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  医师资格考核指导  2019版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 医师资格考核指导 2019版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医药卫生

图书介绍:本书根据《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编写,旨在为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提供指导。暂行办法规定:根据参加考核者使用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分为内服方药和外治技术两类进行考核。内服方药类考核内容包括医术渊源或者传承脉络、医术内容及特点,与擅长治疗的病证范围相关的中医基础知识、中医诊断技能、中医治疗方法、中药基本知识和用药安全等。外治技术类考核内容包括医术渊源或者传承脉络、外治技术内容及特点,与其使用的外治技术相关的中医基础知识、擅长治疗的病证诊断要点、外治技术操作要点、技术应用规范及安全风险防控方法或者措施等。因此本书强调中医基础知识、诊断技能、治疗方法、中药基本知识的掌握,强调安全诊疗,在内治法基础上强调外治法的应用,注重临床思维能力及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全书分基础篇、技能篇和临床篇三部分。基础篇分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方剂四章;技能篇分为针灸技术与推拿技术两章;临床篇按照内、外、妇、儿、眼、耳鼻咽喉及骨伤科顺序,介绍具体病证的理论与诊疗,注重临床思维能力及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查看更多关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 医师资格考核指导 2019版的内容

图书介绍

上篇 基础篇 3

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 3

第一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3

第二单元 精气学说 4

第三单元 阴阳学说 6

第四单元 五行学说 11

第五单元 五脏 15

第六单元 六腑 24

第七单元 奇恒之腑 27

第八单元 气、血、津液 29

第九单元 经络与腧穴 34

第十单元 病因 62

第十一单元 发病 67

第十二单元 病机 70

第十三单元 防治原则 75

第二章 中医诊断学 79

第一单元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 79

第二单元 问诊 79

第三单元 望诊 86

第四单元 望舌 93

第五单元 闻诊 97

第六单元 脉诊 100

第七单元 按诊 103

第八单元 八纲 104

第九单元 病性辨证 109

第十单元 脏腑辨证 112

第三章 中药学 120

第一单元 药性理论 120

第二单元 中药的配伍 122

第三单元 中药的用药禁忌 123

第四单元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124

第五单元 解表药 125

第六单元 清热药 129

第七单元 泻下药 135

第八单元 祛风湿药 136

第九单元 化湿药 138

第十单元 利水渗湿药 139

第十一单元 温里药 141

第十二单元 理气药 143

第十三单元 消食药 144

第十四单元 驱虫药 145

第十五单元 止血药 146

第十六单元 活血化瘀药 148

第十七单元 化痰止咳平喘药 151

第十八单元 安神药 154

第十九单元 平肝息风药 156

第二十单元 开窍药 158

第二十一单元 补虚药 159

第二十二单元 收涩药 165

第二十三单元 攻毒杀虫止痒药 167

第四章 方剂学 168

第一单元 概论 168

第二单元 解表剂 171

第三单元 泻下剂 174

第四单元 和解剂 177

第五单元 清热剂 180

第六单元 祛暑剂 186

第七单元 温里剂 188

第八单元 补益剂 191

第九单元 固涩剂 196

第十单元 安神剂 199

第十一单元 开窍剂 200

第十二单元 理气剂 202

第十三单元 理血剂 205

第十四单元 治风剂 209

第十五单元 治燥剂 212

第十六单元 祛湿剂 215

第十七单元 祛痰剂 220

第十八单元 消食剂 222

第十九单元 驱虫剂 223

中篇 技能篇 227

第一章 针灸技术 227

第一单元 毫针法 227

第二单元 艾灸法 232

第三单元 拔罐疗法 235

第四单元 刮痧疗法 241

第五单元 其他针法 245

第六单元 针灸异常情况处理 246

第二章 推拿技术 249

第一单元 基本手法 249

第二单元 复合手法 259

第三单元 运动关节类手法 261

第四单元 小儿推拿手法 267

下篇 临床篇 279

第一章 常见急症 279

第一单元 晕厥 279

第二单元 虚脱 280

第三单元 高热 280

第四单元 抽搐 281

