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络互联基础 1
第一节 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 1
1.1 OSI参考模型 1
1.2 重要术语及概念 5
1.3 主要国际机构 6
第二节 路由基础 7
2.1 路由选择过程 7
2.2 路由选择算法的设计目标 8
1.2 封包格式:IP实现 9
2.3 路由选择算法的类型 11
2.4 路由选择算法的度量方式 13
第三节 网桥基础 14
3.1 互联网络设备 14
3.2 桥接技术基础 16
3.3 网桥的类型 17
第四节 网络管理基础 18
4.1 网络管理结构 19
4.2 ISO网络管理模型 20
2 介质访问技术 23
第一节 以太网和IEEE 802 3 23
1.1 以太网和IEEE 802 3比较 23
1.2 物理连接 24
1.3 数据帧格式 25
第二节 令牌环和IEEE 802 5 26
2.1 令牌、令牌环和IEEE 802 5 26
2.2 物理连接及网络实现 27
2.3 数据帧格式 29
第三节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30
3.1 FDDI技术 30
3.2 物理连接与传输类型 32
3.3 容错特性 34
3.4 数据帧格式 36
3.5 FDDI的最新进展 37
第四节 高速串口与点对点协议 38
4.1 高速串口技术 39
4.2 点对点协议 41
4.3 点对点的帧格式 41
4.4 点对点的链路控制协议 42
第五节 综合业务数字网络 43
5.1 ISDN的组成 43
5.2 ISDN物理层 45
5.3 ISDN传输层 46
5.4 ISDN网络层 48
第六节 同步数据链路控制 48
6.1 SDLC技术基础 48
6.2 SDLC帧格式 49
6.3 SDLC派生协议 51
3 封包交换技术 54
第一节 X25 54
1.1 技术基础 54
1.2 数据帧格式 56
2.1 技术基础 59
第二节 帧中继 59
2.2 数据帧格式 60
2.3 LMI消息格式 62
2.4 网络实现 64
第三节 多兆位数据交换服务 65
3.1 技术基础 65
3.2 寻址和访问 65
3.3 SMDS接口协议 67
3.4 网络实现 72
第四节 异步传输模式 72
4.1 ATM细胞头格式 74
4.2 ATM参考模型 75
4.3 寻址方式 80
4.4 ATM交换过程 81
4.5 物理连接 83
4.6 设施容量和信号方式 85
4 路由选择算法分析 88
第一节 路由选择信息协议 88
1.1 路由选择表格式 88
1.3 稳定性特征 90
2.1 IGRP技术基础 92
第二节 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IGRP) 92
2.2 IGRP稳定性特征 93
2.3 增强IGRP协议 95
2.4 封包类型和相邻节点表 96
2.5 拓扑表和路由状态 97
第三节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 98
3.1 技术基础 98
3.2 路由选择的层次 99
3.3 封包格式 101
3.4 其它OSPF特性 102
第四节 外部网关协议(EGP) 103
4.1 技术基础 103
4.2 EGP封包格式 104
4.3 EGP消息类型 105
第五节 边界网关协议(BGP) 106
5.1 技术基础 106
5.2 封包格式 107
5.3 消息类型 107
6.1 OSI术语 109
第六节 OSI路由选择 109
6.2 ES-IS协议 110
6.3 IS-IS协议 111
6.4 域间路由选择协议(IDRP) 114
5 路由协议分析 116
第一节 AppleTalk 116
1.1 技术基础 116
1.2 网络层 118
1.3 传输层 121
2.1 DEC网络体系结构 125
第二节 DECnet 125
1.4 上层协议 125
2.2 DECnet网络层 126
2.3 DECnet寻址和路由选择级别 128
2.4 DECnet传输层和其它层 130
第三节 网间网协议 130
3.1 网间网协议簇与ISO参考模型 130
3.2 IP封包格式 131
3.3 IP寻址方式 132
3.4 IP路由选择 135
3.5 网间网控制消息协议 136
3.6 传输控制协议 137
3.7 其它上层协议 138
3.8 IP多路复用 139
3.9 网间网组成员协议 140
第四节 NetWare协议 143
4.1 技术基础 143
4.2 网络层 144
4.3 传输层和上层协议 146
5.1 技术基础 147
5.2 网络层 147
第五节 OSI协议 147
5.3 寻址方式 149
5.4 传输层 150
5.5 上层协议 150
第六节 虚拟综合网络服务(VINES) 152
6.1 技术基础 152
6.2 VINES互联网协议 153
6.3 路由选择表协议 156
6.4 地址决定协议和网间网控制协议 157
6.5 传输层和上层协议 157
7.1 技术基础 158
第七节 施乐网络系统 158
7.2 网络层 159
7.3 传输层和上层协议 160
6 网桥技术 162
第一节 透明网桥 162
1.1 技术基础 162
1.2 网桥循环 163
1.3 生成树算法 164
1.4 封包格式 166
2.1 SRB算法 167
第二节 源路由网桥 167
2.2 封包格式 168
第三节 混合介质网桥 169
3.1 技术基础 170
3.2 封包翻译技术 171
§3.3 翻译型网桥 172
§3.4 源路由透明网桥 174
7 网络管理 175
第一节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175
1.1 SNMP 1.0版本 175
1.2 消息格式(V1.0) 178
1.3 SNMP 2.0版本 179
1.4 消息格式(V2.0) 180
1.5 体系结构与安全性 181
1.6 兼容性问题 183
第二节 IBM网络管理 184
2.1 管理功能的划分 185
2.2 开放式网络体系结构框架 187
2.3 其它网络管理系统 188
附录A 参考练习 190
附录B 练习答案 201
- 《网络互联技术基础教程》王劲松,蒋丽萍编著 1994
- 《互联网+创业基础培训教程》李健康主编;赵颖冬,祝燕萍副主编 2016
- 《网络互联技术实训教程》张国清主编;岳经伟,崔广生编著 2006
- 《互联网应用教程》金洁编著 2005
- 《“互联网+”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windows 7+office 2010》 2222
- 《互联网产品运营教程》苏海海编著 2018
- 《互联网金融教程》梁剑,吴肇庆主编;郑焕刚,肖慈方,魏旭刚,刘敏副主编;陈薇薇,伍雯,何周理,蒋月婷等编委 2015
- 《互联网应用理论与实践教程》曹文君主编;陆刚等编著 2001
- 《互联网应用初级标准教程》祝世海,尤凤英主编;库波副主编 2015
- 《网络互联及路由器技术教程与实训》宁芳露,杨旭东主编 2009
- 《THE GOVERNMENT/PRESS CONNECTION PRESS OFFICERS AND THEIR OFFICES》STEPHEN HESS 1984
- 《北京大学出版社图书简介 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室编 2001
- 《PRESS》POLITICS & PUBLIC OPINION IN BIHAR 1912-1947 2010
- 《Press law》Robin Callender Smith. 1978
- 《SUING THE PRESS》RODNEY A.SMOLLA 1986
- 《美国史 1 第13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222
-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周年论文集》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编 2010
- 《THE PRESS AND AMERICA》 2222
- 《FREEDOM OF THE PRESS》ERIC BARENDT 2009
- 《FREEDOM OF THE PRESS》ROB EDELMAN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