员会 625

第二章 政协鞍山市历届委员会 625

第二节 政协鞍山市第二届委员会 627

第三节 政协鞍山市第三届委员会 629

第四节 政协鞍山市第四届委员会 631

第五节 政协鞍山市第五届委员会 633

第六节 政协鞍山市第六届委员会 635

第七节 政协鞍山市第七届委员会 640

第八节 政协机关机构设置 645

第三章 历届市政协的主要工作和活动 646

第一节 一至五届政协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和活动 646

第二节 六届政协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和活动 648

第三节 七届政协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和活动 649

第一节 政协一至五届工作组 651

第四章 政协工作组委员会 651

第二节 政协六届委员会工作组 652

第三节 政协七届委员会工作组委员会 654

第四节 历届政协工作组工作机构 656

第五章 政协提案委员会 659

第一节 一至五届市政协提案工作 659

第二节 六至七届市政协提案工作 660

第六章 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664

第一节 四至五届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664

第二节 六届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666

第三节 七届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668

第七章 政协学习委员会 672

第一节 一至五届政协学习委员会 673

第二节 六届政协学习委员会 675

第三节 七届政协学习委员会 677

第八章 落实政协委员政策工作 681

第一节 组织办事机构 681

第二节 全面落实政协委员政策 682

第九章 县区政协 685

第一节 政协铁东区委员会 685

第二节 政协铁西区委员会 686

第三节 政协立山区委员会 687

第四节 政协旧堡区委员会 688

第五节 政协海城县委员会 690

第六节 政协台安县委员会 691

第五篇 其他党派 694

概述 694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鞍山市委员会 695

第一节 组织沿革 695

第二节 组织建设 696

第三节 主要活动 697

第二章 中国民主同盟鞍山市委员会 700

第一节 组织沿革 700

第二节 组织建设 700

第三节 主要活动 702

第一节 组织沿革 705

第二节 组织建设 705

第三章 中国民主建国会鞍山市委员会 705

第三节 主要活动 707

第四章 中国民主促进会鞍山市委员会 708

第一节 组织沿革 708

第二节 组织建设 708

第三节 主要活动 709

第五章 中国农工民主党鞍山市委员会 710

第一节 组织沿革 710

第二节 组织建设 710

第三节 主要活动 711

第一节 组织沿革 714

第二节 组织建设 714

第六章 九三学社鞍山市委员会 714

第三节 主要活动 715

第七章 中国国民党鞍山市党部 717

第一节 组织沿革 717

第二节 主要活动 719

第六篇 群众团体 724

第一章 鞍山市总工会 724

第一节 组织沿革 725

第二节 历次工会代表大会 726

第三节 主要活动 728

第二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鞍山市委员会 738

第一节 组织沿革 739

第二节 历届团代表大会 740

第三节 主要活动 741

附:鞍山市少年先锋队 746

第三章 鞍山市青年联合会 749

第一节 组织沿革 749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749

第三节 主要活动 750

第四章 鞍山市学生联合会 752

第一节 组织沿革 752

第二节 主要活动 752

第五章 鞍山市妇女联合会 754

第一节 组织沿革 754

第二节 历届市妇女代表大会 755

第三节 主要活动 756

第一节 组织沿革 762

第六章 鞍山市工商业联合会 762

第二节 主要活动 763

第七章 鞍山市科学技术协会 767

第一节 组织沿革 767

第二节 主要活动 768

第八章 鞍山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772

第一节 组织沿革 772

第二节 主要活动 773

第九章 鞍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776

第一节 组织沿革 776

第二节 主要活动 777

第二节 主要活动 780

第十章 鞍山市台湾同胞联谊会 780

第一节 组织沿革 780

第十一章 三民主义青年团鞍山市分团部 783

第一节 组织沿革 783

第二节 主要活动 784

大事记 788

1915~1921年 788

1923~1931年 789

1932~1938年 790

1939~1944年 791

1945~1946年 792

1947~1948年 793

1949年 795

1950年 797

1951年 799

1952年 801

1953年 802

1954年 804

1955年 805

1956年 807

1957年 808

1958年 810

1959年 812

1960年 813

1961年 815

1962年 816

1963年 817

1964年 818

1965年 819

1966年 820

1967年 821

1968年 822

1969年 823

1970年 823

1971年 824

1972年 825

1973年 826

1975年 827

1974年 827

1976年 829

1977年 830

1978年 831

1979年 832

1980年 833

1981年 835

1982年 837

1983年 838

1984年 840

1985年 844

编后 847

查看更多关于鞍山市志 党政群团卷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