第五单元 内脏绞痛 282

第六单元 痛经 285

第七单元 牙痛 286

第二章 中医内科学 287

第一单元 感冒 287

第二单元 咳嗽 290

第三单元 哮病 294

第四单元 喘证 298

第五单元 肺痈 301

第六单元 肺胀 304

第七单元 肺痨 306

第八单元 心悸 309

第九单元 胸痹 312

第十单元 不寐 315

第十一单元 癫狂 318

第十二单元 痫病 321

第十三单元 胃痛 324

第十四单元 呕吐 328

第十五单元 腹痛 330

第十六单元 泄泻 333

第十七单元 痢疾 337

第十八单元 便秘 340

第十九单元 胁痛 343

第二十单元 黄疸 346

第二十一单元 鼓胀 349

第二十二单元 积聚 352

第二十三单元 头痛 354

第二十四单元 眩晕 359

第二十五单元 中风 362

第二十六单元 水肿 367

第二十七单元 淋证 371

第二十八单元 郁证 374

第二十九单元 血证 377

第三十单元 消渴 381

第三十一单元 汗证 385

第三十二单元 虚劳 387

第三十三单元 痹证 391

第三十四单元 腰痛 395

第三十五单元 痿证 398

第三章 中医外科学 402

第一单元 中医外科学概论 402

第二单元 疮疡 416

第三单元 乳房疾病 425

第四单元 瘿病 432

第五单元 瘤、岩 436

第六单元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443

第七单元 肛门直肠疾病 468

第八单元 泌尿男性疾病 479

第九单元 周围血管疾病 486

第十单元 其他外科疾病 494

第四章 中医妇科学 501

第一单元 女性的生理特点 501

第二单元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505

第三单元 月经病 510

第四单元 带下病 541

第五单元 妊娠病 544

第六单元 产后病 552

第七单元 妇科杂病 559

第五章 中医儿科学 570

第一单元 小儿生长发育 570

第二单元 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 572

第三单元 四诊概要 574

第四单元 儿科治法概要 579

第五单元 喂养与保健 582

第六单元 胎怯 584

第七单元 胎黄 586

第八单元 感冒 588

第九单元 咳嗽 590

第十单元 肺炎喘嗽 592

第十一单元 哮喘 594

第十二单元 鹅口疮 597

第十三单元 口疮 598

第十四单元 泄泻 599

第十五单元 厌食 602

第十六单元 积滞 604

第十七单元 疳证 606

第十八单元 汗证 609

第十九单元 惊风 611

第二十单元 水肿 615

第二十一单元 尿频 617

第二十二单元 遗尿 618

第二十三单元 五迟、五软 621

第二十四单元 麻疹 623

第二十五单元 风疹 625

第二十六单元 猩红热 626

第二十七单元 水痘 628

第二十八单元 流行性腮腺炎 630

第二十九单元 流行性乙型脑炎 631

第三十单元 寄生虫病 634

第三十一单元 夏季热 636

第三十二单元 紫癜 638

第六章 中医眼科学 640

第一单元 眼科概论 640

第二单元 暴风客热 645

第三单元 圆翳内障 647

第四单元 视瞻昏渺 648

第五单元 针眼 650

第六单元 白睛溢血 651

第七单元 近视 652

第八单元 椒疮 654

第九单元 天行赤眼 656

第十单元 聚星障 658

第七章 中医耳鼻喉科学 660

第一单元 耳鼻咽喉科学概论 660

第二单元 脓耳 664

第三单元 耳鸣、耳聋 666

第四单元 鼻窒 668

第五单元 鼻鼽 670

第六单元 鼻衄 672

第七单元 喉痹 673

第八单元 喉喑 675

第八章 中医骨伤科学 678

第一单元 骨折概论 678

第二单元 肱骨干骨折 688

第三单元 肱骨髁上骨折 690

第四单元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 693

第五单元 尺、桡骨干双骨折 694

第六单元 尺、桡骨干单骨折 696

第七单元 桡骨下1/3骨折合并桡尺远侧关节脱位 697

第八单元 桡骨下端骨折 699

第九单元 股骨颈骨折 701

第十单元 股骨干骨折 703

第十一单元 踝部骨折 706

第十二单元 脱位概论 707

第十三单元 肩关节脱位 713

第十四单元 肘关节脱位 716

第十五单元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 718

第十六单元 筋伤概论 719

第十七单元 落枕 724

第十八单元 颈椎病 725

第十九单元 肩关节周围炎 731

第二十单元 踝关节扭挫伤 734

第二十一单元 腰部扭挫伤 735

第二十二单元 腰椎间盘突出症 737

第二十三单元 骨性关节炎 740

第二十四单元 强直性脊柱炎 743

第二十五单元 骨质疏松症 746

查看更多关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 医师资格考核指导 2019版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