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比较教育本体引论

比较教育本体引论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购买点数:12
  • 作 者:袁利平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69502268
  • 标注页数:308 页
  • PDF页数:319 页
图书介绍:比较教育是应时代之需而孕育和发展的,它的产生有其社会历史背景,是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的结果,同时也是教育实践与研究积累发展之使然。本书以考辨比较教育“存在”为始点,从理论逻辑的“正题”(比较教育是什么)与“反题”(什么是比较教育)走向“合题”(比较教育如何是)为路径,以追求比较教育终极实在为依归,以奠定比较教育知识基础为任务,意在追寻其本体的原点构建与视域导向,解答比较教育的存在形态和意义生成,完成“比较”之于“教育”的哲学命名,将比较教育从本体存在层面延伸至比较教育本体超越层面,力求在本体论上有所突破,构建一种比较教育学理范式的可能性。这不仅是一种比较教育理论视野转换和学术深度的展现,而且为比较教育树立了自己合法性的学理知识和实践依据,提供了研究比较教育的新思路。

查看更多关于比较教育本体引论的内容

图书介绍

导论 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困境与企盼 1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前设 1

一、比较教育本体研究的学术逻辑 2

二、比较教育本体研究的合法性 8

三、比较教育本体研究的理论基础 17

四、比较教育本体研究的思想谱系 19

第二节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21

一、研究的价值 21

二、研究的意义 24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30

一、研究对象 30

二、分析视角 32

三、研究路径 34

四、研究方法 36

第一章 多元同质:比较教育本体之寻绎 41

第一节 比较教育的本源 42

一、比较教育的起源学分析 42

二、比较教育的发生学分析 54

第二节 比较教育的形态 66

一、“工具—目的”形态的比较教育 67

二、“目的—方法”形态的比较教育 74

第三节 比较教育的属性 81

一、比较教育的属性论争 82

二、比较教育是一门制度化的学科 100

三、比较教育的学科归属 111

第二章 比较研究:比较教育本体之生成 119

第一节 比较教育本体生成的前提性问题 120

一、逻辑起点及其质的规定性 121

二、“比较”作为比较教育本体逻辑起点的可能性 130

第二节 比较教育本体生成的合理性 135

一、比较教育中“比较”的含义分析 136

二、比较教育中“教育”的文化逻辑 147

三、比较教育作为“存在者”的存在特征 154

第三节 比较教育本体的生成逻辑 157

一、“比较”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式 158

二、“比较”作为科学研究中具体的研究方法 162

三、“比较”作为科学研究中重要的研究模式 172

四、“比较”作为科学研究中独特的研究视域 178

第四节 比较教育本体生成的动力机制 181

一、比较教育本体生成的学理动因 181

二、比较教育本体生成的社会动因 187

第三章 比较视域:比较教育本体之表征 191

第一节 比较教育的本体存在 192

一、比较教育本体的显性存在 193

二、比较教育本体的隐性存在 195

第二节 比较视域的意蕴与向度 196

一、比较视域释义 196

二、比较视域的层次 200

三、比较视域的向度 202

第三节 比较视域的本质与特质 209

一、比较视域的本质 210

二、比较视域的特质 213

第四节 比较教育的本体论承诺 220

一、比较教育的价值承当 221

二、比较教育的知识形态 228

三、比较教育的学科智慧 234

第四章 视域融合:比较教育本体之超越 239

第一节 比较教育视域融合的含义 240

一、视域融合的原意 240

二、比较教育视域融合的缘由 243

第二节 比较教育视域融合的旨趣 250

一、解释 250

二、理解 254

三、批判 260

四、反思 262

第三节 比较教育视域融合的理路 264

一、回到事物本身 265

二、“他者”视域 266

三、走向“对话” 269

四、主体自觉 274

结语 走向澄明之境的比较教育 278

一、从方法到视域:比较教育本体的学理诠释 279

二、从自在到自为:比较教育认识的主体觉醒 282

三、从自觉到自信:比较教育价值的理性回归 288

参考文献 293

后记 306

查看更多关于比较教育本体引论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